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

含元宫临华殿,典雅精致的宫殿内,一男一女两人坐在一块,亲密交谈着。

“爱妃怀有身孕,平日多注意安全,没有必要的话,尽量避免外出走动,如果有无聊乏闷的时候,让身边的人到前朝通知一声,我会抽空时间陪你。”

李明远一边握住对方的小手,一边温和的嘱咐道。

“谢陛下关心,臣妾在宫中有皇后殿下和几位姐姐陪伴,每天过的都很开心、充实,不会感到无聊。”

贤妃李伊娜用手将金色的秀发捋到耳边,轻轻靠在李明远怀中,清澈、明亮的蓝色眸子中透漏着喜悦与幸福:“臣妾刚刚确诊怀有身孕,肚子还没有显怀,正常的外出活动没有受到影响,陛下不必关于担忧臣妾的身子。”

“爱妃说的有理,孕期前四五个月时间内,可以维持正常的外出活动,不过有些方面还要注意,毕竟你身上怀着我们的孩子,不能粗心大意。”

“臣妾谨记陛下吩咐,以后在宫内出行时,会加倍注意安全。”

感受到李明远话中的重视之意,贤妃李伊娜收起玩闹、撒娇的表情,认真道。

“你毕竟是第一次怀有身孕,有些事情没有经验,闲着无事的事情,可以多跟皇后、贵妃几人交流交流,从她们那里得到一些孕期保养经验,也能让你在孕期后面的几个月,少受一些罪。”

皇宫贵妃、莹儿、小兰四女相继生下三子四女,在这一方面,李明远逐渐积累出了一些经验。

“宫里的生活环境和巴西不一样,如果和身边的宫女、侍从相处不习惯,都可以提出来,然后让你父亲从你们家族中,选几个自小长大的好姐妹入宫,陪伴你一段时间,也免得一个人孤单寂寞。”

“臣妾入宫之前,便跟着父亲请来的女先生学习汉语,至入宫之后,臣妾在本土呆了有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下来,习惯了本土的生活方式,和宫里的国内女子相处,倒也不感到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身处不同的环境,周边接触到的宫女侍从都是华人,说是适应,其实还是和在巴西国内生活的时候,感觉不一样,不过,选择了嫁给李明远为妻,过上另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生活,即便感到有些不适应,李伊娜也不愿意说出来。

在异国他乡生活,尝试融入华人社会劝内部,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现象,李明远前世大学毕业后,进入法国外籍军团,和一群风俗各异的外国士兵们呆在一块,最初也感到很难适应,但是几年时间相处下来,经历长时间磨合,不适应感会慢慢消失。

和李明远上一世被动融入法国外籍军团的生活节奏相比,李伊娜的处境无疑要好得多,

有一个待人温和、英俊高大的丈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受到丈夫的疼爱和关心,家庭方面,父亲和兄弟姐妹们摆脱了在巴西共和国国内时期,时刻提心吊胆,担心共和派官员以及黑人暴民袭击的风险。

父亲受聘为国事顾问,负责为丈夫和国家安全部提供巴西共和国、巴西帝国两方的军事、政治情报,而两个哥哥刚刚通过入学考试,将分别进入陆海军军官学校就读,一个寡居的姐姐,也于去年八月,嫁给了一个华人军官为妻。

整个家族十余名核心成员和依附于家族的五六十名亲属皆完全融入了汉国军政文化圈子内,身上带有西方印记越来越少,家庭地位和生活条件也一天干活一天,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生活方式上有一些不适应,但是在总体方面上而言,李伊娜一家与之前的处境相比,仍然是好出太多。

作为李伊娜的丈夫,李明远尽可能的做到丈夫的职责,抽出时间陪伴、给予对方真切的关心和体贴,而在家庭生活之外,李明远也不会忘记利用李伊娜一家的优势,为汉国在巴西方向的战略扩张提供有用的情报。

