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乌江之畔(二)

“大角羊培育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众多的家族和系列了。”南铁公司副总裁、前中央执行委员、农业部创始人金科拉看着一群灰不溜秋的羊,慢悠悠地说道:“这种新品种羊仔细分的话,应该是一种毛肉兼用的半细毛羊,因为是镇海县香山乡配种站培育出来的,我看就叫香山羊吧,以产地命名。以前的那种命名方式得改改,培育出来的绵羊也叫大角羊,山羊也叫大角羊,太不科学了。”

金科拉嘴里的香山羊目前大概是国内分布较广的绵羊品种之一了,除了国营牧场大量养殖外,民间也有很多人领了回去饲养。这种羊成年公羊体重在50-90公斤之间,剪毛量5-12公斤;成年母羊约为40公斤,剪毛量3-6公斤。所产羊毛属于半细毛,一般为白色,毛长12厘米左右,平均净毛率55%,可以用来制造精品呢绒,产羔率为110%,成活率一般在75%上下。看得出来,这种羊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培育品,且遗传稳定,值得以此为父本、母本继续深挖下去。

除了所谓的香山羊外,东岸境内这些年培育出的著名羊还有黑河羊和乌江羊。这两种羊都是东方县牧场乡育种站所培育,培育出来的时间点分别在东岸决意开发西北内陆(黑河流经区域)和乌江流域的前夜,故此得名。

先说黑河羊。这种羊是先用大角羊与拉普拉塔本地的一种羊进行杂交,产生的一代母羊再用大角羊进行回交,后代理想型横交固定而成。体重、产毛量均略逊于大角羊,但净毛率较高,毛也具有大、中弯曲等特征,适用于针织。产羔率为120%,成活率在80%左右。

最后还有一种新出来没多久的乌江羊。顾名思义,这种羊就是为了开发乌江流域而培育的新品种,曾长期在米林湖流域放养,看起来还不错。这种羊非常适应低洼潮湿地区,抗病能力强,成年公羊体重为55-75公斤,剪毛量为5.5-9.5公斤;母羊体重40-55公斤,剪毛量3-5公斤。这种羊产生的毛一般为浅黄色,大弯曲,且有着这个时代羊毛普遍具备的油汗性质,净毛率65%-70%,主要用于纺织毛线,做大衣呢料,产羔率为130%左右。

除了这三种羊外,东岸还从各地费尽心机引进了一些肉羊、山羊,不过其数量还很少,远不成气候。不过随着东岸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老百姓消费能力的逐步增加,羊肉市场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到了那时候,肉羊的春天也将随之到来。

“农业部不是认定了乌江羊更适合乌江流域的环境么,我看也差不离。”乌江地区警备司令廖逍遥从一匹战马上翻身下来,拽过一只咩咩直叫的小羊羔,笑眯眯地说道:“乌江羊的毛虽然粗了点,但是用来做粗呢大衣不错啊。实在不行还能拿去编制军用毛毯,我们东岸人也不是那些穷讲究的旧大陆贵族,能保暖就可以了,不会太注重其他的。”

廖逍遥说的是实情。鉴于目前战争已经结束,陆军军费又被海军大量积压,因此陆军部制定的给所有士兵(包括民兵)添置一件呢子大衣的计划面临着预算方面的庞大压力。如果这些大衣以及其他一些毛织物(如军用毛毯等)都能改由便宜的粗呢来制造,那么无疑会受到陆军部的热烈欢迎。

不过发展毛纺织业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了很多国家的利益,比如英国、西班牙和荷兰。在这三个国家中,西班牙是纯粹的原材料出口国,即他们只出口羊毛原料,基本没有成型的毛纺织工业,至于他们需要的呢绒嘛,以前部分由意大利地区提供,部分由荷兰人提供。如果说西班牙是纯粹的产业链底层的话,那么荷兰就是纯粹的产业链上游,他们自己产的羊毛少得可怜,因此大量进口外国羊毛(来自西班牙)和半成品呢绒(来自英格兰),加工好后再利用自己强大的供销网络销售出去赚钱。

荷兰人利用这种模式赚了一百多年的钱,不过自从英国人意识到要发展自己的呢绒工业从而停止了自己的羊毛及半成品呢绒出口后,荷兰人的这项生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这其实也是导致他们与英国关系日渐恶劣的众多因素之一。

呢绒市场的形势如今已经这么紧张了,东岸人要是再不管不顾地一头扎进去,并利用自己在纺织和染色上的技术代差与英国人、荷兰人展开竞争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就只有天知道了——说不定就是战争。因此,东岸人如果只是搞一些小规模的毛纺织工业,同时仅仅将自己生产的各色呢绒制品在本土及新大陆部分地区销售的话,那么这两个国家还可以容忍;如果东岸人不识相,一定要跑到欧洲市场与他们抢食吃,被断了财路的这两个国家说不得就要对东岸采取断然措施了。而执委会在这一点上也有很清醒的认识,目前东岸的呢绒制品(主要是大鱼河机器纺织厂在生产)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及拉普拉塔、智利,基本没威胁到英国佬和荷兰人的利益。

