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

“陛下,长安急电!”一名青年军官快速跑到李明远身边,急匆匆递上一份电报:“巴拉圭内战局势有变,刘总长和罗、赵等诸位中央要员奏请陛下尽早返回长安,主持内外大局。”

“我知道了,回电刘总长和罗将军,我们明天早上启程,预计两天后抵达长安,在我们尚未返回长安期间,让他们不要与巴拉圭方面接触,一切有关巴拉圭战争走向的问题,都暂时搁置,等我返回长安后再做定夺。”

“是,陛下!”

青年军官记下李明远传达的指示,挺身敬礼过后,迅速转身离开。

“牛副厂长,兴和造船厂的大致情况,经过最近几天考察,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对兴和造船厂的考察就到今天为止,明天早上一早,我和陈总长、枚总长、陈将军一同返回长安,兴和造船厂的后续发展问题,都需要你们厂区工作人员多努力、多用心。”

李明远扭头对牛尚周说道:“5200吨级远洋轮船还没有起名字,依我看,不如命名为复兴轮,取复兴国家、兴旺国民之寓意,我希望下次再来兴和造船厂视察的时候,能够看到船舱近海的港口内,停靠成一排的复兴轮,牛副厂长,你们身上的任务不轻,可不能懈怠和放松呀。”

“陛下放心,未完成“复兴轮”建造任务之前,兴和造船厂上下全体员工,绝不敢有一丝懈怠。”

“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负责,在造船方面,你们是专家,我和中央政府只是给你们提出粗略的建造目标和标准,至于如何具体施行和操作,还需要你们多去思考、实践。”

李明远说完对造船厂管理人员的要求,抬头望了一眼血红的残阳,开口道:“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陈将军,通知周边负责警备的士兵,让他们也准备离开吧。”

“是,陛下。”……

第二天早上,由3500吨级先锋号装甲巡洋舰担任旗舰的船队从松江港出发,下午抵达淮阳府(罗萨里奥),接着从淮阳转乘火车,又花了接近一天时间,于7月11日抵达长安(科尔多瓦)。

长安皇宫前朝大明殿,宽广的宫殿内坐满了人,既有中央政府各部门主要官员,也有陆海军各军种核心军官。

李明远在数十名禁卫军士兵护卫下来到宫殿内,看到中央政府部门和陆海两方人员都已到齐,当下开口道:“6天前,巴西共和国出兵,正式宣布与巴拉圭恢复战争状态,

7月5日,巴西共和国陆军兵分两路,一路约6万人兵力向巴拉圭控制的南马托格罗索州发动进攻,另一路将近3万人,从戈亚斯北部驻防区,击溃巴拉圭陆军第四师防线,沿着巴拉那界河向巴拉圭中部地区快速突进,

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情报显示,

截止7月10号傍晚时分,

深陷印第安人叛乱泥潭的巴拉圭陆军第二师部队在巴西共和国优势兵力进攻下,已经全军覆没,巴拉圭陆军第四师也因为国内战局动荡,弹药物资补给不足等原因,被巴西共和国巴拉那方面部队分割包围在数个孤立城镇,距离被最终消灭,乐观估计也只有一两周时间。”

李明远目光聚集在宫殿会议厅中央的一副大型沙盘上,边随手拿掉两个象征巴拉圭陆军第二师、第四师的小旗,边继续道:“排除已经被消灭的巴拉圭陆军第二师和即将被消灭的第四师,巴拉圭国内残存的正规军数量便只剩下了三万余人,而剩下三万余人中,怀特黑德将军的巴拉圭陆军第一师8500余人驻守在靠近本土的恩卡纳西翁,恩卡纳西翁位于巴拉圭王国最南端,距离巴西共和国进攻的一线战区路程遥远,即便怀特黑德和他麾下的军官想要移防抵挡巴西共和国军队的攻势,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巴拉圭战场局势。

再次去掉巴拉圭陆军第一师所属8500余人的兵力,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两方战前总兵力约为27000人(包括临时招募的士兵),经历数月激战,伤亡兵力总数约5000人,剩下具备正常作战能力的士兵数量大概有22000人。

22000人是巴拉圭国内,目前能够集结、抵抗巴西共和国军队进攻的最大一股军事力量,如果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两方能够摒弃前嫌,彻底放下对相互的戒备,联合一致投入对巴西共和国的防御战争中去,巴拉圭王国或许能够赢得几分幸存的机会。

不过,根据参谋总部做出的战局推演显示,这种概率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

“讨逆联军和四人摄政委员会分属不同的派别,他们在之前的内战中已经积累了不可调节的矛盾,我不相信他们会为了所谓的巴拉圭祖国,放弃对彼此的仇恨。”

