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

一辆三轮马车停在门外,胡亚基和唐景嵩从马车上下来,一同走进外交部大楼。

“美利坚国蛮横无理,无视南美诸国意愿,强行干涉南美洲事务,美国政府赤裸裸的霸权行为,是对美洲和平的严重破坏!

大汉国作为美洲国家一员,愿意与大英帝国一同联手,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对南美洲现行秩序的干预和破坏。”

胡亚基代表汉国政府,严正表明本方的外交立场。

“汉国是美洲地区的重要大国,大英帝国身为文明世界秩序的捍卫者,非常愿意与汉国政府建立紧密的外交联系,携手维持南美洲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促进南美洲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英国公使亚尔曼得到想要的结果,最初因为漫长等待产生的焦虑感顿时烟消云散。

“在美洲大陆,大英帝国与大汉帝国具有一致的经济利益,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所以,为了促进南美洲诸国间的国际商业交流,帝国政府希望贵国能够做出更大的努力,解除汉国本土在经济领域中对大英帝国资本的限制,以更加开放平等的姿态,允许帝国商船进入巴拉那河内陆流域进行商务活动。”

“建立在平等互利原则之上的商业交流、合作才能长久,大汉国对于外来资本进入本土投资一直持积极态度,英国资本进入本土,也是政府乐于看到的事情,但是,恕在下直言,在经济合作方面,大英帝国并没有给予大汉国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胡亚基软兼备的反驳了对方一句,继续道:“阿根廷纷争结束后,为了照顾大英帝国的利益,我方政府对贵国在阿根廷、乌拉圭等地区的资产进行了妥善的保护,而且对于铁路改制计划,我方充分考虑了贵国资本的实际情况,放弃了全面收归国有的方案,转而选择了国营、民间混合股份制方式,将百分之四十九的资本留给包括贵国商人在内的民间资本,政府只保留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以及运营权、维护权。

但是面对我方做出的善意举动,贵国政府却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在马岛、巴拉圭、购舰、留学生派遣、工业技术引进等方面,贵国政府丝毫不考虑我方政府和民间百姓的感情,不仅在留学生派遣、工业技术引进、购舰等领域,多加设置阻碍,而且在马岛主权归属和巴拉圭局势变动两方面,强行拒绝了我方的合理要求。

如果贵国政府不能正视我方政府的正当权益要求,那么所谓扩大两国经济合作、以更加紧密的方式,应对美利坚在南美洲地区的扩张,也难以落到实处。”

“为了表示加强、深化双方合作的诚意,帝国政府愿意尊重汉国在巴拉圭王国合理的利益诉求,也愿意在留学生、工业技术引进等领域,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但是对于马岛主权归属问题,帝国拥有绝对合法、合理的依据以确定马岛归属于大英帝国。

早在1592年,渴望号上的英国航海家戴维斯(John Davis)便发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第一个登上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人。

1765年,帝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建立第一个人类定居点,虽然在1770年被西班牙人破坏,但是于1771年恢复又恢复了在西福克兰岛的前哨基地,

1774年帝国因为经济原因撤出马尔维纳斯岛,但并未放弃对群岛主权的要求。

1833年初,帝国将非法占据马岛的阿根廷移民赶走,重新恢复了对当地的管理。

1841年,帝国特地从本土派遣数名文职官员至岛上,建立管理机构。

而现在,帝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实行主权管治的时间近三百年,岛上2000余名定居者也全都是帝国国民。

贵国政府以阿根廷非法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期间的事例为依据,向帝国声讨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毫无法理依据!”

英国公使亚尔曼粗略列举出英国占有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依据,毫不退让。

“马尔维纳斯群岛历经贵国、法国、西班牙和阿根廷统治,因为历史原因,主权归属问题复杂,我国政府愿意尊重贵国的利益,搁置马岛主权争议,承认贵国实际统治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事实,不过,至于双方在经济合作、技术引进交流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经过详细商讨后,才能确定。”

胡亚基不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上与英国公使纠缠,转而将谈话的重点重新引到两国经济合作问题上。

“当然,英、汉两国间进行更加密切的经济合作交流牵涉面甚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得出两国同样满意的结果。”

英国公使亚尔曼回应道:“出于对贵国的尊重,大英帝国会做出照顾贵国利益的让步,同时,帝国也希望贵国能够忘记以前发生的误会,做出对双方有利的决策。”

“对于朋友,大汉国向来是慷慨和欢迎的,这一点请阁下放心。”

胡亚基笑着与亚尔曼握手,积极回复道。…………

为了给美国人树立一个拦路对手,维护英国资本在南美洲的利益,英国人放松了对南美汉国的限制,在一些无关本方核心利益的方面做出了让步。

1889年1月17日,英汉两国签署了旨在共同遏制美国的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为:

一在购舰、留学生派遣、工业技术引进等方面,英国解除对汉国方面的限制,给予汉国与东瀛同等的权限和地位(早在甲午之前,英国便开始扶持东瀛。)

二英国承认汉国在巴拉圭王国的权益,允许汉国政府在利益受损的时刻,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

三搁置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议,汉国承认英国控制群岛的现实。

四汉国承诺加大在铁路、金融、农业、畜牧业、化工、电气等领域与英国的合作,允许英国在本土设立四家外资银行,(四家英资银行与本土民间银行一样,接受帝国中央银行监督、管控。)

五汉国方面承诺加强巴拉那河、巴拉圭河流域的治安管理,扩大英国商船在两条大河自由通航的权限。…………

协议签订完成,次日,汉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直接点明美国政府举行美洲国际会议的意图,揭露美国通过资本输送的方式,对南美洲诸国进行经济剥削的阴谋手段!号召南美诸国认清美国的的真面目,拒绝在华盛顿举办的美洲国际会议。

与汉国外交部相互呼应,英国政府于1月20日,同样发布态度明确的声明,直言反对美国介入南美洲事务。

受英国人态度影响,

智利、巴西共和国最先表态退出美洲国际会议,稍后几天,秘鲁、厄尔多瓜等国也先后表达了委婉拒绝的态度。

诸国纷纷拒绝参会,愿意参加会议的国家只有中美洲一票小国和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两个南美洲国家,遭此挫败,第一次申请举办的美洲国际会议,最终因为参与国家数量不足而被美国政府宣布取消。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变故 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国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九十章 作战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一百四十二章 农业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百五十三章 寻衅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三百四十章 无题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个问题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七十一章 拜见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机器设备类别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五十九章 视察军工厂第八十七章 战斗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马尤三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发现奸细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刚果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三百一十章 整顿三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设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