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

ps:感谢小白菜炖蘑菇同学、20180206182936207同学打赏支持!

下周有两门要考试,又要断更最少一周,抱歉。

安东尼奥冲突事件发生后,马普切人与阿根廷白人间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四月十二日,阿根廷对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实行经济封锁,关闭了位于两方控制边界地区的贸易渠道。

四月十三日,伊里亚答应叶成林的要求,带领部落中仅存的十七名青壮加入混编军团。

四月十五日,感受到来自阿根廷方面的敌意,巴塔哥尼亚各部落的酋长开始动员族中青壮参加叶成林的部队,由此,前期陷入停滞的招兵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谢拉格兰德,国防军巴塔哥尼亚军团临时驻地,叶成林看着各个部落酋长递交过来的信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白人打了几百年的交道,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学到许多西方社会的东西,如果依旧把他们当做不开化的野人对待,成立巴塔哥尼亚混编军团的任务永远也不可能完成。

汉国在巴塔哥尼亚的军事实力只有一个151人的步兵连和三十四名调派过来的军官。

依靠手下不到两百人的部队作为支撑,叶成林在巴塔哥尼亚前期的招兵工作遇到许多困难。

首先是作为部落上层阶级的酋长们担心派遣部落青壮参加隶属汉国的部队可能破坏两方的和平局面,导致战争再次爆发,因此他们虽然表面上尊奉李明远为巴塔哥尼亚国王,实际上却不愿意配合国防军的行动。

其次,巴塔哥尼亚印第安军事武装力量由一个个中小型部落构成,而武装力量的核心战斗力是像伊里亚一样的部落勇士,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即使十三个印第安大酋长全面d投靠汉国,叶成林也很难从巴塔哥尼亚印第安部落中招收到足够的兵源。

伊里亚三人与阿根廷白人发生冲突时,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忍耐一时,以伊里亚等人的退让道歉换取事件的解决,不过当叶成林赶到现场,面对尚可控制的局面,他选择了最激烈的应对方法,不给予对方反应的机会,直接命令跟随而来的两名部下开枪射杀挑衅的阿根廷白人。

叶成林看似鲁莽的举动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按照当时的情景,三人赶到现场帮助他们解围,会得到伊里亚等人的感激,不过这样的结果却不是叶成林需要的。

李明远给他下达的命令是掌控巴塔哥尼亚的局势,尽量将当地的印第安武装力量控制在国防军手中,单纯的你好我好的帮助别人做好事并不符合汉国的利益。

占领阿根廷以后,巴塔哥尼亚肯定也会作为本土领土合并进汉国国内,那时候原本寄希望于用汉国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印第安酋长们,很大可能变为阻碍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障碍,所以,用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名义将分布于各个部落的阿根廷青壮集中到国防军控制之下,一方面削弱了印第安酋长们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集结起来的印第安青壮在来年的统一阿根廷之战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伤亡。如此一来,作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核心的青壮损失惨重,剩余的老弱妇孺和缺乏武装力量支持的酋长们就失去了抗拒汉国的倚仗,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也过程也会顺利许多。

人口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巴塔哥尼亚荒原上面居住着土生的印第安人,阿根廷和智利白人为了夺取土地,只能选择减少或者消灭印第安人的策略,而汉国同样是为了永久占领巴塔哥尼亚,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为的制造战争、减少印第安人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方式本质上与阿根廷白人没有区别,只不过因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与其他印第安人相比,外貌更接近汉人以及他们人口数量稀少两个主要原因,李明远选择有限融合和人为减丁的方式接纳他们,给了他们一个还算合适的结果。

叶成林仔细揣摩着李明远命令中的暗示,认真进行各项事务布局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通过这件事,给李明远留下稳重、具有独自处理复杂事务能力的印象,进而超过吴凤典、陈宗柏两人,获得任职国防军第四师师长职务的优势。

陈国柱等老一批将领退役,国防军四个主力师中,第二师师长职务由原特种部队司令赵永增接任,第三师师长职位暂时空缺,不过第三师事务都是由副师长王小山负责,根据王大山、王小山作为李明远少年侍卫的关系,第三师师长职位不是由王大山担任,就是由王小山担任,而王大山在南洋军团任职时间长久,国防军内部也没有传出将他调回本土任职的消息,因此,最有可能接任第三师师长职务的人选是王小山,至于王大山,有可能在阿根廷战争结束后调任回本土任职。

排除第二师、第三师师长两个已经有人选的职务,第一师师长由原第四师师长罗林山转任,国防军四个野战师里,只有第四师职务空缺,而最有可能担任第四师职务的人为叶成林、吴凤典、陈宗柏。

叶成林本人不用说,在负责巴塔哥尼亚事务前,曾经担任过国防军第一混成旅副旅长一职,军衔为上校,而陈宗柏、吴凤典两人调任本土任职后,先后任职营长、团长、混成旅副旅长、旅长等职务,军衔与叶成林相同。

三人中最早晋升为上校军衔的为陈宗柏,陈宗柏于1874年担任第二混成旅旅长职务,军衔相应提升为上校,而吴凤典和叶成林都要比陈宗柏晚一年才晋升上校军衔。

陈宗柏、叶成林、吴凤典三人资历相近,其中陈宗柏、吴凤典由于在本土任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李明远,而叶成林远在巴塔哥尼亚,归属他指挥的国防军部队只有一两百人,面临的处境比陈宗柏、吴凤典两人复杂许多,而相对应的,如果叶成林能够在巴塔哥尼亚指挥混编部队取得不错的战果,竞争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七章 罗林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
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一百七十二章 稳固发展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三十章 秘鲁军马场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七章 罗林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五十四章 狩猎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百五十三章 纳土纳群岛发展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矿产资源开采与电力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六章 杜拉亚矿场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三十二章 召见卢斯图亚特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章 乌拉圭战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