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

受到河内大胜的影响,海防、南定等地区法军残余纷纷乘船撤离,安南北部地区法国势力为之一空。

4月11日,南洋军团顺利接收北宁、北江两省,前出部队抵达太原、海防等地区。

“梅总督,安南政府来信,要求我军退出河内、海防、太原三省,将三省控制区移交给黄炎佐所部接收。”

“派人回复安南朝廷,北部诸省法夷威胁尚存、叛乱武装蜂拥四起,我部将士暂且管辖河内、海防、太原诸省之地,待局势稳定,

则立刻将所属地区移交与黄驸马所部。”

“安南朝廷已经是第三次派人催促了,如此回复会不会引起他们不满?”

唐景嵩疑问道。

“法国援军旬月之间即到,河内之战我军武器弹药、后勤物资损耗颇多,不趁着法国人撤离的机会,把法国人和依附他们势力搜刮的财富抢过来,拿什么犒赏那些立功的将士们?”

梅东兴直接道“安南存亡结果不明,河内惨败的消息传回欧洲,很可能引起法国人的报复,2500人的远征军部队也许只是第一批支援部队,如果法国人下定决心和我们在安南决战,那么下一批增援的法军部队,就不可能仅仅是两三千人的规模,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一方面应对法国人下一批次援军的威胁,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将散落在北坂各地华人移民、青壮武装聚集到广宁、北江、北宁、海防四地,以备在局势恶化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安南地区。”

“南洋军团拥兵过万,若是执行总体动员计划,可用青壮兵力超过五万之数,如此势力足可割据安南北部,若是轻易放弃,岂不是便宜了法国人?”

唐景嵩十分不解。加入南洋军团不过月余时间,可是南洋军团在与法国作战期间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堪比法军的武器装备实力,却令他大为惊讶。

五千五百余名南洋军团正规军主力,后膛步枪装备率百分之七十以上,配备二十一挺本土仿制的加特林手摇机枪、十二门75毫米榴弹炮,三十余门小型山炮,相比法国交趾支那殖民军严苛两倍的训练标准,高昂的战斗士气,种种优势加起来,使得南洋军团与法军的第一次大型会战,就以干脆利落的大胜结束。

五千五百余正规主力,三千余警备军部队、再加上五千名经过定期训练的民兵武装,

唐景嵩不理解拥兵近一万五千余人的南洋军团,为何未与法国军队二次交手,便先做好撤离准备?

“安南确实是个好地方,若是情况允许,全占安南徐图发展,壮大势力,未尝没有挥兵北上、收复中原的机会,可是今时不同往日,我军赖以为根据地的谅山、广宁两省,新控制的北江、北宁、河内、海防等地,面积不足十万平方公里,搁在本土,最多不过是一州之地,

而在安南地区,我军控制区北部面临满清军队威胁,外部法国人大兵压境,内部安南政府对我军防范日深,稍有不慎,我军便面临满清、法国、安南政府三面围攻,

局势险恶、群敌环绕,我军的战略环境并没有因为河内城的胜利而有所改善,相反的是,河内战役暴露了我军的真实实力,满清政府眼见我军能够全歼近千法国白人军队,怕是猜忌更甚以往,我军以后再与法国军队作战时,不仅面对拥有海军优势的法军正面进攻,还要面对满清政府和安南政府的背后偷袭。”

“难道就没有补救的办法吗?想当初陛下以几百老弱劳工起家,纵横南美数千里,而今南洋军团军力、武器装备都不缺,为何不能与陛下那般,在安南打开局面?”

唐景嵩年近四十,前半生在满清朝廷内部庸庸碌碌、不受重用,正是因为不甘于浪费一身所学,才愿意冒着风险,举家投奔南洋军团。

可是梅东兴方才所说的话,却给他火热的心头,泼了一把冷水。

“补救的办法不是没有,不过却很不现实,除非法国人放弃建立远东殖民帝国的野心,否则他们不会坐视南洋军团长久占领安南北部。”

南洋地区情报负责人梁兴看到唐景嵩面带失落的表情,解释道“南洋军团准备撤离安南的计划,不是因为与法国殖民军、满清军队在战斗力上的差距,而是因为双方在安南地区,能够发挥出来的综合实力不同而决定的。

汉国到安南的海上距离远于法国,南洋军团储备的军用战备物资,只能够维持一年的消耗,南洋距离本土路途遥远,如果法国人派遣一部分海军主力增援安南地区,那么本土到安南的联系通道,就会像阿根廷战争期间一样。遭到对方切断与封锁。

那时候,没有本土方面武器弹药的输入补给,南洋军团的士兵们,即使战斗意志顽强,也抵挡不住三面而来的军事攻击。”

“天不遂人愿,原以为到了安南能有一番作为,想不到最后仍然落得个惨淡收场的下场。”

唐景嵩颓然道“唐某年近不惑之年,忙碌半生,未尝有一舒心中之念的机会,独走安南虽然是遭受满清政府排斥、发配而来,也算全了唐某的心意。“

”诸位大人。”

唐景嵩神情突然变化,坚定道“倘若南洋军团日后撤离,请恕在下不能随各位一同前往南美拜访陛下,唐某情愿留在安南,与法夷决一死战,也不愿让法夷轻易得逞,还请诸位大人成全!”

唐景嵩的剧烈反应出乎梅东兴两、梁兴等人的意料,

若不是他的家人已经到了安南,梁兴还真以为唐景嵩是满清政府派来的密谍、奸细。

“撤离安南是最坏情况下的打算,实行与否要看安南地区局势发展与两方谈判结果而定,况且,就算我军撤离安南,但是却不意味着放弃南洋所有地区。”

再次确认唐景嵩表情不似作假,梁兴决定向他透漏更多一点信息。

“唐兄应该听说过宋卡、兰芳两地,两地人口虽然稍不及我军在安南北部控制区,但是面积却比谅山、广宁两省更大,而且宋卡、兰芳两地皆以华人为主,两地管辖区域内,皆有本土方面派遣的教官、顾问协助掌握当地事务,若是日后我军从安南北部撤离,唐兄到了宋卡、兰芳两地,同样大有作为,又何必非要局限于安南一地呢?”

汉国方面的势力在南洋各地皆有渗透,但是至于汉国方面在各地实力究竟如何,外部势力却只能看到显露在外的一小部分,无法得悉全部。

在梁兴几句话提点下,唐景嵩逐渐恢复冷静,虽然没有立刻答应跟随南洋军团转进到其他地区,但是却没有再说坚持留守安南地区的话。

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关 完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关 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菲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七章 罗林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
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关 完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六十章 收复河内城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关 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四百零七章 少壮派军官 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盗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菲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七章 罗林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十八章 发现宝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