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

15日傍晚,英国远征舰队抵达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港湾,当戈登发现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头的蓝色联邦旗消失,被换上赤色龙旗的时候,恼羞成怒之下命令舰队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实行炮击!

震耳欲聋的炮击持续了整个傍晚,庄严宏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刚送走旧的主人,又迎来一个新的施暴者。

厚实高大的城墙在炮弹轰击下留下一段段狭长的缺口,旧伤未复,新伤又临,接连遭到两次攻击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宛如饱受摧残的少女,满目看去,遍是残垣断壁,全然没有往昔南美巴黎的盛时景象。

夜晚十时许,英国远征舰队中,戈登驱使着一群没有来得及修整适应的英军士兵乘坐一座座型登陆艇,向靠近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沿海滩地发起进攻。

借助舰队重型火炮支援,登陆英军轻松占领无人防守的近海滩地,并且一路推进至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墙外围。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刚从海平面升起,急不可耐的英军士兵沿着国防军几日前的攻城路线,再次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发起进攻。

城墙缺口、街道民居、政府大楼等城内区域成为两军争夺的重点。

横冲直撞、气势夺人的英军士兵刚一进入城内便遭到国防军的强力反击。

迫击炮、机枪、手榴弹,各种巷战武器从四处袭来,令英军士兵防不胜防。

战至午时,总共入城四千人的英军部队便付出了八百余人伤亡,剩余英军部队则在国防军层出不穷的打击下龟缩于城墙缺口一角,不敢向城内进发一步。

城内战事情况迅速被汇报给安坐于君士级战列舰之上的戈登,面对国防军的顽强抵抗和入城英军军官的强烈建议,戈登权衡利弊之后,不得已做出命令部队撤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区的决定。

第一场声势十足的进攻作战以虎头蛇尾的方式草草结束,往日自诩中国通的戈登也禁不住对眼前的敌人产生了疑虑。

二十年前,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戈登能够迅速观察出对方的弱点与不足,而二十年后,英国军队换装了射速更快、精度更高的后膛膛线步枪,配备了杀伤力更加强大舰炮以及改进型的加特林机枪,然而刚一碰面,八百多名英国正规军失去战斗力,无法再参与后期战斗。

戈登很好奇对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二十年前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散兵游勇组成的洋枪队屡屡击败有兵力优势的太平军,多年作战经历中,洋枪队总共伤亡人数不过近千人,而上午一战,伤亡八百正规军,损失程度比起洋枪队数年还要严重。

前发枪时代的排枪击毙战术正逐渐被淘汰,祖鲁战争的教训第一次让英国人明白,野蛮落后的非洲土著同样能够歼灭大兵团作战的英国军队。

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内的英国士兵匆匆撤离。

停泊于拉普拉塔河口的英军舰队停泊于沿岸港口,与城内及周边区域的国防军形成对峙态势。

下午两时三刻,一队二十余艘炮舰、中小型护卫舰组成的舰队脱离英国远征舰队,调转船头向巴拉那河方向行进。

巴拉那河近海区域支流拉普拉塔河水流湍急,平均宽度50公里,最宽处290公里,但是当舰队向内陆深入,进入巴拉那河主航道的时候,相对变窄的河道和水深对于排水量上万吨的君士级战列舰有十分大的限制作用。

仿佛蛟龙入浅滩,小山一般的英海军主力军舰无法进入巴拉那河内陆部队,但是仅仅护卫舰标准的铁甲舰对国防军的压力也远胜过十年前的巴西海军。

三个多小时后,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巴拉那河入海口南部沿岸小镇蒂格雷,一万余国防军士兵正紧张忙碌着。

蒂格雷小镇距离沿河港口约十多公里,在小镇近郊的连绵密林中,马嘶牛鸣的噪音破坏了当地宁静祥和的氛围。

拉普拉塔平原温和湿润的自然环境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立国南美起,经过十年发展,汉国本土的畜牧业已经成为政府财政收入一大来源。

据农业部官员统计,南美汉国本土11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饲养着超过1500万头牲畜,从事牲畜养殖的百姓家庭超过20万户,平均每户农户农牧民饲养着七八十头牲畜。

汉国畜牧业养殖以牛、羊为主,本土1500余万牲畜中,牛、羊牲畜数量超过1000万头,

驮马、羊驼数量300万头,猪、鹿等牲畜约200万头。

扎根南美十余年,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习性在一日日的适应中慢慢发生着变化。

以大米、白面为主食的南北地区华人,逐渐接受了牛、羊肉与米面搭配的饮食习惯。

恩特略里奥斯省与科联特斯省是阿根廷的稻米主产地,当两省落入国防军控制后,汉国本土的稻米供给更加充裕,每年多余的稻米产出被远洋船队运输至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仅仅稻米出口一项,每年为汉国政府提供着可观的收益,有效缓解了国防军扩军备战带来的财政压力。

粮食、牲畜行业科技密集度低,但是在有机化肥未应用于农业生产前,南美拉普拉塔平原产出的粮食、牲畜对欧洲等地区具有高价值优势。

成群成队的驮马被士兵们拉出树林,马背上两边对称的搭载着两个大背篓,用以背负建造坑道、战壕挖掘出来的泥土。

驮马、羊驼是国防军各部队的行军标配,一般而言,一个混成旅满编9000人配备驮马2000匹,大羊驼500头,警备军一个旅配备驮马1000匹,羊驼300头。

暴雨阴天情况下,各旅级部队也会配备一定数量的水牛,用以替代驮马在泥泞道路行进。

下午五时许,蒂格雷镇国防军驻防地,崎岖转折的坑道、战壕附近燃起一束束笔直的炊烟。

一口口八十厘米长的行军锅中放满大块大块的牛羊肉,随意撒下青菜、油盐调料等配料,就近收集的木柴放在锅下散发着炙烤的热量。

“咕咚咕咚”

沸腾的铁锅里冒起一团团水泡,浓郁的肉香积聚在战壕上方,诱引着士兵们的食欲。

到了开饭的时候,劳碌一天的警备军士兵们放下手中工具,用附近小溪中清水清洗下沾满泥土的双手,然后排着队列等待战地中的晚餐。

肉汤、土豆、米饭,一份简单又丰盛的晚餐吃在士兵们口中,慢慢缓解着他们的疲劳。

五时两刻,士兵们刚刚吃过晚饭,一支不请自来的舰队搅动了整个国防军阵地。

“敌舰来袭!全军戒备!”

凌厉的预警声响彻蒂格雷小镇,上万人的部队经过短暂混乱,迅速分成前后两支部队,赶赴预设阵地迎敌!

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四十章 夜谋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四章 军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五章 动员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四十章 夜谋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势发展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军机构重组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十七章 扫荡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
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四十章 夜谋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七章 歼灭小股敌军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地失守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四章 军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五章 动员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四十章 夜谋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六十三章 海上战斗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势发展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军机构重组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十七章 扫荡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