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

一众高层打消了疑虑,就介入巴拉圭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接着,巴西共和国的军事机器便迅速开动了起来。

与汉国交界的两万巴拉那州驻军不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坎皮纳斯等地的驻军,按照共和政府的命令,向着乌贝拉巴、圣若泽两地开进、集结,准备采取保守的作战策略,优先进攻戈南马托格罗索州和亚斯州南部地区。

1889年6月10日,第一批4000人的巴西共和国陆军抵达圣若泽,1889年6月17日,乌贝拉巴驻军人数增长至1.1万人,1889年6月20日,聚集在靠近南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南部地区的巴西共和国军队总数达到3.2万人。就在巴西共和国紧张向边境地区调动兵力的时候,决定巴拉圭政权归属的大战,也缓缓拉开序幕。

半个多月前,1889年6月3日,经过一周时间整顿、修整,近卫骑兵营营长曼利伊利、巴拉圭陆军第二旅旅长沃什伯恩、巴拉圭陆军第三师师长西尔维斯特雷三人在康塞普西翁正式宣告誓师出征,南下扫除四人摄政委员的叛逆武装。

当天中午,誓师仪式结束,三人留下1500士兵防守康塞普西翁,然后带领剩下约1万名士兵,搭乘最近搜罗到的40余艘大小船只,顺流而下向亚松森方向发动进攻。

6月4日傍晚,讨逆联军行进至巴拉圭河中下游水域,驻守在伊瓦波沃港的300余名港口守备部队不战而降,携带着武器、船只加入了讨逆联军的行列。

6月6日,进军途中,依次接纳、整编了数支问询赶来的地方驻军小部队,讨逆联军的数量增加至1.12万人。

6月8日,讨逆联军在巴拉圭河沿岸的圣佩德罗小镇短暂修整一晚,接着,第二早上,汇集了更多运输船只、士兵的船队按照作战计划,继续向南进发。

6月8日中午,为了迟滞讨逆联军费推进速度、为固守亚松森争取更多的时间,四人摄政委员会签署调兵法令,命令近卫军、第一步兵旅各抽调一部分兵力,联同亚松森政府招募的1000青壮一块出发,赶赴讨逆联军进军路线上的安特克拉港和亚松森北部郊区的林奇奥镇驻守抵抗,然后在完成迟滞任务之后,幸存部队分做两路,一路由近卫军少校布坎兰带领,返回亚松森,另一路由第一旅第三营营长波尔克带领,转走陆路绕到讨逆联军背后,以分散出击的方式,对讨逆联军的后勤补给路线,进行袭扰和破坏。

调兵命令发布一天后,1889年6月9日下午,总计1800名,由近卫军一部、第一旅第三营和1000名临时招募的士兵组成的增援部队,分别抵达林奇奥镇和安特克拉港。

林奇奥镇和安特克拉港两地,一个扼守着亚松森的北大门,一个是巴拉圭下游地区的军事要地,二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1年前,第一次巴拉圭战争期间,小洛佩斯带领的巴拉圭部队和巴西、阿根廷组成的联军,曾经在两地进行了一场长达11个月的拉锯战。

21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以巴拉圭的惨胜告终,但是21年之后,当战斗的两方换成了讨逆联军和四人摄政委员之后,战争的激烈程度大大降低。

6月10中午,讨逆联军一部抵达安特克拉港,随即向港口驻军发动试探性进攻。

6月12日,讨逆联军投入3000名士兵,加入对安特克拉港的围攻战。

6月15日上午9时,港口驻军一部发哗变,临近港口西部的高地出现防御缺口,

上午11时,200余名讨逆联军士兵沿着缺口进入港口内线防御阵地,安特克拉港口防御体系出现崩溃征兆。

下午13时,涌进港口内线防御阵地的讨逆联军士兵数量超过1000人,港口核心要塞面临被四面包围的危机。

下午14时,第一旅第三营营长带领残余的200余名士兵擅自撤离,近卫军所部防御侧翼暴露。

下午16时,安特克拉港石堡要塞升起白旗,近卫军少校布坎兰和港口驻军指挥官带领约800名士兵走出石堡,宣布投降。

安特克拉港战役持续六天,驻守港口的1400余名士兵,除去逃散的300余人,剩下1100名士兵中,战死或负伤者约300人,投降并被强制性打散、补充进讨逆联军者约800人。

安特克拉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讨逆联军主力抵达林奇奥镇。

林奇奥镇原本驻扎有400名正规军和200名二线民兵,安特克拉港失陷后,四人摄政委员会在第一批增援部队的基础上,又向林奇奥镇派遣了500名正规军。

接受两次增援过后,林奇奥镇的防守兵力达到了2000人,不过,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1200余人,剩下约800名临时征调的兵员,要么是岁数只有十一二岁的娃娃兵,要么是年龄超过四十五岁的老爷兵,这些兵员充斥在阵地中,除了能够在士兵数量上显得充实一点,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适龄男子缺乏的现象在巴拉圭各方势力中都有体现,不过与四人摄政委员会掌控的武装力量相比,因为拥有超过对方两倍的正规兵力,讨逆联军面临的情况,要比四人摄政委员一方好了许多。

