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风华正茂

“为什么我在牢房里这样憔悴?因为国家赢弱,家道寒微。双亲翘望,等候佳音;

妻儿拥被,荸苦哀叹。纵然获准进入此邦,何年何月发财荣归?自古游子多飘霉,究有几人庆凯旋?”

美国排华法案公布后,迅即对新人境美国的华人身份进行审查。许多人被关进移民处理站。

旧金山海湾天使岛上的移民处理站曾关押成百上千名新到美国的华人。这里条件恶劣,审讯期很长,许多华人忍受不了屈辱,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昏暗、潮湿的牢房内,一个华人男子悲愤的在墙上题刻下诀别诗句,内心充满绝望。

十三岁离别家乡,奔赴海外万里之遥的美利坚国求学,寄居异国他乡十年,勤学苦读,未尝有一日懈怠,然而得来的却是如此结果!

“国家封闭残破,八旗贵族大臣视华夏百姓为牛羊,宁予外人,不予家贼!

勤学乎?苦读乎?报国乎?即使自己努力苦读,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初级学校、中级学校、大学学校教育!又能如何!

力微不能报家国!留待此残躯枉受洋人羞辱,倒不如一死以解脱!”

万念俱灰之下,曾经作为留美幼童一员,因为坚持完成耶鲁大学学业,拒绝接受清廷召令回国的邝荣光,刚刚取得耶鲁大学矿务专业学士学位,就因为清廷留美官员的举报和美国排华风潮的影响,被关进大牢,等待美国人的审判。

审判的最终结果虽然还未出来,但是根据清廷对决绝接受召令留学生的处罚,邝荣光已经能够猜测出自己大概将要面临的处境。

光绪七年(1881年9月6日),留美幼童计划取消,按照清廷的命令,一共120名留美学生将全部中断学业,遣返回国,

消息彻底传开,对于在美国生活八九年时间,接触到外面近代社会知识、文化熏陶的年轻留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1881年9月8日,为反抗清廷召令,11名留美学生从各自寄宿的美国家庭中离开,一同赶往汉国设立在当地的外交机构,寻求庇护。

1881年9月15日,在汉国领事人员鼓动和担保下,相继有20名留学生选择违背清廷命令,或者继续留在美国完成学业,或者投靠汉国,进而转移到欧洲诸国,开启新的求学之路。

120名留学学生没有一个出身自清廷高层统治阶级内部,同样也没有一个八旗贵族子弟出身的学生,家庭亲属没有人能在清廷统治体系中获得利益的机会,本身留学美国、完成学业以待获取进身之资的途径又被清廷扼杀,再加上受到十九世纪末,西方民族思潮的影响,指望接受近代教育的留学生们还会对野蛮落后的清廷抱有好感、忠诚,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青年人热血尚存,容易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同时也是最容易被鼓动起来的一群人。

在汉国、西方诸国与清廷的两相对比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做出与清廷命令相反的决定,至9月底,当租用的远洋船只准备接送留美学生回国时,清廷官员们才发现,120人只来了不到40人,近60名学生以种种理由、借口拒绝回国。(有约20名留美幼童在之前被汉国方面鼓动离开美国。)

送来120人留学,回来的人数只有来时三分之一,负责监管留学生事务的清廷官员们慌了神,急忙联系美国政府,协商追缉、遣返滞留美国各学校的留学生,在这种背景下,

邝荣光和邝贤俦、邝景扬、杨兆楠、黄季良、林沛泉、周长龄等十余人遭到美国政府逮捕,与数千名美国劳工一同,被关押在旧金山的牢房里。

邝荣光在墙壁上写完诀别题诗,扔掉手里的碎石块,闭上双眼准备撞墙寻死的时候,却被一双有力的臂膀牢牢拦住。

“兄弟,年纪轻轻,干嘛想不开,不就是在牢房里呆几天而已,等过几天美国人松了口,咱们都能出去,何必自寻短见呢?”

