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决战上党(十一)

ps:??感谢困困羊和铁人兄打赏,感谢eagleduke\我是大穷鬼\铁人兄的月票鼓励.昨天下午15:28分,阳历2月11日,阴历1月12日,老饭的儿子诞生,与兄弟们讨要红包,哈哈!

李从珂抬眼四周,军士们各自成群,散乱的坐卧于四周的草地上,或是聚集于几丛灌木之后,或是斜靠在稀稀落落的小树之下。有吃喝的、有喂马的、有整理甲胄的,还有几个正在努力吹着沾落在食物上的蒲公英花绒,口中不知道骂骂咧咧着什么。

并没有什么异状发生,撒出去的几队哨骑也没有回来示警,但李从珂的心悸感却越来越强烈,他向周围转了一圈,寻找到一处最高的地方,快步向上迈去。身边的几个军官连忙跟了上去。

河东山地纵横、丘陵起伏,这里地处上党盆地,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平地了,但就算登上了这处小坡,仍然看不出太远去,缓坡依次交错,阻隔住了李从珂努力望向远方的视线。

一阵马蹄声响,东边半里外的丘陵后奔出来一队骑兵,正是之前往这个方向派出去警戒的军士,他们疯狂抽动马鞭的动作让李从珂心头一紧。

“敌袭!敌袭!……”哨骑一边拼命催动马匹,一边高呼着。

随着哨骑的接近,李从珂也依稀听到了四周传来的沉闷响声,就好像儿时在草原上听过的远方天际边传来的雷鸣。雷鸣声很快由小变大,快速席卷过来,随之引起的地面震动非常明显,大片大片的蒲公英花绒倏忽间浓密起来,漫天飞舞跳动着,让天地一片零碎。

“快去!让弟兄们准备!快去!”

“老三,带你的人去南边,抢占那处高地!”

“牛押衙。你去左边,那座小树林!”

“老九,你的人往西先走,给某开出条路来,遇到燕军就杀过去!”

“其他人跟在老九身后,一起往西撤!”

“黑鸦军的二百弟兄,随某往前冲!老三、牛押衙,给某顶半个时辰,某只要半个时辰!”

“让弟兄们扔下所有东西,抄上家伙。赶紧动起来!马鞍子别上了!别穿甲了!快啊……”

李从珂不愧为李嗣源麾下后起之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定下了阻挡和后撤的布置,哨探骑兵刚刚赶回来,他的一连串军令就发布完毕了。在他的一句句声嘶力竭中,军官们向着坡下拼命奔跑,边跑边高声下达着军令。牛押衙干脆顺着高坡陡峭之处,一屁股就滑了下去,满头满脸都是尘土和草屑。

李从珂也从高坡上冲下来,抓住奔到近前的哨探军官。满脸狰狞的问:“多少人?哪个方向?”

哨探军官语带哭腔:“少将军,从东南来的,好几千,密密麻麻全都是……”

李从珂一把将哨探军官推开。几步奔到自己的战马前,他的亲卫还在手忙脚乱的往马背上装马鞍,却被他直接扯了下来,纵身跃上光秃秃的马背。

李从珂的应对不可谓不快。奈何一千八百余骑散步于周围,想要迅速整理出来谈何容易。他置身马背之上,看着四处大呼小叫、惊惶奔跑的军士。心中悔恨不已,自己怎么会如此糊涂,让军士们随意歇息?

可是真的怪自己么?这里已经远离石磴山,早已不在燕军骑兵的控制范围之内,就算他们掌握了自己的行踪和方向,可他们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大规模骑兵的?这个疑问刚刚闪出,之前看见的那些升腾在天空中的黑云就立刻映现在李从珂的脑海中。

原来是这样……那些妖云不仅可以用在敌军身上,以指明敌军的行踪,同样还能用在己方身上,具备召唤友军向自己靠拢的作用……

想清楚了这一点的李从珂抬手就在自己脸上扇了几个好大的耳刮子,如果早一点想到,哪里会发生现在这样的危险!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李从珂勉力振作精神,想要召集黑鸦军骑兵精锐上前迎敌的时候,却来不及了!

