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缘起(五)

老头子从此上心,从云瑾五岁开始,就慢慢教云瑾开始习练老头子师门用来锻炼的养生太极,闲暇时给云瑾讲解道藏。1;912;;5991;4;;1;19;19;19;;6;1;5;5;1;8;1;21;;6;1;9;11;09;;开始读学后,云瑾就能独自读懂诸多老头子藏起来的道经与一些闲书。

老头子刚好在云瑾五岁的时候平反,重新被中医院聘为主治医生,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平时都在家,只有遇到疑难杂症,医院无法处置的时候才会让他出马。

老头子在云瑾懂事后,让云瑾有时间就与蟠龙石沟通,将会获得极大的好处。蟠龙石会自动选择合适的主人,那表示有灵性,对于有缘人当然有极大好处。老头子就当多了个念想,不过也不太当回事,毕竟蟠龙石在老头子的师门流传了**百年,却始终没有人能解开其中的秘密,更别提得到什么好处了。云瑾倒也听话,有空就会用眼盯着左手戒指处。别人见不到蟠龙石,云瑾自己也看不到,不过自己倒是能感觉到,但也没沟通出什么东西。

在云瑾满五岁的时候,不仅开始习练太极,老头子还教云瑾开始修行静功,打坐养气。却不是师门内丹术那些经脉搬运,而是按照记载蟠龙石的典籍记载,养天地之气,体天地之道。此法在老头子师门不是没有人修炼,只不过从来没有人能够以此法踏入修行之门。

云瑾年纪尚幼,心思单纯,听老头子的话,于是按照老头子教的方法,却是在半月后即进入定境,初入修行之门,让老头子大为惊喜。那天老头子去医院后,云瑾独自在家打坐,等老头子回来,正值午时。

云瑾正在按照老头子所,收束自身各种念头,慢慢进入万籁俱寂的定境中。当定境持续,突然微阖的双眼只见白光现前,浩渺无边,湛然而清彻,仿佛过去的一切都消失了,万物都不复存在,惟有虚空浩渺的白光,极亮而不耀眼,就连身体都仿佛不存在了,同样变成了不可言状的光,竟然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

当清晨太阳升起,云瑾终于结束一次入定,只觉浑身舒畅,不可言状。长时间盘坐的双腿也不见刚开始学习盘坐时的酸麻。张开双眼,只见老头子欣喜若狂地望着他,不停地“好好好”,又问云瑾定中景象。

云瑾一边回想,一边慢慢给老头子定中景象,老头子从书房暗格中拿出一本内丹法门的经典《黄庭内景经》,让他自己慢慢看。正是叙述道家静功入定内景的典籍。云瑾慢慢读着,终于见到自己所修证的内景在道家典籍中称为“虚室生白”,譬喻在定境虚空中,生出白色的无量量光,照彻自身内外,让自身肉身与精神,逐步洗涤净化,乃是性光初萌的征兆。

虽然云瑾对书中所述一些景象并无任何参照,但不碍他将整本书逐句记了下来。在日后修行过程中,逐步用来印证自身的修行成就。

老头子也不多解释,只是云瑾已经踏入修行的门槛,日后不懈怠,则必然精进。还让他对内景不必理会,当常物视之,谨记“道法自然”的道理。是的,老头子教云瑾道家经典的时候,一本就是《老子》,叙述了人与天地,社会与天性等等关系以及大道幽深的道理,其中就有讲述“道法自然”。

自从这一日,云瑾打坐必入定境,于是老头子让他改为每晚打坐,刚好在天明出定,于是在习惯后,云瑾就再也没有睡过觉,每日必会以打坐入定代替睡觉时间。

云瑾也慢慢长大了,一日云瑾问老头子:“爷爷,我看很多经典里,最多描述性命修行,性功命功各有千秋,那爷爷你可不可以给我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老头子回答道:“所谓性,那就是人的精神与思想等等无形之物,而命,是人的精神与思想所连接的人的身体,包括肉身与肉身所包含的生命力。”

老头子进一步:“爷爷修行的内丹术,乃是性命双修之法,以自身为鼎炉,锻自身之神,最终鼎炉与自身之神俱为元神之资粮而成就元神。当然,爷爷暂时还没有成功。或许以后瑾儿你比爷爷还更快成就元神啊!”

云瑾听了,若有所思点点头。他此时还不知道,老头子教他的,是以老头子自身修行的内丹术为基来进行大道的阐述,虽然也是内炼金丹之术,但是却与云瑾修行的在典籍中记载的自然之道并不相符,因此在日后按照内丹术结丹之际,不得不跳出内丹术结丹的窠臼,自行转换为先天金丹大道。

云瑾又问:“爷爷,我看内景经里,很多描述内炼自身为天地自然,最终也不过是结丹,难道结丹才能成就元神?”

