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

9月18日,英国方面向美国发出外交照会,要求美国为出动大西洋舰队主力和与巴西共和国方面举行秘密会议做出解释。

次日,美国方面重申了门罗主义的立场,并且拒绝向英国方向透漏有关出动大西洋舰队、与巴西共和国举行秘密会谈的真实目的。

9月20日,紧随美国之后,巴西共和国方面也做出表态,强调巴西共和国与美国之间的秘密会谈属于正常的商业合作,不会危害到英国在巴西共和国境内的经济利益。

美国人我行我素的态势和巴西共和国模棱两可得回答,并不能让英国、汉国两方满意,但是,就在英国、汉国两方高层相互联系、商讨,准备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时,巴拉圭战场的形势却因为亚松森的突然陷落,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时间拨回至六天前,1889年9月14日正午,巴西共和国方面撒出去的侦查部队,发现了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的踪迹,第二日下午,一支总数约1.4万人的巴西军队,绕过正面防线,运动至距离亚松森城约十七里远的一处森林中,埋伏了起来,等待着巴拉圭陆军第一师的到来。

傍晚六时,在巴西共和国军队运动转移至亚松森城东部郊区的两个小时后,长途行军的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赶到了对方预设的埋伏地。

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总共约7000人,其中作战人数将近5000人,士兵总数只有巴西共和国方面士兵人数的一半,再加上长途行军,导致的士兵战斗力下降,因此,当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傍晚六时四十七分,战斗进行至四十余分钟时,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伤亡人数迅速攀升至600余人,约2000名巴拉圭士兵因为突然遭受巴西部队的进攻冲击,被分割为数个部分,失去了与第一师主力的联系。

傍晚七时零三分,经历战斗初期的打击后,巴拉圭陆军第一师师长恩格罗德斯将军紧急组织身边能够指挥的部队,就地建立防御阵地,并且试图收拢、解救被分割包围的部队。

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是小洛佩斯时代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为了防备汉国可能的威胁,小洛佩斯一直将第一师部署在靠近汉国的边境地带,不过,小洛佩斯死后,第一师所部失去了强力的军事领袖和精神领袖,虽然在师长恩格罗德斯将军的带领下,能够发挥出正常的应战水平,但是却再也没有了小洛佩斯时代,那种以寡地众,顽强奋战的精神意志。

傍晚七时二十九分,恩格罗德斯将军的解救行动彻底失败,不仅被分割围困的2000余名士兵没有被解救出来,而且在组织临时反击的过程中,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的伤亡人数又增加了400余人。

七时五十二分,巴拉圭陆军第一师弹药不足、重武器匮乏的恶果渐渐显现出来,在巴西共和国军队平稳推进的攻势下,巴拉圭陆军第一师迅速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傍晚八时零一分,眼见解救被分割部队的行动失败,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恩格罗德斯将军只能做出舍弃被分割部队的决定,选择带领剩余部队,向外突围。

傍晚八时三十七分,恩格罗德斯带领大约3400名巴拉圭士兵,突破巴西共和国军队的拦阻,成功突围,而剩余3000多名士兵则彻底陷入巴西共和国的包围圈。

凌晨十二时,发生在亚松森东郊森林谷地内的战斗渐渐停歇,傍晚一役,巴西共和国方面以两倍于巴拉圭军队的兵力对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击毙、俘虏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3200余名士兵(部分被包围士兵逃散至森林内躲避了起来),本方伤亡人数2600余人,

而巴拉圭方面,巴拉圭陆军第一师虽然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但是主力部队损失过半,剩余的部队丧失了增援亚松森守军的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说,森林谷地一战,巴西共和国方面不仅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在全局战略方面,也取得了有利于本方的胜利。

森林谷地战役结束,巴西共和国军队打扫完战场后,于第二日早上八时启程返回亚松森前线。

9月16日中午,伏击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的巴西共和国军队抵达亚松森前线,而且与他们一同返回亚松森的还有近3000人的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部的俘虏。