放下国家政务上面的琐事,李明远细心的陪伴了李伊娜一眼,第二天中午,在前朝中极殿左侧的一间书房内,李明远将国家安全部部长沈福山和国事顾问席尔瓦召集到一块,向他们询问有关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两方的各方面情报。

“启禀陛下,根据本土收买的一批巴西商人提供的情报显示,巴西共和政府正酝酿着一场黑人迁移计划,他们打算将20万黑人,从中部和内陆地区迁往南部的圣保罗州和巴拉那州。”

国家安全部部长沈福山开口道:“将内陆、中部地区黑人分散迁移到沿海地区,是巴西共和政府执行人口洗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下认为,20万黑人的迁移行动只是开始,等到完成20万黑人的安置工作以后,巴西共政府还会制定更庞大的计划,将更多的黑人持续迁移疏散到巴西其他地区。”

“强行迁移、疏散黑人,需要大笔的财政资金,巴西共和政府现在能够拿出这笔钱?”

李明远不太相信巴西共和政府仅仅为了洗白本土黑人,就愿意花费宝贵的财政资金作为代价。

“职下刚开始也认为情报来源有误,但是经过多与多方面的情报对比、核实之后,职下却认为,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实可信的。”

沈福山解释道:“巴西帝国后期,因为国家财政崩溃,金融、工业等领域濒临破产,巴西国内的新兴资产阶级财力、势力遭受重大打击,而当共和派势力和大资本阶级联手将佩德罗二世赶下台后,共和政府在佩德罗二世废除黑人奴隶的基础上,全面废除了对黑人的种种限制,试图用被释放的黑人劳动力,带动遭受挫败的金融业、轻工业发展,但是巴西共和政府的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料中的效果,完全摆脱奴隶身份,并且在政治领域,获得与成年白人同等的选举权利以后,黑人利用数量优势,在人口占据绝对优势的中部和内陆地区选举中,赢得胜利,许多出身底层阶级的黑人成为政府官员,开始插手与操纵当地政务管理。

在自由、民主、共和风气影响下,从巴西共和政府成立至今,近十年时间内,黑人势力逐步渗透到军队、政府、农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中部和内陆地区的数个省份,黑人势力迅速取代了当地白人,掌控了当地主要的政治和军事权利。…………

黑人势力难制,原本依靠廉价劳动力建立起来的咖啡、蔗糖等种植园经济,却又因为奴隶解放政策,遭受与金融业、轻工业一样的命运。

失去金融和轻工业的支撑,咖啡种植业便成为了巴西共和政府在控制地区内的主要财政来源,因此,为了挽救陷入衰退期的咖啡种植业经济和解决中部、内陆地区黑人聚集问题,巴西共和政府才愿意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执行黑人迁移计划。”

“如此看来,黑人问题倒成了巴西共和政府的头要难题了。”

李明远点点头,大致清楚了巴西共和政府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巴西国内的工业化因为巴拉圭战争失败,而被中途打断,原本欣欣向荣的轻工业和依附新兴工业存在的金融业,也因为巴拉圭战争和后续的阿根廷战争、巴西内战等数场战争的影响,一蹶不振。

除去轻工业和金融业,咖啡种植业和蔗糖种植业是巴西国内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蔗糖种植业集中在伊莎贝拉公主为首的巴西帝国境内,剩下的咖啡种植业则分布在中部、内陆省份。

过去二十余年,国内战乱不止,巴西不仅失去了历史同期,约80万白人移民的人口输入,反而因为战争因素,人口总量减少了约100万。

减少的人口中,主要为外流的土生白人,没有白人移民输入,外加国内白人外流,巴西共和国以及巴西帝国两国内的黑人白人比例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的界限制,在后世经过一百多年持续移民输入,巴西政府才将非黑人比例提高到占总人数百分之五十的程度,而且这其中还包括含有黑人血统的混血儿,如果按照一滴血原则,只要拥有黑人血统的都划入黑人族群,那么巴西国内的黑人比例,至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在现实位面,1888年底,巴西共和国人口约660万,黑人和白人比例为二点六比一,

