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

汉国以军事立国,但是在派往西方国家的留学生中,军校生只占到留学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应用工业的学生占据十分之六的比例,剩下的部分则是投向研究电气、石油开采等新兴领域。

李明远根据后世对工业发展的了解,一步一步规划汉国国内的工业布局,而在少有停歇的十年操劳中,最初十六岁少年也成为了成熟稳重的壮年。

二十六岁在这个时候已经不算年轻,原本跟随李明远起义的老人大部分都成家立业,像最早成家的贺炎良等人已经有了四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儿子已经十岁,再过一年就要声入中等学堂学习。

汉国的初等学堂学制四年,学生一般七岁开始入学,十一岁升入中等学堂学习三年,三年后每个学生参加为期一年军事训练,然后根据学生毕业成绩和在军训中的表现,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进入高等大学预科、军事院校预科进修,成绩不理想者要么选择进入中等科技院校学习,要么毕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

李明远对于国内的发展比较满意,不过在刘朴、孙彬、赵延等手下的催促和劝告下,李明远在关心国家发展之余,也开始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

汉国国内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在扩大华人女性移民数量后得到极大缓解,不过一直忙碌军队和政府事务的李明远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女子,因此,婚姻大事一脱再脱,直到孙彬返回汉国国内,不经意间向刘朴说了一些关于宋卡城主吴锦女儿的情况,在刘朴等人的建议下,李明远才同意他们拍摄吴灵萱的照片,在看过真人相片后再决定是否娶对方为妻。

吴氏政权控制马来半岛中部五府之地,面积为3.323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到八十万,在国土面积和对汉国移民的重要性方面都不下于安南北部两省。

而自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了挽回普法战争失败丧失的大量利益,加快了向东南半岛扩张的速度。

1873年11月,法国派加尔尼埃到北圻,先占河内,企图进一步侵略越南。12月初,又占海阳、宁平和南定。此时,安南朝廷邀请孙彬所部国防军南洋军团抗击法军侵略,李明远得知孙彬汇报的情况后,向南洋地区增派三千部队,将南洋军团编制扩大到八千人,并且允许孙彬根据安南局势变化扩充民兵部队。在得到国内三千部队和一批武器支援后,王大山联合安南军队打败法军,在河内城外击毙法国军队指挥官加尔尼埃。国防军南洋军团的打击迫使法国改变直接吞并安南的策略,1874年1月法国派霍道生到北圻与安南议和。

1874年2月,安南朝廷与法国达成协议,法国同意归还河内、海阳、宁平和南定,安南朝廷允许法国勘查从红河进入中国的水道。

议和协议签订后,安南朝廷在法国的压力下,于3月派黎俊、阮文祥等,与法国西贡殖民地总督杜白蕾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越南外交受法国监督;法国占有整个南圻,在越南享有治外法权;开红河和河内、海防、归仁三港为通商口岸。

安南朝廷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法国军队的势力蔓延至安南海防,开始与南洋军团控制的广宁省接壤,而法国人驻扎在海防和河内的军队则是放在南洋军团门口的一把匕首,时刻威胁着广宁、谅山两省的安全。

《第二次西贡条约》过后,法国完成了侵吞东南亚三国的最后一次布局,等到安南阮氏皇帝过世后,法国殖民者就将发起全面吞并东南亚三国的战争。

孙彬任职南洋总督期间,多次忧心忡忡的向李明远汇报安南地区的局势,对于法国殖民者的势力扩张一直很担心,而国防军远在南美汉国,八千南洋部队已经是国内能够维持的最大驻军规模,人数再多的话会对国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李明远清楚法国人占领安南真正目的是借助安南为跳板侵略大陆西南地区,然后在亚洲建立一个像印度一样的亚洲殖民帝国。

法国殖民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在原本历史上,不仅装备落后的黑旗军多次成功伏击小股法国,连广西地区的清军都打法国人的进攻,给法国军队造成不小损伤。

