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剑 (二)

“啊呀呀!苦也,苦也!”众人齐齐回头,恰看见佛像被劈开的肚皮处青烟缭绕。再也顾不上来人先前那一斧子来得愣不愣,抄起身边所有能用的家伙,奋力救火。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乃硬木所制,只是在表面上涂了一层金漆。常年受烟熏火燎,早就被烘得无法再干。今日猛然间被滚地雷给点燃了,仓促间,哪里容易扑得灭?偏偏众人手里又没有水桶、水囊等物,只能脱了衣服跑到雨地里汲水。结果足足忙碌了小半个时辰,才在闻讯赶来的喽啰兵的帮助下,终于把火势给扑了下去。再看那金装的佛像,已经被烟熏得如同只黑瞎子般,再也不见半点庄严。连同头顶的天花板,也全都给燎成了锅底,乌漆漆说不出的腌臜。(注1)

在场众山寨当家,也都累成了狗。强撑到喽啰们退下之后,一个个蹲在污水横流的地面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气。待喘息够了,才想起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来,把头转向同样蹲在地上狂喘的某人,七嘴八舌地说道:“小肥,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大当家和老四呢?他们怎么没跟你一道回来?”

“钱换到了么?上家肯不肯认账?他们不会见了咱们拿的人头多,就改口了吧?!”

“路上顺利么?有没有遇到赵延寿的爪牙?早就说过,叫你不要跟着。一点儿忙都帮不上,还只会添乱!”

“.....”

这年头,说一个胖,通常会说富态,福相。肥则与痴同列,明显带着贬义。名字或者绰号里带上一个肥字,通常也意味着歧视。而被众人唤作小肥的少年,却对此毫不介意。先左顾右盼,找了个相对干燥之处把盾牌铺在上面。然后一屁股重重坐了下去,喘着粗气回应,“大当家,大当家和四叔都在后面。他们遇上了熟人,所以要在路上耽搁两天。让我,让我先回来给几位叔叔报个平安!”

“熟人?谁,对方说名字了么?”二当家宁采臣愣了愣,本能地就将手按在了佩剑上。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乡遇故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况且大伙最近几个月来所行皆为非常之事。万一被“故知”拿去契丹人那边邀功,等待着瓦岗寨的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我,我没记住。好像,好像有一个姓韩,脸,脸儿有点黑,跟五叔似得。个子,个子大概能到我鼻梁!”小肥伸手对着李铁拐比了比,迟疑着回应。

李铁拐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别人说自己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大声呵斥,“黑又怎么了,还黑得跟我似的,你到底会不会说人话?!”

少年被他问得微微一愣,本能地向后缩了下肩膀,不知该如何作答。二当家宁采臣见了,立刻出言劝解道:“老五,算了。别跟孩子一般见识!咱们先说正事儿!”

“正事儿,正事你还指望他?!”五当家李铁拐今天看什么都不顺眼,紧皱着眉头咆哮,“让他回来报信儿!他就连对方是谁都说不清楚,只记得姓韩!全天下姓韩的海了去了,连名字没有大伙怎么知道是哪个?让他回来报平安,大当家就忘了他是个傻子么?他回来了,老子反而更不安心了!”

“我不是傻子!我,我只是头上受过,受过一点儿小伤!”少年小肥虽然对李铁拐心存畏惧,却坚决不肯承认自己傻。涨红了脸,大声辩解,“况且,况且大,大当家当时也没,也没跟我说他叫什么。就说,就让我喊他韩四叔。对了,他,他还有个儿子,也姓韩。也是黑黑壮壮的。差不多跟我一样高,年龄也跟我差不多!”

五当家李铁拐见他居然还敢顶嘴,愈发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抬起铁拐杖,指着对方鼻子咆哮,“大当家没告诉你,你自己鼻子下就没长着嘴巴?还他儿子,他儿子不姓韩,难道还跟你一样,长得人模狗样,却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可就有点儿太伤人了。小肥的原本已经涨红的眼眶里,立刻见了泪光。然而嘴巴却有些跟不上趟,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来反驳。只是原本张开的手,却不由自主地越握越紧。

五当家李铁拐看在眼里,顿时怒不可遏,将手中铁拐高高举起,“咋?你个养不熟的小白眼狼!握拳头干什么?难道你还想打老子么?来吧,看老子今天打不打得断你的腿!”

“老五,够了!”眼看着李铁拐的兵器就要往下落,二当家宁采臣迅速上前半步,挡在了小肥面前。“他当时伤成什么模样?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能记得对方姓韩,长得很黑,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别对他要求太多?!”

“是啊,老五,你别老针对他!大当家肯定没什么事情,要不然,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让小肥自己回来报信!”

“可不是么?你不信小肥,还不信老大?”

