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底牌尽出

表面上的宁静并不能说明什么,双方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节奏是为积蓄力量给予对手致命的一击。“战争就要结束了,一些藏着掖着的东西也该拿出来用用了,我们在研究这些东西,德国人肯定也在进行类似的项目,恐怕这场战争是唯一一次在大战前检测这些设备效能的机会了。我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在一次舰队高层会议中,杨用霖这样说道。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与会者都知道华夏与协约国到底在那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而且现在战场的情况也确实需要需要这些高技术装备了。

德国人有雷达,华夏和协约国同样有雷达,而且历史上就技术而言,德国的雷达技术和美英相比相去甚远。而这个位面虽然德国强大了,但是工业基础深厚的英国同样在雷达领域获得了一些优势,就在德国人刚刚搞出预警雷达的时候,英国人的第一代高炮火控雷达已经完成,并且进入了小规模生产阶段。而这一次,协约国各国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品用来弥补对空防御力量的不足。

“根据情报显示,德国空军已经开始对西西里岛的重要机场实施空袭,而在意大利中部的战场上,对方更多的是使用袭扰的方式来消耗我们的舰载机力量。大家都十分清楚,即使双方消耗相同的燃油和打出一样的战损,我们也是吃亏的。所以我们的攻击必须具有目标性!同时随着舰队航空力量的减少(部分航母需要轮流前往科西嘉岛进行补给),为了维持舰队防御水平的不比,我们的防御也必须更有条理。我建议建立一个覆盖那不勒斯周边区域以及西西里岛重要机场的雷达警戒网。”在大佬们达成一致后。下面的人员就需要根据战术需要建立雷达警戒网。不过很显然,各国投入的雷达并不多。所以只能将有限的雷达部署在一些重要地区。

“墨西拿等地的机场安全必须保证,我建议在每个重点区域设置两台雷达。一台雷达放置在高地上扩大探测范围,而另外一台则放置在高地雷达的盲区里,执行补盲任务。对于攻击非重点区域的敌军轰炸机我们可以只监视不反击,但是几个关键地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岸基力量的支柱,必须要保证,舰队方面会安排2艘航空母舰和1艘航空巡洋舰专门为这些地区提供防空火力。”

“那不勒斯周围的港口是一定要保证安全的,德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派出夜间轰炸机来对港口进行攻击,虽然现在效果不明显。所以我们将把一批可以引导探照灯的雷达部署在港口周围,英国人又一种火控雷达,可以引导高炮进行攻击,据说试验效果还可以,他们将承担起我们夜战防空的重任以及在白天作为补充防御力量。”苏默说道。

“夜间轰炸在没有地面引导的情况下轰炸效果并不好。这个不用太担心,我担心的是对方在积蓄力量之后在白天发动大规模空袭。上一次那不勒斯之战中,我们几乎调集了整个中部和南部意大利战区所有的机动兵力和意大利海军航空兵才取得了惨胜。而这一次对方已经把战斗机部署在意大利本土,战斗机航程进一步拉近。参战的战斗机数量也会更多。而枪骑兵等几个重型轰炸机联队的实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形势严峻啊。”李梅在一旁说道。

“海东青大队将会在三天内从科西嘉岛转场到西西里岛。还有英国人的快速轰炸机部队也会过来,这些飞机一部分将加装大口径航炮用于对付那些重型轰炸机。而另外一部分则要加装一种电子对抗设备用来对付德国人的雷达。我们确实不能等到对方准备好了再动手。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空袭,根据我们的航空侦察,在德军的一些关键点发现了雷达信号。我们正试图对雷达的波段的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波特尔说道。

苏默不得不佩服自家姐夫的预见性,在徐杰的大力支持下。华夏对电子设备的研究起步非常早,虽然因为自身底子的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比不上英国这种老牌的工业强国,但是好歹打下一个基础。培养了一批队伍。而当和英国人和解之后,随着双方技术交流的增加,华夏的电子设备水平也突飞猛进。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苏默发现徐杰对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有独到的简介,比如说磁控管的研发,以及如何干扰和反干扰等等。

按照英国人的话说,虽然华夏在子系统上并不先进,但是依靠较为合理的设计和多样性的抗干扰措施,华夏生产出来的雷达也并不逊色。“这就和当年徐先生设计的战舰一样,用同样的部件和系统,徐先生的战舰总是最好的。”一名英国军官在私下里曾经这样对苏默说道。而这句话传到徐杰耳朵里后,作为穿越者的他还小小得意了一把。

而这一次华夏就打算利用这场战争来检验一下多年来电子战研究的成绩,虽然说起来感觉有些高大上,但是实际上此时的电子对抗还非常简单,以这次行动为例,华夏首先在一些快速轰炸机上安装特制的接收天线,他们主动前往目标区域引诱对方雷达开机,随后通过设备来确定对方雷达的工作波段,因为雷达一般而言工作波段会覆盖一定的频率,所以一次侦察并不一定可以收取全部的波段。只有通过反复侦察才可能收集全信息。

