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电力

随着南美汉国崛起效应的扩散,国际局势也越来越朝着与原有历史不同的轨迹发展。

南美诸国局势持续动荡,部分居住在南美地区的白人家庭和欧洲过剩人口,陆续放弃南美洲,转而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作为移民目地地。

受到这种变化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乃至非洲地区的南非、罗得西亚等殖民地,也接收了比历史同期更多的白人移民。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白人数量增多,西方社会在世界诸族群角逐中,实力比历史同期更强,面对因为汉国崛起产生的历史变动,李明远在感到诧异的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急切的紧迫感。

时间愈是临近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便愈是成熟、复杂,而李明远在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便越来越小,因此,为了尽力降低蝴蝶效应对汉国利益产生的负面影响,部分核心技术、武器的研发进程务必加快、抓紧进行。

“使用直流方式运输电力消耗大、成本高,不适宜广泛推广,

美国人爱迪生虽然主张使用直流,试图尝试各种方法,扩大直流电的供电范围,但也只是使中小城市的供电情况有了部分改善。而对于大城市的供电,经过爱迪生改进的直流电站仍然无能为力,

电力运输领域的未来在交流发电方式上,

本土地区虽然缺乏优质无烟煤,但是普通的动力煤资源却是不缺,江东三州动力煤储量丰富,完全可以用作火力发电的原料,而且本土中部和北部地区水力资源丰富,可以尝试在部分水流湍急、水位差较大的流域建设大型水力发电站,合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

电力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源动力,李明远对本土在电力领域的发展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关注。

“火力、水力乃至风力都能够产生宝贵的电能,而在1882年,本土开始兴建第一座中型水电站的时候,因为技术储备不完善,只能采用直流发电模式等原因,导致兴安河水电站(普里梅罗河水电站)一直存在着发电效能低下、运输过程消耗巨大等问题。

最近这些年,长安、松江、淮阳、新京等城市出现大批新兴企业,对电力的需求更加旺盛,而以兴安水电站为例,第一代发电站使用的发电机组,单机发电量不过二三十千瓦,一座总发电功率一百千瓦左右的发电站,仅仅能够满足三五家中型工厂用电需求,却无法承担覆盖全城区的供电任务。”

相比于化工领域,电力领域的技术水准和掌控难度又更高一些。

同时,化工专业出身的李明远可以在许多细分领域给予关键性的指导,而在电力领域,仅仅是方向性的指导,对电力研究人员的帮助,却没有在化工领域那般效果明显。

如果使用交流方式远程供电,就需增协电压以降低输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然后又必须用变压器降压才能送至工成和企业。

汉国最初使用的直流变压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当然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

而交流变压器相对复杂,皇家科学院在1882年兴安水电站投入运行后,便开始了对交流变压器的研究,但是直到1886年,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工程师斯坦利研制出了一款性能优良的交流变压器后,汉国方面通过借鉴斯坦利的技术经验,才于1887年研制出一款本土化的交流变压器。

汉国在交流变压器领域落后于美国人一步,

不过靠着李明远提供的部分先知优势,在发电机组领域,汉国本土却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就,

早期发电机靠蒸汽机驱动。1883年9月,皇家科学院利用新发明的机械涡轮机替代蒸汽机,直接与发电机连接,同时去掉云齿轮等装置,解决了发电机组运行不稳定、磨损严重等问题。

1886年5月,新型涡轮机发电效能达到75卡瓦,并且在巴拉那河畔建一所实验型水电站中,运行良好。

1886年以后两年多时间内,皇家科学院众多科研人员尝试对涡轮机性能进行实验性改进,并且于1888年7月研制出一款转速9000转每分钟,发电功率150千瓦的第二代涡轮机。

发电功率一百五十千瓦的小型涡轮机与后世动辄百万千瓦的涡轮机相比,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在当前时代,技术水平能够达到汉国类似标准的,也只有英、美、法、德四国而已。

在交流水电发电站中最早占得先机,中途虽然因为技术储备因素,比美国人慢了一步,不过汉国用了五六年时间,又一次在电力核心领域取得进展,重新与美国、德国站在电力领域的同一起跑线上,这便意味着,陷入停顿中的发电站建设项目,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期。