“康南兄,大丈夫能屈能伸,朝廷取消留美学生计划说不定另有苦衷,咱们即使不能留在美利坚继续完成学业,可是回到中原后,主动向朝廷请罪认错,朝廷看在人才难得的份上,不会过分责怪我等。

陈兰彬陈大人和李鸿章李大人素来爱惜人才,只要咱们及时醒悟,不会耽误以后的前程。”

“周长龄,睁大你的狗眼看看,数千同胞惨死海外,朝廷不仅不为海外华人主持公道,还跟美国人签订谅解协议,这样的朝廷还要老子给他叩头效忠!放他娘的狗屁!”

赴美学习海军军务的徐之宣看不惯周长龄屈膝卑贱的嘴角,喝骂道“你爹在香港给英国人当狗,仗着英国人的势,把你送进美国留学,现在倒他娘的为朝廷说好话了,当初你你们父子两个野狗,欺负同胞的时候,怎么不为国家、朝廷考虑?

假惺惺的狗奴才,滚一边去,再多说一句屁话,立马要了你的狗命!”

徐之宣怒目狂睁,吓得周长龄缩在一旁不敢出声。

“国民、同胞屈辱至此境地,仍不能团结一致!纵是苟活一时,又有何意义?”

邝荣光目睹两个同学之间的争吵,悲哀道。

“兄弟此言差矣,满清鞑虏荼毒中原近三百年,束发易服、篡改、销毁圣人典籍,国民为求生存,麻木度日,而我辈青年,有幸出海见识近代文明,觉醒民族观念,至此乱世,有志青年更当挺身而出,唤醒国民沉睡之精神!重塑国民之品格,又怎能因暂时的挫折和受辱,轻言身死?”

“朝廷无道,国民不明大义,哪里又能够看到希望?”

“谁说没有希望,当今世界,岂只大陆一处为华夏后裔之居所?”

“你的意思是南美汉国?”

“正是此意,论艰难困苦,陛下率领数百残兵,决死起义,面对的艰难困苦何其之多,而时至今日,陛下和南美华人立足拉普拉塔地区十四年,拓土360余万平方公里,生民1000万,麾下热血果敢之华夏男儿20万!如此成就,上推华夏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能够做到!”

“你难道是南美汉国的人?”

“不错,兄弟涂海涛,奉诸位上官命令,混入牢中接应诸位。”

“身陷绝地,面临南美诸国洋人从容应对,汉国陛下当初究竟客服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才创立出南美汉国今日之局面?”

想象着李明远创业阶段的艰难和挫折,

邝荣光突然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不仅不能和李明远相比,就是和跟随李明远作战的那些秘鲁华工相比,也远远不如。

“堂堂七尺热血男儿,在国内给八旗满人当奴才看待,在海外被洋人当猪狗一样辱骂打杀,我邝荣光受够了!

景扬、至清、子明,不管你们怎么打算,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国!”

国家沉沦,国民困苦,大不了舍了自一身热血,反了这狗日的满清朝廷!”

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念扎根于心中,邝荣光感觉到浑身的热血仿佛都沸腾起来了一般,浑身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有志青年身负民族未来之希望,当挺身而出,以一腔热血铸就国家之脊梁,我已经决定了,回到南美汉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建设华人之乐土,贡献一份力量!”

“荣光兄,难道只你是有志青年,我等都是胆小懦弱之辈?异族鞑虏之奴才,不做也罢,到南美汉国的事,算我一个!”

“我也是,大丈夫就要活得轰轰烈烈,怎能一辈子叩头下跪,给清廷和洋人当奴才!”

“早就仰慕汉皇陛下文治武功,去南美的事,算我一个!”

被涂海涛和邝荣光的情绪所感染,除了家在香江的周长龄,其他留美学生纷纷答应道!

“陛下常言,少年、青年是国家民族未来之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壮则国壮,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诸位都是风华正茂、热血刚强的有为青年,能与诸位相遇,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遇到涂兄这等青年英杰,也是我等的幸事。”

“就是就是……”

“多谢诸位兄弟抬举,相交的话咱们以后慢慢叙,眼前还是商量下如何接应各位回到的计划要紧!”

“涂兄弟请说,我们倒听您的吩咐!”……

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风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
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组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士精神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二百零二章 橡胶工业与自行车第一百一十一章 远征结束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波再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导权的争夺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三章 占领矿场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题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蠢蠢欲动的周边国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变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敌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风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战略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