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

礼部。

履新不久的礼部尚书徐学谟今天有些头疼,原因当然就是高务实的那道《请开藩禁疏》。

按理说,高务实这件事对于徐学谟而言比较不地道,因为宗藩问题除了宗人府之外,其在朝廷属于礼部的当管。高务实作为兵部的戎政侍郎,这道上疏实在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嫌疑。

你要是个科道官,那也还罢了,你一个兵部侍郎插手我礼部的事情,你眼里有我这个大宗伯吗?

哦,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

徐学谟所恼火的,首先也就是这点:高务实的确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虽说他徐部堂资历够老,乃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比高务实强了起码七八条街,可资历这东西也要看怎么比、什么时候比。

他徐部堂资历如此老,在朝廷摸爬滚打数十年,也才刚刚从侍郎晋升尚书,可人家高务实区区一个万历八年的金榜,现在居然已经是侍郎了,这怎么比呢?比起来实在让人气短,还不如不比。

资历之外,朝臣还可以比的无非就是事功和圣眷,顶多再加一条士林威望。可这三项徐学谟就更不敢比了。

论事功,高务实安南定北;论圣眷,高务实天下无双;论威望,人家是六首状元,甚至刚才传出的紧急消息还说内阁一致评价高务实为“天下文胆”。这还比个屁?

但实际上,在这三条之外,徐学谟知道自己最不能和高务实比的还有另外一点:势力。

高务实何许人也?那是许国一位堂堂次辅都压制不了的实学派头号人物,身兼三代首辅之遗泽,能够和申元辅面对面谈判的人。

他徐学谟呢?连眼下这个大宗伯都是靠着乡党关系,由申元辅悄然运筹,从前辅臣潘晟手里巧取豪夺而来的。

如此,高务实当然不会把他徐学谟放在眼里,或许在人家眼中,心学派中唯一可以称之为对手的,也就申元辅一人而已,余者皆不值一提。

所以徐学谟只能把这口气咽下,强迫着自己思考更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无非就是在高务实这么一搞之下,礼部到底该摆出什么态度来,是同意还是反对,亦或者作壁上观。

他首先排除了作壁上观这一条。宗藩问题毕竟是礼部的正管,别人都还可以考虑在事情明朗之前先不置一词,可礼部显然不能这样做,要不然皇上到时候问起来,难道礼部还能表示“我们局外中立”不成?

剩下的就无非赞同还是反对了。其实从内心本意来说,徐学谟是同意对宗藩动手的,虽说高务实今天这手笔看起来实在是太大了一些,怎么看都过于激进了,搞不好会惹出麻烦来,但他的思路徐学谟还是赞同的,那五条措施都算得上对症下药。

可是朝廷的事,又岂是心里赞同就一定能表示赞同的呢?高务实今天这一手,完全占据了全部的先机。可以这样说,将来只要朝廷对宗藩问题动了手,不论动到什么程度,取得了多少成绩,最后论功的时候都跑不了高务实的首倡之功。首功归了高务实,也就是归了实学派,这是毋庸讳言的。

既如此,我心学派往哪摆?难道就甘愿给人家鞍前马后打打下手不成?

而且眼下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从内阁最后传出的来风声,只是说五位阁老已经联袂去见皇上了,但却没有说阁老们最后商议出的立场。

这麻烦就大了,礼部作为宗藩事务风口浪尖的主管衙门,现在外头都在等着礼部表态,而申元辅偏偏没有传出消息来给他。徐学谟明知道自己此刻应该放出些风声安抚百官的心情,但却又实在不敢越俎代庖,以免万一曲解了申元辅的本意,那就彻底玩砸了。

靠着打太极打发走了第四批悄悄派人来询问礼部意思的心学派官员,徐学谟急得满屋打转,一边派人悄悄催问宫里的最新消息,一边派人出去了解各衙门的动向。

各衙门里头,工部肯定是最安静的,毕竟宗藩什么的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原先和他们有关系的也无非是新封亲王、郡王时可能需要工部安排修王府,但这种时候工部无非是个做事的,有就做,没有就不做,关系不大。

刑部方面的反应也不大,虽说宗室犯罪问题这些年变得逐渐严重,但由于宗室犯罪一般轮不到刑部乃至三法司过问,都是宗人府先处理,所以刑部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是无可无不可。

只是因为考虑到朝廷一旦按照《请开藩禁疏》的提议开放藩禁,那么将会有大批低级宗室转归刑部处置其犯罪,所以现在刑部内部有些人就已经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借机向朝廷申请更多的经费?——宗室案件肯定比较难办嘛,咱们多要点经费岂不是理所当然?

兵部方面反应一般,除了兵部职方清吏司有些兴奋之外,其余各司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

至于职方清吏司为什么会兴奋,其实也简单——这个司负责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他们负责拟定作战计划。

呃……你们是不是闲得慌,现在拟定什么作战计划?

