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款曲 (一)

南唐、荆楚、孟蜀、北汉,还有刚刚建立起来的后周!如画江山,被数种不同的颜色,割得四分五裂!

“咚!”耶律阮狠狠一拳砸在羊皮舆图上,将整个黄金大帐震得摇摇晃晃。

一统山河,他自打被诸将拥立登上大辽国的皇位以来,做梦都想着一统山河。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当初老太后术律平选择让耶律李胡即位是如何错得离谱,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当年在镇州果断自行登基的举动,是拯救了整个契丹帝国。

然而,朝中那些目光短浅的家伙们,居然对南征百般擎肘。去年冬天故意拖延出兵的时间,导致韩匡嗣和耶律察割两个孤立无援,先后败北不说。今年春天北汉皇帝刘知远明明都把南征的机会送上门来,他们居然又以各部积蓄不足,粮草补给难以供应为由,推三阻四。

粮草补给难以供应?狗屁!大辽自立国以来,有哪一场仗是粮草补给供应充裕的情况下打赢的?太祖皇帝开国之初,有哪一仗不是以战养战?太宗皇帝在南下助石敬瑭篡位时,甚至把怀了崽子的母马都带在了身边,就准备粮草一旦断绝就喝马奶为生。结果呢,大辽国从一个塞外部落,变成了天下第一大国。南拥燕云,北接冰海,东西两侧的边境骑着马跑半个月都跑不到头……

由此可见,所谓粮草补给难以供应,不过是一个托辞。那些目光短浅的家伙,其实是被眼前的荣华富贵磨光了进取之心,想抱着美女和宝马混吃等死了。而一旦这种想法蔓延开来,大辽国必将万劫不复。

契丹人百战立国,所以必须不停地动战争,才能保持整个国家的进取心,保持所有男人的血性。停下来享乐,那不该是契丹人所为,更不该是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子孙所为。那是南方汉人君主和大臣们才会做的蠢事,所以你看看,如今中原乱成了什么模样?巴掌大个地方,居然分成了四五个国家。每个国家内还有若干诸侯,没有皇帝之名,在领地上的作为跟皇帝却没任何两样!

不能!耶律阮绝不允许大辽国,也变成中原一样。虽然中原普通百姓的日子,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过得远比普通契丹人富足。但再富足,他们也是绵羊,长得越胖就越容易被猛兽盯上。而契丹人,却是扑食绵羊的猛兽,猎杀和劫掠,才是他们的生存本能。

如果有人不愿意继续做猛兽,而愿意去学着做绵羊。那就必须尽早将其杀掉,将他的血涂满祖先的墓碑,让所有试图效尤者引以为戒。让……

“陛下,这么晚了,您还不安歇么?”一个温柔的声音,忽然传进了耶律阮的耳朵,令他心中的怒火和杀气,顿时就熄灭了一大半儿。

迅回过头,他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几分温柔,“是甄儿啊,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孩子们没缠着你么?”

“是撒葛只姐姐把我叫来的,她,她也很担心皇上您。”

被唤作甄儿的,是耶律阮的第二皇后甄婉如。当年耶律阮第一次随同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汴梁,在俘虏队伍中现了此女,一见之下,神魂颠倒。于是乎就豁出去四百里草场,从当时大辽皇帝耶律德光手里赎回了此女。从此每日都带在身侧,哪怕是祭祖和出战,都绝不分离。

而甄婉如,也懂得珍惜耶律阮的好。非但平素对他本人尽心服侍,曲意逢迎,对耶律阮原来的结妻子萧撒葛只,也礼敬有加。所以甄婉如被耶律阮册封为第二皇后时,萧撒葛只非但没有竭力劝阻,反而亲自出面替此女摆平了许多障碍。每当耶律阮脾气焦躁,需要人安慰之时,也会悄悄地把此女请出来以柔克刚。

果然,看到甄婉如那小心翼翼模样,耶律阮心中的无名业火顿时又降低了三分。笑了笑,尽量舒缓了语气说道:“撒葛只也是,想劝朕,自己进来不就行了,何必每次都要把你推在前头?就好像朕在这后宫里,除了你之外谁都不待见一般。”

“陛下这么说,可就冤枉撒葛只姐姐了,作为女人,谁不希望能获得自家丈夫宠爱多一些?”甄婉如缓缓走到耶律阮身后,抬起春葱般的手指,轻轻揉捏对方的额头,“但撒葛只姐姐知道陛下是火命,生气之时,必须有个水命的女人才能缓解,所以每次都把机会让给了臣妾!”

