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劲草 (七)

比“胡汉分治”如何?从大辽国的长远角度看,“授田策”当然是强出太多。

俗话说,有毛带皮不算财。草原上一场暴雪或者瘟疫过后,有多少牛羊牲畜得惨遭不幸?而让契丹人都变成地主,让被掠至幽州及塞外的汉人奴隶都变成农夫和佃户,每年将给大辽国的官仓贡献多少税金和粮食?既然在幽州和塞外也一样可以务农,并且还能分到一块土地,那些被掠而来的汉家百姓,又何必要冒死逃回故乡?回去之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依旧是要以种地为生,并且还终日提心吊胆防备战乱和盗匪,日子过得未必比在辽国安宁!

然而,这只是从国家角度。从个人和家族角度来看,结果却是截然相反。

胡汉分治,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保证了契丹人,特别是契丹各部长老们的地位超然。而“授田策”,却直接捋了长老们的虎须!

的确,大部分契丹人都能通过“授田策”获益,一下子就变成了对外租赁田产为生的地主。大辽国底层,胡汉百姓之间的矛盾,也会因为“授田策”得到极大的缓解。可不靠武装打草谷,却靠收田租为生的契丹人,跟汉人还有什么区别?而光凭着高贵的“血统”,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契丹贵胄们,在朝堂上又怎么可能继续稳压像韩延徽、韩匡嗣、马胤卿这样的汉臣一头?

再长远一些,百年之后,当大部分契丹人和汉人变得差别越来越小,大辽国,将是何族之大辽?

韩德馨不愧是“德”字一辈中的翘楚,文武双全,心思慎密。越想,越是感觉浑身冰冷,汗珠一颗颗地被冻在了鬓角、脸颊、下巴等处,却根本没力气去擦。

怪不得“授田策”是由马胤卿和自家叔父韩匡嗣提出,而素有“北地第一智者”之称的韩延徽却保持了沉默,原来人家早就看出了其背后的风险。怪不得马延煦一返回军中,就像疯子般不管不顾地带领幽州军出征,原来此人是打算尽最大可能替其父马胤卿分担风险。

一旦此战大获全胜,马延煦的行为,便足以证明马氏家族对大辽国的赤胆忠心。契丹各部长老们的攻击效果,必将大幅减轻。而此战即便惨败,面对着长子刚刚“以身殉国”的父亲,契丹各部长老们的敌意,也多少会降低一些,不至于让马胤卿本人和整个马氏家族,步商鞅和晁错的后辙。(注1)

只是以目前情况来看,第二种结局的可能,远远超过了第一种!僵坐于驮马的背上,韩德馨的身体如同冰雕一般,笔直坚硬。身前身后,白毛风打着漩涡,翻滚起伏,宛若一排排惊涛骇浪。

他不想死,他还年青,家中还有娇妻美妾,还有刚刚蹒跚学步的一儿一女!他不想为了缓解蓟州韩氏所要面临的打压,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当作祭品。马延煦是马胤卿的长子,他不是!马延煦出自马氏家族的嫡系长房,而他,却只是韩匡嗣的众多侄儿之一。

可他,现在更不能转身逃走。特别是在听韩倬说明了背后相关利害之后,更不能表现出丁点儿的犹豫。

不肯为家族利益牺牲的后辈,必然会被整个家族抛弃。而没有了背后的家族,他也必将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家祖父以为,授田策,可一举奠定我大辽国百年之基!”韩倬的声音忽然又从白毛风中透了过来,很清楚,却没有一丝作为人类的温度。“此番外出历练,家祖父也曾经叮嘱,若是遇到蓟州韩氏的子弟,务必全力结交。你我两家虽然不是同宗,但彼此之间,血脉相隔也不会太远!”

“鬼才愿意跟你们这些没人味儿的家伙攀亲!”韩德馨在肚子里破口大骂,脸上,却不得不露出几分受宠若惊,拱起发僵的双手,大声说道:“能跟时时聆听世兄教诲,乃小弟三生之幸。世兄在上,小弟这厢有礼了!”

朔风将他嘴里吐出的白烟冲散,与风中的雪粒子一起,在周围飘飘荡荡。韩倬看不清他的面孔,却能隐约感觉到他话语中的悻然。因此,先拱手还了个平辈之礼,随后大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你我二人年相若,才能见识也相类似,并且贤弟还比愚兄多出数年行伍经验,愚兄哪敢在贤弟面前提‘教诲’两个字。不过是将心中所想坦诚相告,以求能和贤弟探讨一番而已。贤弟若是不赞同,尽管当面驳斥。愚兄必洗耳恭听。‘教诲’两个字,可是万万不敢当!,”

“世兄,世兄——说得都对!”韩德馨一开口,又被朔风将声音吹得断断续续。“战场外,战场之外此刻的确是风云莫测。身为,身为晚辈,此刻,此刻即便不能为家族出力,至少,至少不能再给家族增添任何麻烦!”

