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

翻过年后,这是周华他们最后的一学期,因为是招的高中生,所以只有两年学制,下一届招的是初中生,是三年的学制。开学不久,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学校周边的田地中开满了黄澄澄的油菜花,而且这里的油菜和别的地方不同,长得十分高大,就算是1米8的人走进油菜田里,也是看不见的。

周华刚领了100元的一等奖学金,正和周雄、冯中、韦军、刘跃等人在小酒馆里喝酒呢,忽听得街乱纷纷的,急忙出来看。居民们都在说又打起来了,一窝风地往学校这边跑来,周华他们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迅速跑回学校,可是事情已经结束了。原来是上学期和学生发生冲突的流氓高民,因为被派出所处罚了,心中不服气,便到学校来找茬,纠集了几个小流氓,天黑时溜进学校,在墙边埋伏,看到单个的学生就上去殴打,打完后马上就跑。等到其它学生赶来时,高民他们已经无影无踪了。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风平浪静,一点事儿都没有,学生们上街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但一周后,在学校内又发生了学生被打事件。如此发生了几次,冯中在开班会时说:“最近我们学校里发生了多次学生被打事件,今天的班会上,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才好?”同学们也感到来自外面的威胁,都想解决,听班长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们组织巡逻队,加强防范。”有的说“我们查清是谁,把他暴打一顿。”还有的说“冲到他家去,把他家砸了。”也有的说“把人抓住,交派出所处理。”众口不一,莫衷一是,最后还是冯中拍板:“不要吵了,我说先派人轮流蹲守,把人抓住后再说。同不同意?”大家都同意,然后就去找下一届的班级,他们也早有此意,一拍即合,于是两个年级一起派人蹲守。

蹲守到第三天,就抓住了三个流氓,其中就有高民。消息传得飞快,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了,纷纷赶来,把这三人围在核心,七嘴八舌议论怎么处理。上两次被打伤的两个学生也来了,挤到中间,不由分说,举拳就打,他们这一打不要紧,所有的人也都加入进来 ,那三个流氓不敢还手,只有挨打的份,等到老师赶来把他们放走时,已是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人样儿了。老师一边埋怨学生冒失,一边叫学生加强防范免得被报复,学生经过这一次,扬眉吐气,也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

这三个流氓回去后,倒是安静了一段时间,不是他们不来报复,一是他们无理不敢到派出所报案,二是被打得有点重,伤还没好。这样的安静只是表面上的,果然,过了不久,高民的伤好了之后,又再次挑起事端。他组织了全镇的流氓,明目张胆的进到学校来殴打学生,这一行为激起了学生的愤怒,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全校学生不分男女,每人拿一根木棍,和流氓打在了一起。那些流氓虽然来势汹汹,毕竟人少,武器也不行,哪是学生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屁滚尿流、喊爹叫妈,东奔西突,一心只想快逃,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拚了命逃出学校来,仍然不得脱离苦海,被学生穷追猛打。两个跑进油菜田,只见黄色的菜花两边分开,然后静止不动,这两个顿时就不见了踪影,学生不知道这两人的具体位置,就捡石头往田里乱砸,两个流氓知道这架式是不能出去的,所以只用手抱住头部保护住要害,石头砸中了身上也强忍着不敢吭声,等到事情结束后,这两人全身多处青紫呢。高民跑回家去,把门关上,自以为得了安全,却不想被学生追上,将门一通猛砸,木质的门马上就破了,学生冲了进去,直打得他跪地求饶仍不肯罢休,学生走出他家的时候,高民满脸是血,根本就不成人样了。其余的流氓结果也差不多,没一个得好的,伤得最轻的就是躲在油菜田中的那两个。这事早就惊动了派出所,但派出所警力有限,只得找到学校老师一起出来制止,好容易才算平息了事件。