“哦,是这样?”不知道是甄皇后的按摩手段高明,还是两个之间的关系真的应了命理之说,耶律阮果然觉得一阵清凉从头顶之直达心窝。于是乎,干脆坐了下去,闭上眼睛,一边享受食指间的温柔,一边继续笑着说道:“你是水命,朕是火命,那她呢,撒葛只是什么命?”

“臣妾不敢妄下断言?”

“叫你说你就说,反正也是没影子的事情!”

“那臣妾可就斗胆了!”甄皇后一边揉,一边缓缓补充,“撒葛只姐姐说,她是风命。就像草原上的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所以朕若是生了气,她过来劝,只会风助火势!”耶律阮被逗得哈哈大笑,拉住甄皇后的手,顺势将其背了起来。

“陛下,陛下小心!”甄皇后一边尖叫着抗议,一边快抱怨,“陛下,咱们都不是二十岁的人了,小心你的腰。”

“我的腰,我的腰好着呢。”耶律阮不听则已,越听越有力气,干脆把甄皇后直接从后背搂到了身前,横抱着朝后帐走去。“朕这就让你知道知道朕的腰有多好!”

“陛下,外人有人听着呢!”甄皇后顿时羞红了脸,像小猫一样把身体缩卷在耶律阮的怀里,呢喃着提醒。

“听?谁敢?朕是大辽皇帝,朕割了他的脑袋!”耶律阮小腹处一阵滚热,根本不理会金帐周围有多少侍卫,加快脚步,冲进了后帐,“谁听得见,都给朕滚远点儿。朕不想把你们全都杀光。”

顿时,金帐外的侍卫们如蒙大赦,一个个撒开腿,逃之夭夭。唯恐跑得稍慢,不小心听了皇帝的窗户根,落个身异处的下场。

一阵闷雷恰恰滚过,将天空中的乌云惊得瑟瑟抖。仲春的细雨,很快就落了下来。打在刚刚化冻没多久的大地上,润物无声。

青草偷偷地露出了泥土,野花缓缓地张开了蓓蕾,野鹿在细雨中相互追逐,燕子在春风里浅吟低唱,天地之间,万物都迸出勃勃生机。

第六章 君王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谋杀 (五)第九章 长缨 (十)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七章 治河 (九)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章 宏图 (五)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易鼎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四章 虎雏 (七)第四章 虎雏 (五)第二章 风云 (四)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七章 国难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四章 答案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八章 雄关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七章 国难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乌鹊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六章 绸缪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九章 长缨 (四)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六章烽火 (一)第一章 问道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帝王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二章 谋杀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二章 谋杀 (八)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六章 绸缪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扑朔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扑朔 (七)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绸缪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十章 宏图 (六)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一章 传说 (八)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七章 治河 (六)第六章 帝王 (三)第四章 虎雏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四章 扑朔(一)第七章 国难 (五)第六章 破茧 (八)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七章 鹿鸣 (二)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霜刃 (七)
第六章 君王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一)第六章 帝王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谋杀 (五)第九章 长缨 (十)第五章 逝水 (七)第七章 治河 (九)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章 宏图 (五)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易鼎 (二)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四章 虎雏 (七)第四章 虎雏 (五)第二章 风云 (四)第十章 宏图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七章 国难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四章 答案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八章 雄关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七章 国难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乌鹊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六章 绸缪 (四)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九章 长缨 (四)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六章烽火 (一)第一章 问道 (三)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帝王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五章 求索 (一)第二章 谋杀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二章 谋杀 (八)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长缨 (八)第六章 绸缪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五章 黄雀 (三)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扑朔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扑朔 (七)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绸缪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十章 宏图 (六)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一章 传说 (八)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七章 治河 (六)第六章 帝王 (三)第四章 虎雏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四章 扑朔(一)第七章 国难 (五)第六章 破茧 (八)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七章 鹿鸣 (二)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霜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