巴西帝国总人口约230万,黑人和白人人口比例为四点二比一。

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两方人口总量和黑人白人比例都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黑人在巴西国内的分布有关。

巴西南部两州(排除被汉国占领的南里奥格兰州和圣卡塔琳娜州)主要族群为欧洲白人移民后裔,黑人占当地人口比例不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里约热内卢、米拉斯吉斯戈亚斯、巴伊亚等中部、内陆地区,黑人数量大抵是白人数量的两到三倍,

中北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主要居民为土著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数量都相对较少,

而中北沿海地区,也就是伯南布哥等省份,历来是非洲奴隶的主要输入地,黑人数量远高于白人和印第安人总和。

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两方同样面临黑人比例过高的难题,并且和巴西共和国相比,巴西帝国人口总量更少,巴西黑人人口比例更高,不过,因为早前在中北部沿海地区爆发的黑人暴动被佩德罗二世镇压,当地黑人叛乱武装势力大为削弱的因素,巴西帝国内部目前的局势,却是要比巴西共和国好上一些。

巴西帝国建立之初遗留下来的问题,逐步演变成一颗吸附在国家身体上面的肿瘤,如果不能解决种群矛盾冲突的本质问题,即便汉国方面放弃扩张战略,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两方也难以成为地区性强国。

当然,汉国方面不可能放弃在巴西方面扩张势力范围的战略,而为了国家未来健康稳定考虑,巴西共和国和巴西帝国内部遗留的黑人问题,也需要李明远提前布局应对。

“巴西共和政府目前还没有正式宣布执行黑人迁移计划,说明他们本身也对这个计划的抱有疑虑,既然这样,那么本土方面可以替他们添把火,由咱们的人把消息经过略加修改变动后散步出去,看看巴西共和国国内的黑人和南部地区的白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倘若巴西共和政府真的将20万或者更多的黑人迁移到南部地区,对于汉国的扩张战略无疑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阻止巴西共和政府的行动,提前介入其中,搞搞破坏,却也十分有必要。

“卡拉维拉斯家族在圣保罗州和里约热内卢还是有一些交好的家族,把共和政府意图迁移黑人的计划透漏给他们,想必会有不错的效果。”

李明远做出指示后,席尔瓦用带有西方口音的汉语,主动揽下一部分任务。

“卡拉维拉斯家族能够为国家效力,是件好事。”

李明远乐于看到席尔瓦主动发挥自己作用的表现,赞赏道:“卡拉维拉斯家族是个历史传承悠久的家族,虽然你们一系属于旁系分支,但是,作为投奔帝国的榜样,我希望你能够为本土的白人群体做出更好的表率。”

“白人和华人都是大汉民族的一份子,臣愿意为了帝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与牺牲。”

“倒也用不到你去奉献牺牲,只要你能够办成交给你的几件事情,就算是大功一件,日后贤妃诞下子嗣,再加上你立下的功劳,说不定能够为家族挣下一个世袭爵位,重新复兴卡拉维拉斯家族的荣光。”

“陛下请吩咐,臣保证完成陛下交付的任务。”

席尔瓦倒也利落,也没有问李明远交付的是什么任务,直接答应下来。

“听说巴西帝国新任海军司令德乌伯爵和卡拉维拉斯家族是姻亲关系,我想让你亲自到巴西帝国去一趟,利用你们家族与德乌伯爵的关系,说通他支持巴西帝国与汉国进行合作。”

“巴西帝国虽然与帝国之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在共和派军事力量的压力下,臣相信德乌伯爵和伊莎贝拉女皇会分的清局势,接受陛下伸出的橄榄枝。”

德乌伯爵是奥伦斯家族的亲王,同时又是伊莎贝拉女皇的舅舅,凭借卡拉维拉斯家族和奥伦斯家族之前的关系,以及巴西帝国的现实需求,说服德乌伯爵,进而再通过德乌伯爵的关系,劝说伊莎贝拉女皇同意缔结双方的军事合作,在席尔瓦眼中,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轰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
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三百二十九章 兰芳来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轰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