一边进行第二代发电站的建设工程,一边攻坚第三代、第四代发电站技术难关。

李明远坐在上首位置,给工业部电力司官员们下达了明确的目标:“1900年之前,完成1000千瓦涡轮机的研究目标,1910年之前,将涡轮机的发电量提高至10000千瓦。”

依照西方诸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研发进度,李明远给官员和皇家科学院相关科研人员们制定的研发目标,算不上异想天开,毕竟在原有历史中,西方诸国也在差不多时间期限内,完成了发电功率的技术攻关难题。

“陛下,发电项目涉及诸多领域,臣请求拨付更多科研人员协助工部电力司展开工作。”

工部总长申先是接下任务,随即提出条件。

“本土各大高等院校毕业的物理专业高材生优先供你挑选,皇家科学院中,与电力相关的科研人员也优先配合你们的工作。”

李明远大度道:“这些人你先用着,再过两三个月时间,等到政府从西方各国聘请的电力研究人员抵达本土,你们的任务难度会降低不少。”

“谢陛下。”

工部总长微微躬身行礼,随后谨慎问道:“皇家科学院中有十二名德国电力研究人员,这次聘请的电力研究人员中,大部分也是德国人吗?”

“德国人占了一半左右,剩下的还有奥匈帝国人、法国人以及一个美国人。”

李明远回忆起这次高薪聘用的名单,笑道:“我倒是记错了一个人,特斯拉没有入籍美国,他现在严格来说,应该是塞尔维亚裔奥匈帝国人。”

上一世身为一个理工男,不可能没有听说过特斯拉的大名。

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一段时期内,特斯拉可以说是成就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终其一生,他建造了美国最大的交流水力发电站,相继发明了无线电遥控技术X光(X-Ray)摄影技术、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真空管、霓虹灯管、飞弹导航等数百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科技技术,并取得约1000项专利发明,但是这些却没有使他腰缠万贯,反而时常落入经济拮据的窘境。

早在1880年,汉国方面便派出人手与特斯拉接触,但是因为西方舆论对汉国政府的恶意抹黑,以及特斯拉本人醉心于科研技术的研发等原因,劝说行动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1880年的特斯拉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汉国方面的行事手段,把他强行绑到南美本土,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个被强行绑来,不愿意合作的特斯拉,并不能对汉国的科技研发事业带来帮助,因此根据本土政府的指示,对于特斯拉的劝说工作,一直以温和的方式进行着。

1888年,针对特斯拉的长久部署取得了最后成功,在汉国方面的暗中挑拨和影响下,特斯拉与美国同行们的关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1888年2月,爱迪生贿赂买通某些政府官员,以涉嫌非法竞争为由,将特斯拉告进了大牢。

1888年4月,特斯拉电气公司被取缔,虽然特斯拉本人被放了出来,却也失去了他在美国所有的资产。

1888年10月,对美国同行,尤其是原雇主爱迪生的卑略行为感到彻底失望后,身无分文且遭受排挤的特斯拉,无奈的同意了汉国方面的邀请,答应到南美本土从事科研工作。

虽然手段有点不光明,但是只要能够完成本土政府交给的任务,别说只是暗地中使些小手段,就是更激烈的一些方法,那些派驻到美国的情报人员,也会去尝试。

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四章 军火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九十七章 和谈
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鲜女性移民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十五章 会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三百零九章 整顿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七十二章 临行前第七十章四章 离开秘鲁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变 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四百七十章 亚松森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时代 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第四百五十章 战启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华人士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们的国将陨落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少壮派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转型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战下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第二百一十章 洪门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一百零四章 大战前的休整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465章 无题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国 完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开启第十八章 侦查阿雷基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前第四百四十章 装甲战舰时代来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八十五章 后续部队情形第四章 军火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军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二百六十三章 鸟粪战争爆发第十三章 秘鲁反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刚果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七十三章 俘虏达丁尼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跃发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二十四章 激战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题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滩头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顿风暴 完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结束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第四百零六章 少壮派军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将第二十九章 占领阿雷基帕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四十四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亚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九十七章 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