其实不然,职方司现在还真是在拟定作战计划,而且目标还非常广泛,把二十几个亲王的藩国全部打上了可能谋逆的标签,然后在职方司内部搞推演。

但那不是最有意思的,有意思的是其推演中代表朝廷出征主力的不再是各地戍守的卫所、边军等等,而是新近编成的禁卫军。

职方司在各种推演中都把禁卫军当做朝廷出征的主力来用,只不过每次动用的都只有两镇到三镇,也就是两三万人左右。这倒也好理解,毕竟禁卫军现在是京营唯一的野战部队,乃是朝廷震慑天下用的,总不好随便一个平叛就全部开出去了。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以前的京营,没有“四十万”之说,拢共就那六万人马,可不能轻易开玩笑。

兵部的这个反应,徐学谟只觉得荒谬。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吃多了撑的,哪家藩王能蠢到造反?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吗?顶多也就是闹点事,到时候无非和朝廷慢慢扯皮罢了,怎么可能打仗。

何况就算真打仗,徐学谟也不觉得禁卫军有什么机会出战。北方的重要藩王基本都在边军的包围之下,怕是还没宣布起兵就要被传首京师;南方的藩王周边虽然未见得有什么边军,但他们离得太远,就算要剿也肯定是由当地督抚调本镇兵处理了,哪里等得到从京师派禁卫军过去?等禁卫军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吏部的反应就比较正常了,阖部上下异口同声,都表示支持开藩禁。好吧,吏部是实学派的大本营,有这个反应也不算意外,徐学谟听了报告就当没这回事。

六部之中便只剩下户部。户部的态度可就激烈多了,不仅全部上下议论纷纷,而且还众说纷纭。有说高宫保这次不愧是大手笔,如此一来户部的压力顿时轻了许多,终于不必一天到晚挂着苦瓜脸了;有说高宫保手笔虽大,但还是给朝廷或者说给天家留了颜面,没有把亲王、郡王一网打尽,尤其是潞王什么的……

言下之意,这些官员对于“即将之国就藩”的潞王还是保持戒心,不明白高宫保既然已经这么大手笔了,为啥还要留下这点尾巴不肯斩断。

按照他们的想法,那当然是一次搞定最好,像潞王这样的所谓“诸藩观瞻”,更应该当做榜样严格限制——他那潞王府到底还要花多少钱?那个景王遗业到底怎么办?

当然,持这些想法的基本都是品级比较低的官员,他们甚至没有得到风声,不知道高务实劝说潞王放弃景王遗业这件事。

事实上除了六部之外,真正表现得态度最激烈的还有一个衙门,那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的反应甚至比户部还要夸张,一大堆言官们聚集在一起嚷嚷。有的兴奋地表示高宫保果然是“天下文胆”,竟然敢以朝廷重臣之身提出宗藩问题,甚至还一出手就是如此大手笔;有的则更进一步,表示大家应该赶紧着手准备声援高宫保,以期把这件事闹大,让皇上不敢因为“亲亲”而拖延不决。

甚至还有人提出,说大伙儿不如更决绝一些,干脆一起去午门外“叩宫”,逼着皇上亲自出面,“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当场答应开藩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就是都察院的御史们兴奋得无以复加,一个个都嚷着要参与其中,“愿附骥尾,共襄盛举!”

而科道官一贯联系紧密,都察院激动成这样,六科当然也不能免俗,一些给事中甚至从宫里跑了出来(六科的办公地点在宫里,离内阁不远),和都察院的御史们一起商议该怎么扩大声势,声援高宫保的“义举”。

呃,之所以是义举,当然是因为高务实理论上不管这茬,他这么做完全应该是“基于义愤”。不管这事的高宫保都站出来了,咱们这些监督天下万事的言官岂能落后于人?

这些兴奋的科道官们还真不含糊,当场就让人找来笔墨,泼墨挥毫,写下声援高宫保的奏疏,然后问众人谁愿意附署联名。

此时此刻群情激奋,那是肯定不能装傻充愣的,于是不管心里是不是真的那么激动,反正一个个都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纷纷抢着上前,在那道奏疏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没过多久,一道附署了一百多名御史、给事中姓名的奏疏即告完成,很可能创造了两个大明记录:科道官附署名字最多,以及完成速度最快的上疏。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现在已经过了上疏的时间,理论上来说,此时通政司已经开始准备接收司礼监下发的圣上朱批了。

不过没关系,在座诸位谁都不是普通人,尤其是六科给事中们更是拍着胸脯担保,说一定能把这道奏疏直接送呈君前。

这话倒也不是吹牛,六科是有其特殊性的,不仅本身就在宫里办公,而且他们久在宫里,和司礼监也混得熟,直接把东西送到司礼监手中倒也不奇怪。

至于说程序问题……都这种时候了,几乎全部的科道官都签名附署的奏疏,于情于理也有直送君前的资格嘛!大明朝的科道官特权,那是和你说着玩的吗?

