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

清晨,天色刚刚放亮,嘹亮的军号声在恩卡纳西翁军营内响起,听到起床的号声,第一混成旅旅长庞振云和普通的士兵一样,穿戴好军装、鞋帽,然后向演练场走去。

占地广阔的演练场已经站满了士兵,一队队士兵以连排为单位,根据不同的军中划分,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进行着每日必做的战术训练。

军歌嘹亮、军纪森然,望着演练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兵,庞振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骄傲、自信的情绪。

八年前,当他带领着近百名青壮赶赴安南,投奔南洋军团的时候,何曾幻想过自己会有统领这样一支军队出国作战的机会。

第一混成旅下辖两个大编制团和若干辅助部队,总人数9000人,装备建业六年式重机枪15挺,75毫米野战炮12门,建业六年式步枪7000余支,单纯以后膛步枪装备量而言,现在第一混成旅一个旅的武器装备量,已经超过了整个安南朝廷拥有的后膛步枪总数。

第一混成旅是汉国陆军的老牌主力部队,虽然中间数年时间因为部队扩编等原因,第一混成旅被抽调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基干部队,但是再次补充100余名陆军军官学校初级指挥专业的毕业生之后,第一混成旅的基层组织结构和整体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或许因为补充入了大量新兵和军校毕业生的缘故,第一混成旅的综合战斗力还不能与之前巅峰时期相比,但是以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军校毕业生,接替第一混成旅各基层作战单位的战术指挥,再配以作战经验丰富的部分老牌军官指挥、校正,相信用不了多久,经历真实的战场洗礼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成长为合格的基层军事指挥官。

建业六年式步枪和正规军各师旅级部队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使用的弹药原料都属于新型无烟火药。

其中,建业六年式步枪使用B型单基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而75毫米野战炮使用的发射药则是双基无烟火药ballistite。

B型单基无烟火药和双基无烟火药ballistite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最先进的步枪、火炮弹药。在李明远提前指导和干预下,汉国本土政府比法国提前一年时间完成B型单基无烟火药和双基无烟火药ballistite的配方研发工作,随即于1885年年初,完成使用两种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步枪、火炮的试生产工作。

1885年1月底,汉国钢铁联合集团和各大军工企业开始进行建业六年式步枪和新型火炮的生产工作,经历4年时间生产运行,到1889年上半年时,建业六年式步枪的总产能逐步从年产量量7.2万支稳定回落至5.3万支,建业六年式重机枪的年产量从410挺回落至300挺,

各型火炮的产能从年产量800门回落至650门。

而各式步枪、炮弹的年产量则分别稳定在7500万发和37万发大致范围内。

汉国的军工产能具备再一次提升的空间,不过考虑到和平时期弹药生产、维护等方面的成本问题,本土各大军工企业在李明远的指示下,并没有无限制的扩大军工产能。

以目前汉国、巴西共和国两方的军工产能和军队武器装备、单兵战斗力等方面实力做比较,庞振云和大部分的参战指挥官都一致认为,巴西共和国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不过,巴西共和国不是汉国,他们的高层和将领们并没有像汉国一般,把对敌国情报搜集放在战略位置,由此一来,他们对汉国军工、军队的实力,也没有真正了解过。

当然,汉国重视对外情报,也更重视对内情报保密,即便巴西共和国高层做出大力发展对汉国各方面的情报侦查工作,也很难获取到至关重要的军队新式武器性能、数量、军队布防、演讲等相关情报。

新兴工业国家对落后守旧国家的优势是全方位的,以汉国和巴西共和的客观实力对比,即便巴西共和国内部有一个或者多个战略目光高超者,也无法在巴西共和国庞大而腐朽的体制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善措施。

汉国目前生产的建业六年式步枪数量超过20万支,除去18万支装备陆海军正规部队,剩下2万余支步枪都处于库存状态,如果巴西共和国某些前线部队表现出相对出色的作战能力,那么汉国方面便会采取对应的反制措施,一方面调动预备队投入巴拉圭战场,另一方面临时加大军工产能,用库存和近期生产的枪支、火炮武装更多的部队,源源不断的投入一线战场,直至将敌方压垮,不给巴西共和国军队一丝翻身的希望。

