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

围堵虎美塔要塞的防线绵延三十余公里,剩余三万部队面对要塞内两万多巴拉圭守军,兵力对比优势不大,防守压力大。要想维持围堵要塞的防线不崩溃,加西亚必须在巴拉圭守军发动全力反击前击败河岸敌军,然后回防要塞防线。

骑兵部队出发半个小时后,集结完毕的两万巴西军队随后出发,部队行军路上,加西亚不断督促军队加快行军速度,

一路疾行,两万巴西军队到达河岸基地边缘地区,担任巡视警戒的华人士兵和巴西援兵先头部队发生交火,两方各自伤亡十几人后脱离接触,回返各自军队报告敌情。

部队疾行而来不可能立刻投入战斗,安排好负责警戒的部队,加西亚和一众高级将领走进临时搭建的指挥部中研究作战部署。

前方河岸巴西海军基地炮声、枪声消失,敌军阵地前方战马、骑兵尸体遍地,一切情形表明巴西海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增援的两千骑兵也在对方防守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顺河而来的敌军部队究竟是何方神圣?刚和巴西军队打个照面就干掉了后者的远征海军和两千骑兵。对方的兵力数量、武器装备、来历都不得而知,和一支一点也不了解的军队进行决战,胜利把握又能有几分?

见识过前方骑兵部队的惨状,加西亚与敌决战的决心产生了些许动摇。

是战是退短时间内难以拿定主意,而加西亚的想法变化也影响了临时指挥部中的其他高级军官,原本主张迎战的高级军官,一部分变化了态度,倾向于后退回营地坚守不出,等待巴西方面派出部队增援。

第二师师长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主要军官,他给出的理由相当充分,敌军在半天时间内歼灭了海军和增援的两千骑兵,迅速果决的战斗方式足以证明敌军的强大,

四万华人独立军基本登陆上岸,逐渐完善的防御阵地和数量充足的火炮机枪会给予巴西军队进攻造成巨大打击。

四万部队部署在面积不大的河岸基地,华人独立军的军队人数在巴西陆军的高级将领面前有个大概的数目,即使是华人独立军布置在前线阵地的士兵人数也不下于两万人,何况后面还有修整的部队呢?

第二师师长的意见保守稳重,不过再好的意见在没有真正和华人独立军发生碰撞前也说服不了其他军官。

部队疾行赶路,不和敌人交战一场就后退对于军心士气打击很大,而且凭白无故丢了岸边补给基地也不好向上面交代。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作为巴西帝国掌握最高权力的一群人,加西亚不仅要考虑单独的战争因素,各种政治因素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原因,在原本的历史上,加西亚围困虎美塔要塞成功,迫使小洛佩斯放弃主力部队脱逃,占领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没多久,因为巴西帝国国内矛盾激化,加西亚顾不上追捕围剿小洛佩斯,匆匆离开巴拉圭,使小洛佩斯获得喘息之机,重新招揽上万人军队,将巴拉圭战争拖延到两年后才结束。

虎美塔要塞依然掌握在小洛佩斯手里,巴拉圭战事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但是加西亚却要提前面临重大的选择。

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当皇帝期间,推动了巴西的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巴西的经济发展,现在巴西强盛的实力佩德罗二世具有很大的功劳,不过英明的皇帝并不是每个巴西人都希望拥有的,佩德罗二世的改革对于国家有利,却伤害了掌握巴西大权的土生白人和大地主的利益,面临利益之争,他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皇帝,照样反对你、拉你下台。

因为巴拉圭战争迟迟没有重大进展,佩德罗二世在国内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巴西国内的共和派人物甚至当众宣扬废除帝制,实行联邦共和制度。

作为著名的保皇党领袖级将领,加西亚要为佩德罗二世的地位考虑,如果不打一战眼睁睁的看着河岸基地被华人独立军占领而无动于衷,消息传回巴西国内,闻到腥味的共和派人士就会向鲨鱼一样浮出水面,指责加西亚的指挥能力甚至把脏水泼到佩德罗二世头上,这种结果是加西亚不能接受的。

