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

“朝廷的旨意下来了,在美华人各安天命,这旧金山是待不下去了。”

廖竹宾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我准备向汇丰银行美国办事处申请,请求回到香港任职,

美国排华风潮日趋严重,旧金山又是白人暴动最猖獗的地区,何兄不如及早出售变卖在美国的产业,带着一家老小和资金,在香港重新开启商业事业。”

“回到香港又如何?英国殖民政府、英国商人把持香港经济命脉,要想重新开启商业事业,谈何容易。”

“何兄不愿意回香港,难道打算一直呆在美国?”

“呵呵,就是我拉下老脸,想要死皮赖脸呆在美国,洋人们也不会允许。”

何秉桓自嘲道“旧金山市政府刚刚派人通知,他们说我名下的中药铺不安全,责令我关闭名下的所有产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排华法案》实行不过数月,美国政府相继针对华人开征“华人渔民税”、“华人警察税”、“洗衣送件税”…………

苛捐杂税数目之多,简直与满清政府一般无二。

何兄,算了吧,美国政府铁了心要把华人驱逐出去,朝廷都已经服软妥协,咱们是斗不过他们的,宁愿损失一部分利益,把产业全部变卖,撤出美国吧!”

“十年心血毁于一旦,我不甘心呢!”

“不甘心又能如何,十年前刚刚抵达旧金山的时候,美国洋人就时常对着留着辫子的华人指指点点,肆意嘲笑,为兄那时候为何不听秉桓你的劝告,执意剪去辫子,还不是因为看到妻子走到唐人街上,被一群白人妇女盯着缠足的小脚耻笑、羞辱!”

回忆起初到美国时候,自己和家人遭受的歧视性对待,何竹宾激动道“剪掉辫子、学着洋人的样子穿上西装,被同胞称为假洋鬼子又如何,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廷和满汉大臣还守着几百年前的那一套东西不知改变,这样的朝廷怎么能抵挡住洋人侵略,又如何有能力保护流落海外的国民百姓?”

停顿一句,何竹宾拿起桌子上的茶杯一饮而尽,郑重道“秉桓,我向来敬佩你在商业上的成就,但是对于你的某些观念,确实需要改一改了,当今世界不是一两百年之前,商人不是只靠着老一辈的经商经验,就能够获得成功,没有一个开明、强大政权的支持,即使像今日般,在美国打下巨大的商业成就,又如何?美国政府任意颁布一项法案,一辈子的心血损失大半!

开拓进取、主动和外面的世界接触,迅速改变旧有的观念,及时跟上世界变化的步骤,多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在如今五千年未有之变革时期,为家庭和事业,赢得一份希望。

说一句心里话,在这一方面,我认为秉桓还不如阿贞做的好。

阿贞虽为女子身,性情、能力皆不输普通男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帮着你管理家庭财政和生意上的事务,今年不过十八岁,从豪尔斯高中毕业,即将成为大陆第一个女子大学生。

豆蔻年华,英气勃发,虽然现在看来尚未有所端倪,但是我敢打赌,二十年之后,阿贞的成就保准超过你这个父亲。”

听到廖竹宾把自己拿来和女儿相比,何秉桓没有生气,自家女儿的性格自己最了解,二十年后,或许她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也绝对不会安安分分的做个相夫教子的普通妇人。

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女儿聪明、果敢、有主见,虽然时常不听从自己的安排,可是在十二个子女中间,最疼爱的就是她。

她若是个男子还好,性格坚强、到外面闯荡一番,说不定能有一番成就,可是女孩子家家,如此这般行事,又有几个人家能够接受?

“一辈子养成的观念,哪是那么容易能够改变得了的。”

何秉桓摇摇头,脸上挂满忧愁。

“年届不惑,财产事业之类的事情,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般放在心上,在美国的产业遭受《排华法案》影响,损失一部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担心,如果没能处理好后续事件,万一留下一些隐患,阿贞和其它孩子们以后该怎么办是好。”

“孩子们的事情不用放在心上,廖、何两家三代世交,恩白又十分喜欢阿贞,如果你没有意见,干脆成全阿贞和恩白的喜事,廖、何两家结为姻亲,以后两家的事情合为一家,万一何家出现为难的事情,廖家绝对不会放任不理。”

“恩白喜欢阿贞?”

