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

ps:明天小说内容跳到1878年,大家觉得怎么样?

“洛佩斯殿下,南里奥格兰愿意在圣卡塔琳娜州交界地区部署两万部队,帮助各国分担巴西帝国的军事压力。”

巴西帝国的主要敌人是南里奥格兰和巴拉圭,秘鲁和玻利维亚两方不愿意多出兵力配合小洛佩斯的协同防御策略,如果李明远再不出声支持小洛佩斯,最后可能导致巴西的军事压力全部落在南里奥格兰和巴拉圭两国上。

小洛佩斯的脸色好了一些,轻轻对李明远点下头表示感谢,接着问向阿道弗和佩德罗道:“秘鲁、玻利维亚两国能够在边境维持多大规模的兵力?”

“一万四千人。”

“一万七千人。”

阿道弗和佩德罗对视一眼,先后道。

“好,三国边境总共驻扎五万一千规模的部队,巴拉圭一国在边境地区维持四万人的部队,诸位没有意见的话,就将这条协议写入盟约中。”

四国在靠近巴西边境地区部署一支总兵力超过八万人的部队,虽然没有达到小洛佩斯最初要求的规模,但是八万余人的正规军部队也能够满足防御巴西军队的规模。

“我同意。”李明远点点头,笑着道“我认为四国间加强合作不能限制在军事方面,在经济方面,四国间也应该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阁下有什么建议?”

就四国盟约中最重要的军事协调合作部分达成协议,小洛佩斯的心情放松许多,对于李明远的提问也表现出配合的态度。

“洛佩斯殿下提出在边境地区部署军队的建议十分符合当前局势,而各国包括南里奥格兰在内之所以不愿意部署足够数量的军队防御巴西人,根本原因还是财政上的困难,如果四国财政状况良好,不说在边境部署军队防御巴西,就是四国联合进行一场针对巴西军队的预防性的进攻作战都大有可能,所以我认为四国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也要着手发展国内经济,只有国内经济状况好转,在面临巴西威胁时,才能有更大的底气。”

“大公陛下的想法不错,不过玻利维亚境内交通阻塞、资源匮乏,不像贵国和巴拉圭、秘鲁三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势的地理位置,想要发展经济却是难度重重。”

玻利维亚总统眉头紧皱道。

“各国国内情况不同,发展国内经济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李明远先是点点头,同意阿道弗的说法,接着转折道“不过秘鲁、玻利维亚、南里奥格兰三国都拥有不小面积的出海口岸,巴拉圭方面也能够通过巴拉那河连接出海口,四国可以通过利用出海口,将国内珍惜的名贵木材、矿产资源出口到远东地区、欧洲等地,同时再从远东地区的日本、中原、朝鲜等地进口质量上乘的丝绸、茶叶等货物,转手卖给美洲其他国家获取利益。”

南里奥格兰航运公司在远东地区的贸易获得不小收益,但是出于防备满清政府的目的,船队一般隐藏在幕后,以洋人公司的身份与满清政府控制的大陆商人进行贸易。

这种贸易形式虽然降低了满清政府的警惕性,减轻了国防军暴露的风险,同时也增加船队的贸易成本和获取华人移民的难度,因此李明远想出联合秘鲁、巴拉圭、玻利维亚三国共同开展商业贸易,一边增强各国的经济实力,一边为国防军移民的行动打掩护,扩大移民的规模。

“诸位应该清楚,南里奥格兰的华人以前是通过契约劳工的身份到南美做工,而那些承担运输华工的船只每次往返远东、美洲地区一次,就可以赚取超过两倍以上的利益,而且如果运输船只在启程驶往远东的航程中搭载货物,一次出航获取的利润更多。

远洋航运是现在最赚钱的行业,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大小国家都大力发展航运贸易,我们四国地理位置虽然距离远东地区较远,比不上欧洲国家。但是只要四国联合起来组建远洋航运公司,在当前的贸易形势下也能够获取不匪利益,各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同样可以得到改善。”

“远洋航运真有如此高的利润比?”

听完李明远的话,国内经济实力最弱的玻利维亚总统阿道弗眼前一亮道。

“绝无不半句假话,如果远洋航运无利可图,美国、荷兰等国商人为什么愿意远行万里将华工从远东运送到南美洲?”

李明远反问道。

“秘鲁境内华工虽然多,但是运输华工的船只全部是英美等国的商船,现在看来,他们当初运输华工应该赚了不小利润。”

秘鲁总统下意识的点点头,话说完过后感觉有些不合适,解释道“贵部离开秘鲁后,政府已经很少从远东招收华工,希望阁下不要误会。”

“秘鲁国内矿产资源丰富,雇佣华工劳作理所应当,只是贵国再次招揽华工时,不要过分苛待,否则难保华工再次爆发起义事件。”