6月21日,林奇奥争夺战打响,开战伊始,讨逆联军便投入了野战山炮、炮艇舰炮、加特林手摇机枪等重型武器掩护步兵发动进攻。

6月23日,战斗持续的第三个晚上,守军部队放弃了小镇内外的阵地,仅仅携带着随身的步枪,向亚松森方向逃窜。

6月24日,沿着林奇奥溃兵逃窜的路线,600余名讨逆联军士兵进入亚松森近郊地区。

6月26日,再次留下少量兵力维持后方物资补给路线秩序后,总兵力依旧达到一万人的讨逆联军主力抵达了亚松森西部的阿耶斯港区域。

6月27日,4000名讨逆联军士兵分别从林奇奥和西部阿耶斯港方向,对亚松森发动全面攻势。

6月28日,讨逆联军接连攻破四人摄政委员会设立在城外的两道外围防线,逼近至亚松森城区核心区域。

6月30日,讨逆联军抽调向西部战线方向派遣了3000增援部队,战场上,讨逆联军方面的一线战斗人员达到了近7000人。

7月1日,四人摄政委员会部署在城外的最后一道防御阵地失陷,讨逆联军的前沿部队推进至距离亚松森皇宫只有8公里的位置。

7月3日,四人摄政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由海军舰队(实际上是内河舰队)承担反击任务,从巴拉圭下游地区北上航行,对讨逆联军进行海上打击。

7月4日下午14时,当讨逆联军主力集结于亚松森城下,正在对亚松森守军进行新一轮进攻时,由法尔康少将指挥的海军舰队突然逆行至亚松森西部的阿耶斯港。

巴拉圭水上力量主要掌控在四人摄政委员会手中,阿耶斯港的炮台和沿河防御要塞也在早前的战争中,毁损过半,因此,突然遭遇四人摄政委员会水上力量打击的讨逆联军一方,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有力反击。

下午18时,发生在阿耶斯港的水上作战持续了4个小时,讨逆联军停靠在附近港口、河道的运输船队损失量超过一半,弹药物资损失量超过三分之二。

下午19时,当法尔康少将指挥的海军舰队撤离半个小时后,部分配属大型火炮的部队才赶到战场。

原本便不占优势的水上力量损失过半,阿耶斯港战斗过后,讨逆联军与四人摄政委员会掌握的水上力量对比失衡被进一步拉大,

7月4日之后数天,法尔康少将指挥海军舰队频频对讨逆联军控制的水上的交通线进行攻击和袭绕。

海上运输补给路线遭受攻击,最初囤积的弹药物资损失超过三分之二,种种不利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讨逆联军一方,不得已降低了前线的进攻强度、推迟了占领亚松森的最后时间表。

巴拉圭国内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讨逆联军与四人摄政委员会两方在亚松森城下持续激战,局势僵持不下,而另一方面,巴西共和国看到巴拉圭内战显露的机会,正忙着调兵遣将,为正式出兵巴拉圭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面对着巴拉圭变局导致的影响,汉国只是在军事、情报、外交三个方面加以密切关注,

而在其他方面,则依旧按照早先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着正常的建设活动。

1889年6月2日,特斯拉抵达南美本土,为表达对特斯拉的重视,李明远派遣数位在科学院任职的本土学者代表他本人,到松江港亲自迎接。

1889年6月3日,汉国科学院发布聘用书,正式聘用特斯拉为汉国科学院物理学分院院士。

在科学学术领域,除了邀请特斯拉到本土任职事件外,化学科学院也秉承着李明远的指示,

利用汉国在国际化学界的先发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公开向全世界各国化学界发出学术交流的邀请。

6月5日,时年34岁,刚刚从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化学家里夏德?席格蒙迪(1865年生)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接受了邀请。

6月6日,德国学者埃米尔?费希尔(1852年出生,)、德国有机化学专家阿道夫?冯?贝耶尔两人先后宣布接受汉国化学科学院的邀请。

6月9日,宣布接受邀请的人数扩大至六十余人,其中,在未来获得诺贝化学家奖的学者,便有威廉?瓦斯特瓦尔德(1853年生,德国人,)、奥托?瓦拉赫(1847年生,德国人)、阿累尼乌斯(1850年生,瑞典人)、埃米尔?费尔希等十一人。

接受汉国科学院邀请的学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在同一时期,汉国海军的购舰计划,也很快有了结果。