高民伤得很厉害,差一点就丢了性命,经医院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但落下了终身残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法医鉴定,伤情是重伤,派出所进行了调查,但由于高民是在家受的伤,进他家的是哪些人却查不出来,当时打得太凶,居民们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进他家的学生没一个承认的,所以查来查去就是查不出个所以然,学生们是自卫,虽然有点过,但查不出具体打伤高民的人是谁,也查不出是谁组织的,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周华将此事告诉了彩云、水仙和玫瑰,没多久就收到了彩云和玫瑰的回信,她们都担心周华的安全,告诉周华要小心,其实是多虑了,经过这次还击之后,太清街上的流氓再也不敢闹事,而且见到学生就躲得远远的,即使是一个人上街也非常的安全。周华告诉了彩云和玫瑰,用不着任何担心。可他没有收到水仙的回信,等了很久,写给水仙的信被退了回来,上面写的是“原地址查无此人”。周华觉得不对劲,水仙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学校,一直在家,她来信都是家中的地址,怎么现在“查无此人”了呢?莫非她嫁人了?亦或是水仙不想和他再来往了?但到底也没弄明白。

水仙的事还没有想清楚,周华收到了周新的来信。周华在梦到玉兰后,又突然想起杏花来,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杏花现在怎么样了?就写了一封信给周新,让周新帮打听打听。周新来信说:杏花家庭生活不太好,两口子也合不来,生了三个小孩,前两个是女孩,第三个是超生的,就是想要个男孩子,倒是生了个男孩,但生了男孩后两口子还是不好,现在她自己一个人出去打工去了,大概是到广东的深圳,具体是哪儿不清楚,也就没有联系地址。还说红岩到广东去打工的人很多,周新自己也将要去广东打工了,年前就走,周华的信再来晚一点就收不到了。其实周华也不想和杏花联系,时隔多年也没啥好说的,只不过心中想了解一下她的去向就问了,说起目的,周华自己都不知道呢。

近段时间,晚上出去喝酒时,周雄很少一起来,只有冯中、韦军和刘跃,周华便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每到晚饭后,周雄就神秘的消失了,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周华有心要查清此事,这天晚饭后,周华就远远跟着周雄,只见周雄一个人朝铁路桥走去,顺河往下走,快到铁路桥时,周华发现桥边有一个女生,远了点没能看清是谁,但能肯定是同学。前面没有可以遮掩的树木高草,周华只能远远的看看,那个女生的身影好象是在哪见过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周华终于知道周雄为什么会不来喝酒了,原来是有了女朋友了呀。第二天上课时,周华特意留心了班上的女生,看看哪个的身影象昨晚看到的,所以他一早就到教室门口,上课铃响过后,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周华看到了昨晚的那个身影,是百合,一个漂亮的女生,只是有点胖。说到胖,周华就想起玫瑰,不过看起来,百合比玫瑰还要胖呢。

看到周雄谈了女朋友,周华又想起蔷薇来,上学期马雷和常平为了她打了一架,后来又没听到任何动静了。蔷薇就坐在周华的边上,趁下课教室里只有蔷薇时,周华就问了她:“蔷薇,你有男朋友没有?”

蔷薇觉得莫明其妙,平常周华虽然爱开玩笑,但从来不说这样的话,看了看周华的表情,又不像是开玩笑,于是反问道:“周华,你怎么这样问我呢?”

周华说:“我不问这个问题了,那你知不知道马雷和常平的事?”

“什么事啊?我不知道呢。”

“真的不知道吗?”

“是不知道啊。到底什么事呀?”

“你不知道就算了吧,我也不知道呢。”

听这话,蔷薇知道周华瞒着她,有心要问个清楚明白吧,马上就要上课了,不问清楚吧,心里不舒坦,何况这事还有可能牵涉到自己,等找个机会再问,蔷薇这样想。于是就装着没事一样,说:“你不讲就算了,我还不听呢。”

这个周末,大家都出去玩了,周华因为要洗被子,就没有出去玩。一大早就起来,把被子用水泡好,吃过早饭就开洗。星期天只开两次饭,早上9点开早饭,9点半周华就开洗,刚打好肥皂,蔷薇就来了。她也端了一盆衣服,放在另一个洗衣台上,然后就看着周华嘻嘻的笑,也不说话。笑得周华背心有点发冷,也不知道她安的什么心,实在忍不住了,周华就对蔷薇说:“蔷薇,你不要这样笑,笑得我好怕哟。有事吗?有事你就说。”

于是蔷薇笑着说:“你说呢?”