“你不会找喽啰们问一下么?小肥又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你死揪着他干什么?以大当家的谨慎,怎么会不派人一路护着他!”

.....

其他几名当家人,也纷纷走过来,出言劝解。少年小肥是他们去年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当时后脑处有一道碗口大的伤口,深可见骨。一看,就知道是被契丹武士用铁锏所伤。众人都认为救不活,只有二当家宁采臣抱着替大伙积阴德的想法,才坚持替这孩子找了个郎中。

结果小肥的命最后是给救回来了,但是身上却落下了一样甚为麻烦的隐疾。非但平素说话做事楞头愣脑,不见半点儿少年人特有的机灵劲头。记忆力也变得极差,动辄丢三落四。甚至连他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家在哪里至今都未能想起来。一被人问到就满脸茫然。

五当家李铁拐今天肚子里的火气,当然也不完全是因小肥那一飞斧而起。只是见众人都替少年说话,顿时有点儿下不了台。皱了皱眉头,咬牙切齿地道:“又护着他,你们又护着他!你们就护着吧!早晚有一天,你们都得死在他手里!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他那模样,是真的想不起来么?分明是故意装傻充愣,然后好让大伙不要继续问他的来历!”

众人被他说得心中一惊,忍不住迅速回头。然而看到小肥那略显稚嫩的面孔和通红的眼睛,心中的怀疑顿时又飞得无影无踪。“行了,老五,你又疑神疑鬼。小肥跟着咱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即便再能装,怎么可能不露出丝毫破绽?况且你看他的年纪,也就是十五六上下的样子。谁家孩子,十五六就能把四五十岁的人骗得团团转!”

“是啊,他们骗咱们有啥好处?咱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好值得骗的?”

“老五,你又不是没试过他!他刚醒来那阵子,你天天换着法子试探他!即便他真的有什么隐藏的,也早被你给挖出来了!”

......

“人小鬼大!谁知道他肚子里到底藏着什么花花肠子?”五当家李铁拐说众人不过,却不肯善罢甘休,“纵使他真的得了失魂症,你看他长得这模样,可能是寻常人家出来的么?还有他脖子上的那块玉牌,万一跟被契丹人抓去的那位有什么瓜葛,你说,咱们这些人能落什么好下场?”

这句话,可真的说到了关键处。众人顿时全都哑口无言。

小肥长得太白净,太细嫩,半年来在山中跟着大伙风吹日晒,居然无法让他的肤色稍微变黑上半分。跟山寨里的喽啰们站在一起,就像鸡群里站立的一只白鹤。不用仔细看,也可以断定彼此绝非同类。

在这兵荒马乱年月,能在十五六岁就长到八尺开外,并且又白又嫩的,肯定出自大富大贵之家。而去年契丹人入寇,奉命带兵抵御外辱的杜重威倒戈投敌,马军都排阵使张彦泽甘为契丹人的先锋,掉头反噬,率部攻入汴梁。一夜间,不知道多少王侯之家从云端跌落尘埃。

假如大伙不小心从尸体堆里捡到一个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其实也不算件坏事。等有机会联系上了小肥在世的亲人,少不得能给山寨换回几百贯谢礼。然而真正令大伙无法想明白的是,那么多遭了灾的大户豪门里头,居然就没有一家姓氏,与小肥脖子上那块玉牌上的“郑”字相符。并且从汴梁被攻破到现在,也没听闻任何显赫之家,公开或者私下寻找一个走失的公子。

哪怕是小肥命苦到了极点,所有嫡系长辈,都已经死在乱兵的刀下。但天王老子还难免有个穷亲戚呢。中原人又素来重视血脉,小肥的父母的亲朋故旧,在汴梁城那场大混乱结束之后,又怎么可能对故人可能遗留在世上的骨血不闻不问?!

当种种疑点都解释不清楚的时候,答案可能就剩下了唯一的一个。这是五当家李铁拐最怀疑的,也是大伙最惧怕的。那片玉牌不是姓氏,而是另有其意。据说,被契丹人抓走的哪位皇帝陛下,登基前就受封郑王。假若这个猜测不小心变成了现实,恐怕天下虽大,等着众人的,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条!(注2)

“我,我没故意骗你们!”正当众人忐忑不安的时候,被唤作小肥的少年又在大伙身后委委屈屈解释,“我,我真的想不起来了。大当家这次之所以带上我,就是为了让我看看山外那些地方,看看能不能让我记起什么来。可,可我,我真的想不起来了。我成天拼了命地想,拼了命地想,但是对看到的东西偏偏根本没一点儿印象!我,我发誓。我可以对着大殿里的佛祖发誓!如果我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就让我,就让我天打雷劈!”