凭借南洋军团的战斗力,李明远相信他们可以和法国殖民军打个旗鼓相当,不过一旦法国政府向安南增派援军、并且以军舰截断本土对安南军团的补给,再严重一些切断汉国的远东移民通道,对汉国国内的影响将比失去安南北部两省更严重。

1883年7月,安南朝廷嗣德帝去世,法国军队会趁着安南朝廷群龙无首的机会吞并安南,距离1883年还有五年时间,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法国军队吞并安南前,扶持宋卡吴氏政权,将宋卡打造成国防军在南洋地区的另一个移民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吴灵萱是宋卡城主吴锦的女儿,在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是最适合李明远的成亲对象。

因此,即使没有看到吴灵萱的照片,李明远也明白与宋卡吴氏联姻是必然的结果。

新京新建的小型王宫内,李明远正在考虑着与宋卡吴氏政权的关系而走神时,一个贴身侍卫走进来,递上一份电报文件:“殿下,这是第五批即将归国的留学生名单,请您过目。”

“嗯,你先下去吧,有事情再叫你进来。”

李明远接过电报,随手打发侍卫出去。

目光转向手中的电报,仔细看完过后,李明远在名单上面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何麟书、杨建年、陈宾实、王进用、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

李明远依次低声念出七个名字,回想起三年前送他们赴海外留学的场景,不禁产生一丝感慨。

七人中何麟书年龄最小,三年前出海留学时只有十四岁,是第五披六百留学生中年龄最低的几个。

何麟书原本应该继续在马来半岛给洋人当学徒工,1874年汉国在南洋招募华人移民时,何麟书跟随附近的一户华人一起移民到美洲,然后不多久就被选拔为去德国留学的学生。

杨建年、陈宾实是新加坡华商子弟,其中陈宾实的父亲陈金钟是新加坡有名的华人富商,陈氏家族自陈宾实祖父陈笃生在新加坡创立基业后,经过两代人发展,逐渐成为新加坡华人首富,而且被当地华人推举为领袖。

陈氏父子热心帮助华人,1844年在新家坡建立了一所服务华人的西式医院,是新加坡最早一家西式医院。

1873年,陈金钟在李明远的邀请下移民汉国,担任汉国商业部副部长一职,同时接受李明远邀请的还有掌握英、法、荷三国语言的新加坡华人胡亚基、举人章芳琳等新家坡华人知名人物。

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一门三兄弟,是来自安南中部的明乡人。明乡人为不愿意接受清朝统治的明人后代,在安南约有三万余人。1874年《第二次西贡条约》签订,安南亡国结局已定,对安南阮氏朝廷腐败不满、同时为躲避法国殖民者的剥削,两万多明乡人在南洋军团的协助下,离开法国控制的安南南部,移民到南美汉国或者是由国防军控制的谅山、广宁两省。

明乡人保留着明式衣冠、每年祭奠明朝历代皇帝,而且明乡人由于保持了诗书传家的传统,在安南科举考试中,屡屡出现人才,在投奔汉国的明乡人中,有十多名曾经在安南朝廷任职的官员,如兵部郎中——朱继善、前福隆知府——郑其如、前光禄寺额外司务——张光海、前工部郎中——郑怀佷、前弘治知府——王进、前广田知县——张怀瑾、前建和知县——枚瑞等人,至于未在安南朝廷任职,取得秀才、举人功名的明乡人也有三十多人。

和上面一些投奔汉国的明乡人官员相比,陈士团三兄弟的家族更为有名,陈氏三兄弟是明末士人陈养纯的九世后人,陈士团父亲陈申曾任职工部侍郎,现任汉国工部部长,祖父陈践诚,明命十九年(1838)登戊戌科第三甲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兵部尚书。

陈氏家族移民汉国,陈士团三兄弟在其父亲指导下参加海外留学生选拔,在被选拔上以后选择冶金专业为学习方向。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当初一群热血向上的青年即将学成归国,李明远很期望看到他们留学归来为汉国带来的变化。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465章 无题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十一章 狙击比试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十七章 扫荡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465章 无题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十一章 狙击比试第四百六十章 英国公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将 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国联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罗萨里奥战役结束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十七章 扫荡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