周华说:“我真不知道,你说吧。”

蔷薇说:“那好,是你要我说的,不是我要说的啊。说了后你就要回答我。”

“好的,只要你不这样笑了,我就回答你。”周华是被蔷薇的笑弄怕了,只想她赶快不要这样笑了。

蔷薇说:“不记得那天你说的话不?”

“哪天呀?我不记得啦。”

“是马雷和常平的事。”

“是这事呀,可这事我真的忘记了,对不起啊。”这时轮到周华一脸的坏笑了。

看到周华的坏笑,蔷薇就知道他记得清楚呢,于是软磨硬泡,非得要周华说不可。被缠得无法,周华只好把他知道的马雷和常平为了她而打架的事对她说了,然后又问她:“你当真一点都不知道吗?”

“是啊,他们为了我打架的事,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到现在你对我说了我才知道的。”

“那马雷有没有对你说过什么?”

“没有啊,一句话都没和我说过呢。”

“有没有给你写过信或纸条子呢?”

“也没有,不光是他,到现在没有一个男生给我写过什么或说过什么。”

蔷薇的话让周华大感意外,人的听觉会让人感觉到不真实的消息,如今亲眼看到的东西也不真实,如果不是蔷薇说明,周华一直认为象她这样的女孩子,应该有很多的男生在追,应该收到了很多的信,不想蔷薇却还是一张白纸。由此观之,孔子所说的“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言是实。

周华又想,马雷和常平为了蔷薇而打架,还约定谁赢了蔷薇归谁,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马雷却没有向蔷薇说。由此,可见马雷与常平决斗的目的,不过是谁赢谁就在他们两人之间赢得追求蔷薇的权力而已,这仍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现在马雷赢了决斗,却不敢向蔷薇表达自己的想法,亦或是马雷又改变了追求的目标也不一定。

从上学期开始,因为中央的政策有调整,所以学校设置的课程也作了相应的变动,现在找金矿已经成为热门,学校就开设了金矿专业的课程,把原来的课程取消了。这学期的课程也全是金矿专业的,上学期学了很多了,这学期的专业课程就少得多,另外,因为要进行毕业实习,所以两个月的时间就把课上完了,考试成绩也很快出来,周华自然又在一等奖学金之列。

学校在进行实习之前,就把这学期的奖学金发了,周华领到100元奖学金后,自然又和周雄、冯中、韦军、刘跃等人白天进茶馆,晚上进酒馆。离出发还有一星期,周华就醉了一星期,说醉了一星期也不完全对,其实是这一个星期,周华天天在醉。不仅是周华了,这五个人没有一个不醉的。冯中这学期也得了一等奖学金,刘跃得了二等奖学金,只有韦军和周雄没有得到奖学金,所以这一周的茶和酒就由他们三人出钱,三人也乐意出这个钱,一则是得到了奖金,二则也是三人能力的表现,钱出得不冤,也出得开心。

学校大概和四川有缘吧,这次毕业实习又选在四川,不过不到成都平原,是在四川和陕西交界处的双江。学校自己的大客车送去,用货车送行李,还有一辆小客车上坐的是老师和一部分女学生。车过阳平关后,老师说这里离剑门关不远,就到剑门关去看一看,这是个风景区呢,看完后再往前走一点点到剑门镇去吃中饭,吃天下有名的剑门豆腐。