庞振云升任第一混成旅旅长,作为高级军官中的一员,有幸看到了九份恩卡纳西翁方向的作战预定方案,根据巴西共和国和巴拉圭方面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参谋总部做出了种种应对的措施,其中就连巴西共和国前线军队一反常态,大发神威、击败第一混成旅这种概率极低的事件都出现在了参谋总部的作战方案中。

参谋总部的那些参谋们,和平时期便忙着捣鼓各种作战方案,一场简简单单的战役,在他们手中可以出现几种、数十种不同的方案,虽然庞振云认为作为军队的指挥中心,参谋总部有必要预测到各种可能或者突发性事件对战役进程的影响,不过某些几乎没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就大可不必放在作战方案中去了。

想起同僚中关于参谋总部的一些打趣,庞振云脸上自然得露出了笑容。

由一个基层军官跃升为执掌9000人部队的旅长,庞振云用了八年多时间,如果巴拉圭战争中,第一混成旅表现出色,那么他也未尝没有可能把军装上的肩章换成一颗小豆子的少将军衔。

像往常一样巡视完士兵们的训练情况,庞振云正准备转身回到第一混成旅临时指挥部时,看到旅部作战参谋沈德辉向他走了过来。

“旅长,好消息!”

少校参谋沈德辉(1863年生,留德军校毕业生。)找到了庞振云,快步走到他身边,高兴道:“总部给咱们增派了一个105毫米榴弹炮团,全团36门火炮,全部使用双基无烟火药ballistite作为发射药,这玩意可是好东西,有了它,咱们旅的重火力攻击能力提高的可不只一星半点!”

“长等短等总算等到了一个好消息,走,咱们去看看这群大家伙长得什么模样,能让参谋总部那么宝贝,一直藏着掖着不舍得派给咱们!”

得到了一个105毫米炮团作支援,庞振云心情大好,满意道。

“哈哈,旅长别着急,好消息不只一个,参谋总部得知巴西共和国向巴拉圭境内增派了2万兵力,担心第一混成旅作战路线上面的敌人增多,又给咱们增派了两个警备团,一共3000人的援军,由第四警备旅旅长胡昆山中校带领,协助咱们旅作战。”

“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有3000名警备军帮忙,咱们的作战行动开展得也会更顺利。”

庞振云脸上没有什么变化,淡淡一笑道:“走,一团团长张文廉、二团周善初都叫上,咱们一块去欢迎新到来的同僚。”…………

“振云兄,安南一别。你我兄弟可有数年没有相见了。”

看到营地内走出来迎接的众人,第四警备旅旅长胡昆山拱手笑道。

“哈哈,军务繁忙,庞某未能抽出时间与胡兄弟相聚叙旧,心中也是遗憾得很呢。”

庞振云大笑着把胡昆山一行人迎进营地,开口道:“想当初你、我、朱冰清、李唐四人怀揣一颗抗夷血耻热血,各带领百人投奔南洋军团,如今我等四人皆随大军返回本土,各在不同部队服役,想来不过八年时间,安南数千里江山已经沦为法夷殖民地,而我等也成为了帝国军官,闲暇时回想起来,却仿若隔世一般。”

“再次与振云兄相聚,胡某人确也有此种心境。”

胡昆山边观察着第一混成旅所部官兵的武器装备和训练,边羡慕道:“八年前,我等当时也只是想着杀三五个法夷报仇雪耻,即便身死异国他乡也无悔,而今日,看到振云兄所部武力之威盛,兄弟我心中却是一点遗憾也没有了。”

“倘若当初牺牲的兄弟地下有知!看到本土今时今日的景象,也当瞑目了。”

庞振云感叹一句,接着道:“胡兄弟其实大可不必羡慕第一混成旅的武器装备,等打完了巴拉圭战争,胡兄弟和第四警备旅的兄弟们立下战争,日后论功行赏时,说不定也能够赢得改编为正规军的机会。”

“哈哈,那就借振云兄吉言了。”

胡昆山哈哈一笑道。

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五章 动员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465章 无题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十章 夜谋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
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五章 动员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465章 无题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零四章 延迟的南洋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三百九十三章 进展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六十一章 华人海盗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四十章 夜谋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