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美华工

前几天写的一个开头,发出来大家看看。

“李先生您好,我是恋家陈远,青园小区的那套房您还满意吗?”

“价格太贵?是这样的李先生,青园小区位置优越,房子升值空间大,三百万绝对划得来……”

“咚咚咚”陈远小心翼翼的解释得到的只是对方一声挂机。

失望的放下用了两年的手机,陈远明白这个单子又黄了,

夏日炙热的阳光照射在陈远身上,汗水浸湿了上身的白衬衫。

抹掉头上渗出的汗水,看着坐在咖啡店中轻松谈话的精英白领,陈远不由得一阵羡慕。

以前,陈远也有成为他们一员中的机会,可是高三一年的放纵让他变得颓废堕落,

原本学习优秀的好学生成了自甘堕落的差生。

泡网吧、看小说,在别的学生为高考拼刺的时候,陈远却躲在无人的角落慢慢颓废。

不用学习自然不用面临各种压力,可是结果呢?大学毕业十一年了,三十四岁的陈远仍然是单身一人,工作换了十几个,总共财产加起来不到十万,这样的一个中年老男人有哪个女人会看上他?

阳光越来越强烈,头脑有点眩晕的感觉,收回注视咖啡店的视线,陈远不由得自嘲道:总是回想起以前的事,这大概是失败者的无聊慰藉吧!

“叮叮叮”手机再次响起,陈远习惯性的拨通电话,还没来的及说话,就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电话是中介公司店长打来的,内容只有短短五个字“你被开除了。”

“失望、难过。”陈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刚找到两个月的工作又泡汤了,看来又要从零开始了。

陈远难得乐观道。

迈开脚步,陈远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无论多么艰难,总是要抱有一点希望,不然你怎么能确定自己可以一直走下去。”

十多年的生活艰苦让陈远学会了适应,学会了给自己一个希望支持自己努力生活,可是老天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就在他微笑前行的时候,一辆轿车迎面而来……

被汽车撞飞的瞬间,陈远没有疼痛的感觉,心里仿佛立刻放松了下来,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陈远,老师来了。”迷迷糊糊之间,陈远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声音有些熟悉,好像自己的高中同学的声音。

“我不是死了吗?”陈远心中一阵疑惑,睁开双眼,看到四周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学生,而自己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整齐的坐在草地上。

“草地、操场?这里难道是高中的操场?”眼前熟悉的景物依次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让陈远心中震撼不已,前一刻刚刚出了车祸,睁开眼怎么到了以前的高中操场?

即使没有被汽车撞死,睁开眼看到的也应该是病房呀!

突然的变化让陈远一时间难以适应,脑海中一道道疑问却没人给出解答。

头脑依然晕乎乎的,不过不是因为在太阳下暴晒产生的眩晕,而是一种深深的疲倦感,好像一整天没有睡觉一样。

“陈远,你不是睡迷糊了吧?老班在前面看着呢,被他抓到有你好看的!”

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扭头看去,高中时候的同学刘勇正用担心的眼神看着自己。

“刘勇不是在省城工作吗?他怎么在这里?”

“不对,刘勇三十多岁了,他哪里有这么年轻!”

陈远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压制住头脑中的困意,转头朝四处看去,前面草地尽头是一处旗杆,旗杆旁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稍显富态的身体和两鬓微白的头发、脸庞有些病态白,那不是自己的高中班主任还能是谁!

“重生了,我回到了高中时候!”眼前看到的一切无不印证着陈远心中的判断。

重生,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真正实实发生在陈远的身上。

假如时空可以逆流,假如让我回到高中时期,夜深人静,陈远无数次幻想回忆的画面真实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重生了,而且是重生在高三下学期,从讲台上挂着的横幅可以明显判断出,今天是江淮一中百日誓师的日子。

陈远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感到困倦,从高三上学期开始,陈远迷上了小说、网络,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小说和连夜在网吧玩游戏。

进入高三下学期,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陈远的成绩也随着距离高考时间的缩短而逐渐下滑,包夜、逃课成为习惯,而今天在操场上睡着也是因为在网吧熬夜的原因。

重生带来的震撼和不解被陈远强行压制在心底,因为这时候,班里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男生、女生,他们看着陈远的目光中有好奇、有不屑、还有幸灾乐祸。

江淮一中是江淮市最有名的中学,能够考进江淮一中的学生也是各个初中的优等生,每年高考,江淮一中的一本达线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可以这样说,考进江淮一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一本大学的大门。

江淮一中高考录取率高,学校管理自然十分严格,高考临近,每个高三学生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可是陈远却在关键时期放纵松懈,他的这种行为在其他同学眼里大概只有可笑和幼稚可言。

四周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陈远身上,让他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前世十几年在工作中磨练的脸皮在熟悉的高中同学面前仍然不由得发红,原本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成绩渐渐变成班里倒数不是骄傲的理由,只会成为别人眼里嘲讽的笑料。

其他同学的注视没有持续多久,看到前面班主任注意到这里的变化,都迅速坐好、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班主任的眼光扫过陈远,在他身上停留片刻然后转向他处。

也许在班主任的眼里,誓师大会对于陈远没什么用处,他的成绩依然会停留在班里倒数几名。

陈远猜测着班主任心中大概对他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高中剩下的不多日子也会由着自己度过。

被别人放弃的滋味不会好受,可是陈远也无从怪罪别人,步入高三以来,班主任找过他谈过几次话,不过陈远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也只有大学毕业以后,回想起来才发觉以前高中班主任说的话才是正确的。

错过了才后悔已经来不及,陈远前世明白这个道理时却太晚了,而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剩下的时间足够复习高考考点。

上一世,这次高考分数距离二本线七分,在父母的劝说下,陈远选择复习一年,第二次高考时分数线达到二本,报考了榕城一所二本院校。

重生十几年前,以前的高中知识忘了许多,不过对于这次的高考考点,陈远却有些印象。

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陈远认真复习了一年,当年高考时的题目被他复习了几十编,每一个高考知识点都认真的做了记录,虽然复读那年高考考点变化较大,陈远复习的当年高考考点没派上用场,但是现在他却可以用的到。

上初中时,老师就教导学生要学会正确记录笔记,而陈远也是从初中时养成记录笔记的习惯,升入高中后,作业猛然增多,而陈远又不是个特别能下苦功夫的人,于是他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每个科目做几套习题集,而是专门做一套习题,然后把这套习题中不会的题目挑出来集中解决,最后针对每个题型总结出解题方法。

陈远的这种方法有些投机取巧,不过因为每套习题都能包含书本知识点,吃透一套习题集也能掌握考点知识,要是说有缺点的话,就是每种类型题目的熟练程度比不过那些做几套习题的同学。

因为养成了良好的记录笔记习惯,在升入高三前,陈远已经整理好了每个科目的笔记,原本打算高三复习用,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却留在复读时用了,那时候,陈远对照以前记录的笔记,把高考试题运用到的考点和相似题型都在笔记上做了标记,虽然现在做的标记没了,不过那些笔记都还在,陈远相信凭借脑海中的记忆,自己可以找到不少高考考点。

即使脑海中记忆的考点大多遗忘,对照笔记复习一遍过后,陈远认为最差也能考上一本。

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四十章 夜谋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轰动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
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二百六十 剿灭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内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栈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一百八十章 战后影响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一百零三章 解决男女失衡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四十章 夜谋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一百四十章 船队归港,成立外籍军团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五章 动员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八十三章 谈判破解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轰动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离准备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军哨探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