于是,小客车带队,三辆车直奔剑门关而来。远远地看见一道山岭,横在路的前方,犹如夏日暴雨前天边的黑云,车不停的前行,离山岭越来越近,快到山前时,看到山的中间如刀切一般打开一道口子,公路正从山口穿过,两侧石壁笔直的矗立,粗大的砾岩层老远就能看得清楚。这就是剑门关,一座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关口,剑门关不仅在地理上非常有名,在历史文化上也非常有名。车停下后,老师说给同学们三个小时的时间,欣赏雄关美景。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的大剑山口,是古今闻名的雄关险隘。大剑山倚天如剑,峭壁连绵,横亘似城。山之中断处,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 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 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古刹梁山寺、舍身崖、仙女桥、金牛峡、雷鸣峡、大穿洞、小穿洞、经皇洞、翠屏峰、玉女峰等处胜景奇观。

沿“门”边的石梯往上攀登,顶上就是关口城楼。关口上原有一城楼,据说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有一匾,上书“天下雄关”。可惜,这座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 “剑门关”石碑。但上关的石梯边粗大的铁链仍在,依稀看得出当年的雄姿。

剑门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秦川和中原入蜀的必经之道,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尤其是三国时期,更是显出它的重要。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

除正史《三国志》对剑门关有多处记载外,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数十处详细描写。至今,这里的三国遗迹随处可见,三国故事广为流传。

刘备在称帝之前,曾四次往来于剑门关,加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叙述的刘备在进军成都击刘璋途中,又返回葭萌关看张飞和马超厮杀,共往返六次之多。《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说他在向成都击刘璋的途中星夜返回葭萌,用小计收复了马超,刘备于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引十万大军图汉中时,又来到葭萌下营,其间多次往来于剑门。

姜维与魏国将领邓艾、诸葛绪在剑门关交战,驻扎长达三月之久。《三国演义》中数十处描写到剑阁。第一百一回“出垄山诸葛装神,奔剑阁张郃中计”叙述得非常详细和精彩:“建兴九年春二月……忽报孙礼引二十万军来助战,去袭剑阁……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部将射死于木门道中……至今剑阁行人过,尤说军师旧日名。”

从剑门关向南不远,就到了剑门镇。镇不大,总不过数千人口,经营豆腐的店家却有130多家。带队老师选了一家最大的饭店,还是坐不下这么多人,没办法,不得不又到隔壁一家饭店要了两桌,才算是师生全都坐下了。服务员递上菜单,菜单上全是豆腐,没有一样别的菜,每一桌都由学校统一点了十六个豆腐,这是学校出钱的部分,剩下的每桌自己想吃再点,但要自己出钱。对于周华来说,这餐饭可要了命了,他吃什么菜都觉得不错,唯独不喜欢豆腐,虽然这里的豆腐菜有几十个品种,但每一种都觉得难以下咽,只有熊掌豆腐还勉强能吃得一点点,好在有啤酒可以喝,这里每家饭店都有装鲜啤酒的大桶,学生老师都放开肚皮喝,直喝得肚子如南瓜一般方才住口。

席间,从老板、服务员的介绍中,周华对剑门豆腐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剑门豆腐是剑阁县剑门关镇一绝,俗话说: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剑门做豆腐,都是用石磨推、拐磨拐,磨出的豆渣少,点出的豆腐不仅量多,而且柔滑水嫩,吃起来上口。剑门关镇的豆腐制作技术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剑门,不仅地理上、文化上、军事上与三国有关,连豆腐一事都与三国分不开呢。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在汉中被魏将钟会,邓艾打败后,退到剑门关。当时姜维营中兵疲不能战,马乏不能骑,眼看蜀北屏障剑门危在旦夕。剑门一地方官忙向姜维献计:闭关三日不战,号今百姓家家磨豆浆,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渣喂战马,待兵马体力恢复再战。此计确实很灵。使士兵和战马体力迅速得到恢复。三日之后,姜维仅引五千兵将杀下关去,大败钟会,使魏兵倒退数十里下寨,解了剑门危急。这当然不见于正史,有点拉虎皮作大旗的味道,也只当是美好传说,笑笑罢了,无非是说明剑门豆腐来得久远,这点没人怀疑,不论哪里的豆腐都来得久远的。