于是六科给事中们马上带着联名奏疏匆匆往宫里赶去了。

消息传到礼部,徐学谟急得嘴上冒泡,简直恨不得直接入宫去找申元辅请示机宜才好。他此刻忽然想到一件事来:为什么高务实突然要插手礼部的事啊?

疑神疑鬼之下,徐学谟产生了一个怀疑:莫非高务实是因为不满自己从潘晟手里得到这个大宗伯的位置,所以才在宗藩问题这个礼部直管的事情上下手,为的就是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让皇上觉得自己这个大宗伯极不称职,然后再想办法把自己弹劾下去?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止不住了,徐学谟甚至还顺势联想到,一旦事情真的如此发展,那对申元辅来说也是巨大的危机。

本来申元辅不仅想要拿下礼部,还要拿下潘晟当时在内阁的名额。而现在内阁的名额虽然没拿到,但好歹礼部尚书还是到手了,可要是高务实的“奸计”得逞,这礼部岂不是就得而复失了?要是这样的话,申元辅这小半年时间岂不是就完全白费力气了?兜兜转转许久,一下子全回了原点。

想到此处,徐学谟在三冬之下居然冒了一身冷汗,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浸透了。

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刻出了礼部衙门,也不管周围的官员们上来打听他的态度,一概冷着脸拒绝,然后匆匆上了绿尼大轿,直接往皇宫方向而去。

_____

PS:电脑端登录不上起点,说我网络问题,现在手机端发书,很不方便,所以昨天的打赏和月票致谢留到明天一起发,抱歉。

第043章 绕开祖制第056章 棘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上)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201章 黄芷汀到来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095章 时不我待了啊第141章 没辙了第129章 复杂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057章 帷幕拉开第150章 宫墙内外第107章 与众不同(4更破万)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01章 杀意已决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第131章 急,不急第090章 宣府马芳(上)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22章 覆灭第131章 御前阁议(下)第089章 早有绸缪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028章 都给哀家跪着去第002章 翰林清贵(上)第4更第102章 皇上,机会难得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027章 倒潘第116章 进军瓷器第055章 雾里观花(上)第225章 三策(上)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22章 特来求死第133章 盖州上任第291章 内阁调整计划第270章 你的时间不多了第009章 安阳之行(五)第148章 谤君案(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下)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017章 利益捆绑第208章 剿杀第029章 遭遇响马(上)第113章 高戚之会(七)第014章 北洋海贸同盟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267章 你喜欢吗?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127章 高拱出题第253章 贼首可曾备好?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037章 别院隐富(上)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045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烦第117章 总能找到茬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92章 流弹凶猛(上)第141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01章 黄芷汀到来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八)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164章 手长的优势第126章 封爵换升官?第238章 暗流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115章 辽东有警第028章 都给哀家跪着去第012章 划分档次(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五)第148章 一个好机会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62章 廷争状元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第100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4更过万)第100章 胡闹!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100章 蒙古局势(下)第119章 《黄芷汀条约》第112章 东返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122章 相府夜会(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71章 大汗,臣确有一计
第043章 绕开祖制第056章 棘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上)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201章 黄芷汀到来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095章 时不我待了啊第141章 没辙了第129章 复杂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057章 帷幕拉开第150章 宫墙内外第107章 与众不同(4更破万)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01章 杀意已决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第131章 急,不急第090章 宣府马芳(上)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22章 覆灭第131章 御前阁议(下)第089章 早有绸缪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028章 都给哀家跪着去第002章 翰林清贵(上)第4更第102章 皇上,机会难得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027章 倒潘第116章 进军瓷器第055章 雾里观花(上)第225章 三策(上)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22章 特来求死第133章 盖州上任第291章 内阁调整计划第270章 你的时间不多了第009章 安阳之行(五)第148章 谤君案(下)第130章 开平潜流(下)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017章 利益捆绑第208章 剿杀第029章 遭遇响马(上)第113章 高戚之会(七)第014章 北洋海贸同盟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267章 你喜欢吗?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127章 高拱出题第253章 贼首可曾备好?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037章 别院隐富(上)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045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烦第117章 总能找到茬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92章 流弹凶猛(上)第141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01章 黄芷汀到来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八)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164章 手长的优势第126章 封爵换升官?第238章 暗流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115章 辽东有警第028章 都给哀家跪着去第012章 划分档次(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五)第148章 一个好机会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62章 廷争状元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第100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4更过万)第100章 胡闹!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100章 蒙古局势(下)第119章 《黄芷汀条约》第112章 东返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122章 相府夜会(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71章 大汗,臣确有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