为了自己的荣誉和权力,同时也为了维护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的地位,进攻华人独立军的战斗势在必行。

巴西军队在河岸阵地前修整了两个多小时,就在前线华人士兵以为他们还要修整下去的时候,成排的士兵和后面拉着火炮的马车朝华人独立军阵地逼近。

巴西军队前进到距离华人独立军阵地一里地时,停下脚步,部队后面的火炮被士兵拉着马车推到附近一个土丘上面,隶属于炮兵的一个工兵连携带铁铲和其他工具挖掘泥土、平整土地,

一千执行警戒任务的轻骑兵环绕土丘四周,警惕前方敌军对炮兵阵地发动攻击。

华人独立军没有对巴西军队发动进攻,前线阵地里的华人士兵在军官指挥下搬运弹药、检查枪械、进行着战斗前最后的准备。

大型火炮牵引不易,巴西军队携带的只是只是中小型野炮,一顿准备完成,巴西炮兵调整火炮角度,然后首先进行炮火打击。

炮声隆隆,阵地上一门机枪被炮弹击中,被炸碎的机枪支架飞上天空,最终落在阵地前方五米外,巴西炮兵逞威,肆虐的炮火笼罩着前方阵地,指挥战斗的陈国柱蹲在壕沟里面躲避炮火攻击。

“狗娘养的白皮鬼,让老子躲在坑里吃土,后面有你们好看!”

陈国柱骂骂列列,拉过一个传令兵,大声道“各部士兵不准擅自行动,炮击结束后回到阵地,给我狠狠打白皮鬼。”

“是”传令兵拿过一个铁板盖在头上,朝壕沟其他部队跑去。

炮击结束,巴西陆军部队开始进攻。

巴西陆军部队原本规模并不大,巴拉圭战争爆发后,谁也没想到战争会持续三年时间还没结束。在前线部队不断伤亡,原本部队规模达不到战争要求时,巴西国内不断扩充陆军人数,第一师、第二师在不断的扩军中,由规模两千人的团级单位逐渐扩大到满员一万三千人的师级部队,不断增加的部队人数减低了前线部队围困虎美塔要塞的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

西雷巴特是征招入伍的土生白人,跟在他身边的则是黑人戈郎特,戈郎特原本是个黑人奴隶,巴拉圭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后,巴西政府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除了招收青年白人入伍,也用还以自由身作为奖赏,激励黑人奴隶作战,戈郎特正是在小镇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偷偷跑到招兵地点报了名,为此,戈郎特还挨了主人的一阵毒打,直到现在他的背上伤口还没有愈合。

西雷巴特看不起黑色皮肤的戈郎特,认为和他一起作战侮辱了自己的名声,会被其他白人看不起。

巴西军队迅速接近华人独立军的防线,阵地上的机枪哒哒射向密集进攻的巴西士兵,最前排的巴西士兵前进不到十米,倒在机枪的猛烈的射击下,近代战争不同于冷兵器为主的传统战争,阵地争夺战中,前线几百米的距离往往意味着成百上千甚至万人部队的伤亡,这种比拼双方火力、武器装备的战争形式更血腥残忍,也更加直接。

传统攻防战,依靠城墙的防御工事,战争可能持续几个月或者一年以上,而火器化的阵地战,几天、几小时就可能决定战争胜负。

一个小时的冲锋突破了华人独立军的外围防线,代价是三千多巴西士兵受伤死亡。

西雷巴特和戈郎特属于少有的幸运儿,他们所属的连队一百五十多人处于进攻部队的前列,一个小时的断断续续攻击导致全连死伤惨重,连长和四个排长都死在敌人阵地前,只有他们还安然无恙的活着。