剑门关镇的豆腐制作也十分讲究,须以剑门山区砾岩油沙石土出产的黄豆为原料,使用来自剑门七十一峰的“剑泉”水,经浸豆、磨浆、滤渣、煮浆、点浆、脱水等工序制成。剑门豆腐颜色雪白,细嫩鲜美,口感不涩,且有淡淡清香,并韧性极强。采用炒、炸、溜、烧、炖、蒸、氽、凉拌等烹调方法,可制作出百多个品种的菜肴。只可惜,周华对豆腐制品不感兴趣,一点美好的味道都尝不出来,满肚子只有啤酒的味道。

这啤酒也不是只有好喝,喝过之后也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车行不远,周华就觉得要小便,而且还来得很急,正要开口叫司机停车,还没叫呢,就有几个比周华更急的早已经叫开了:“师傅,快停车,快停车!”

司机也知道是为什么,看了看这里不是停车的地方,就说:“再忍一下,到了有厕所或是没人家的地方才好停车。”

“不行了,再不停就要尿到裤子上了啦!”很多的男生一齐叫了起来。

司机还是没有停,说道:“不是我不停,这里真的不好停。再憋一下,我也一样呢,我比你们还喝得多,还要开车都能再忍一下,你们也忍一忍。”

好容易到得一个没人的山沟处,司机赶紧停下车,他第一个下到车上,车上所有的男生也鱼贯下车,就在车边畅快起来,把车上的女生羞得坐立不安。女生们因为不喝啤酒,没有人内急,在这种情形下,也不能开口说话,所以车上一片寂静,越是如此,车下的流水声越是听得清楚。

车往回开,又经过剑门关,过了关,没有什么风景名胜了,车就直奔双江而去。折返到广元分路,车往大巴山深处开去,天黑时到了旺兴县,就在县里住下,第二天再走。老师看了看这个县,很破旧的,没有什么好房子,一栋象样的都没有,找来找去,找到一栋稍微好点的房子,却是县委。县委的旁边另有一栋房子,是县委招待所,老师想这里恐怕是最好的了,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们也认为这是这个县里最好的招待所了,就决定在这里住下。

定下房间后,就在县委招待所吃晚饭,因为天黑,灯光也不好,没看清楚是些什么菜,只是觉得很不好吃,也没有吃到有肉或其它荤菜,在周华来说,还不如吃豆腐呢。吃完饭,周华想洗个澡,却找不到澡堂,问了服务员,服务员说这里没有澡堂的,县城里只有一家澡堂,在东街上。算了吧,洗个澡还得跑路,就洗脸洗脚好了啦。洗完了进房间时,周华以为走错了,一开门就闻到一股恶臭,以为到了厕所,周华赶紧退出来。想再看一看,确定是不是厕所,还没看清,就只见男生一个个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口中还骂骂咧咧的:“奶奶的,这是什么鸟地方,这么臭,是不是厕所哟。”原来都是如此,周华这才确定刚才进的不是厕所,的的确确是招待所的房间。可这样的房间怎么住呢?就找到老师反映,老师说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打算把这里的房间退了,再另外找招待所住,可是到其它地方找了几家都一样,有的甚至比这里还臭,不得已,只好住在这里啦。

既然是这样,周华也不好说什么了,又回到那寝室。刚到门口,就觉得恶臭扑鼻,实在是进不得,不进又到哪里去住呢?用手捏住鼻子,进得房间来,看见大家都憋得难受,又无可奈何,也只得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还没躺下,就听得吉庆和方子宇大叫:“唉哟,是什么东西,咬死我了!”然后两人迅速到灯下看,这一看不要紧,发现腿上和背上有好几个大红包,又痒又痛,大家一起来看了,七嘴八舌的,有的说是蚊子咬的,有的说是跳蚤咬的,有的说是臭虫咬的,到底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咬的。周华看后感到害怕,都挂有蚊帐,不可能是蚊子咬的,于是就说:“是什么咬了要去床上看清楚了才知道啊。”

大家都觉得有理,就朝吉庆和方子宇睡的床走去。灯光太暗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吉庆就拿出一个手电筒来,打开手电筒,在床上照。这一照不打紧,看到了很多小小的红虫子,一队一队的,还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周华没见过这样的虫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有认得的说:“不得了,这是臭虫,难怪这屋里这么臭呢。”

原来是臭虫,周华是第一次见到臭虫,但想不通,这么小的虫子会把整个房间都弄臭吗?就说:“不会吧,这么小的虫子,会把这么大的一个房间都弄臭了?”