老头子正感觉教导多少有点不协调的感觉,听到这个问题才明白问题所在,自己无法脱离内丹术的范围给云瑾讲解,于是对云瑾:“瑾儿啊,爷爷修行的乃是内丹术,一起来,就往内丹术里跑。瑾儿你修行的法门不同内丹术,爷爷也只能按照师门典籍中的记载来教你,瑾儿你没有学过内丹之术,正好先自己看看,有疑问再来问爷爷。”完,就将记载了蟠龙石的典籍拿给云瑾,让他自行研读。由此,云瑾的修行进入了自行体悟摸索的阶段。

期间,老头子倒是给云瑾了蟠龙石的一些特性。譬如,蟠龙石能在修行时护持修行者,象云瑾这样年幼即开始修行的,蟠龙石则能护持修行者自身不漏,修行内丹术的,更能逐步让修行者百脉俱通。只要能性光圆满,即可炼神淬丹,金丹成就在望。当然了,这种法也无法脱离内丹术的窠臼。而云瑾自身修行,终须与天地自然沟通,更以自身为天地自然,沟通内外,最终以天地为体,大道为元神,成就大道,超脱于天地。

蟠龙石则可助修行者沟通天地自然,更有助于天人合一,成就自身天地。当然,这些云瑾都没放在心上,毕竟,他还没有从蟠龙石得到任何信息,也不会把蟠龙石当做修行之助。因为,云瑾在典籍上早早就看到,外物不属于自身,蟠龙石的体悟是属于炼制蟠龙石的前辈大能,而不是云瑾自己的体悟。云瑾极为聪慧,知道想要超脱凡俗,必须自身得来的体悟才是正道。

在云瑾刚满六岁的时候,大运动结束差不多两年,他也开始了学生涯。老头子对当初的破四旧,还有史无前例的大运动记忆犹新,所以早早就告诫云瑾,不要显露任何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是会养生太极与修行静功的事情,千万别让人知道。

所幸云瑾聪慧,从开始读书就显得比较平常,和其他同学比也差不多,也同样和同学一起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玩水等等,就一个熊孩子的模样。他的成绩一直徘徊在班上前五名,就这样一边修行,一边读书,在改革开放七年后,进入了县一中读高中。

这个时候,是1986年,正是人们思想与精神无比迷惘的时候,大运动的开始与结束,让所有人的思想荒芜,信仰丢失。当他们看着旁边一茬茬先富起来的人们,生活比自己好上很多,不由得将信仰与精神转到赚钱与过好日子上来。

因此,人们逐渐变得**丛生,各种各样的奇谭怪论层出不穷,对于这个县城来,最轰动的事件,乃是云瑾在初中的一个女同学的哥哥,进入了物资局后常驻省城潭州,而他们家因此也先富起来。此时别人都无比羡慕这个女同学家的优越条件。

两年后,她哥哥因为盗窃被捕。而更为离奇的是,四年后,她哥哥出狱后,竟然骗取公司一部分资金后潜逃至闽省,欲劫机飞往宝岛,结果劫机失败,在羊城市蓝天机场降落时,与机长一同在驾驶舱的大火中失去生命。

因为此时虽然逐步放开了政治与经济环境,物资逐步充足,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对于理想、未来之类的思考,却让人越来越迷茫,仿佛整个国人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而只能将理想放到眼前逐步好转的生活上,或者将理想与未来放到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

正因为如此,造就了日后无数的贪腐硕鼠,让执政党逐步被这种风气所弥漫腐化。最严重的是,曾经有顺口溜云:“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可见失去理想和未来对国家和社会所造成的伤害。同时,一股由西方所发起的思潮在华国内部开始慢慢发酵蔓延。自身思想的迷茫,导致无法正确判断这股思潮的真伪,让其逐步壮大。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为共和国内部思想的替代品,正好被西方所利用,用物质来买通内部喜好奢靡生活的败类,让其鼓吹西方为我华国专门制造的自由思潮,意图让我不战而败。

这种苦果终于在三年后成熟爆发,那些被收买的败类,纠集了被这股思潮所影响学生,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仅次于史无前例大运动的新的运动,被称为**。

继天真的学生之后,一些败类又煽动了不少其他人,譬如很多刑满释放人员,一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工人,等等,让国家再次经历了剧烈的思潮动荡。

在这次动荡里,对国家伤害最重的,不是那些打砸抢的流氓分子,而是饱读诗书的学生与那些被“明”国家所庇护的所谓思想家与人权斗士。以前再严厉,也是对自己传统化的反思与选择,而他们却被洋鬼子收买后拼命攻击自己的传统化。想当年国家贫弱的时代都没有的这种败类,结果在这个时候一些真正的牛鬼蛇神都跑了出来,可见思想缺失的危害。

终于,领导人在最**时刻果断为这股思潮定性,重新反思自己,让党和国家开始思想的重新建立,逐步收复那因为自身缺失而被西方所占领的思想阵地,艰难地开始前行。从此以后,华国摆脱了以前那种稍嫌极端的西方所传过来的思维,转而重新梳理我华国几千年来的智慧与传承,让我华国有了自身的思想与方向,不再迷茫。

