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

上午十时,陈森、李汉等官员、将领相继穿过正在建设中的长安新城,从南面明德门进入皇宫内部。

长安新城第一期规划建设面积为180平方公里,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10千米,新城外围分别建立春明门、金光门、明德门、光华门四座主要城门,作为新城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

而作为分割城区与郊区的城墙,则因为考虑到近代战争的发展,一般的城墙难以抵挡住重型火炮的连续轰击的因素,被临时搁置,以避免将宝贵的本土劳动力浪费在无用的城墙工事上面。

另一方面,鉴于长安城的重要地位,中央政府在搁置新城城墙建设计划后,按照总体备战计划要求,先是以春明门、金光门等四处城门建筑为基础,建造完善、细致的重炮工事,从不同方向守备京师以及皇城的安全。

其次,长安城背靠科尔多瓦山脉,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和北部山地交接处,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长安—松江铁路一线方向,因此,在长安—松江铁路沿线地区,中央政府依次规划了四座要塞群,用以扼守长安城的东大门。

长安新城、皇宫以及各新占领区的规划开发,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大发展,水泥、钢材、砖石等相关产业三五年之间,规模扩大了十倍不止,原本计划用于修建城墙的建筑原材料节省下来,被优先用于长安皇宫以及普里梅罗河水坝建设工程。

1869年下半年,长安皇宫建设工程开始启动,至1881年八月初,历时约两年时间,整个皇宫建设工程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五的任务量,外朝三大宫殿群中的中极殿、建极殿建设完成,于一个月前投入使用,内朝的长乐宫、含元宫、未央宫三大宫殿群主体建筑部分完成建造,还剩下大约120间附属房屋建筑留待后续建设。

普里梅罗河水坝建设工期比长安皇宫晚一个月,至八月初,水坝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年底十二月份之前,能够完成全项建筑任务。

长安新城的建设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城区内的不同生活区、功能区相继建立与完善起来,负责保障京畿地区农业用水的普里梅罗水坝也即将完工,………………

随着一项项事关城市生活、居住、消费的配套设施大体完善,长安新城已经显露出一分作为国家首都的新兴气象。

一路走马观花、粗略浏览京城内的市井景象,李汉兴致颇高的对陈森、候泰元三人感叹道“古人常言京城繁华之地,居住不易,依我看现在的长安新城也和古时候的京城差不多,本土各地的商家带来稀奇罕见的商品,日常的粮、米、油、盐都比其他地区贵上一成,若是没有朝廷发放的薪金俸禄,就是我等,恐怕也难以在京师立足。”

“大汉国本土局势稳定,国家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不少心思灵敏的本土商人和德国、法国、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外国商人,都在京城设立商业站点,想靠着京城消息灵通的优势,在第一时间获取中央政府的最新政治动向,然后比竞争对手更早的制定出符合中央政府政策要求的行业发展规划,为最终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做着缜密的准备。”

陈森回想起中途看到的一家家本土和国外的商号,笑道“国家发展势头良好,带动本土经济发展,同时工商业繁荣又为政府带来充裕的财政税收资金,二者相互促进,京城商业经济越发达,于国家发展也更有利,

只不过本土和外国商人们的涌进,大大抬高了京城的消费标准和居住成本,79年下半年,军队刚刚占领长安旧城(原科尔多瓦老城区),那时候一栋前后两出,占地两亩左右的宅子大概要4000汉元(折合库平银约2000两,),

现在这个价格翻了两番,夫人前些日子来信说,准备在京城新添一栋宽敞些的宅子,看中了一套占地面积约四亩半,附带花园、院子、厢房、鱼塘的西式房屋,结果房主要价3万五千汉元,若不是夫人和家里三个孩子坚持要买,我可舍不得拿出近一半的积蓄,从那个贪心的松江(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商人手里买下宅子。”

“依当前京城的景象,陈兄认为宅子的价格可还会上涨,若是宅子以后一直上涨,我也打算在京城购置一栋占地面积三四亩的宅子,也方便把夫人和四个孩子接到京城生活。”

陈森的话勾起了李汉的兴趣,他解释道“陈兄和候大哥、冯兄弟都知道,前年受封的世袭贵族,各自的封地分散在本土不同地区,

像陈兄和冯兄的封地爵田位置好一些,一处位于江州、一处位于楚州,距离京城路程不算太远,乘坐火车一天时间就能够到达,

而我和候大哥的封地爵田分别位于扬州、洛州,虽然那里的气候环境不错、海上交通便利,但是家里的夫人和几个孩子想要到京城团聚,中途连带转路和耽搁,一个来回要花八九天时间,很是不方便,所以若是价格合适,我就给夫人去信,让她和家里几个亲戚一块到京城来一趟,先张罗着在京城购置一栋宅子大点的宅子住下。”

“京城的宅子价格应该还有一波上涨,不过你我也清楚陛下的性格,用不过多久,中央政府就会制定限制住宅上涨的法令,到时候可能会限制商人大量囤积住宅,制定更详细的居住标准,限制京城人口的无序增长。”

“陛下确实有这个想法,两天前,商业部刘总长、财政部孙总长、吏部郑总长受到陛下接见,并且让他们商讨制定京城治安、商业、居住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规,其中遏制商人随意囤积住宅一项是陛下着重提醒的内容,再等待三两个月时间,规范京城住宅买卖的法令应该就出台了。”

冯国安补充道“规范住宅买卖的法令出台后,住宅价格不可能再继续上涨,不过那时候想要买一栋合适的宅子,怕是也会比现在难上许多,李兄弟手里若是暂时拿不出来余钱,我和王将军都能够支援你一部分,按照京城未来的发展,我建议李兄弟最好尽早买下宅子,否则时间拖得越久,事情也会越麻烦。”

“还是陈兄和冯兄眼光长远,今天下朝回去后,我就回去给夫人写信,让她早点过来,把宅子的事情解决了。”

“赶早不如凑巧,若是李兄弟信得过我和冯司令,买宅子的事情不用多费周张,这几天让我夫人和冯司令的夫人在京城先打听打听,多看几家宅子,等到弟妹进京的日子,再让弟妹和她们一块瞧瞧,看上了哪栋宅子,就买下哪栋。”

“哈哈,那就麻烦陈兄、冯兄还有两位嫂夫人多费心了!”

“小事一桩而已,大不了等到李兄弟搬迁的日子,多备些酒菜,好好招待咱们这些军中的兄弟。”

陈森爽朗笑道。

“一定一定,定然不会忘了邀请各位。”…………

几人边谈笑着,边进入皇宫外朝大殿。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九,二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体系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七章 罗林山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三百三十一章 时代印记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三十章 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九,二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体系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马尤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七章 罗林山海军十年建设下(书友北风著)第三百三十一章 时代印记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三十章 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