那个同学说:“是真的呢,就是因为它臭,才叫臭虫的呀。你没听过俗话说的‘臭虫虽小,臭气熏天’呢”

周华想想,这话也许有道理,就不再问。可有道理归有道理,今晚怎么睡呢?周华又想,刚才吉庆和方子宇是最先睡下的,他们一睡下就被咬了,那么就等其它人都睡下后再睡,也许能不被咬也说不定噢;但是衣服怎么办呢?放在床头上会不会有臭虫爬上去?还有内衣内裤又怎么办?四周看了看,有了,房中间有一根铁丝,是用来挂毛巾的,周华把鞋带解下,捆在房间中间的铁丝上,把所有衣服包括内衣内裤都捆在鞋带上,赤裸裸地睡下。果然没有被臭虫咬,只是臭气难以忍受。别的同学看到周华这样做,也跟着把所有衣服挂在铁丝上,全都赤裸着睡了一晚。第二天早起,除了吉庆和方子宇外,居然再没有人被臭虫咬了。

早上吃早餐时,周华还在想昨晚的恶梦,忽然又想起那年他到大东山时的情景。那也是一个奇臭的旅馆,也是臭得难以入睡,当时以为那是最差的旅馆了,没想到还有比那里更差的,昨晚就享受了一回,这里不仅臭,而且还有臭虫咬,应该说比东山旅馆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华一直在想这个事,早餐吃的什么也没注意,一边吃一边想,忽听得韦军大叫一声:“什么东西!”大家朝他指的地方看上去,早餐的咸菜上明明白白的“睡”了两条虫子,都被泡白了,很大的。周华看后也不在意,但桌上已经有几个同学哇哇的吐了起来,刘跃大叫:“服务员,过来!”

服务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跑过来问道:“什么事?”

刘跃一指那盘咸菜,说:“什么事不要问我,你自己看。”

服务员一看就明白了,马上说:“是我们的过错,马上给你们换过。”

刘跃说:“不要换了,再换恐怕还是这样。你看我们有好几个人都吐了,只怕吃了你们这样不干净的东西会生病,你去对你们老板说,先支点钱给我们作为看病的费用。”

服务员一听,认为刘跃是在讹他,就说:“一两条虫子就会把你们吃病了?这话谁信呢。”

他不说还好啦,要说你也要会说,这么直通通的说出来,可惹恼了这一大帮人。大家一哄而起,指着他的脸就骂开了,开始他还还得一两句嘴,后来就听不到他的声音了,除了学生的骂声,还增添了碗和盘子落地的响声。等得老板从里间出来平息这场混乱,已经损失了不少的碗筷盘子了,经过一番商讨,最终以早餐不付帐了结这场争端,临走时学生还不肯干休,嘴里还在不干不净,老板和服务员听见了也不敢吭气,生怕再来一场吵闹。

这里是原始森林,没有人家,只有一个开金矿采矿工区。进来的第一件事,老师就交待:除了在房间里,其它地方一律不准用火。这一点周华不关心,他不抽烟,也就不会带火。工区腾出两间大土房,一间给男同学住,另一间给女同学住,两间大房相隔甚远。另外腾出两间小房,一间给男老师住,一间给女老师住,这两间房和女同学的大房很近。学校知道这里没床,就带了行军床来,一人一张,行军床很小,是铁制的,学生们自己动手,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把床安在一处,然后去洗漱。这里用水很方便,工区附近有两条山溪,水很清澈,可以直接饮用,清甜清甜的,用来洗漱真有点浪费的感觉。

