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

1868年8月7日,秘鲁、玻利维亚边防部队抵达阿克里边境地区,随即向当地巴西守军发动攻击,收复了十几个被巴西军队占领的小镇。

两日后,巴西帝国派遣的援军到达阿克里地区,秘鲁、玻利维亚组成的联军进攻势头受阻,战事暂时进入僵持状态,受益于秘鲁和玻利维亚挑起的战争冲突,巴西帝国暂时被分散了精力,一段时间内难以集中优势力量对华人独立军发动反攻。

阿雷格里港城外训练场地,一排排华人士兵分散警戒在四周,防止陌生人靠近。

训练场地中央,一群高级军官簇拥在一起,目光注视着前方摆弄火炮的士兵。

两个华人士兵取下身上携带的行军袋,从袋子中取出一个黑漆漆的炮筒,然后再装上两个支架,右手抬起瞄准前方目标测试方位,接着把一门组装完成的小型火炮固定在地面上,完成了发射前的准备。

一名士兵转身请求作战指令,训练场地指挥官右手迅速摆下小旗,士兵会意,蹲下身取出弹药装入炮筒中,同时两名士兵堵住双耳,身子迅速趴下,几乎就在两个士兵趴下的同时,炮弹从炮筒中飞出射向前方搭建的木屋。

“碰”炮弹击中目标,小木屋瞬间崩塌。

李明远站在观看试射的人群中央,炮弹击中目标后,他最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华人独立军稳定下来,从秘鲁缴获的步枪、弹药生产设施就近安置在阿雷格里港,生产工艺简单的手榴弹也正式成立了一个生产工厂,统一安排在工部名下的武器生产局管理。

火枪数量华人独立军还有不少,步枪弹药利用新组建的弹药生产厂也能堪堪实现自产,不过火炮和炮弹的生产建设却迟迟找不到解决办法。

和火枪相比,火炮和炮弹属于技术含量更高的武器,华人独立军在不断交战中也缴获了一些小型土炮生产厂,不过缴获的火炮生产设备严重落后当前的战争水平,前一段时间利用土炮生产厂中缴获的小型火炮进行试射,总共发射了不到五发炮弹,火炮就发生了炸膛事故,操作火炮的三名华人士兵当场死亡,临近试射场地的两名士兵也被炮弹碎片击伤。

土炮生产器械落后老化,生产出来的火炮性能低劣,用这样的武器和敌人作战严重削弱华人独立军战斗力的发挥。

实现火炮和炮弹自给自足是保证华人独立军持续战斗力的前提,获知这个问题后,李明远一方面联系威斯特上校留下的代表汉斯上尉,向他表达采购火炮生产器械的意向,同时李明远也在考虑着如何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设计出简单有效的武器。

冥思苦想,李明远花了两天时间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华人独立军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就是武器生产设施薄弱,工业底子近乎于无,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制造简单、科技含量低的小型火炮才适合华人独立军自己生产,而在日俄战争时期由一名俄国炮兵上尉发明的迫击炮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迫击炮被可以由传统火炮改装而成,一门小型火炮中,卸掉固定的轮子,再固定两个支架,一门简单的迫击炮就宣告改造成功,按照改装迫击炮的步骤,李明远指示武器生产局的负责人改造了两门小型火炮,在试射成功后,李明远正式下达生产第一批十迫击炮的任务,而今天在训练场上进行试射的火炮就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迫击炮。

第一门迫击炮试射成功,虽然炮弹的威力与成熟的迫击炮相比减弱不小,不过李明远总体上还是感到满意。

制造迫击炮使用的工人是俘获的小型火炮生产厂的员工,他们的制造火炮的技术与欧洲同行相差太远,而且火炮生产设施落后老化,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一般,限制了迫击炮性能的发挥。

提高制造火炮水平涉及到冶炼钢铁、车床模具制造等,要想完整的提高火炮的质量水平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工业体系。

李明远手里的黄金还有还有一大半没有用,历次交战缴获的物资财富同样集中储存在华人独立军总部,在资金方面比较充足,这次举行迫击炮试射演习,一方面是为了让手下高级将领熟悉新武器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借机向汉斯上尉展示华人独立军的新型武器,增加两方的合作深度。

试射结束,训练场地指挥官来到李明远身前报告试射结果。

“试射结果不错,给操作迫击炮的两名士兵记上他们的功劳,演习结束后再核实上报。”

