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论孟

司马光去洛阳确实不是享清福的。

每日都是粗茶淡饭奉己。

写书最是伤目,司马光如今几乎已是双眼失明,而且说话漏风,完全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谁能想到对方是有‘山中宰相’之名,反对变法的旗帜人物。

这话说出去谁也不信的。

人家就是靠信念撑着,什么打击也不能动摇。

历史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与这样的人为难。

很多人自觉得只要权位在手,大可作践他们那就错了。

何况章越与司马光是有交情的,当初王安石看不起自己时,司马光可没将自己当小弟看,一路提携着自己,当初保英宗皇帝上位,人家也没忘了带着自己这零级新手,耍最高难度副本,爆出橙装人家也分了自己一份。

章越主动上前搀扶着司马光,吕公著,范祖禹,程颐甚是欣然。

章越道:“十二丈,这些年修书着实苦了。”

司马光道:“何苦之有?桑榆非晚,柠月如风。我闲居之人,能有这事干已是不易。”

“难得,难得。”

司马光直言不讳道:“度之,我今日来是有言相劝,怕是要让你不高兴了。”

见司马光完全不为自己卑礼所动,章越沉默片刻道:“我洗耳恭听就是。”

众人坐下后上了茶汤,十七娘命人上了一盘柿子。

吕公著坐了一会便道要看看外孙女,所以离开了。

章直之妻吕氏诞下一女,已有数岁,吕公著借着看着外孙女也是避开章越与司马光将有的冲突。

吕公著处在这个位置很尴尬。

司马光用勺子舀着柿子一口一口地吃着,一点也不浪费。众所周知,王安石司马光都是束身极严,平日衣食都是简朴至极。

章越笑道:“十二丈,柿子还可口吗?”

司马光道:“尚好,老夫牙齿脱落,吃此软柿最好。”

众人都是笑了。

司马光道:“宰相者,为政正直,能以下情通上,上情下行则为贤相,章相公在位一载有余,不知成否?”

众人都知道司马光要问难章越,皆将柿子放下。

章越道:“实不相瞒,威不重而令不行,至今一事无成。”

司马光正色道:“章相公,此言差矣,上元节日陛下邀章相公共坐于宣德楼上,何等器重。”

“陛下之信公,如昔周成王之信周公,齐桓之任管仲,燕昭王之倚乐毅,蜀先主之托诸葛亮,怎能无所建明?”

司马光这是捧杀啊,章越闻言却故意长叹一声。

司马光道:“章相公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正说话间,宫里有使节前来,下人禀告道:“陛下赐章相公锦衣一件。”

司马光,程颐闻言神色一动。

章越谢过后返回厅里,他明白司马光入京后一举一动在皇城司的注视下,官家命人送这些来也是给自己传达了一个意思。

不要乱讲话。

章越回到屋里对司马光道:“熙宁二年时陛下召十二丈为枢密副使,十二丈看都不看一眼即是辞之,天下人都敬佩十二丈的高风亮节,不为名利所动。”

“章某何德何能,这大宋江山,最后要仰仗十二丈。”这一套是章越以往对付吕惠卿惯用的,但司马光丝毫不吃这些道:“新法不废,老夫绝不会出山。”

“之前罢了王介甫,固然一件快事,但王介甫走后,政事仍是一成不变,这不能不说是章相公无所作为。”

章越道:“十二丈,晁错虽死,奈何七国仍不退兵。”

司马光道:“然此事刻不容缓,王介甫之变法便是迂阔之举,如今政治不改,当广开言路,向陛下建言献策,方能救之。”

“另外还有二事,老夫一并谏之,在熙河治田此如轮台屯垦,乃害民之举,必须罢之!”

“蔡确者喜人之过,度人之恶,以搏击求进,章相公立朝必须与此人划清界限!”

章越听了勃然大怒,好你个司马光,广开言路也就算了。

熙河屯田是他得意之举,你居然比作汉武帝的轮台屯田。

而蔡确虽近来与自己有些不和,但属于‘自己人’,特别是对方在免役法上已经表达了支持。

现在司马光要自己疏远蔡确,并停止熙河屯田,换了第二个人胆敢与章越提出这问题,他挽起袖子就要冲上去打人了。

司马光这人就是完美地向自己证明了,什么是‘只要方向错误,越努力越错误’这句话。

什么叫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章越从书架上拿出孟子义对司马光道:“十二丈,之前承蒙你【逢君之恶】数字见教。我思之再三,当年赵普丞相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今我手中则有孟子七卷,天下事从中可知也。”

章越将苏辙编撰粗写的孟子义教给司马光道:“请十二丈替我斧正!”