当被俘虏的士兵出现在城墙之外的空地上,亚松森城内的巴拉圭守军瞬间慌了神。

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是除了汉国军队外,最具备战斗力也是最后一支隶属于巴拉圭高层们指挥的正规部队,而现下,汉国援军尚未抵达,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巴拉圭陆军第一师又被巴西共和国方面“消灭”,听闻这样的噩耗时,可想而知会对守军一方造成多么大的打击。

9月16日傍晚七时十分,巴西共和国军队一反常态得选择在夜间,对亚松森城发动进攻。

傍晚八时三十分,巴西共和国军队陆续加强一线进攻兵力,直接用于进攻亚松森城防工事的士兵数量,超过了2万人。

傍晚八时五十九分,亚松森城外最后一处高地防线失守,驻守高地防线的巴拉圭士兵除去70余人战死,剩下近500名士兵全部选择以向进攻部队投降的方式,结束战斗。

傍晚十时四十七分,利用夺取的高地和高地上部署的火炮,巴西共和国军队在炮兵配合下,向亚松森守军发动第三次大规模进攻。

炮火轰隆,弹药如雨,在巴西共和国军队的全力进攻下,经历数月战火摧残的亚松森城墙防线仿佛腐朽的老树般,摇摇欲坠。

傍晚十一时零二分,住宅城内的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一方爆发第一次大规模冲突,两方高层为了是否坚守亚松森的分歧,大打出手,甚至到了动枪的地步。

9月17日中午十一时,巴西共和军队集中重型武器,持续对亚松森城防阵线发动进攻,

下午三时,经历近一天激战,巴西共和国军队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将战线向前推进290米,炮兵前沿阵地突进至距离亚松森城墙700米范围内。

9月18日,战况持续朝向不利于亚松森守军的方向发展,巴西共和国军队以炮兵火力压制住巴拉圭士兵的反击,并且给亚松森守军一方造成持续性的沉重打击。

9月19日上午十时,巴西共和国军队突进至距离城防工事300米范围内,

中午十二时,在巴西炮兵的轰击下,亚松森城防工事出现数个宽度长达50米以上的缺口。下午一时,一部约600人的巴西军队跨过缺口,突进至亚松森城内。

亚松森城在洛佩斯父子两代的经营下,拥有完备的防御工事,因此,当巴西共和国军队攻入城内后,后退的巴拉圭军队迅速利用城内防御工事,组建新的防御阵地。

与此同时,抵达比亚里卡的汉国部队也向巴西军队发动进攻,以期击溃当面敌军,迅速向亚松森方面行进增援。

但是,面临尚可挽回的亚松森局势,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防止部队在与巴西共和国军队交战的过程中,遭受毁灭性打击,

时刻对讨逆联军一方抱有戒心的四人摄政委员会所属部队,在未通知友军的情况下,最先撤离了城内防线,并且利用夜色的掩护,挟持着小洛佩斯的儿子卡洛斯向着亚松森东部方向逃窜。

四人摄政委员会所部士兵擅自撤离,亚松森城内防线出现漏洞,而察觉到对面防御阵线兵力空虚的实际情况后,巴西军队迅速调整军事部署,沿着各个防御空虚的阵线向前推进。

午夜十一时,亚松森城内防线彻底崩溃,近万名得知友军撤离消息的巴拉圭士兵们,惊恐、愤恨之余,也沿着四人摄政委员会所部的撤离路径,向着亚松森东部,唯一一处未被巴西军队控制的方向逃窜。

失去了各级军官指挥,近万名巴拉圭士兵一窝蜂般涌向亚松森东部郊区方向,结果却是在巴西共和国军队的优势兵力部署下,落入了死亡的圈套。

午夜凌晨二时,同样是在亚松森东部森林谷地,狼狈不堪的巴拉圭溃兵遭遇巴西军队的预先伏击,和上次巴拉圭陆军第一师被伏击不同,失去了亚松森城内防御工事的保护,并且面临亚松森和森林谷地两个方向,优势敌军不断埋伏、追击的情况下,数月来一直处于交战状态、精神和身体都处于疲劳状态下的巴拉圭溃兵们,彻底丧失了斗争,坚持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迅速放下武器,选择以屈辱的方式,向巴西军队投降。

第三十五章 物资清单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七章 罗林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
第三十五章 物资清单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七十八章 无烟火药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七章 罗林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