由于条件太艰苦,工区专门从县城里请来一位厨师,据说做得好饭菜,晚饭时就特意加了一个红烧肉。每人一份,闻着还是很香,看了看黄澄澄了,也很好看,吃到嘴里,又甜又香,真的很好吃。工区的人介绍说,这不是师傅最拿手的,他做的馒头才是真正的好呢。第二天早餐,周华他们就吃到了这“好馒头”,首先是个大,做得好看,其次是好吃,香里透着微甜,周华一口气吃了6个,直到吃不下了才罢。那个瘦小的刘跃更夸张,吃了9个还说不饱。

早餐后,老师介绍这个金矿的基本情况,周华没有听,心里一直在想,在这个大山中,肯定有不少的新奇事物,想找周雄一个组,到山上玩玩,至于实习的事,看看地质图和书本也就行了。老师讲完了,周华也只听到这个矿是矽卡岩型金矿,其他的都没有听清,不仅周华这样,所有的学生几乎都一样,越是不准上山,就越要上山。没有老师的小组,所有同学都在玩。周雄来时带有几把匕首,当时周华还笑他,又不是去杀人,带刀干什么,到了山上,才发现周雄带刀是有用处的。周雄和周华在一组,因为周华学习成绩蛮好,所以这组没有老师,周华就给组员们说,大家想玩就玩,不用上山去,保证你们的实习能过关就是了,同学们乐得不上山,可以去玩,女同学更是高兴,她们本来就怕上山去,现在不用去了,就在寝室睡懒觉吧。周华和周雄也乐得轻松,叮嘱同学们不要被老师发现后,两人就上山去了。

先找到一条山沟,因为山沟里有水,经过长年的冲涮,植被较少,比较好走些。沿着山沟往上走,周雄用匕首砍开一些挡路的小枝条,又给了周华一把匕首,周华也用匕首砍那些挡路的枝条。走到一个较平坦的草地上,两人坐下休息,就听见有“邦、邦”的叫声,周华和周雄都熟悉这声音,知道是石蛙的叫声,石蛙又名“石蚌”,是生活在山涧溪流中的一种大型蛙类,也是人们喜欢吃的食物。于是两人就在山涧训抓起蛙来,大概是没被抓过的缘故吧,这里的蛙很好抓,一会儿就抓了很多 ,没东西装,就用鞋带捆,四条鞋带很快就捆满了,两人提了四串石蛙回来。

第二天照样是玩,周华和周雄又到了另一条山沟,这次没有去抓蛙,而是想上山找点菌子。来时听说这山上盛产香菇,而且香菇价格很高,在西都要10多块钱一斤,所以想到山上去找找。两人也不认识香菇长什么样,就稀里胡涂上了山,找来找去,也没找到一株香菇,也许看找到了,但因为不认识的缘故,就以为山上没有香菇,空手而归。在回来的路上,却见到了天麻,周华和周雄都认识天麻的,看到在一个草丛里长出了很多像虎杖一样的东西,就知道是天麻了。天麻的茎和虎杖的茎很像,只是颜色比虎杖浅,上面的斑点也没有虎杖的红,而且天麻的茎不空心,两人没有工具,挖不出来,只得先回来。回到工区,周华和周雄找了两把小锄头,又返回山上,为了尽快到山上,两人没有走原来的山沟,而是走树林。一路走,一路就看见很多的同学在挖天麻,原来不只是周华和周雄发现了天麻,更多的同学更早的发现了天麻。先用匕首砍开周围的刺和树枝,再用锄头慢慢挖,好在土质很松软,不用多久就挖出一个来,形状与大的土豆差不多,皮上多了一些小棘突,也比土豆透明而略扁。一会儿工夫,就挖了一兜,拿回来后,用水洗净,再放到太阳下晒干,也有的同学是先蒸过一次再晒的。

