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

感谢云海书游诗同舟同学、梦逝兮华同学打赏!

船队在瓜伊巴河上航行半日,下午时分到达目的地帕苏杜风。

河岸边上聚集着一群事先得到消息的华人,李明远刚一上岸,一个三十多岁的华人首先迎了上来,

“卑职赵延见过世子。”

“两月没见,赵先生晒黑许多。”李明远笑着扶起赵延道。

孙彬出使普鲁士以后,退役士兵安置的具体工作大部分转移到赵延手里。

“世子把退役兄弟安置的大事交给卑职负责,在下不敢懈怠。”

赵延恭敬道。

“兄弟们跟着我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要妥善安排他们,粮食、药材、建筑材料有不够的地方,直接向我报告,我会从阿雷格里港调派物资过来。”

“两天前,刘参谋长从巴西人交付的粮食中分出一部分运送到帕苏杜风,粮食缺口暂时已经解决。

房屋建设方面,帕苏杜风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附近地区生长着各种高大乔木,建造房屋的木材容易获得,卑职到达帕苏杜风两个月时间,安排前期到达的退役士兵砍伐树木、平整荒地,建造了大小五十间木屋和三百顶简陋木棚,可以容纳两千人集中居住。”

帕苏杜风是重点建设地区之一,计划在明年建设成南里奥格兰州第四个县级行政单位,因此,运送到这里的退役士兵比其他地方要多。

赵延先对在帕苏杜风的前期建设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然后话锋一转,提出安置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帕苏杜风的建设工作从九月初期开始,中途因为和巴西人进行战争,一半退役士兵被抽调到前线协助作战。

人力减少,砍伐树木、建造房屋的人手不足,卑职不得已大量削减开垦荒地的人数,集中大部分力量保证在十二月前完成房屋建设工作,因此大部分的荒地没有开发,庄稼种植时间也被耽误,到明年春天,帕苏杜风才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第二次巴西战争属于突发事件,因为战争导致的庄稼种植面积减少错不在你。”

李明远点下头,继续道“粮食问题你不用担心,刘朴已经着手从外部购买粮食,帕苏杜风地区的粮食供应不会可以延续到明年春天。”

两人继续交谈了一会,然后走进华人安置点。

帕苏杜风退役士兵安置点建立在一小片平原上,前方是计划中要开垦为田地的连绵树林,后方是一座小山,左右两方是贯通瓜伊巴河的小河。

小河水量太小只能通过小型平底沙船,因此船队停泊在小河入口处,船上的物资由士兵搬运到一艘艘小船上,然后由小船运送到小河边,暂时储藏在河边临时搭建的基地。

安置点内木屋和木棚分别列在新修整道路两旁,一百多名丧失劳动力的的退役士兵排成两列,欢迎李明远的到来,李明远亲切的和这些伤残士兵打招呼,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当听到他们每个人都分到三百亩以上土地,房屋、农具也分配到位,李明远心里十分欣慰。

伤残得到妥善安排,士兵们作战时才不会有顾虑,而分布在各个安置点的伤残老兵担任基层的领导工作,可以起到稳固统治的作用,因此,李明远从来没有把伤残士兵当做拖累部队的负担抛弃。

和十多个伤残老兵谈过话,李明远见到了一个熟人,在秘鲁地区认识的明朝遗民赵有德,赵有德四十多岁,长时间艰辛劳作导致他看上去像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体素质随着早年留下的伤病逐渐变差,因此,赵有德被孙彬和一百多伤残老兵安排在一起,不用从事砍伐树木等高强度劳动。

“从秘鲁来到这里,赵老丈过的可还习惯?”李明远拉家常式的和赵有德闲聊道。

“劳世子挂念,小人很满意这里的生活,赵大人对小人也颇多照顾,以前在秘鲁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快要入土的人了,还能过上有田有地的生活。”

“华人独立军刚刚结束战争,初期要忙着做许多事,等过一段时间,能够彻底安静下来,那时候才是日子会更加好,赵老丈多注意身体,好日子还在后面。”

“人老了,不中用了。”赵有德笑着摆摆手,“原以为还和年轻时候一样,能够为世子做点小事,可是在穿过玻利维亚高原时遇到暴雪,一个迁移小队一百多人冻死病死一大半,小老儿勉强捡回一条命,身体却越来越差了。”

赵有德说完,感觉当着李明远面前说这种话不吉利,补充道“虽然身体比不上当年,不过撑个几年还是不成问题。”

