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

ps:感谢打赏和投票支持的同学,大三下学期快结束,空闲时间有限,因为有事不能稳定更新请大家见谅。

新京造船厂和兴和造船厂分别位于新京和兴和县(若因维亚)。

两家造船厂原本是从普鲁士引进的造船器械,成立于1869年初的两个民用造船厂。

1872年二月,两家造船厂升级改造为军用造船厂,一家造船厂由新京搬迁至兴和县。

1873年四月,借助达尔芒等法国船工的技术,新京造船厂成功建造出一艘排水量为760吨的炮舰,三个月后,兴和造船厂吸收新京造船厂的经验,也建造出一艘炮舰。

新京和兴和两家造船厂共享造舰技术,统一建造同一等级的军舰。

炮舰和小型铁甲舰的研究建造工作同步进行,排水量低于1000吨的炮舰技术要求较低,能够在较短时间建造出来,而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小型铁甲舰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花费六年时间建造成功也在李明远的接受范围内。

第一艘自建小型铁甲舰技术监测达标,汉国海军的铁甲舰即将达到六艘,实力恢复到第二次对巴西海军作战前的水平。

六艘铁甲舰中,排除一艘自建的排水量1350吨的小型铁甲舰,两艘排水量3200吨的铁甲舰还在法国地中海造船厂中,需要汉国海军派遣人员接收,剩下三艘军舰,一艘是俘获自巴西海军、排水量为6270吨的大型铁甲舰,另外两艘是早期从英国定制的排水量为3500吨的中型铁甲舰。

借鉴西方国家对军舰的等级类型划分,李明远初步将汉国海军军舰划分为战列舰、巡洋舰、轻巡洋舰、炮舰四个等级。

军舰排水量在5000吨以上为战列舰,

2500吨到5000吨范围内为巡洋舰,1000吨到2500吨为轻巡洋舰,1000吨以下为炮舰。

依照排水量划分的军舰等级,汉国海军总共拥有一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一艘自建轻巡洋舰、七艘自建炮舰、九艘炮艇、以及二十五艘辅助船只、三十艘排水量超过一千吨的木制蒸汽运兵船。

炮艇吨位比炮舰更小,排水量一般在二百吨左右,主要用于内河、近海巡逻,在大型海战中作用有限。

新京造船厂在建造出第一艘炮舰后,海军便逐渐以吨位更大、性能更加优越的炮舰取代炮艇,而淘汰下来的炮艇除了部分被安排进内河舰队,剩下的大部分被安排在靠近移民航线附近的纳土纳群岛、宋卡、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中转据点。

从南洋出发的移民船队最初停靠在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控制的据点进行物资补给,后来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越来越多,英法等国设立在非洲沿岸的贸易据点难以为船队提供足够的物资补给,于是从1872四月开始,移民船队先是在非洲东海岸物色合适的港口,然后用火枪、茶叶等商品从当地酋长手中把选中的土地买下来,作为移民船队的补给据点。

小型炮艇在南美地区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不过在非洲沿海地区,驻扎在中转据点的华人水手依靠炮艇却发挥出不小作用。

亲自等上铁甲舰视察一番,李明远在观察停靠在港口内的一排炮艇时,李汉开口介绍道“殿下,最后九艘炮艇计划服役四个月后退出现役,基斯马尤和姆特瓦拉的据点负责人向海军申请,希望获得九艘炮艇中的六艘,用来支援他们对抗当地的黑人海盗。”

“半年前,他们不是汇报说剿灭了五股小规模黑人海盗,怎么现在那里又出现了新的海盗?”

李明远疑问道。

“两地附近海域的海盗在半年前的打击中大部分被清理干净,

不过基斯马尤海域几个月前又出现一批新的海盗,他们的人数比当初被围剿海盗的数量要多上许多,而且听基斯马尤据点的负责人报告说,新出现的海盗武器装备比当地的海盗更加先进,他们手中不仅有火枪、小型火炮,还拥有一艘小型炮舰。

基斯马尤据点负责人认为这群海盗很可能是活跃在吉布提海域的海盗,他们躲过了前段时间法国人发动的围剿吉布提海盗行动,流散到基斯马尤海域。”

“基斯马尤据点负责人的推测很有道理,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东海岸周边地区的海盗都涌向红海海域,最近几年,每年在红海海域被海盗劫持的各国商船就有十多艘。”

苏伊士运河是十九世纪战略地位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

苏伊士运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大大缩短远洋船只距离的经济利益,使得还未开始建造便引起英国、法国两大欧洲强国的争夺,

1859年,苏伊士运河最初由法国公司主导挖掘,后来英国政府利用其强大的国力,迫使法国政府与英国同享运河的管理权,由此,英国政府逐渐挤压法国政府在苏伊士运河的权力,在普法战争后获得管理运河事务的主导权。

苏伊士运河由法国政府支持的商业公司耗费巨资修建而成,为了维持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和恢复法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法国政府在与英国竞争苏伊士运河管理权处于劣势后,转而以控制红海海域出海口,在吉布提等要点地区部署军事力量,挟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法国先是将吉布提纳入法国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然后定期清剿吉布提附近海域海盗,加强法国对红海出海口及亚丁湾海域的海上控制。

法国人打击海盗的行为伤害不到汉国在非洲东海岸的利益,不过随着法国政府不断加强其在红海和亚丁湾等地的存在感,蠢蠢欲动的意大利殖民势力对基斯马尤却有很大的威胁。

西方列强虽然没有明确划定各自国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不过依照各国间的默契,在索马里和红海出海口地区,厄立特里亚属于意大利势力范围,索马里西部的吉布提属于法国势力范围,北部的索马里兰属于英国势力范围,至于索马里中部和南部地区,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势力交错相织暂时没有明确的归属某一国。

基斯马尤北面是意大利控制的马尔卡,1876年,马尔卡据点的意大利殖民者以不承认汉国占据基斯马尤为由,出动四百意大利士兵对基斯马尤据点发动了进攻,基斯马尤冲突战真正交战时间不到一天,意大利军队白天强攻据点无果后,夜里被出城袭击的华人士兵击败,出征的四百意大利军队死亡二十一人,受伤四十五人,被俘虏人数超过三百人。

基斯马尤冲突战是汉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场交战,基斯马尤据点内的华人士兵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战斗力,而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基斯马尤战后,据点内的华人部队趁着马尔卡兵力空虚,乘船连夜占领了意大利人在当地的据点,然后在随后的谈判中,汉国以归还被俘虏士兵和退出马尔卡为条件,获得了意大利政府对汉国占据基斯马尤的承认。

虽然和意大利人签订了正式的协议,但是清楚意大利人在一战、二战中的二五仔特性,李明远一直没有放松对意大利人的警惕,当前的汉国政府没有能力在非洲占据大片土地,但是移民路线附近的几个中转据点对于移民行动的意义很重要,李明远不会轻易放弃汉国已经建立的据点。

由非洲海盗问题想到意大利的威胁,李明远感觉有必要加强汉国在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据点的军事实力。

“不用等到四个月后,六艘炮艇现在就可以调派给他们,而且三个月后,基斯马尤还会得到两艘炮舰和一百士兵支持,你代我提醒他们,围剿海盗的行动不能放松,我不希望有一艘移民船只被海盗击沉,还有让他们注意意大利人的行动,不能让意大利人钻空子,将势力渗透到基斯马尤地区。”

“遵命殿下。”

李汉回答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九,二章 破城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华正茂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九,二章 破城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华正茂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