雷鸣声忽然爆响起来,就如同近在耳边,四周的丘陵和高坡上冒出一面面土黄色的燕军旌旗,大队大队的燕军骑兵凶神恶煞般冲了过来。当先就是一波如蝗般的弩箭,射的韩军人仰马翻。

可惜辽东保安军没有钱配备骑兵连发手弩,发射弩箭的都是来自妫州军的骑兵,否则韩军在第一波弩箭下就会遭受重大伤亡——队形混乱甚至没有队形、大部分士兵又没来得及披甲摘盾,怎么可能挡得住弩箭的攒射?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燕军骑兵的大规模冲锋具备极强的突然性,措手不及的韩军骑兵撑不了多久。随着燕军杀到近前,韩军立即发生崩溃,李从珂刚才下发的军令根本来不及实施,胜负就已经没有了悬念。

几个军官又连滚带爬的跑回李从珂身边,嘶声裂肺的催促李从珂快走。李从珂也知道战局已经无力挽回,立刻在十多名亲卫的簇拥下掉头就跑。几名军官提刀砍翻周围乱窜的韩军军士,抢过战马后立刻紧随着李从珂向西方而逃。

被李从珂扔下的战场上,韩军骑兵被杀得落花流水,四面逃窜者比比皆是。也有些悍勇的韩军骑兵秉持着老河东军的狂野性子,不管不顾的向辽东保安军统制赵在礼的将旗下杀来,却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被尽数格杀当场。

当少部分凶悍的韩军战死后,大群大群的败兵开始向燕军投降,同时燕军骑兵开始向西周分散开去,捕捉周围的韩军逃兵。

将旗下的赵在礼大呼痛快,连叫过瘾,这种骑兵快速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碾压敌手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骑兵优势,这才是骑将的最爱。赵在礼偏好骑战,也在缁青战场上和宣武骑兵交过手,但因为河北骑兵的压倒性优势,面对宣武军孱弱的骑兵力量,打起来很不过瘾。而今日面对的是骑战同样杰出的老河东军,有此一战,赵在礼觉得自己已经不虚此生了。

赵在礼很想知道率领这支骑兵的是李嗣源帐下的哪一位将领,他还想和对方交流一下此战的感受,这完全出于胜利者的炫耀心态,为部下们所深深理解,因此,获胜的燕军士兵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对方的主将。

已经加入了幽燕保安军的东阳都李都头也在军中,他对李嗣源的韩军内情最为了解,被周坎直接点名,临时调到赵在礼身边充任这次驱逐韩军骑兵的虞侯。

李都头望着正在打扫的战场,看着一队队被捆绑起来的韩军骑兵,至今都有些不敢置信,整个人如在梦中。

这就胜了?他全程参与了这次奔袭,目睹了发生的一切,整体感受就是……唔……不停的骑马奔行、奔行、再奔行,在奔行的过程中,最初受赵在礼亲自指挥的一百名骑兵一边奔行一边朝天上射火药箭,然后这一百骑兵就变成了两百、五百、一千、两千、三千……

然后在一个沟壑内休息了小半个时辰,继续奔行,然后……就直接冲到了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而敌人却一无所知!

眼前这些被捆绑起来的敌军士兵,李都头深知他们的战力,这可是老河东军的菁华所在,面对上万敌人也敢义无反顾发动冲锋的勇士,如今却败得如此窝囊,他们甚至连甲胄都没来得及披上。

李都头在替对方喊冤的同时,也十分享受这次奇袭的快感,望着将旗下英武昂扬的赵在礼,他忽然产生了想要舍弃幽燕保安军,加入辽东保安军的想法。不过很快他又把这个想法掐灭了,李小喜待他不薄,自己这么做,会被骂娘的。

燕军骑兵打扫战场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敌军主将,李都头亲自在俘虏之中认真辨认了一番,也没有看到面熟的军官。于是燕军提出来几名低级军官,经过拷打和询问,得知了这支骑兵的消息。

李都头唬了一跳,原来这支骑兵的主将竟然是“小亚子”李从珂!他连忙将这个消息禀告赵在礼,并对李从珂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解释,同时不着痕迹的拍了拍赵在礼的马屁,恭贺他击败了“威震三晋”的下一代河东年轻领袖李从珂。

赵在礼对李都头的马屁很受用,这一仗的意义并不在于击败的是谁,能够将李嗣源麾下的骑兵主力一网打尽,这是关系到襄垣战场战局平衡的重大胜利,有此军功在手,赵在礼的军事生涯中算是平添了一份显赫的资历。当然,他也不甘心就此放跑了李从珂,于是下令立刻追捕“敌酋”。

燕军骑兵的突袭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开始的,不用多说,李从珂的逃跑路线必然是向西无疑。赵在礼命令燕军骑兵撒开大网,继续向西追击,并且在调配兵力时重点加强了对北面的搜索——李从珂想要最快逃回韩军大营的方向就是向北。