陆军部总长罗林山顺着李明远的话,推测道。

“要想让他们彻底放弃仇恨,精诚合作,几乎不可能,不过,在巴西共和国的军事威胁下,为了彼此的政治、经济利益,被迫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倒是有不小的可能。”

陆军参谋部总长赵永增的观点与罗林山有所不同,他认为在巴西共和国一方的军事威胁下,讨逆联军和四人摄政委员会之前即便有着天大的仇恨,为了各自势力派别的利益和生存,也会选择化解前嫌、一致对外的方式来应对危机。

“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是否和解抗敌,其实对巴拉圭战争的前景没有本质的影响,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两方剩余兵力加起来只有22000余人,而巴西共和国一方为了进攻巴拉圭,总计动员了12万兵力,除去用于一线作战的9万人,巴西共和国还在巴拉那州部署了3万人,用于应对本土方面可能发动的进攻。

小洛佩斯死后的巴拉圭已经不具备维持自身独立所需要的总体条件,如果没有本土方面的支持和介入,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与他们两方是否联合,没有必要的关系。”

罗林山陈述自己的观点道。

“罗将军和赵将军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巴拉圭两方矛盾不可调和,而现在的巴拉圭不是小洛佩斯活着时候的巴拉圭,没有小洛佩斯的强权统治,散成一盘散沙的巴拉圭,根本没有以弱胜强,再次战兵力、武器占据绝对优势的巴西军队。”

李明远淡淡一笑,开口道:“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合作与否,乃至巴拉圭军队是否被巴西军队全部消灭都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巴西共和国军队与巴拉圭军队作战的机会,获取最大的利益。”

即将进入二十世纪,战争的模式正开始逐步向重火力、大兵团作战的方向转变,巴拉圭和巴西共和国两方这场涉及兵力总数十余万人的战争,在李明远眼中,顶多算一场使用近代武器,但是战术和士兵素质都相对落后的菜鸟互啄式战争,

二十年之前,汉国军队的前身,那支以华工为主体组成的起义部队,在与玻利维亚、秘鲁等国作战时,也被西方列强当做菜鸟之间的战争,而现在,经历二十年发展和多次战争的洗礼和锻炼,汉国已经摆脱了菜鸟的角色,开始以南美国际局势掌控者的角色,参与到各方的战争中去。

巴拉圭战争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巴拉圭国内各方和巴西共和国都是棋盘上面的棋子,而李明远则像一个棋手一般,仅仅是站在议事大厅的沙盘前,便能够左右巴拉圭战争的走向和结果。

“四人摄政委员会和讨逆联军在巴西共和国军队的进攻下,只有失败一条道路,而在他们失败之前,本土方面什么时候介入巴拉圭战争才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介入过早,巴拉圭国内军阀势力未遭受巨大损失,对我们和平占领巴拉圭的既定政策不利,介入过晚,等到巴西共和国完全消灭了巴拉圭军队主力,并且占领并破坏了巴拉圭国内主要的城市,对我们以后占领巴拉圭的恢复工作同样不利。

所以,我们介入巴拉圭战争的时间点,最好选在巴拉圭军队主力受创,巴西共和国军队对残余巴拉圭军队进行最后攻势之前这个时间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巴拉圭方面的援助请求,本土方面要有选择性答应,初期将兵力集结在洛宁县(福莫萨)、香河市(波萨达斯)两地,中期调动香河市驻军,由巴拉那河和恩卡纳西翁方向进发,兵分两路控制恩卡纳西翁到亚松森的铁路支线和巴拉圭南部地区,后期巴西共和国军队围攻亚松森时,囤积在洛宁县的主力部队,沿巴拉圭河北上,在占领阿耶斯港、林奇奥镇、安特克拉港三地后,再分出一路偏师沿着巴拉圭河继续北上收复巴拉圭领土,而主力则留在亚松森方向,对巴西共和国军队发动进攻和围剿。

巴拉圭战争的目的是重创巴西共和国主力,进一步削弱巴西共和国的战争潜力,所以,战争打响之后,各部官兵当以消灭巴西共和国军队为首要任务,不要顾忌一城一地的暂时得失。”

“是,陛下。”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465章 无题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四十章 夜谋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业之基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465章 无题第十六章 建国地点的选择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谈破裂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学员与新编制第六十九章 总统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国政策转变 二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四十章 夜谋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门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统一阿根廷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亚 完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华 完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飞龙岛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谈完成,初步安定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四百五十五章 强盗的逻辑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见二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