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

李维业所部被围困后,北坂地区法军惊慌失措,一度欲弃城而逃。

但接替卢眉任交趾支那总督的沁冲很快就镇定下来,着手采取补救措施,他任命交趾支那驻军司令波滑将军为北坂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可以从交趾支那调动法军和大部分新招募的安南土著士兵,配备充足的枪炮弹药,火速出发前赴河内。

同时请求法国政府派来2500名士兵和三连炮兵组成的增援队伍,其中1500人组成远征军到北坂地区。

在接到李维业被围困的噩耗的第六天,交趾支那总督府已调集总共500名陆战队、土著殖民军,准备前往北坂地区援助李维业。

到3月10日,由于援军的陆续到来,北坂地区法军及土著殖民军数量已约达2600人。而在3月5日,法国政府刚刚通过给安南地区增派2500名援军、拨款550万法郎的法案。

现在,远在千里外的法国政府也急忙派远征军前往北坂地区,这支远征军包括每营600人的三个法国步兵营,每连125人的四个土著步兵连等共约2000余人;任命孤拔为东京湾海军司令,以加强海军的指挥力量。同时还任命何罗桤为东京特派员,前往管理北坂地区的行政事务,使法军能集中力量对付南洋军团。

如此一来,南洋军团很快将面临孤立作战、海军力量对比失衡的严峻局面。

为了对付法军的反扑,李明远在继续命令驻法国公使加强与法国政府谈判的同时,也给南洋军团下达作战指示,命令梅东兴等人利用法国援军尚未抵达安南的空隙时间,

解决李维业等部法军部队,加强南洋军团的防御能力,以预防法军在优势海军力量协助下,对南洋军团发动致命性打击。

接到李明远的明确作战任务后,梅东兴立刻做出应对方案。

首先在获得本土政府许可的前提下,动用鸿基煤矿、商业交易、走私等方面获取的收益,大力在安南、泰国、宋卡、大陆等地区,以每月四两银元的标准,招募青壮从军。

其次,本着料敌与宽,多多益善的考虑,梅东兴在动用储备武器装备的同时,指示设立在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情报站点,多多购买火枪、火炮、弹药、中西医药材等重要物资。

最后,不再等待安南政府军的援助和配合,自行调动可用的正规军和各地华人武装,在一个时间内,对河内城发起总攻,解决掉法国人扎在安南北部的钉子。

和安南接壤的大陆地区,满清朝廷内部仍然有一部分汉人官员尚怀有国家大义,这些人

很不满意清政府的懦弱胆怯,紛纷上奏分析利弊,指出法国不足畏惧,满清政府仍应堅持助派兵入越抗法的正确决策。

如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佩纶提出:“

中国确实很贫穷,法国也不是十分富裕,现在双方主客形势变化,中国占有地理优势,这个时候朝廷尚且怯惴不安,游犹豫不决,不敢做出果断决策,等到藩属国安南被法国人攻灭,幸存的如朝鲜等国家必然对列强心生畏惧,与朝廷离心,实在是铸为大错,悔之已晚。”

他还指出,梅东兴等人虽然早年起义造反,但是他们到了安南以后,不再与满清朝廷为敌,也没有回到大陆地区从事叛乱活动,现在满清国事艰难,国家不宜多树强敌,应该主动与汉国修补关系,放弃一直敌视海外华人的政策。

吏部候补主事唐景嵩奏称:中国如不敢抗法,则连梅东兴所部不如,

“梅东兴所部早年不过太平军一残部,带领数数千流民、青壮,驰檄文,败敌将,法国人行迹狼狈,被梅东兴所部分割包围在几个孤立据点,进退两难,而堂堂天朝上国,诸多文武大臣以老成持重为托词,不敢出兵与法国人交战,虽然表面有说辞来应对安南政府,但是怯弱畏惧至此,难道不怕亿兆国民和太平军余部耻笑吗?”

