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实力对比

阿根廷总统府,已经七十余岁的阿根廷临时总统米特雷一边在在房间内开回跺着步子,一边不时的回头望向墙面上的地图。

墙面上悬挂的地图范围包括阿根廷全部的领土面积,不过地图上面用红、白黄三种颜色标注出来的三块区域表明,阿根廷并不是构成一个国家的统一整体。

用红色标注的北部六省区域属于被汉国占领的地区,中西部用白色标注的区域则为以乌尔基萨为代表的地方反对势力,而黄色区域则为听从联邦政府命令的地区。

三块区域中,白色区域面积最小,黄色区域面积最大,不过黄色区域涵盖的地区很大一部分是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被米特雷划分为联邦政府控制范围,但是由于当地印第安人的存在和汉国势力的渗透,阿根廷联邦政府对那里的控制力度有限,而且巴塔哥尼亚气候干燥,贫瘠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也不能为米特雷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排除控制力度薄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阿根廷联邦政府直接掌控的区域面积并不比地方势力高出多少。

阿根廷国内不断恶化的分裂趋势源于1870年战争失利,在这次战争中,中央军队与汉国国防军的交战中遭遇惨败,阿根廷前总统不仅因为战争失利丢掉性命,也丢掉了借以上位的根据地科尔多瓦。

科尔多瓦省位于阿根廷中部,是阿根廷重要的工业基地与经济中心,在阿根廷国内,经济和政治地位仅次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正是由于科尔多瓦省具有的特特地位,米特雷辞去总统职位后才选择萨米恩托担任他的势力继承人,但是米特雷没有想到的是,一向被自己看中的萨米恩托遇到了更加强大的对手,不仅失去了支撑他权利地位的军队,而且还把根据地给丢了。

在米特雷心中,萨米恩托被刺杀是件不幸的事情,而丢失科尔多瓦省导致的后果则更加严重。

萨米恩托死了不要紧,米特雷手下亲信众多,再挑选几个人作为萨米恩托的替代者同样能够接受,但是当米特雷的老对手趁着萨米恩托被刺杀、中央政府权威削弱的机会出手占据科尔多瓦省,米特雷面临的局势便更加恶劣。

乌尔基萨和他的亲信费尔拿占据阿根廷两省之地,而随着阿根廷第二大省份科尔多瓦落入他的手里,乌尔基萨一举获得与米特雷分庭抗礼的资本,再接着,阿根廷的局势朝着米特雷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发展,科尔多瓦周边的门多萨、圣胡安等省份纷纷改换门庭加入乌尔基萨一方,并且借助战争失利的借口不断向他施压,搞得米特雷筹划恢复阿根廷经济、和人口增长的计划一直得不到有效实施。

1870年战争以前,阿根廷国土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80万,而八九年时间过后,因为北部六省领土的丢失和持续不断的国内混战,即使国内白人家庭保持较高的生育水平,阿根廷的人口数量也只是徘徊在150万到160万左右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米特雷目标中的200万以上的人口规模。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欧洲人口大规模迁出的第一个爆发期,但是阿根廷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它错失了接收移民的最有利的时机,绝大部分有意向移民阿根廷的白人因为担心自身安全等因素放弃了移民阿根廷的打算,转而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作为移民的目的地。

而与阿根廷人口增长缓慢形成对比的则是汉国持续涌入的人口,十年前汉国人口只是阿根廷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十年后的1878年年末,汉国华人人口达到五百六七十万人的规模,比阿根廷总人口的三倍还要多。

人口数量是国家潜在军事实力的重要表现,汉国迅猛增长的人口已经让米特雷感受到巨大威胁,而汉国刚颁布的政策法令则直接让他放弃了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使他明白,决定阿根廷命令的最大挑战已经到来。

汉国对阿根廷的野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米特雷一直为与汉国的大决战做着准备,但是在米特雷的认知中,两国间的大战最少在三五年甚至十年后才可能展开,他还有许多时间慢慢做准备,可是鸟粪战争的突然爆发和汉国一方的动作严重打乱了米特雷的部署,