停止进攻中的修整时间,西雷巴特掏出戴在脖子上的十字架,虔诚祈祷天主保佑,而戈郎特则一个人做在地上,抱着步枪瑟瑟发抖。

西雷巴特祈祷完毕,看到戈郎特害怕的表情,不屑的骂声“黑鬼”,顿时感觉胸中的勇气增加不少,更加看不起戈郎特的懦弱。

短暂的修整过后,从后方补充一部分士兵,进攻重新打响。

这一次,加西亚把炮兵部队前移,放置在陆军占据的外围防线,抵近发射炮弹协助陆军部队进攻。

最外层的一道防线是华人独立军为巴西军队准备的诱饵,这道防线的具体位置参数测量完成,炮兵部队按照参数设置好射击角度,只等着巴西军队上钩。

突破外围阵地,巴西军队的进攻更为猛烈,一万士兵一起发动进攻,炮弹、机枪子弹下雨般射向华人独立军阵地。

巴西军队被全部调动起来,一直没有露面的华人炮兵部队开始还击,十二门缴获的拿破仑野炮再度发威,一颗颗炮弹落在巴西炮兵阵地上,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逐步覆盖到整个外围阵地,火炮、士兵还有堆积起来的炮弹,在炮击过后,只剩下一片残破的武器和遍地的尸体。

巴西火炮阵地被摧毁,拿破仑野战炮和其他类型火炮延伸射击,将目标锁定进攻的巴西军队后方,上百门火炮先后射击,炮弹爆炸后形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炮弹前方的巴西士兵被隔绝开来,而招呼他们的则是更加猛烈的机枪射击。

防守外围阵地时,为了防止把巴西军队吓跑,阵地上面的机枪配置都减少一半,而到了反击的时候,用不着藏着掖着,机枪、和所剩不多的手榴弹全部招呼上去,飞快收割巴西士兵的生命。

战场形势逆转,被炮火分割的巴西士兵死伤大半,剩余的士兵丧失继续进攻的勇气,转身朝后面撤退。

炮兵部队全军覆没,进攻士兵损失惨重,士气高昂的华人士兵不会放过大好机会,纷纷从阵地中跳出来,追击溃退的巴西士兵。

西雷巴特脸色发白,使出全身的力气向后方跑去,后面的华人士兵喊杀声越来越近,西雷巴特想要迈开腿快跑却怎么办也不能加快速度,嗖嗖的子弹在空气中穿过的声音传进西雷巴特耳中,两个跑在他前面的巴西士兵中弹身亡倒在地上,西雷巴特的脚不听使唤,呆呆的看着死在前面的战友,其中一个正是他看不起的黑人戈郎特。

愣神片刻,等到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五六个华人士兵已经来到他不远处,下意识的举起双手,西雷巴特保住了性命,做了华人独立的俘虏,逃跑无望,投降的巴西士兵越来越多,加西亚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失神道“败了,彻底败了。”

两万主力被敌人击败,能够成功逃脱的有多少士兵,失去手中两万士兵,凭剩余三万人能够守住大营吗?加西亚痛苦的摇摇头,掏起腰间的短枪对准脑袋就要自尽。

“司令,后方还有三万士兵,他们还指望您带他们平安回家,您不能撒手不管呀!”

周围军官察觉加西亚的举动,立刻拉着他的手劝道。

“回家?是的,他们是帝国最优秀的部队,我不能让他们白白死在这里。”

加西亚自言自语,恢复一些理智,“立刻撤退,尽量把士兵带回大营。”

加西亚忍痛下达撤退命令,在周围士兵护卫下,逃往后方营地。

巴西陆军遭受河岸边战斗打击,最终逃回营地的巴西士兵只有三千人,而华人独立军方面击毙敌军五千,俘虏一万,其他两千巴西士兵逃散在战场周边的山林中,能够安全回到巴西营地的人不会超过一半。

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一十二章 当地居民处理办法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章 军火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体系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
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一十二章 当地居民处理办法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章 军火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体系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