周华在一条山沟里看到了一种小动物,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有10多厘米长,背部黑褐色,腹部黄色至橙色,有四肢,四肢短小较粗壮,肢头分5趾,趾头圆形,嘴宽大而扁,眼生在头顶两侧,尾侧扁,爬行缓慢更有点笨拙。周华不知道是什么动物,问周雄,周雄也不知道。两正在困惑,不提防一只山羊来到他俩身后,用鼻子嗅着两人,把两人吓了一跳,以为是遇到熊瞎子或狼了。来的时候老师说过,这里是原始森林,有黑熊、狼等凶猛动物,遇见时有可能伤人。周华和周雄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匕首,慢慢转过身来,却看到是一只山羊,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山羊也不怕人,可能也是没见过吧,周雄丢掉匕首,迅速抓住山羊的两只角,叫周华把山羊杀了。周华不肯下手,周雄急了,大声叫周华快杀,周华还在犹豫,因为周华看到这只山羊是一只母山羊,好象肚子里还有小崽,就不忍下手,说:“周雄,放了吧,好象是一只怀崽的母山羊。”周雄本来没注意,一心只想抓得一只山羊,听周华说后,就仔细看了看山羊,发现真是一只母山羊,而且真的像是怀了崽了,就把手松开,山羊迅速一转身,蹦了几下就消失在树林中了。

做生意的人也不辞辛苦,知道这是在开金矿,商店饭店也开到了这深山老林之中。从山下最近的镇子到这里,有30多公里,运一次东西需要一天时间,虽有一条毛公路,但没有多少车愿意走这里,一路上见不到人烟,万一车坏了找修车的人都找不到,只能当“山大王”,所以运费也相当的贵。在山下一瓶瓶装白酒只要1、2块钱,而这里去至少要5块钱,周华、冯中和刘跃身上有钱,每天轮流买一瓶酒和几包熟花生,晚上几个人就喝酒聊天打发时光。

女生们的实习,都在家里完成的,没一个人上山去哪怕看一眼,但有一个却例外,那就是蔷薇。天天和男生上山挖天麻,或是抓石蛙。眼看着一只石蛙爬到石洞里去了,她把袖子挽起来,蹲下身子,手跟着洞口往里伸,刚把手掌伸进去,手臂却进不去。不得已,只好把手掌退出来,将身子完全爬在地上,才使手臂伸得进石洞里。一边伸手一边还乐呢,马上就能抓住一只大石蛙,正想着美事,就觉得不对劲,一手抓去,好象不是抓到了石蛙,手中抓住的象一条绳子一样的东西,而且冰凉冰凉的。突然,蔷薇明白的手里抓的是一条蛇,可把她吓坏了,她这个人别的不怕,就是怕蛇,平常看到蛇都怕得要命,今天手里还抓着一条,更是魂都吓出壳了,脸雪白雪白的,嘴里大声尖叫:“救命啊!救命啊!”手中却紧紧地抓住那条蛇。附近的男生听到叫声赶紧跑过去,迅速把她手中的蛇拿开丢掉,并安慰她不要怕,蔷薇看到有男生来了,心中的恐惧稍减,但却说不出话,脸色也仍然是雪白的。

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一章 出门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六章 迷惘(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二)第六章 迷惘(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六章 迷惘(二)第二章 回家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三)第六章 迷惘(二)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一)第六章 迷惘(五)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三)第六章 迷惘(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六章 迷惘(四)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一)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五)第二章 回家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二章 回家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一章 出门第二章 回家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一章 出门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六章 迷惘(五)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六章 迷惘(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一章 出门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三)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二章 回家第六章 迷惘(五)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三)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一章 出门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一)
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一章 出门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六章 迷惘(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二)第六章 迷惘(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六章 迷惘(二)第二章 回家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三)第六章 迷惘(二)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一)第六章 迷惘(五)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三)第六章 迷惘(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六章 迷惘(四)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一)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五)第二章 回家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二章 回家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一章 出门第二章 回家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一章 出门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六章 迷惘(五)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六章 迷惘(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一章 出门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五章 远离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三)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四)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五章 远离故土(三)第二章 回家第六章 迷惘(五)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三)第七章 从头再来(一)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一章 出门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三章 过着“黑人”的生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