李明远立刻秘鲁时,几乎将秘鲁境内的华工全部带走,而缺少了十多万华工,遍布秘鲁境内的矿场、种植园劳动力缺口十分巨大。

没有劳动力,矿场和种植园便不能开采资源和收获农作物,掌握矿场和种植园的大商人们也得不到急需的经济利益,于是刚刚遭受华人部队洗劫没多久的商人们便联合起来向秘鲁总统佩德罗施压,迫使佩德罗允许商人们继续雇佣华工劳作。因此,近两年时间过去,秘鲁境内的华工数量又达到几万人的规模,不过意识到李明远带领的华人部队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佩德罗修改了华工的劳动协议,提高了华工的待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华工的人身安全。

李明远半是警告半是建议的话听在佩德罗的耳中自然不令人舒服,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华人部队离开秘鲁后不仅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全军覆没,反而打败了巴西军队,扩大了自身实力。

华人部队力量没有壮大前,秘鲁军队就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经过大战磨练,武器装备精良的华人部队更不是佩德罗愿意招惹的存在,因此,虽然心中不高兴,佩德罗也没有表现出来,脸上表情平淡道“秘鲁政府会按照公平的原则与华工签订劳动协议,两年劳动协议期过后,秘鲁政府会与清国政府联系,将劳工遣返回清国。”

“如果劳动协议完成后,清国政府不愿意接收被遣返的华工,贵国政府该如何解决滞留华工问题?”

“这……想必清国政府不会放弃本国国民不管吧?”佩德罗心中早有答案,口不由心道。

“呵呵,满清朝廷可没有把华工当做自家人!”

李明远自嘲一笑,想到无法阻止秘鲁引进华工,换个角度建议道“华工滞留在贵国境内可能引起贵国国内某些人的不满,我看不如这样,四国联合航运公司组建后,由航运公司出面负责引进华工师宜,等到华工在贵国境内完成两年劳动协议后,再由南里奥格兰负责将滞留华工运走,总统阁下认为我的建议如何?”

“秘鲁政府愿意与南里奥格兰合作完成滞留华工遣返问题,不过遣返华工的费用该如何解决?”

“南里奥格兰驻秘鲁大使馆会全面负责华工遣返工作,遣返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南里奥格兰承担,不会让贵国付出一个银币。”

李明远大度的承担下遣返华工的费用,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由秘鲁和南里奥格兰共同负责从大陆招收华工,华工在秘鲁期间,由南里奥格兰驻秘鲁大使馆负责管理华工事务,华工在劳动期间的看病、生活等费用由南里奥格兰和秘鲁共同负责解决等。

李明远提出来的要求总体上对秘鲁政府有利,佩德罗考虑一会过后便代表秘鲁政府答应下来。

和秘鲁共同引进华工,再由南里奥格兰负责遣返是李明远做出来的一次尝试,两方达成共识后,李明远打算等到一段时间后,再将合作范围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

美国排华的风潮并没有随着大量华人移居南里奥格兰而减弱,由于有南里奥格兰接收华工的排泄口,美国政府加大了从大陆招收华工的力度,原本被南里奥格兰接收走华工的位置转而由新来的华工接替,在美国旧金山等东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很容易看到留着辫子的华工,美国国内排华的浪潮继续朝着历史上原有的局势演变。

澳大利亚由于孤立在大洋洲,白人数量有限,更加惧怕华人等亚洲人种引入稀释白人比例,所以,和美国在1882年正式通过《排华答案》相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1855年便制定了限制华工的法案,华工在当地社会地位低下,处境比在美国还要困难。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加拿大虽然没有制定正式的排华政策,但是在政府行政上却针对华人征收人头税和取消华人的政治权利,而且随着美国、澳大利亚宣布实施《排华法案》后,加拿大政府紧随其后,在1923颁布加拿大版《排华法案》,正式关闭华人移民加拿大的通道。

华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从法律意义上被禁止移民的民族,美国、加拿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迫于国际压力先后废除《排华法案》,澳大利亚直到1972年才废除了针对华人的白澳政策,

而在后世二十一世纪,半岛地区的南韩国家仍然实行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在南韩国内,华人和韩籍华人被限制从事房地产、外貌等行业,禁止华人在韩国拥有土地所有权,不准华人在政府、军队及大企业等任职。与之相反的是,南韩人在大陆却不受限制,南韩文化在大陆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此种情形看在其他国家眼中却令人费解。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固然导致了海外华人生存环境的恶劣,但是也为李明远实施移民计划,加快华人移民速度带来了便利,就华工遣返和佩德罗取得一致意见后,李明远又成功的向小洛佩、阿道弗、佩德罗三人推销出南里奥格兰的特色商品,以橡胶为原料的胶底布鞋、压水井两项新产品。

压水井借助橡胶水管能够更加方便的取水,对于三国国内的农业发展大有益处,而胶底布鞋耐磨、舒适,能够满足部队在野外长距离的作战要求,保护世子的双脚不受磨损。

李明远拿出的两中产品立刻得到三国元首的喜爱,因为考虑到三国政府财政不大宽裕,李明远允许各国以货易货,用国内矿产、农作物、牲畜等与南里奥格兰等价交换所需产品。

见识到李明远拿出产品的好处,三国代表很快达成共同组建航运公司的协议,并且根据小洛佩斯的提议,把胶底布鞋和压水井作为航运公司的特色商品,依靠远洋船只运输到远东、南洋等地售卖。

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九,二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
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九,二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