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扬帆远航

月的江边凡经微微有了一丝春的气息。一片片红梅迎风怒放,将十里长堤映染成了花的海洋,大江边上数十万京城百姓扶老携幼而来,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江畔,他们并不是来欣赏早春的梅花,而是要亲眼目睹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盛景,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即将护隋百艘大商船扬帆远航。前往遥远的西方国度,重建海上丝绸之路。

此时,二百五十艘战船正静静停泊在江面上,这是由五支水师卫合并而成的第一支大明远征舰队,士兵加上水手共有五万余人,但这次出征路途遥远,为了减轻补给压力,只有两万人参加远征,他们将护卫五百艘商船前往波斯湾、红海一带进行贸易,船舷站满了即将远航的官兵,在等待着最后的出号令。

而五百艘商船在金川门码头上6续地装载货物,这五百艘商船也是从辽东调来,由遮洋船改装而成,第一次作为商船远航,将无偿把仓位租赁给商人,经过近四个月的筹办和准备,并在报纸上广为宣扬,激起大明商人的极大兴趣,仅仅两个同时间,全国报名的商人已达万人,最后从中筛选出两千人。将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宗货物前往西方,二千名商人也随同货物一起西去,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产小在此之前都只是跑跑内河的小贩。但对财富的渴望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蔚蓝色的大海中去,遥远的路途和大海的险恶也阻拦不住他们的热情。

二千名商人将分别在京城、福州、广州三地上船,在京城上船的商人有一千余人。

这次远航贸易也并非是李维正的一时头脑热,早在两年前,辽东商队在南洋吕宋一带便间接和伊尔汗帝国的商人做了几次生意,获利丰厚,商人们都渴望和东方的大明做生意,这次前往西方就是大明王朝出了明确的信号。欢迎他们来大明经商,继续唐宋时代的兴盛贸易。

上午巳时,数千骑兵护卫着十几名朝廷重臣从金川门内缓缓而来,他们是来为大明的第一支海上远征军壮行,身着一品文官朝服的李维正骑马行在队伍的中间,他神情凝重,远远地望着停泊在江面上的十艘大明宝船,宝船巍峨庞大,傲视着大江东去。

这一天对他来说已经等候了很久,当年仅仅是因为他露出了一点点海权思想,便被朱元璋无情地扼杀了,可现在他是鼓励两千商人入海,而当年却是不准寸木下海,这是何等的不同,一个天一个地,不知朱元璋地下有灵,该会怎样地诅咒他?一个小小的证券公司操盘手,竟在明初彻底改变了历史。将大明宝船驶向了另一个广阔的大洋。

李维正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这时众人已经来到了江边,早在此等候多时的出蕃使裘海正和水师副都督陈万里一起上前来见礼。

“大人,所有船只皆已准备就绪,可随时出!”

李维正点了点头,肃然对裘海正道:“此去西洋,不仅仅是去做生意,还要考察各国的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要了解各地时局的变化,另外要及时现和培养尽可能多的本土人才,让他们成为我大明王朝的窗口和喉舌,你任重道远,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裘海正躬身施礼道:“属下明白自己的职责,当尽心竭力,绝不辜负相国的期望。”

李维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走到陈万里面前,陈万里立刻行了一个军礼,“参见大都督!”

“要说的话,我都已经给反复说过,这里我再提醒你一次,既要严守军纪,又不可堕了我大明军人的威严,还有我给你说的五个地方,你记住了吗?”

“属下牢记在心。修建五座军事要塞,成为我大明远征舰队的沿途补给站。”

李维正目光严厉的注视着他道:“我给你两万军队随行,就是建立补给站那么简单吗?”

陈万里心中十分紧张,低声道:“大都督是要建立五个汉人定居点,属下不敢忘记。”

“没有忘记就好。尤其我给你说的麻六甲和科伦坡两的,要派重军驻扎。”

“属下遵令!”

李维正又回头看了看商船,已经装货完毕,船板收回了大船,起钴。

“好吧!你们上船吧!”

裘海正和陈万里率领数百士兵深深向众李维正和大臣行了一礼,转身上了小船,十几艘小船向着停泊在江心的威正号宝船驶去,很快,众人上了大船。

岸边数十门大炮一起轰响,这就走出的信号,威正号宝船上大明龙旗冉冉升起,迎着江风猎猎招展,船队缓缓启动了。岸上数十万具众欢声如雷,向这支满载着大明王朝荣誉和希望的船队挥手告别。

李维正走到码头上,他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向大明龙旗告别,那面杏黄色的大旗飘舞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飘舞在浩荡翻滚的大江之上,大旗上那只狰狞的腾龙仿佛要一飞冲天,它显得是那么妖艳、那么动人心魄,向无边无际地远方而去。

李维正的心也仿佛跟着这条东方的巨龙渐渐地远去了。

(全书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157章 沆瀣一气第94章 叶家有事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236章 激战山海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26章 京都风云(五)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220章 风云疾变(上)第178章 潜龙出海(上)第198章 东征日本(一)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64章 生死之间第8章 父亲遭祸第18章 情况突变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53章 最后争夺第44章 顺藤摸瓜第31章 失踪两人第181章 初到辽东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43章 无忌其人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213章 一石二鸟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49章 景隆妙计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126章 顺水人情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171章 东宫祭灵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198章 东征日本(一)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220章 风云疾变(上)第2章 何去何从第225章 京都风云(三)第21章 决定辞职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60章 燕王军师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56章 再踏征程第232章 故伎重施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254章 该硬时硬第45章 楚王朱桢第21章 决定辞职第35章 各路神仙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248章 朝廷借粮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10章 明月初升第27章 苏州舅舅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37章 燕王之断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2章 正式摊牌第39章 意外发现第91章 初任千户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10章 高丽女王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36章 生死一线
第157章 沆瀣一气第94章 叶家有事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236章 激战山海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26章 京都风云(五)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220章 风云疾变(上)第178章 潜龙出海(上)第198章 东征日本(一)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64章 生死之间第8章 父亲遭祸第18章 情况突变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53章 最后争夺第44章 顺藤摸瓜第31章 失踪两人第181章 初到辽东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43章 无忌其人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213章 一石二鸟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49章 景隆妙计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126章 顺水人情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171章 东宫祭灵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198章 东征日本(一)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220章 风云疾变(上)第2章 何去何从第225章 京都风云(三)第21章 决定辞职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60章 燕王军师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56章 再踏征程第232章 故伎重施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254章 该硬时硬第45章 楚王朱桢第21章 决定辞职第35章 各路神仙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248章 朝廷借粮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10章 明月初升第27章 苏州舅舅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37章 燕王之断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2章 正式摊牌第39章 意外发现第91章 初任千户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10章 高丽女王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36章 生死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