众人心想,难道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章越以孟子七卷治理天下。

司马光道:“章相公治天下,不遵经,而遵子书?”

章越道:“经义唯有圣人方可得之,能治子书就已是贤人了。”

章越与司马光说话似在打哑谜,其实关系到。道统和治统之争。

司马光之前指责章越【逢君之恶】,就是宰相放弃了对道统的坚持,将之让给天子的治统。

比如王安石修三经新义,就是道统在我,因为通过修经注释道统,是件很有政治意义的事。

而赵普就谦虚地说自己半部论语治天下。

他只有‘半部论语’的道统,真正的道统还是在天子那,一个是小,一个是大。

而章越搬出孟子七卷,也是退而求其次。

司马光收下孟子义,但章越知道对方是‘疑孟’派的。

这是学术斗争,更重要是意识形态的斗争。

对于这本孟子义,司马光肯定是要回去好好品读挑刺的,但他并没有放过章越道:“孟子所言性善之论,我不能苟同。”

章越所书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第一句其实就是孟子义的阐发。

孔子没说人性善恶,但孟子和荀子都有说。

人性善恶之分,也是学术斗争,引出了法家和儒家之别。

你到底是应该相信人性,还是认为要约束人性呢?

约束人性就应该重管严管,比如法家就主张严律之。

如果人性本善,就应该顺从人性,你就不要搞什么变法,由着他去吧。

章越闻言笑了笑,司马光我可抓住你学术上的漏洞了。

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诲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137章 府元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请假第1001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590章 争与不争第331章 三舍人第696章 出战第335章 选房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394章 急变第990章 入京(两更合一更)第894章 分化第198章 上元夜第235章 结识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请假请假第901章 出外(两更合一更)第288章 赐对第933章 指路第95章 办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176章 阶级第192章 赔罪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83章 翁婿第187章 攻心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73章 知经筵第1050章 吕六的心事第17章 山间岁月第146章 学诗第375章 我把官家说晕了第983章 刺杀第246章 残信第355章 夫妻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178章 韩相公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215章 夏雨第121章 抽空见一见第686章 灯火第14章 饼子第477章 因祸得福第312章 良人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456章 王韶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208章 蒐集斋第186章 三苏父子第675章 擂鼓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第266章 灯火阑珊处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350章 大婚第445章 霸道第922章 锁院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286章 东华门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7章 翻案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300章 官职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963章 辽国的谋略(两更合一更)第912章 返程第193章 价值请假下第749章 九辞学士第551章 分歧第380章 建储之议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594章 章吕之比第389章 皇后与宦官第788章 城下第177章 赚钱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
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诲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137章 府元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请假第1001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590章 争与不争第331章 三舍人第696章 出战第335章 选房第364章 吕氏兄弟第394章 急变第990章 入京(两更合一更)第894章 分化第198章 上元夜第235章 结识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请假请假第901章 出外(两更合一更)第288章 赐对第933章 指路第95章 办法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176章 阶级第192章 赔罪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83章 翁婿第187章 攻心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73章 知经筵第1050章 吕六的心事第17章 山间岁月第146章 学诗第375章 我把官家说晕了第983章 刺杀第246章 残信第355章 夫妻第628章 章卿几岁?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178章 韩相公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215章 夏雨第121章 抽空见一见第686章 灯火第14章 饼子第477章 因祸得福第312章 良人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456章 王韶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208章 蒐集斋第186章 三苏父子第675章 擂鼓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第266章 灯火阑珊处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350章 大婚第445章 霸道第922章 锁院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286章 东华门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7章 翻案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300章 官职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963章 辽国的谋略(两更合一更)第912章 返程第193章 价值请假下第749章 九辞学士第551章 分歧第380章 建储之议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594章 章吕之比第389章 皇后与宦官第788章 城下第177章 赚钱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