“先都养着看看吧。”金科拉站起身来,放下了手里的绵羊,说道:“南铁公司有意在南巴塔哥尼亚地区建立育种场,同时也准备在那里大力发展养羊业,以出口羊毛和冻肉。我看那里环境挺适合的,黑河羊有本土羊的血统,应该能够很好地适应兴南河一带的气候。在那个地方,羊就不圈养了,全散养,一公顷面积养个一只羊,差不多也够了,环境压力很小。至于降水丰富、植被茂盛的火地岛嘛,可以多养乌江羊,应该问题不大。不过那里的环境也很适合北美野牛、麝牛、驯鹿、驼鹿生长,目前要不是怕外来物种太多破坏当地食物链平衡的话,这些动物的引进早就大规模铺开了,也不至于目前还在无人小岛上封闭养殖。”

“怕毛食物链平衡。”廖逍遥闻言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道:“不就是因为南锥地区缺少大型食肉猛兽所以怕这些动物泛滥成灾么?其实没关系的,我们人类可以填补这里面的空白,那些野牛、麝牛、驼鹿什么的绝逼泛滥不起来。”

“呵呵,或许吧。”金科拉摸了摸微秃的头顶,笑了笑,说道:“羊的育种工作开展得不错,不过我们现在在狗的育种方面却不够努力啊。不但项目开展晚,而且投资力度也不够。眼看随着畜牧业的兴起,对牧羊犬之类的工作类犬只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此外,矿山、农场那边也提出需要一些追捕逃奴、寻找土著定居点的犬只,这些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好好培育啊。这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事关今后很多年的发展呢。”

金科拉这次从兴南港返回本土,主要还是为了给南铁公司再搞一批农业生产资料去,其中既包括农业机械、工具,也包括种子、牲畜等玩意——当然南铁公司是以成本价购买。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农业条件比如本土这么得天独厚,因此开发之前必须什么都准备好。

不过说到本土的农业条件,相信乌江地区基本是除了鸭子湖流域以外条件第二好的地方了。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也较丰富,冬天很难低于零下五度,夏天也很难高于35℃,又都是肥沃的平原土地,几乎可以认为是天赐的粮仓了。

目前乌江流域一共有四个定居点,除靖江堡周边三个外,还有一个当初夺自西班牙人手里的据点——永安港,也就是现在廖逍遥和金科拉两人所在的地方。这个据点目前有一千五百多居民,其中超过四百人是西班牙人,也就是当初整体投降东岸陆军的西班牙艾丝美拉达哨所的民兵及其家属。他们在东岸与西班牙的战争爆发时将哨所“移交”给东岸陆军,然后“保持中立”,战争过程中又决定“加入东岸国籍”,因此执委会决定仍让他们留居原地,同时又从老定居点迁移了一批国民过来与他们混居。

这次新移民来后,还将有相当数量的立窝尼亚人被迁移到这里,以充实这里的人口,尽发展本地的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而在接下来两三年内,乌江流域还将陆续兴建十个左右的定居点,这就是三到四个县的根基了。如果将来政府财力犹有富余的话,那么将西北铁路一股脑地从铁岭堡修到乌江岸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就贯穿整个东岸大草原了。

到了那时候,铁岭堡生产出来的各种机械、特钢也不用巴巴地去和别的物资抢有限的铁路运力了(目前西北铁路尚未复线化,不能完全释放运力),而是可以将物资直接运到乌江上的港口,然后出海运到其他地区。当然这么美的画面也许近几年内是很难看到了,毕竟铁路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尚没有着落,乌江流域的发展也有些滞后,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进行沉淀。

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五十六章 南方的英国人(四)第七十九章 伟大的航行(四)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线(续二)第十一章 大建设(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铁公司(一)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四百十三章 且战且退(二)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乌江之畔(七)第二百十二章 游击(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三十九章 血河(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二百八十章 火烧营房事件(二)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斩波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八十二章 大河以西(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四百十三章 且战且退(二)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托儿所”第四十二章 贸易与殖民(一)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灼热的经济(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经济工作(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捕鲸(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城,不堪一击!(二)第七十三章 目标:苏伊士港(一)第十六章 善后处置(二)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开发(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十九章 济南(二)第二十二章 百万法郎战争(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五十九章 决战:插曲(一)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三十九章 河中堡的困境(三)第六十章 塔城煤矿(一)第八章 安齐拉纳纳(八)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区(五)第三十章 圣奥古斯丁(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四)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三十二章 东岸见闻录(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九十三章 马岛开发计划(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六十八章 海军与海盗(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护航(二)第六章 狼群(一)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岱山岛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五十二章 追逐战(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稳固的后方第五十九章 艰辛的建设
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五十六章 南方的英国人(四)第七十九章 伟大的航行(四)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线(续二)第十一章 大建设(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铁公司(一)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四百十三章 且战且退(二)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乌江之畔(七)第二百十二章 游击(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三十九章 血河(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二百八十章 火烧营房事件(二)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斩波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八十二章 大河以西(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四百十三章 且战且退(二)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托儿所”第四十二章 贸易与殖民(一)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灼热的经济(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经济工作(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捕鲸(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城,不堪一击!(二)第七十三章 目标:苏伊士港(一)第十六章 善后处置(二)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开发(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十九章 济南(二)第二十二章 百万法郎战争(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五十九章 决战:插曲(一)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三十九章 河中堡的困境(三)第六十章 塔城煤矿(一)第八章 安齐拉纳纳(八)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区(五)第三十章 圣奥古斯丁(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四)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三十二章 东岸见闻录(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九十三章 马岛开发计划(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六十八章 海军与海盗(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护航(二)第六章 狼群(一)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岱山岛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五十二章 追逐战(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稳固的后方第五十九章 艰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