“是”训练场地指挥军官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各位,今天试射的火炮我命名为迫击炮,刚才的试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比起普通小型火炮略有不足,不过它的优点却很明显,迫击炮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武装基层部队,同时重量轻、装卸方便,两个士兵就可以携带迫击炮零件迅速转移,在火炮、机枪逐渐进入战场,壕沟战越来越普遍的时候,迫击炮可以为前线部队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在敌人机枪和重火力组成的防御要点前,迫击炮相对较长的攻击距离可以给对方造成直接威胁,便于我军突破敌军阵地。”

李明远简单讲解下迫击炮在战场上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周围的军官双眼迅速亮了起来。

华人独立军成军以来打了不少仗,不适应热武器战争的华人军官不是在战斗中牺牲就是失去晋升的资格,留在了基层部队。

而能够身处高位的无一不是迅速适应战场形势变化、对火炮步枪使用相对熟悉敏感的军官。

迫击炮的优点和作战方式被李明远通俗的讲解出来,虽然没有具体运用到实战中,但是在场的军官们心里也能够想象出来用迫击炮攻击敌军的场景,

攻击一方运用迫击炮不断敲掉防守方的要点工事,随后的攻击士兵沿着防御方出现的缺口突进,同时再加上华人独立军配备的手榴弹近距离杀伤敌军,在新式武器的加成下,战斗将会以一边倒的方式迅速结束。

“一种完美廉价的优良武器,将军,贵军的创造力令人惊叹。”

站在李明远身边的汉斯感叹道。

“谢谢阁下的夸奖,虽然迫击炮是一种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武器,不过以我军目前的生产能力,很难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我想如果这种武器放在普鲁士军队当中,它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将军,您的意思是?”

“这款武器是华人独立军送给贵国国王威廉陛下的礼物,算是感谢贵国一直以来与我军的合作和上尉帮助训练我军水师士兵的感谢。”

迫击炮制造原理简单,一旦在战场上出场很容易被其他国家仿造,所以与其藏着掖着,不如送给普鲁士做个见面礼,也方便两方后续的合作,至于普鲁士得到迫击炮会不会对华人独立军造成威胁则完全不用担心,华人独立军和普鲁士相距万里,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两方都没有发生冲突的可能,相反随着华人独立军的发展壮大,双方还会有更多的利益共同点。

“将军的好意我会向上校转达,陛下想必也会满意将军送出的礼物。”

一种优秀的武器甚至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面对李明远送出的礼物,汉斯不可能拒绝。

“华人独立军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步枪、火炮的支持,南里奥格兰州当前的条件满足不了华人独立军的要求,我希望派遣代表到欧洲拜访贵国陛下和贵国的武器生产商,从贵国采购火炮、炮弹、冶炼钢铁、纺织等工业设施和雇佣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当然价钱方面贵国不用担心,华人独立军转战近半个美洲没有充足的资金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我希望上尉向贵国国内反映情况,尽快达成两方具体的合作项目。”

“购买工业生产设备需要国内同意,我会迅速与国内联系,尽早给将军答复,不过我相信,国内的工业主们不会拒绝将军的大生意。”

德意志没有统一,普鲁士也不是发动一战时候横挑英法的德意志第一帝国,这个时期的普鲁士在对外事务上面比较低调。

两年前的1866年,因为普鲁士承诺不在满清土地上面扩张,得到李鸿章的好感,所以第一批满清的外交官员到达欧洲访问普鲁士,并且从普鲁士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设备,之后李鸿章进行洋务运动的时候,不论武器设备还是海军军舰大多也是从德国购买,在这点上来说,德国也可以说普鲁士人在做生意方面比英国法国实诚了许多。

购买机器设备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情,李明远把这件事交给下面的人负责,然后又继续观看了掷弹兵的演练。

手榴弹发明出来以后,华人独立军中开始出现专门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不过正式成立掷弹兵的编制是在到达南里奥格兰州以后才完成的。

掷弹兵规模不大,每个旅或者师级单位成立一个掷弹兵连,编制150人左右,隶属于师部、旅部直接指挥。

掷弹兵在欧洲的发展历史比较长,汉斯上尉对于掷弹兵有些认识,不过在演习过后他只是称赞一下华人掷弹兵投弹准确率高,并没有流露出感兴趣的意思。

对于汉斯的表现李明远没有在意,华人独立军生产的手榴弹还比较粗糟,只能对敌军造成小范围杀伤,不过随着技术改进,手榴弹发挥出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那时候别人才会对手榴弹重视起来。

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十七章 扫荡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马尤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四章 军火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十章 夜谋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二章 暴动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五十四章 狩猎
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十七章 扫荡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马尤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四章 军火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十章 夜谋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二章 暴动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五十四章 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