收集完了就算完了吗?自然不是这样,如果对方只部署一台雷达,那自然简单,但是要部署两台呢?比如说一台在一个较高频率的波段工作,一台在较低频率工作,那么如果你单纯准备一台干扰机针对某个波段的干扰措施那就没用了。当年华夏在自家演习中防御方就曾经用过这种办法来对抗对方的压制。把进攻方弄得灰头土脸。所以多长了一个心眼的华夏电子战部队在侦察方面进行的非常认真,而且还大概确定了对方雷达阵地。

不过事实证明,在有穿越者指点的华夏电子战部队有些高看德国人了,德国人确实为了保证雷达的覆盖面积而在关键目标上部署了多台雷达,但是他们对雷达的反干扰方面却没有什么措施,至少战场上没有表现出来。多台雷达都是用一个频率进行扫描,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完全可以用一种干扰手段进行覆盖。而在雷达布置方面,对方采用的也是外实内虚的办法,雷达多数部署在外围,尽可能的扩大探测范围,而且雷达重叠区也不是很大。这样部署的结果就是,一旦突破了外层境界网,内部连一点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布局在华夏电子战部队看来过于粗糙了,要是华夏建立雷达网的话,甚至会放弃监控范围而至少给内圈留一台雷达,而且内外两层的雷达的工作频段绝对不会一样。

在确定了对方雷达数据和位置之后,那么剩下的就是干扰了,华夏这次准备的干扰措施有两种,一种就是针对对方雷达频率实施瞄准式干扰,在未来行动中华夏空军和英国空军一起准备了10架干扰飞机,一共分成5组,每一组对某个特定频段的雷达实施干扰。按照一般瞄准式干扰的原理,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让干扰机的频段直接对准对方雷达工作的频率,这样效率更高。但是考虑到万一要是那个德国雷达操作员灵光一闪直接调频的话,那干扰作战不久白费了,所以协约国一方最终还是决定有备无患,对对手可能采用的频率也做了一番应对。

但是考虑到这个年代干扰机的稳定性实在捉急,要是万一几台干扰机因为某些不可名状的原因失灵了怎么办?然后直接让机群暴露在对方战斗机或者雷达引导高炮的攻击之下吗?(实际上德国人并没有研究出来火控雷达,只不过学霸约翰牛以己度人了,生怕德国人也有对空火控雷达。)

于是乎,第二种干扰仿佛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种用到冷战初期的干扰方式,也是最简单,最没技术含量,具体实施只要人力就可以的干扰方面——扔箔条和干扰绳!当然考虑到这东西必须扔的足够多,才能形成一条走廊来遮蔽攻击机群,所以载机必须说比较大的双发轰炸机。这种干扰的远离就是把飞机隐蔽在漫天的箔条和干扰绳形成的回波之中,让对方雷达无法从中区分出来。进而无法跟踪,更没办法引导飞机实施拦截,火控雷达也将失效。

德国在增加战斗机数量,但是机场数量实在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往那些大机场中使劲的塞飞机,有遮蔽作用的机堡肯定不够用了,仅仅能挡风遮雨的机库也早就塞满了,更多的飞机则是露天堆放,把一个个机场排的满满的!而协约国和华夏空军就要趁对方发动之前,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第480章 双保险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631章 脱身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176章 东海上的血案第467章 崩溃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310章 急转直下第612章 舰队南下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177章 战争新阶段第796章 大家一起疯吧!第1163章 产能问题第1248章 战争爆发第137章 为民族而战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698章 装甲巨兽(一)第487章 无畏舰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战斗第1367章 破局第60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843章 双头蛇第880章 被阴了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1326章 季风行动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76章 初见第197章 血战(二)第1213章 雄才大略罗斯福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517章 杰里科的选择第697章 检讨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502章 两败俱伤!第493章 穹甲复古流第633章 缠斗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847章 震惊的美国人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876章 波罗的海战云第1433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1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774章 好东西不一定卖的好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498章 修罗场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01章 签约第1179章 攻击目标的选择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30章 两场谈判第872章 胜利中的忧虑第417章 留里克的败亡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861章 调整第1269章 侧翼安全第1140章 败退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393章 增大的筹码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1493章 孟加拉湾的风暴第579章 经略全球第869章 贝蒂你在哪?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610章 剧本不是这样的!第1299章 爆发第76章 初见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
第480章 双保险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631章 脱身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176章 东海上的血案第467章 崩溃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310章 急转直下第612章 舰队南下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177章 战争新阶段第796章 大家一起疯吧!第1163章 产能问题第1248章 战争爆发第137章 为民族而战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698章 装甲巨兽(一)第487章 无畏舰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战斗第1367章 破局第60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843章 双头蛇第880章 被阴了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1326章 季风行动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76章 初见第197章 血战(二)第1213章 雄才大略罗斯福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517章 杰里科的选择第697章 检讨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502章 两败俱伤!第493章 穹甲复古流第633章 缠斗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847章 震惊的美国人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876章 波罗的海战云第1433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1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774章 好东西不一定卖的好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498章 修罗场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01章 签约第1179章 攻击目标的选择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30章 两场谈判第872章 胜利中的忧虑第417章 留里克的败亡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861章 调整第1269章 侧翼安全第1140章 败退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393章 增大的筹码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1493章 孟加拉湾的风暴第579章 经略全球第869章 贝蒂你在哪?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610章 剧本不是这样的!第1299章 爆发第76章 初见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