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

五月末,第二批1700名非洲援军抵达安南,波滑随即下达出兵命令,按照事先规划,分别由利士比少将和他本人,各带领一支军队,向顺化朝廷和南洋军团控制地区,发动进攻。

5月27日,法国殖民军与南洋军团围绕河内城,爆发一系列争夺战,至6月14日,战争陷入僵持阶段,波滑拍发电报,向法国本土汇报战斗过程:

“27日,我率领全部可以调动的兵力:包括2000名陆战队士兵、600名阿尔及利亚士兵、1700名安南土著士兵、800名非洲殖民士兵,一共5000余名士兵,携带重型火炮

十四门,加特林机枪炮八门,向敌人展开进攻。

左翼,利维雍上校向四千中国人严密防守的正面工事发起进攻,经过七天战斗,于夜间返回。

中路,科罗纳舰长占领了靠近河内城的沿江工事,前进至河内城北部郊区,与华人军队激战数天,无法突破华人军队设置的防线。

于六月十二日傍晚返回。

右翼,比硕上校在所有泡艇的支援下,沿红河前进,由规队轰击敌人的炮台,夺取筑有防御工事的塔庙。在大堤的缺口处,上校让一半士兵登上炮艇,一些炮艇停泊在塔庙旁。

十一日,华人军队派遣五千军队出城争夺塔庙,比硕上校命令炮舰抵近轰击,杀伤华人军队一千余人,第二日,因为华人军队持续增兵,兵力数量超过法军十倍,比硕上校不得已,带领炮艇编队接应陆战队士兵,撤离塔庙。”

在发给法国本土的报告中,波滑认为,

虽然法国军队在进攻河内的战役中,付出了伤亡陆战队士兵400余人、非洲黑人士兵500余人、安南土著士兵1000余人的代价,但是也给华人军队造成至少7000人以上的伤亡。

因此,考虑到华人军队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情况,要想消灭在安南北部地区的华人军队,法国本土必须要再调派两个师,至少两万正规军增援交趾支那总督府。

波滑的有关河内战役的报告并不能赢得本土方面的信服。

在法国政府内部,不少官员认为波滑这次作战不是战胜而是一场惨重的失败。

6月16日,法国政府从远东舰队中,接收到一份真实的电报。

电告写道:“波滑率领的纵队,在越过上清坊后,

这个纵队的左翼由乔治的连队护卫,一直走到Phuai,那里仍没碰见敌人,而人们原以为会遭到严重抵抗,因为我们的侦察报告,该村驻扎有大部队。

在Phuai,看不见一个中国人,也没有一个安南人的踪影,波滑司令得意洋洋,以为至少可以轻易地抵达河内城,但是由于高兴过头而忘记叫人作认真的侦察。

当部队主力到达望村附近时,却遭到巧妙地隐蔽在竹篱后面的碉堡的猛烈扫射,打得司令蒙头转向,不知所措。

部队成散兵线地铺开,但无济于事。华人军队的防御工事延伸几公里,由战壕、陷阱和碉堡三道防线组成。工事后面有一万多华人军队向我们的士兵猛烈射击,我们有许多士兵被击毙或击伤。在那里,奥根中校、卡隆少校中弹身亡,与此同时,200多名陆战队士兵和400多名非洲黑人士兵被炮弹、加特林机枪炮击中战死。

华人军队装备着几十门火炮,法国军队不能抵抗,于是司令下令撤退,部队撤回上清坊时候,人数还不到六百人,而且没过多久,华人军队就以猛烈的扫射和密集的炮火向我们追击,就在此时,中路纵队从前线撤离,与我们汇合,两支部队交替掩护撒退。到了傍晚五时,才成功逃离华人军队的追击。”

陆续传来的军事情报。验证了河内战役的真实情况,河内战役前期,法国进攻受挫,伤亡士兵总数近两千人,而守城的冒险军团一方,在利用法军久战不克,士气低下的时机,发起反击后不到五个小时,却因为顺化朝廷方面的变故,临时放弃了追击波滑所部法军的战斗,转而抽调出一部分精干部队,乘船增援安南朝廷所在地—顺化。

两周前,法国中国海舰队司令,利士比少将带领1000陆战队士兵和加强的近1000名非洲殖民军士兵,从岘港登陆,一路横冲直撞向顺化朝廷方向进攻。

6月14日,法军经历十余天激战,占领顺化城外围要塞—顺安炮台,数万安南守军不敌法军进攻,狼狈逃离至顺化王城固守。

当天下午,嗣德帝急忙发布勤王诏书,命令黄佐炎等北坂地区将领大员疾驰增援,同时对于数次击败法军进攻的南洋军团,嗣德帝也顾不得前一段时间双方的矛盾,言词恳求请求支援。

顺化朝廷是安南中枢之所在,如果顺化城陷落,法国人挟持嗣德帝,命令安南全境放弃抵抗,那么南洋军队将处于一个非常危机的境地,因此,接收到顺化朝廷求援信的第一时间,梅东兴忍痛放弃唾手可得的战果,以最快的速度调派兵力,疾驰增援。

6月18日,李文彩带领两千余南洋军团士兵抵达顺化王城外围,与法国军队交火。

6月20日,南洋军团后续援军和安南地方援军相继赶到,法军司令利士比不愿意撤离,一边带领所属部队和舰队与勤王军对峙,一边急令派兵支援。

6月底,安南战事迟迟不见进展,法国殖民军在与南洋军团、各路安南政府军持续交战中,士兵伤亡人数大幅度上升,而胜利之日却遥遥无期。

7月3日,为了破解安南僵局,法国政府选择与汉国方面进行妥协,以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主权和对汉属刚果殖民地的承认,换取南洋军团逐步撤离出北坂地区的承诺。

按照两方约定,南洋军团和所属华人武装于1884年之前,全部撤离安南地区,至于汉国方面在安南拥有的财产、土地、矿产资源,包括鸿基煤矿等,法国政府则以市场估价进行购买。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二章 暴动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二章 暴动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