何秉桓忙着生意上的事务,很少呆在家里,少数几次在家里会客,看到女儿和廖恩白在一起,几乎每次都是自家女儿欺负对方,很少见到一般恋爱期间男女和谐相处的场景,

因此,当话从廖竹宾口中说出,何秉桓不大相信道。

“呵呵,年轻人之间的事情,谁又能够说的清楚呢,恩白、阿贞两个孩子都在美国学校里读书,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两个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虽然阿贞有时候性格强势一些,不过恩白性情温和,两个人在一起,性格相辅,也算是般配的一对。”

“阿贞是天足,你们廖家会不会介意?”

“秉桓兄,你怎么还是守着以前的老顽固,缠足裹脚是封建陋习,南美汉国、东瀛、西方列国,有哪一个国家提倡女子缠足?

缠足是对女子身体的残害,在南美汉国,法律名文规定,强迫女子缠足属于违法行为,不论施行者与女子的关系如何,都要接受法律惩罚。”

廖竹宾感觉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好友的观念,耐心道“华人中的女子缠足留小脚被洋人嘲笑羞辱,到了下一辈年轻人,可不能让她们经历老一辈的屈辱,恩白没有表露出喜欢阿贞的心意前,我就十分喜欢阿贞这个孩子,这个世界天足的孩子去哪里找,除了南美汉国女子大部分是天足,搁在大陆和香港,和廖、何两家家境相当的家庭,很难找到天足的女孩,所以当初我就考虑过,如果阿贞不反对,我就让恩白娶阿贞为妻。

现在好了,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也不用我们做长辈的操心,只要咱们两个老兄弟把孩子们的亲事定下,以后的事情就妥当了。”

“恩白是个好孩子,我对他一直很满意,只不过阿贞到底是什么心思,她也没有和我这个做父亲的说,廖兄,事情先缓一缓,等到我问明了阿贞的意见,再给你回复,你看可好!”

“哈哈,无妨,恩白和阿贞正在后院,把他们叫过来询问就是。”…………

“廖伯伯、爹爹,我和恩白有件事情要和你们商量。”

被两个长辈叫到跟前,不待两人提问,何佩贞首先出声道。

“爹爹有事情找你们俩,你倒先要跟爹爹商量事情,行,你们有什么事情,先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美国洋人驱逐迫害同胞,清廷政府置身事外,我和恩白想请廖伯伯和爹爹出面召集公司职员、旧金山同胞,协助汉国驻美外交使馆,将同胞妥善转移到南美洲…………”

何佩贞将从廖恩白那里听到的消息转述给两人。

“我和你廖伯伯刚刚也在商量这件事,你廖伯伯打算离开美国,回到香港。”

何秉桓沉吟道“美国局势动荡,为了安全着想,爹爹考虑离开美国,跟随你廖伯伯一块返回香港,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决定下来之前,爹爹想听听你的意见。”

“英国人在香港作威作福,那些地痞流氓、帮派在英国人袒护下,为虎作伥欺压同胞,爹爹和廖伯伯受不惯美国洋人的气,干嘛还回去受英国洋人的气,依女儿看,不如干脆搬迁到南美汉国,根据汉国政府对待海外华人、华商开明、公正的态度,以及廖伯伯和爹爹的实力,未尝没有机会,把事业做的比在美国更好、更大。”

“何叔叔、爹爹,阿贞说的不错,学校里一块学习的留美幼童,有近一半人被汉国政府招揽,回到汉国本土或者欧洲国家继续学业,我们学校也有二十多个来自南美汉国,自费留学的学生,他们家里同样有在南美本土从事商业贸易的亲属。

南美汉国鼓励商业发展、重视各式人才,和香港相比,晚辈以为,去南美汉国,更加适合何叔叔和爹爹。”

“你们两个倒是心有灵犀,我和你廖伯伯还在商量的事,你们两个倒先决定好了。”

何秉桓脸上露出一分笑容,开口道“爹爹做人保守谨慎了一辈子,如今年过四十,也开明一次。

廖兄,香港是回不去了,我打算听从阿贞和恩白的建议,举家搬迁到南美汉国,你认为如何?”

“恩白的心思都在阿贞那小丫头身上,何家举家搬迁南美,我还能狠心让他们分离不成?

廖竹宾苦笑一声,答应和何家一起搬迁到南美。

做出何、廖两家撤离美国的决定后,何佩贞、廖恩白两人的婚事,也水到渠成的确定下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势发展第五章 动员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势发展第五章 动员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九,二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七十八章 误判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永福归顺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