1889年6月15日,汉国海军与英国彭布罗克造船厂签订正式的购舰协议,协议规定,汉国海军向英国彭布罗克造船厂购买两艘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其中一艘在英国伦敦建造,另一艘由彭布罗克造船厂派遣的专家、技工协助本土三大造船厂抽调的人员,在新京造船厂进行建设。

两艘装甲巡洋舰中,在伦敦建造的军舰成本按照每艘21万英镑计算。而在本土建造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则要加上设计图纸、技术转让、技工人员培训、英籍专家、技工在外补贴等费用,初步估计,总成本约为40万英镑。是普通一艘军舰售价的两倍。

一边外购、一边学习吸收欧洲列强国家的舰船建造技术是本土舰船发展技术的基本指导原则。因此,虽然要支付多出一艘装甲巡洋舰的价格,汉国方面还是答应按照彭布罗克造船厂提出的价格,签署购舰合同。

邀请欧洲化学学者、签署购舰合同的问题相继得到解决,而在购舰合同签署之后的第五天,

又一个涉及到本土各阶层国民利益的法案,被颁布了出来。

1889年6月20日,为进一步推动本土人口增长,汉国政府制定了一项更加细致的鼓励生育法案。

法案具体内容包括:一提高生育奖励标准,将每生育、抚养一个孩子的奖励标准由免费授予5亩地,提高至8亩!

鼓励每个适龄妇女生育6个孩子!对生育6个以上孩子的家庭,额外给予土地、税收减免方面的政策保障!

二加大医疗卫生、教育体系的建设力度!

强制规定每个州最少建立一所医科学院,建立、维持医学院运行的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州政府共同承担。

规定州立医科学院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为主,并且对于生育、婴幼儿医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必须占据总财政拨款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简化适龄女性的入境手续,鼓励本土居民与海外女性通婚。

对于从印度洋沿海地区输入的适龄女性,只要符合入境标准,原则上允许入籍。(汉国运输船途径印度洋海域,每次回来都会带来一批当地女性。)

人口问题涉及到汉国未来的发展,实行鼓励生育政策,把大量的国有土地当做政策奖赏,分给生育子女的家庭,虽然比不加辨别、无原则接各族群来说,代价要高出不少,但是吃过祖先这样做留下来的大亏后,李明远和他手下的军官、士兵们,都不会选择这样一种增加人口的方式。

并且,汉国方面不仅没有在新引其他族群的政策上放松要求,反而还因为部分欧洲人员假借投资的幌子,在本土进行非法活动等原因,抓紧了欧洲人员的准入门槛。

1885年以后,汉国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高峰期,本土方面对资金的需求量加大,

为了利用海外资金,加快本土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发展,

本土政府不仅放松了对欧洲资本的限制,还对在基础交通、工业建设等领域投资的外国资本,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受到经济利益的吸引,许多外国资本动了心,把汉国当做了除日本之外,另外一个新兴的投资天堂。在鼓励外资政策发布后,大量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资本涌入汉国本土,而这些海外资本中,除了真正进行商业投资的正规企业,还夹杂着一些,由流氓、地痞乃至通缉犯组成的骗子团队。

这类人抵达本土海岸检查港口后,百分之八十以上会被当场揭穿,然后遣返回船上,

少部分会说西班牙语、葡萄牙,并且头脑机灵,愿意拿钱办事的冒险者,经过筛选后,有机会作为情报员,被安插到智利、巴拉圭、巴西、玻利维亚、秘鲁等国,作为汉国情报建设来源的一部分,为汉国政府搜集不同方面的情报。

而另外一部分身体素质合格、并且具备作战能力的投机白人,则被招募至外籍军团,作为汉国二线军事武装的一部分,被分散安置在刚果殖民地各地区,负责协助刚果殖民总督府维持当地秩序。

除了上述三类人群外,也有极少部分人侥幸逃脱检查,进入汉国境内,然后凭借着机灵、狡猾的手段,利用本土对外法案的某些漏洞,进行着一些违背法律的活动。

汉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逃脱检查、进入本土地区的白人只是极少部分,但是,为了加强治安管理、杜绝欧洲白人潜入本土窃取各方面情报的可能性,

汉国政府根据李明远的指示,还是于1889年6月24日,审议并通过了《经济投资管理法案》,法案明确规定了获准进入本土投资的外部人员的标准,提高了准入门槛,同时加大了对非法进入人员以及监管不利官员的惩罚力度。

《管理法案》的颁布是汉国经济飞速发展中,政策改进和细化的一部分,而随着未来汉国经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后,更多完善、细致的法案,也将得以颁布和实施。

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菲第二章 暴动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章 暴动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一百三十章 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三百三十一章 时代印记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
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菲第二章 暴动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章 暴动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一百三十章 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三百零七章 无题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三百三十一章 时代印记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