当日头落到山尖上的时候,远处传来游骑的急报,前方八里外发现了敌军逃将的踪迹!赵在礼立刻催促大军加快前行。

再行不久,这里已经接近太岳山余脉了,再向前行,就可进入大山之中。赵在礼终于看到左前方一座山壁下不时有火药箭腾空,炸出团团黑云,于是大队转向,向着黑云下行去。(未完待续。。。)

第22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66章 燕郡问题(十一)第32章 营州经略(四)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115章 南北战策(九)第106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第6章 魏州(一)第72章 钉子(五)第17章 北回归线(七)第17章 辽西双城(十七)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122章 南北战策(十六)第67章 非常规战争(四)第52章 饶乐山巅(六)第61章 河北新军阀四第33章 双极(五)第34章 白狼山水间(一)第18章 幽州留后(十八)第18章 整军(一)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114章 南北战策(八)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35章 双极(七)第46章 双极(十八)第49章 范阳之春(三)第41章 蓟州(三)第38章 春夏(四)第68章 两河轮战(十四)第139章 国器(一)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43章 双极(十五)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49章 饶乐山巅(三)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102章 决战上党(十七)第105章 决战上党(二十)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38章 卢龙节度(七)第25章 诸侯之定(四)第77章 怀远新思维(九)第19章 辽西双城(十九)第53章 范阳之春(七)第59章 两河轮战(五)第73章 怀远新思维(五)第70章 怀远新思维(二)第46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85章 钉子(十八)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80章 转折(十二)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26章 插曲(三)第12章 蒋袁合流(二)第96章 决战上党(十一)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57章 饶乐山巅(十一)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30章 幽州留后(三十)第39章 双极(十一)第74章 转折(六)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39章 双极(十一)第19章 整军(二)第11章 北回归线(一)第49章 卢龙节度(十八)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70章 钉子(三)第50章 己未之冬(一)第114章 南北战策(八)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68章 燕郡问题(十三)第42章 白狼山水间(九)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33章 卢龙节度(二)第61章 饶乐山巅(十五)第132章 中枢之要(二)第98章 决战上党(十三)第126章 河南(四)第64章 饶乐山巅(十八)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88章 决战上党(三)第43章 卢龙节度(十二)第79章 钉子(十二)第30章 营州经略(二)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124章 河南(二)第24章 诸侯之定(三)第15章 北回归线(五)
第22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66章 燕郡问题(十一)第32章 营州经略(四)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115章 南北战策(九)第106章 决战上党(二十一)第6章 魏州(一)第72章 钉子(五)第17章 北回归线(七)第17章 辽西双城(十七)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122章 南北战策(十六)第67章 非常规战争(四)第52章 饶乐山巅(六)第61章 河北新军阀四第33章 双极(五)第34章 白狼山水间(一)第18章 幽州留后(十八)第18章 整军(一)第74章 仁恕之道(七)第114章 南北战策(八)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35章 双极(七)第46章 双极(十八)第49章 范阳之春(三)第41章 蓟州(三)第38章 春夏(四)第68章 两河轮战(十四)第139章 国器(一)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第43章 双极(十五)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49章 饶乐山巅(三)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102章 决战上党(十七)第105章 决战上党(二十)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38章 卢龙节度(七)第25章 诸侯之定(四)第77章 怀远新思维(九)第19章 辽西双城(十九)第53章 范阳之春(七)第59章 两河轮战(五)第73章 怀远新思维(五)第70章 怀远新思维(二)第46章 白狼山水间(十三)第28章 诸侯之定(七)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85章 钉子(十八)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80章 转折(十二)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26章 插曲(三)第12章 蒋袁合流(二)第96章 决战上党(十一)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47章 君之野望(五)第37章 卢龙节度(六)第57章 饶乐山巅(十一)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30章 幽州留后(三十)第39章 双极(十一)第74章 转折(六)第62章 己未之冬(十三)第39章 双极(十一)第19章 整军(二)第11章 北回归线(一)第49章 卢龙节度(十八)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70章 钉子(三)第50章 己未之冬(一)第114章 南北战策(八)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68章 燕郡问题(十三)第42章 白狼山水间(九)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33章 卢龙节度(二)第61章 饶乐山巅(十五)第132章 中枢之要(二)第98章 决战上党(十三)第126章 河南(四)第64章 饶乐山巅(十八)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34章 营州经略(六)第66章 饶乐山巅(二十)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88章 决战上党(三)第43章 卢龙节度(十二)第79章 钉子(十二)第30章 营州经略(二)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124章 河南(二)第24章 诸侯之定(三)第15章 北回归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