“唉!可怜的孩子!”除了李铁拐依旧冷着脸,其他几位当家人都都叹息着摇头。虽然大伙平素经常呵佛骂祖,事实上,对冥冥中的怪力乱神,心里却始终存有一些敬畏。特别是刚刚被那个破窗而入滚地雷吓了半死之后,更是觉得,大殿内那个开肠破肚的佛像,也许真有几分莫测威能!

而小肥既然敢在佛前发下重誓,无疑证明了他的病情决不是伪装。大伙不能因为对他的出身有所怀疑,就起了灭口之心。况且无论如何,小肥都还是一个孩子。大伙刀头打滚儿小半辈子,偶尔行一次善,总得有始有终。

“既然想不起来,就不用再想了!”二当家宁采臣心肠最软,转过身,蹲在少年面前,大声安慰,“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姓宁算了。叫,叫.....”

搜肠刮肚,他也想不出个恰当名字来。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猛然间看到三当家许远举手里的半截铁脊蛇矛,“叫宁彦章,当年有个大豪杰叫铁枪王彦章,来历也不清不楚,但照样建下了赫赫功业。你想不起自己是谁不要紧,原来姓什么,是谁的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别忘了自己要努力好好活着,努力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就行了!”(注3)

“嗯!”被唤作小肥的少年点点头,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认真,“从今往后,我就跟着二叔姓宁。我一定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不辜负了二叔您的希望!”

“其实,你不做英雄好汉也无所谓,这辈子只要活的开心就好。反正,无论如何,我都是你二叔!”看到小肥赤诚的模样,宁采臣脸上瞬间涌起了一缕舔犊之情,摸了摸少年的头,微笑着补充。。

“咔嚓!”有道紫色的闪电撕裂乌云,照在佛像烟熏火燎的脸上。刹那间,佛祖的眼睛似乎亮了亮,望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满目慈悲。

注1:滚地雷,即球状闪电。有蓝色、绿色或者紫色,破坏力极大。

注2: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年青时骁勇善战。石敬瑭先封他为郑王,后又封为齐王。后晋灭亡后,石重贵的两个儿子不知所踪。

注3:王彦章,即传说中的王铁枪。五代名将,评书中武艺仅次于李存孝。传说其被朱温挖掘之前,是放羊为生的孤儿。却无师自通一身武艺。

酒徒注:老人开新书也不容易,请大伙尽可能地收藏一下,多谢,多谢。

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黄雀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八章 三生 (五)第六章 红妆 (四)第四章 虎狼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七章 国难 (六)第八章 峥嵘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尘缘 (七)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六章 绸缪 (四)第八章 峥嵘 (九)第八章 雄关 (五)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短歌 (六)第四章 虎狼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霜刃 (七)第二章 谋杀 (五)第十章 易鼎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五章 求索 (四)第四章 扑朔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七章 尘缘 (二)第七章 劲草 (一)第八章 峥嵘 (九)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谋杀 (三)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六章 疾风 (二)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六章 绸缪 (二)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虎狼 (七)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众生(二)第二章 款曲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七章劲草 (七)第十章 宏图 (二)第六章 帝王(一)第三章 抉择 (八)第六章 绸缪 (八)第十章 宏图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九章 夺帅 (六)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一章 初见 (六)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三章 父子 (八)第八章 峥嵘 (七)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风云 (三)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九章 长缨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破茧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一章 家国 (四)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一章 初见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三章 众生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七章 仕途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一章 问道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二)
第四章 答案 (四)第五章 黄雀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八章 三生 (五)第六章 红妆 (四)第四章 虎狼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十章 易鼎 (八)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八章 雄关 (六)第七章 国难 (六)第八章 峥嵘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尘缘 (七)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六章 绸缪 (四)第八章 峥嵘 (九)第八章 雄关 (五)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短歌 (六)第四章 虎狼 (一)第八章 人心 (六)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霜刃 (七)第二章 谋杀 (五)第十章 易鼎 (五)第二章 蓬篙 (七)第五章 求索 (四)第四章 扑朔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七章 尘缘 (二)第七章 劲草 (一)第八章 峥嵘 (九)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磨剑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谋杀 (三)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六章 疾风 (二)第四章 归来 (九)第六章 绸缪 (二)第三章 父子(一)第四章 虎狼 (七)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众生(二)第二章 款曲 (三)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七章劲草 (七)第十章 宏图 (二)第六章 帝王(一)第三章 抉择 (八)第六章 绸缪 (八)第十章 宏图 (三)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九章 夺帅 (六)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一章 初见 (六)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八章 人心 (九)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三章 父子 (八)第八章 峥嵘 (七)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风云 (三)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九章 长缨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破茧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一章 家国 (四)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一章 初见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三章 众生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七章 仕途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一章 问道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