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

长途转进道路难走,攻城所需的重型火炮附属在后面的炮兵旅,

李明远带领前锋部队在艾马拉人村落附近驻扎,等待炮兵旅到来。

在等待后续部队汇合的这几天,李明远和艾马拉人谈好了联合对付玻利维亚军队的事,而艾马拉人也派出大量人员联系其他部族的印第安人,劝说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梅尔加雷霍的军队。

1866年印第安人大起义事件过去不过两年时间,玻利维亚境内的印第安人对于当初的惨痛经历记忆深刻,现在有人主动伸出援手提供武器和承诺共同对抗梅尔加雷霍政权,他们当然乐于答应。

华人独立军和印第安人没有利益冲突,印第安人要的是夺回属于他们的土地,而华人独立军只是想平安通过玻利维亚境内,

印第安人不用担心起义成功后,华人独立军和他们抢夺土地,因此,两方一拍即和,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扯皮就达成一致意见,

而拉巴斯省内印第安人最先赶到华人独立军驻地,接受华人独立军下拨给他们的武器。

谈判破解四天时间,总共有十五支印第安人汇聚到华人独立军驻地,人数达到五千人,

最初从玻利维亚士兵手里缴获的火枪有七百支,除去交给艾马拉人的两百支,还剩下五百支,五百支火枪分给五千印第安人怎么都不够分,

因此,李明远命令骑兵旅以团为单位,分成三支部队袭击攻占拉巴斯省内的小城,拉巴斯大城没有重型火炮难以攻破,不过其他的小城倒用不了那么复杂,往往是华人骑兵一阵急速冲锋就攻入城内或者围住城市一阵放枪,防守小城的玻利维亚士兵就主动投降。

南美州人迹稀少,除了一些战略要地,其他的小城市城墙低矮有的甚至没有城墙防护,所以华人骑兵战果丰富,几天内攻破九座小城,缴获火枪一千五百支。

一千五百支加上剩下的五百支总共有两千支火枪,可以武装两千名印第安士兵。

两千名印第安火枪兵数量不少,李明远不打算继续扩大印第安火枪兵的规模,因为和玻利维亚作战的主力是华人独立军,而拉拢印第安人的作用则是安抚当地人,让他们为华人独立军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

军帐内,李明远站在地图前仔细查看拉巴斯附近地形。

拉巴斯位于玻利维亚高原东部拉巴斯河谷,,西南为高原,东南为山地,东部是热带河谷,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边缘的雨林带。拉巴斯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四周临山,易守难攻。

而且拉巴斯处于秘鲁平原和玻利维亚高原的交汇地区,海拔升高,对于刚进入高原地区的华人独立军的作战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李明远久久凝视拉巴斯城市,思索攻城方法。

因为拉巴斯城地势高,道路难走,用火炮攻城有很大难度,

华人独立军停驻的这几天,拉巴斯省各城的驻军和梅尔加雷霍派出的援军已经抵达拉巴斯城,根据探听消息的印第安人汇报,拉巴斯城内驻军总人数超过一万人,而且再过两天,梅尔加雷霍也会亲自带领一万玻利维亚军队增援。

届时,华人独立军攻破拉巴斯的难度会更加大。

不攻打拉巴斯城,华人独立军野战部队直接朝玻利维亚腹地进发理论上可行,不过,这样一来,后续九万人携带大量物资的大部队就会遇到阻击。

九万人的华人部队战力比不上野战军主力,而且有大量物资的拖累,一旦被拉巴斯城内的军队粘上,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李明远没有把问题留给后续部队的打算,在他的计划里,拉巴斯城必须攻打下来,不然华人独立军横过玻利维亚的行动将困难重重。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为了攻破拉巴斯城,李明远从印第安士兵中挑选了一百人混入拉巴斯城内,准备在攻城的关键时候协助华人独立军破城。

后续大部队比华人野战军主力提前一天出发,不过因为队伍中伤残士兵和大量物资的拖累,他们一直跟在野战军的后面,

野战军部队在拉巴斯附近停留四天,后续部队与野战军的距离也逐渐拉近,据负责后续部队事务的刘朴来信说,后续部队前部距离李明远所在地不到三十里,还有一天两支部队就能够会和。

在信中,刘朴向李明远报告了转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后续华人部队从阿雷基帕出发后,先是到达普诺城,然后沿着的的喀喀湖朝玻利维亚进发。

因为有野战军在前面开路,在转进的初期,后续部队一路上稳妥安全,没有遇到棘手的难题,

不过进入的的喀喀湖末端,距离玻利维亚边界还有七八十里距离的时候,后续部队进入山林密布地区,

山林深处道路难走,即使有野战军先前留下来的标记,后续部队的前进速度也大为减慢,由刚开始的每天前进六十里下降到每天不到三十里。

受到地形的影响,虽然秘鲁玻利维亚两国边境的山林中没有热带山林里奇奇怪怪的毒蛇猛兽,不过高海拔的山林还是给前进的后续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粮食,火药,火炮需要马车和大量人手的牵引才能前进,为了把这些重要的武器和物资从大山中运出来,刘朴派遣了五千华人士兵平整山路,搭建河间简易桥梁。

然后把身体健康的华人分成三拨,轮流接替运输物资。

从阿雷基帕出来,几百里的距离,后续华人部队整整走了十八天,在十八天里,因为运输物资武器,有一百人跌落山间死亡,二十四人失脚落水而亡,还有九十一人遭到居住在的的喀喀湖边的印第安人袭击,其中死亡四十五人。

的的喀喀湖周围的印第安人是逃离印加帝国统治的部落,他们封闭在湖中的岛上,不和外界接触,因此,面对转进的华人部队,他们表现了很大的敌意。

的的喀喀湖中印第安人的袭击极大迟滞了华人部队的转进过程,后来,刘朴派遣一个团的华人士兵一举俘虏了五个印第安村落,处决了一百二十多个袭击华人的印第安人,才震慑住他们,不敢再袭击华人部队。

在刘朴写信的时候,后续部队在转进玻利维亚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损失四百人,其中除了因事故和印第安人袭击而死亡的169个华人,其他的则是因为伤病死亡的老弱华人。

四百华人的损失不是小数目,刘朴在信中向李明远自认错误,把华人的损失归咎在自己处理失误上。

看完信,李明远低叹一声,转进巴西是他做出的决定,其中华人遭遇的损失他也早有预料。不过看到华人独立军的损失人数,他的心里还是不禁涌出一股难过。

野战军轻装上阵,穿过的的喀喀湖沿岸的时候没花费多少时间,而且因为野战军行军时,距离的的喀喀湖有一段距离,所以没有遭遇居住在湖上小岛的印第安人袭击。

然而,后续部队却遭遇了印第安人的袭击,这是李明远没有想到的。

提笔给刘朴回信,李明远劝他转进过程中,华人的损失在所难免,只有当华人独立军成功在巴西南部立国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华人。而现在要做的则是完善转进过程中的安保护卫体系,尽量减少华人士兵的伤亡。

写完信,李明远呼出一口气,命令传令兵把信送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465章 无题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纳西翁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章 军火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万金油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465章 无题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纳西翁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章 军火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见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九十八章 发展与改革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