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

感谢he盗梦空间的打赏。

有了孙彬带来的士兵帮助,船上的武器装备很快被搬运到港口前的空地上,具体的武器数量核算由孙彬和霍夫曼负责,而斯威特则在赵延的陪同下会见李明远。

各地华人集结到阿雷基帕的过程还在继续,道路上随处可见一队队的华人在带队军官的率领下,赶往各自的驻地。

“阁下,他们是你们的士兵吗?”来到陆地上的威斯特换上一匹军马,指着并列而行的华人队伍。

赵延撇了下旁边的队伍,笑道“阁下误会了,他们是负责运送后勤物资的民兵,不是野战军。”

听完赵延的话,威斯特有些不信,仔细观察下他们,发现了一些端倪,这支队伍中士兵年龄偏大,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年龄,

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较低,许多人面黄肌瘦,带有病色,只不过他们行军的时候,纪律严明,所以被威斯特错认为正规军。

“贵军的后勤部队就有这般军容面貌,想必正规军更令人期待。”威斯特称赞道。

“阁下过奖了,世子治军公正严明,深得士兵爱戴,所以部队才有严明纪律。”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早一点见到你们世子了。”威斯特笑道。

威斯特还没有见到华人独立军的野战军,不过从后勤部队的表现上看,野战军的部队风气和战斗力只会更加严明强大,

因此增加了他对领导这支部队的李明远的好奇心。

在前往李明远府上的过程中,威斯特一直细心观察着华人独立军的虚实,内心中不断提高对华人独立军的评价。

威斯特面见李明远不仅仅是对他好奇那么简单,普鲁士王国刚组建北德意志联盟不久,

实力增强之下也把目光扩大到欧洲以外的世界,希望为国内日益扩大的工业生产寻找市场,

因此,猛然间获得一笔巨大的军火订单,引起了他们对这支势力的重视,所以赋予威斯特探查华人独立军虚实的任务,以便他们对华人独立军的地位做出确定。

李明远暂时居住在巴郎卡城里的一栋大院里,威斯特和赵延经过警卫部队的盘查,走进了会客大厅。

“世子,威斯特上校前来拜访您。”走进大厅,赵延介绍道。

“嗯,”李明远点点头,示意士兵端茶招待客人,身边的两个士兵会意,迅速离开。

“威斯特上校你好,上次我们没有见面,实在是太遗憾了。”李明远客气道。

“阁下太让我意外了,没想到您如此年轻。”威斯特惊讶道。

“上校客气了,”李明远笑着点点头,招呼威斯特坐下。

“我很好奇,阁下是怎么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把一群工人打造成一支屡战屡胜的部队,不知道阁下能否帮我解惑。”威斯特坐下问道。

“不急,上校先喝完这杯茶再说,”李明远对着卫兵使了个眼色,然后卫兵端进来三杯茶,放在李明远三人面前。

“上校,这是从中国大陆移栽到秘鲁的茶树所产的茶叶,不知道是否合上校的口味。”等到威斯特喝完一口茶后,李明远问道。

东方的茶叶自从十六世纪传入英国后,逐渐成为西方贵族的宠物,因此对于口中茶的味道,威斯特并不是一无所知。

“茶香浓郁甘甜,是难得一遇的好茶。”威斯特回味完茶的味道,评价道。

“阁下,茶已经喝完,你应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一杯茶水很快喝完,威斯特问道。

“威斯特上校听我慢慢说,”

李明远轻抿一口茶,开口道“这种茶叶原产于高山限峰之间,后来茶农为了提高茶叶产量,把茶树移栽到山脚下,导致茶的香气韵味不足,

而这种茶树移栽到秘鲁的大山之巅后,因为缺水等恶劣环境的鞭策,茶树拼命吸收山间清晨露水,所以产出的茶叶品质口感恢复了原本的程度。”