主战派官员的建议,毫不意外的遭到清政府的驳回,而像唐景嵩一样,在奏折中言行过激的官员,则以不体朝廷苦心,思虑不当的说法,遭受一番训斥后,以考察安南局势的名义,发配到局势危机的北坂地区,任其自生自灭。

满清政府对外屈膝退让,对内残暴压迫的本质,在镇压太平军起义后的几十年中,越来越显露无疑,先是在远东方向步步退让,致使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沙皇俄国吞并,接着小小日本也上来打脸,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随后满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和约》,和约规定,清政府以“抚恤”及支付“修道、建房”费用为名向日本侵略者赔偿50万两白银,同时,

和约中竟有“兹以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出兵乃为“保民义举,清国不指以为不是”的自欺欺人之语。

稍后几年,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群岛,满清政府未言一语,于当时的满清政府而言,本土的官兵刚刚经历国内战争,有一定的战斗力,而日本方面实行维新改革不过几年时间,如果两方交战,日本必败无疑,结果满清政府尚且不敢出兵应战,其懦弱无能之举可见一斑。

从雄据中亚的沙皇俄国,到兵少国小的东瀛岛国,再到侵略安南的法国,满清政府一直秉承的对外屈膝投降的政策,在与南美汉国取得一场场对欧洲白人的胜利面前,刺痛了一部分有良知的大陆华人的心,自从满清朝廷明令驳回援越抗法的奏折建议后,不断有沿海地区青壮奔赴北坂地区,投奔南洋军团而来。

3月15日,两广人庞振云带领200民装武装,抵达下龙港,3月17日,广东民团教头胡昆山携带快枪17杆,民团勇壮140人投奔南洋军团,3月20日,广西帮派武装头目朱冰清、思州贡生李唐相继带领200到300不等的青壮,越过安南边境,进入南洋军团控制区。

到了三月下旬,仅仅从大陆地区投奔而来的华人武装数量便达到了2000余人,再加上梅东兴动用搜集到的资金,大力在安南、南洋等地招募的士兵,南洋军团正规军人数恢复到5500人的大编制,同时装备老式德莱赛步枪和不同型号的新编南洋警备军人数达到3000人,预备役民兵武装数量达到5000人。

法国人占领整个安南地区的野心昭然若揭,为预防法国人撕破脸皮,进军北坂地区的最坏局面发生,李明远早在建立广宁、谅山两省移民中转基地的时候,便指示南洋军团历任最高军政指挥官做好准备。

粮食、医药物资充裕,各式火枪、火炮、仿制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弹药充足,足够应付一场中等规模战役,为期一年的消耗。

在此之前,南洋军团方面之所以没有对龟缩河内城、海防等地的法军发起最后进攻,完全是为了以被围困的法军为筹码,策应中央政府与法国政府的协商、谈判,但是法国政府认为汉国与法国同样距离安南路程遥远,无法投入大规模军队跨海支援,同时法国政府还过高估算了被困北坂各地法军的战斗力,认为南洋军团获取军事物资补给困难,缺乏重型武器支援,没有能力在短期内攻下,由法国本土士兵严防死守的各个据点。

法国人企图以被困法军为诱饵,将汉国在安南地区的武装力量牵制分散在各个孤立的据点外,然后等到法国远征军队抵达安南后,协同被围困法军一起,将久战无果、精疲力竭的南洋军团部队全部歼灭,解决法国占领安南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

南洋军团自然不会一成不变的按照法国人的设想去做,就在法国舰队刚穿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梅东兴已经完成了对被围法军最后一战的准备工作。

正式下达作战命令之前,为了鼓舞士气,梅东兴亲自召见了十余名从大陆地区赶赴而来的武装头目,其中尤以唐景嵩最让梅东兴感到重视,因为他是汉国建立以来,第一个主动投奔的满清中央官员。

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华正茂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五章 动员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
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华正茂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五章 动员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