作者按:什么是缘起?就在上面这最后一个段落里道明了真相。把今后的大方向点明,华国传统化作为基石,同时作为传承了传统化的云瑾作为将来一切的开端与缘起。道家因缘际会,这个缘,就是我们常的缘起,就在这里。

第15章 星空(六)第4章 芥子(二)第15章 星空(一)第16章 时空(三)第1章 缘起(二)第15章 星空(二)第7章 烟霞(三)第5章 女丹(一)第10章 学而(三)第15章 星空(六)第4章 芥子(三)第14章 成道(六)第16章 时空(四)第9章 弄璋(二)第5章 女丹(六)第5章 女丹(六)第13章 混沌(七)第14章 成道(五)第11章 华云(四)第3章 同尘(一)第13章 混沌(二)第15章 星空(二)第11章 华云(二)第10章 学而(三)第6章 宁静(二)第2章 坐忘(四)第14章 成道(四)第10章 学而(四)第13章 混沌(六)第15章 星空(五)第1章 缘起(四)第12章 新星(四)第4章 芥子(一)第15章 星空(四)第1章 缘起(一)第13章 混沌(二)第6章 宁静(二)第4章 芥子(四)第4章 芥子(三)第8章 燕尔(三)第6章 宁静(二)第8章 燕尔(六)第8章 燕尔(一)第9章 弄璋(六)第3章 同尘(二)第11章 华云(一)第2章 坐忘(七)第3章 同尘(五)第6章 宁静(六)第8章 燕尔(三)第8章 燕尔(二)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一)第2章 坐忘(三)第8章 燕尔(五)第7章 烟霞(六)第7章 烟霞(三)第3章 同尘(一)第4章 芥子(三)第12章 新星(一)第6章 宁静(三)第8章 燕尔(四)第9章 弄璋(二)第5章 女丹(六)第13章 混沌(五)第3章 同尘(四)第4章 芥子(一)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五)第5章 女丹(六)第7章 烟霞(三)第2章 坐忘(二)第7章 烟霞(六)第1章 缘起(一)第14章 成道(二)第2章 坐忘(七)第2章 坐忘(七)第5章 女丹(四)第2章 坐忘(四)第14章 成道(一)第8章 燕尔(五)第8章 燕尔(六)第8章 燕尔(七)第3章 同尘(四)第14章 成道(一)第10章 学而(四)第5章 女丹(二)第12章 新星(三)第11章 华云(四)第5章 女丹(五)第9章 弄璋(二)第9章 弄璋(三)第1章 缘起(二)第9章 弄璋(一)第9章 弄璋(三)第12章 新星(三)第13章 混沌(四)第12章 新星(一)第3章 同尘(三)
第15章 星空(六)第4章 芥子(二)第15章 星空(一)第16章 时空(三)第1章 缘起(二)第15章 星空(二)第7章 烟霞(三)第5章 女丹(一)第10章 学而(三)第15章 星空(六)第4章 芥子(三)第14章 成道(六)第16章 时空(四)第9章 弄璋(二)第5章 女丹(六)第5章 女丹(六)第13章 混沌(七)第14章 成道(五)第11章 华云(四)第3章 同尘(一)第13章 混沌(二)第15章 星空(二)第11章 华云(二)第10章 学而(三)第6章 宁静(二)第2章 坐忘(四)第14章 成道(四)第10章 学而(四)第13章 混沌(六)第15章 星空(五)第1章 缘起(四)第12章 新星(四)第4章 芥子(一)第15章 星空(四)第1章 缘起(一)第13章 混沌(二)第6章 宁静(二)第4章 芥子(四)第4章 芥子(三)第8章 燕尔(三)第6章 宁静(二)第8章 燕尔(六)第8章 燕尔(一)第9章 弄璋(六)第3章 同尘(二)第11章 华云(一)第2章 坐忘(七)第3章 同尘(五)第6章 宁静(六)第8章 燕尔(三)第8章 燕尔(二)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一)第2章 坐忘(三)第8章 燕尔(五)第7章 烟霞(六)第7章 烟霞(三)第3章 同尘(一)第4章 芥子(三)第12章 新星(一)第6章 宁静(三)第8章 燕尔(四)第9章 弄璋(二)第5章 女丹(六)第13章 混沌(五)第3章 同尘(四)第4章 芥子(一)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五)第5章 女丹(六)第7章 烟霞(三)第2章 坐忘(二)第7章 烟霞(六)第1章 缘起(一)第14章 成道(二)第2章 坐忘(七)第2章 坐忘(七)第5章 女丹(四)第2章 坐忘(四)第14章 成道(一)第8章 燕尔(五)第8章 燕尔(六)第8章 燕尔(七)第3章 同尘(四)第14章 成道(一)第10章 学而(四)第5章 女丹(二)第12章 新星(三)第11章 华云(四)第5章 女丹(五)第9章 弄璋(二)第9章 弄璋(三)第1章 缘起(二)第9章 弄璋(一)第9章 弄璋(三)第12章 新星(三)第13章 混沌(四)第12章 新星(一)第3章 同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