联邦军队数量还没有恢复到1870年之前的水平,联邦政府的实力也不足以压服乌尔基萨等地方反对势力,这个时候与汉国开战对阿根廷十分不利。

米特雷当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迎接与汉国的决战,但是西方白人信奉的上帝他老人家显然无法满足他的愿望,因此,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米特雷只能依靠联邦政府本身具有的实力直面汉国带来的挑战。

米特雷在房间内苦思冥想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大致整理出应对汉国进攻的方案后,米特雷吩咐随从邀请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前来商议要事。

汉国政府发布具有战争信号的法令后,最为着急的并不是阿根廷临时总统米特雷,而是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

乌拉圭国土狭小,十七万平方公里的总国土面积中,已经有六万多平方公里落在汉国手中,一旦战争再次打响,首当其冲受到侵略的必然是乌拉圭这样的小国。

乌拉圭只有区区几十万人口,要想保卫国家安全只能寻求阿根廷的帮助,所以洛伦索·拉托雷得知汉国方面的消息后,立刻乘船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准备与米特雷共同商讨出如何对抗汉国的方案。

“洛伦索·拉托雷总统,汉国发布的政令是什么意思,想必阁下已经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米特雷看到匆匆赶来的洛伦索·拉托雷,直接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紧密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汉国的武力威胁,在这一点上面,阁下应该没有疑问吧?”

“没有没有,乌拉圭上下国民愿意与阿根廷人民一道,共同抵抗东方黄种人的入侵。”

乌拉圭总统洛伦索·拉托雷立刻表态道。

“大战在即,阿根廷、乌拉圭两国确实需要紧密合作。”

阿根廷、乌拉圭原本都属于西班牙统治下的拉普拉塔拥堵区,在两国的外交关系中,阿根廷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于乌拉圭总统愿意处在从属位置与阿根廷共同对抗汉国的表现,米特雷没有感到意外。

就确定两国合作关系的主导权取得一致后,米特雷接着阐述应对汉国威胁的具体方案:

根据汉国的地理位置,我推测汉国的进军路线主要有三种,

一是从南里奥兰德出发,从贵国境内行进,先进攻贵国首都蒙得维的亚,再以蒙得位的亚为前进基地,进饭布宜诺斯艾利斯。

二是沿巴拉那河南下,沿途占领圣菲、巴拉那、罗萨里奥,最后再围攻布宜诺斯艾利斯。

三是利用其海军力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拉普拉塔登陆,从背后威胁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全。”

“阁下认为汉国部队会选择哪条进攻路线?”

“沿巴拉那河南下是最快捷的一条进攻路线,不过汉国部队要是选择这条路线的话,需要占领沿岸的圣菲、罗萨里奥等沿岸要塞,难度很大。

而从南里奥格兰出发以贵国为跳板,最后进攻布宜诺斯艾利斯,汉国政府需要为进攻部队提供大量的后勤保障,物资耗费量巨大,不利于长久作战。

如果汉国军队选择海上登陆作战,虽然能够避开我方部署在北部的防御部队,但是登陆部队同时要面临物资补给困难,运输人数有限的困境。”

米特雷分析完汉国部队每一种可能的进攻方案后,解释道“三种进军方案各有利弊,依据我的判断,汉国部队可能采取三路齐进的进攻策略,然后在三路进攻部队中,指定一路或者两路部队担任主攻,另一路担任佯攻任务。当然,汉国也有可能三路进攻部队都是主攻,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我不认为汉国部队指挥官会这样做。”

米特雷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判断出汉国部队可能的进军路线后,接着便开始着手进行针锋相对的部署:

首先增加巴拉那河流域武装巡逻船的数量,加强对汉国方面的警戒工作。

其次派兵驻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巴拉那河沿岸重镇圣菲、罗萨里奥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城市拉普拉斯

第三颁布减税、加强地方自治法令,号召青壮国民参军

第四……

感谢海华帝国大帝同学100币、思澈同学500币、无幽15同学100币、流年似水岁月无情同学100币打赏支持!

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十一章 狙击比试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章 暴动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
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零二章 断巴西联军后路第十一章 狙击比试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战上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发展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纳西翁 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国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布局与准备第二百三十章 刚果三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一百七十五章 贫民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八章 战后总结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顿 完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应对与布局第二章 暴动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关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人 完第二章 暴动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四百一十章 英国政策转向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永福的心思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鲁士与增援华人海盗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与巴西方面情况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与共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