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

七月末,刚组建完成的南里奥格兰远洋航运公司船队抵达东南亚,第一站停靠在纳土纳群岛。

航运公司拥有排水量五百吨以上远洋船只一百五十余艘,由于首航任务只需要搭载一万余东南亚华人,所以这次航行来了三分之一的船只,约有五十艘。

成立远洋航运公司,船队的任务便不只是运输移民那么简单,在往返南美大陆和亚洲之间的路线中,携带货物贩卖也是一个重要任务。

南美洲动植物资源丰富,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亚洲等地,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的百姓。

而可可、红木、檀香木、桃花心木、香膏木、蛇桑木、肉桂、金鸡纳树等具有药物价值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挑剔,没有像红薯土豆一样广泛传播开来,源产地局限于美洲大陆,产量有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船队中除了存放的生活物资和武器装备,剩余空间全部装满初步加工的植物药材、可可、和一些挑选出来的金鸡纳树种子。

可可、植物药材在船队抵达东南亚后,很快以高价分批卖给马来半岛、泰国、安南等地的土王、商人,而金鸡纳树种子则由十多个专门找来的南美州印第安人在纳土纳群岛选择合适的地点种植。

金鸡纳树适合生活在湿润多雨的地区,后世滇省南部、台湾岛、印尼、马来亚是除了南美洲外,金鸡纳树的主要产地。

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自然环境与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相似,船队将金鸡纳树种植在纳土纳群岛一方面是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1850 年,英国人从金鸡纳树中提取了抗痢疾药物奎宁,解决了在热带地区对殖民在最大的生命威胁,

在奎宁发明后,欧洲殖民者开始逐步扩大在东南亚、非洲的势力范围,安南、缅甸、马来亚、东印度群岛逐步沦陷,欧洲殖民者对东南亚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强大。

奎宁药物的发明对欧洲殖民者意义重大,不过在1869年,距离奎宁发明约19年的时候,由于金鸡纳树来源有限,奎宁的制造成本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降低,限制了奎宁的大规模使用。

十九世纪下半叶是科技迅猛变化的历史阶段,从南美洲发现的橡胶、金鸡纳树等工业、药物产业原料在随后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产量迅速提高,只有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橡胶、金鸡纳树才有机会维持高价位,并且依靠南美洲的垄断地位获取巨大利润。

欧洲人掌握奎宁药物的生产工艺,他们目前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引进金鸡纳树移载到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地点种植移栽幼苗,而这个限制随着他们逐步摸索实验,用不了几年时间便可以解决,因此,李明远凭借后世的知识,抢先在纳土纳群岛移栽金鸡纳树,可以获取先机,就近使用原料产地,在亚洲这个具有广阔市场的地区获取利润。

高价贩卖南美洲土特产获取了不匪利润,船队负责人和孙彬等人商量后,留下大部分贩卖利润作为移民成本经费,剩下的部分用来购买和招揽流落南洋各地的华人工匠。

每缝战乱年代,中原百姓都会集体搬家迁移,如河南遇到灾荒,当地百姓习惯性的向甘陕两地逃难,山东居民则是涌向东北,河北、山西地区难民则是逃向游牧民族居住的和套平原和蒙古草原。

北方汉人北迁草原逃难为游牧民族带来了急需的技术型人才,然后游牧民族依靠逃难的汉人工匠发展军事制造体系,强大本方的实力从而发起对中原的侵犯,乱世内忧导致外患,王朝末年,外族入侵多由此而来。

和北方相比,南方瘴气横行,东南亚地区的土著由于当地自然环境优厚,没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性,逃难到东南亚地区的汉人很快融入当地,对中原地区影响较小。

南里奥格兰距离亚洲路程遥远,当初自愿或者非自愿前往南美洲的华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中间除了少数反清义军具有初步的知识,普通人中间各种传统工匠十分稀少。

南里奥格兰国家发展步入正规,工业方面,由于二十世纪下半期工业刚处于飞速发展的前期,在普鲁士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华人学徒可以从头学起,而中国传统产业中,比如制茶、炼制瓷器、建造中式木楼等需要的是有三四年以上经验的熟练工匠,没有师傅指导,普通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巧。

工业的发展会将封建时期的大部分技术企业淘汰,李明远在普鲁士专家和技工帮助南里奥格兰建设工厂设施时,对于华人传统产业人才缺失不是很在意,因为在后世工业化时代,李明远习惯了接受工业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传统产业。

而这个时候的汉人除了衣冠服饰在满清统治下被强行更改,日常生活方面则保持传统习惯。

在李明远巡视南里奥格兰各地建设时,经常发现许多刚成家不久的华人家庭撤出临时修建的集体木屋,五六个相熟的华人退役士兵组成一个建筑小队,相互帮助在属于他们的土地上运输木材,搭建简陋的中式木屋。

南里奥格兰有当地巴西人留下砖窑和以砖头和碎石建造的西式房屋,李明远有些奇怪他们为什么不住进分给他们的屋子,上前问话后才明白,大部分华人对于巴西人留下的西式砖瓦房很不满意,认为西式房屋不仅住着不舒服而且样子丑陋,不如中式木屋通风美观。所以他们即使分到了西式砖瓦屋,也想建造一个适合居住的中式木屋。

传统文化的惯性对华人影响很大,类似建造中式木屋的事情在南里奥格兰还有许多,王朴和南里奥格兰负责政务的官员也多次向李明远提出类似的建议,希望从大陆地区多迁移一些华人工匠,解决南里奥格兰华人生活不便的问题。因此,远洋船队在完成既定移民任务之外,又添加了一个新任务。

安南是南洋华人聚居较多的地方,三十多万华人中不乏各式工匠,孙彬接受任务从安南挑选出一部份华人工匠作为首批南洋移民,同时派出手下以安南华商的身份到香港、澳门、上海等欧洲列强租界区招揽工匠。……

船队在南洋停留了半个月时间,接收一万一千普通移民和一千名工匠后,船队于八月中旬出发返回南美洲,而孙彬继续负责后续招揽华人工匠的任务。

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风波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二章 破城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
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风波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九,二章 破城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五十三章 演习结果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十四章 山谷伏击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