长途迁移,死去的华人没办法带走,只能埋在途中的丛林高山中,转进成功,再让那些死去的士兵默默无闻太委屈了他们。

“刘朴,统计远征途中牺牲的弟兄们,还有历次作战阵亡的士兵,把他们的名字和具体情况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建立一座会堂专门供奉牺牲的士兵。”

“属下明白。”刘朴认真记下道。

“还有明年派人到大陆地区吸收移民时,多打听下情况,看能不能找到牺牲兄弟留下的家属遗孤,兄弟们战死埋骨荒野,不能再让他们的家人无人照顾。”

南里奥格兰州有十多万华人,其中属于太平军残军的不到一万人,其他的全部是或被拐卖、或者蒙骗到美洲的普通华工,他们大多在大陆有亲戚存在,把战死华工的亲人接到南里奥格兰州即是对他们的负责,也是为了普通华人士兵能够心安。

南美华工主要来自沿海地带,其中两广和闽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地区。

两广是明年设定的获取移民地区,从那里获取移民的同时可以打探华工亲属的消息,虽然部分牺牲华工家庭情况不具体,联系他们家庭有些难度,不过从大方面考虑,刘朴还是认同李明远的想法。

“世子宅心仁厚,那些牺牲的华人兄弟地下有知,一定会感谢世子的大恩大德!”

赵有德早已融入到华人独立军的大团体中,对于一路走来的华工抱有深切感情。

“这都是我该做的。”李明远轻声道。

讨论过牺牲华人士兵的处理问题,谈话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多亏了世子的恩赐,小老儿家的二郎在三个月前娶上了媳妇,六天前二郎带着儿媳到部队那里的郎中去看病,从郎中口中得知儿媳刚刚怀孕两个半月,到下年夏天的时候,家里又可以添一个新丁。”

“恭喜赵老丈,二郎我见过一面,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没想到这么快就当爹了。”

“不早了,过了年,二郎就满十九岁,如果不是家里穷,早想着给他娶媳妇了。”

赵有德满脸笑意,却没有注意到李明远过年才17岁,而是习惯性的和其他华人将领一样,把他当做领袖看待,忽视了真实年龄。

赵有德高兴过后,继续道“以前没有土地做梦都想着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到了这里安家,分到一大片土地却种不过来,只能当做牧场放养五只羊驼和十多只抓到的野鸡。”

“赵老丈家里分到多少土地?”

“部队里按照我在秘鲁收集羊驼的工作批下四百亩土地,二郎在部队当兵加上立功奖励的土地也是四百亩,一共八百亩土地,只有老汉、儿子、儿媳三个人操弄,现在儿媳怀有身孕,开垦田地的重活不能干,我和二郎两个人辛苦十多天也开垦、平整出来二百亩土地,还有六百亩土地荒着没有时间打理。”

“在南里奥格兰地区的退役士兵都是跟着我参与起义的老兄弟,打下来土地不能藏着掖着,每人三百亩土地现在看着多,等到过了十年二十年,分到土地的士兵娶到媳妇,生个五六孩子,每个孩子分配下去也剩不了多少土地。”

多子多福是普通华人认同的传统,三百亩土地看着很多,不过按照和平时期华人的生育意愿,两代过后,一户三百亩土地就会减少为一户几十亩。

赵有德明显没有想几十年以后的事,听李明远一说,立马担忧起来“二郎媳妇要是生五个儿子,每个儿子再生五个儿子,八百土地分到二十五个重孙手里。一个人不到四十亩地。”

赵有德计算结束,被结果吓了一跳“八百亩地不够分,要和二郎谈谈,让他在部队多立功,再挣些土地回来。”

李明远说的考虑到华人在南美建国后初期几十年的情况,随着经济发展,普通华人习惯安定的生活,生物水平会下降到一个正常水平。

赵有德自己的计算也有错误,就算他的儿媳生了五个孩子,也很难保证全是男孩,更何况再下一辈人。

李明远开口解释,让他不用那么担心,然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八百亩土地种不完,可以选择三十多亩地种植庄稼,其他的土地分别用来种植苦木、沙沱木等珍贵木材,或者开辟为草场养殖羊驼、牛、羊等。

南里奥格兰州和圣卡塔琳娜州是巴西的畜牧业基地,当地茂密的树林和优质的草场适宜牛羊生存。

不过因为巴西南部三州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阿根廷,所以经济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

两州农业、工业发展规划内容庞大复杂,李明远已经命令孙彬从普鲁士邀请相关专家到南里奥格兰来,等到他们带着工业设备和专家回来,南里奥格兰地区的大规模建设将会正式启动。

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七章 罗林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
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七章 罗林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