“阁下说的这些话和贵军的战斗力有关吗?”威斯特摸不着头脑道。

西方文化讲究直接明了,不像中国古典文化那样委婉含蓄,因此李明远不再和他绕弯子,开口解释道

“华夏民族和这种茶树一样,中国大陆因为习惯了长久的安宁生活,导致武备松弛,被元清钻了空子,因此入侵中原,不过,我相信在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华人一定会重新恢复他们的血性,驱逐鞑虏,赢得国家独立。”

“阁下的爱国情怀令我佩服,不过我不相信清王朝的统治会在短时间内被推翻,

而且几年前,贵国国内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已经被清王朝镇压。清王朝的军事实力在现阶段应该处于鼎盛时期。”

威斯特听懂了李明远的隐喻,可是却不看好李明远说的华人独立的事。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打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不过却没有推翻满清的统治,

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满清王朝恢复了刚入关的做法,每攻破一个城池,就大肆掠夺屠杀城内居民,因此在战争结束后,国内人口减少大约一个亿,国内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而这种方法也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屡试不爽的方法,杀死了反抗者,减少了国内人口,短时间内自然没有人敢于反抗,按照满清的统治策略,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说不定满清会是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想起满清还会统治中国大约半个世纪,李明远没有开口反驳威斯特的观点,转而把话题转移到华人独立军身上

“满清王朝渡过了一个危机这是事实,可是我并不认为它的统治牢不可破,虽然中原大陆的反抗力量被扫灭怠尽,可是海外地区还是有许多不愿屈从的华人,他们一直在为了恢复民族荣耀而奋斗不息。”

李明远字句铿锵有力,感染了认真倾听的威斯特。

“阁下的话让我想起了我的祖国,伟大的普鲁士王国经历过拿破仑帝国的侵略,国家残破不堪、经济衰退,

可是在这样恶劣情况下,全体普鲁士国民团结在一起,

农民和工人们拿出不多的积蓄借给国家恢复经济,威廉三世陛下亲自把居住的一处宫殿捐赠出来当做大学校区,

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普鲁士王国恢复了元气,先后打败丹麦王国,奥地利帝国,赢得了北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取得了中欧强国的地位。”

威斯特感慨道。言语中透漏着自信和自豪。

“普鲁士王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我十分尊敬贵国的腓特烈大帝,他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君主,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腓特烈大帝当政期间,贵国获得了大量的领土,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认为贵国今日的成就,在腓特烈大帝改革时就已经决定了。”

普鲁士王国的成功具有必然性,从1701年普鲁士升级为王国开始,一直到1871年德意志王国成立,

普鲁士的历代国王中,除了腓特烈·威廉二世在位的十一年里,普鲁士遭受第一反法战争失败,国家经济倒退,其他的几代国王都可以称得上明君,用一百七十一年的时间逐步增强普鲁士王国的实力,最终统一德意志地区。

普鲁士王国的成功一直是后世为人所称道的,李明远也想借鉴普鲁士王国成功的例子,强大未来成立的新国家。

“想不到阁下对于我国历史如此熟悉,阁下的博学令人佩服。”

被一个外国人,尤其是一个有能力的军事统帅称赞自己国家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所以听完李明远的话后,威斯特心里很高兴。

“威斯特上校过奖了,贵国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我只不过是想从贵国的成功中寻找方法罢了。”李明远摆手笑道。

“刚才在路上看到贵军后勤部队军容威严,不知阁下能否允许我参观贵军的正规部队。”和李明远闲聊一会,威斯特引出正题。

“我军成立时间尚短,不足之处还请上校指出改正。”李明远谦虚道。

“指正不敢说,不过我在当海军前,一直在普鲁士皇家近卫团服役,因此对于陆军作战有些心得。”威斯特语气平淡,不过从他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能在近卫团服役还是很自豪的。

“呵呵,这样更好,威斯特上校,我们现在就可以观看士兵演习。”李明远笑着和威斯特一块出去。……

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七章 罗林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九,二章 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十五章 物资清单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七章 罗林山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
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七章 罗林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九,二章 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十五章 物资清单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七章 罗林山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