“不愧是左仆射的后人,贤弟此言甚善!”韩倬在白毛风中,大笑着抚掌。貂裘的下摆和袖子飘飘荡荡,浑然不似身在人间。“愚兄再多问一句,贤弟以为,这天下气运,在塞上还是在中原?”

“当然是在塞上!”耶律赤犬忽然插了一句,顶着满脑袋的雪粒子,就像一只刚刚被冻醒的狗熊。“我大辽之国运,刘汉怎么比得起?”

刚刚其弟弟和韩倬之间的对话,他一句都没听懂。但身为耶律氏的子弟,他却坚信大辽国的未来一片光明。区区刘汉算什么?把再往南的李唐、马楚、孟蜀加起来,都不够大辽国铁骑倾力一踏。只是大辽国刚刚换了新皇帝,还没腾出功夫来南征而已。(注2)

“短短三十年里,中原换了三个朝廷。每一个,都不是我大辽的敌手。而我大辽,最近三十年来,国力却蒸蒸日上!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九州将重归一统。锦绣山河,将插满我大辽之旗。”知道对方不会无的放矢,韩德馨非常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才大声回应。

“善!愚兄也对此,深信不疑!”韩倬大声附和,从貂裘的袖子里伸出一只玉石般的右手,在白毛风中指点江山,“我大辽政令通达,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而令叔父的授田策,则将胡汉之间的藩篱,一举撕了个粉碎。凭此良策,胡汉之间,差别必将越来越小。二十年内,大辽就必将不再只是契丹人的大辽。天下气运和正朔,也必将北移。贤弟,你我之辈,不趁此良机建功立业,更待何时?”(注3)

注1:商鞅、晁错,二人都是改革家,都因为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最后惨遭横死。

注2:刘汉,即后汉。辽国人不认为刘知远有资格继承汉高祖的国号,所以称其为刘汉。南唐被成为李唐,南楚被称为马楚,后蜀被成为孟蜀,跟此一个道理。

注3:纵观历史,凡能成为大汉奸者,通常皆为聪明睿智之辈。秦桧如此,汪精卫亦如此。只是他的聪明,却只谋了一家之福。脚下所踏,却是千家万户的累累白骨。

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一章 磨剑 (三)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雄关 (四)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二章 风云 (七)第四章 答案 (三)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饕餮 (七)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五章 草谷 (九)第九章 夺帅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问道 (二)第八章 人心 (五)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磨剑 (七)第六章 疾风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八章 麋鹿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款曲 (五)第一章 家国 (六)第九章 长缨 (五)第七章 鹿鸣 (八)第六章 绸缪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鹿鸣 (二)第七章 国难 (三)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七章 鹿鸣 (四)第六章 红妆 (九)第八章 乌鹊 (九)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飓风 (十)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飓风 (六)第九章 长缨 (二)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劲草 (三)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绸缪 (六)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三章 抉择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八章 雄关第一章 磨剑 (五)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七章 鹿鸣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七章劲草 (七)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蓬篙 (十)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七章 劲草 (一)第四章 扑朔 (五)第七章 劲草 (八)第十章 狂风 (七)第八章 乌鹊 (一)第六章 红妆 (七)
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一章 磨剑 (三)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雄关 (四)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二章 风云 (七)第四章 答案 (三)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饕餮 (七)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七章 治河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五章 草谷 (九)第九章 夺帅 (五)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二章 蓬篙 (七)第一章 问道 (二)第八章 人心 (五)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磨剑 (七)第六章 疾风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八章 麋鹿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二章 款曲 (五)第一章 家国 (六)第九章 长缨 (五)第七章 鹿鸣 (八)第六章 绸缪 (六)第八章 麋鹿 (四)第七章 鹿鸣 (二)第七章 国难 (三)第七章 治河 (四)第七章 鹿鸣 (四)第六章 红妆 (九)第八章 乌鹊 (九)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飓风 (十)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飓风 (六)第九章 长缨 (二)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劲草 (三)第六章 绸缪 (九)第一章 初见 (三)第五章 短歌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六章 绸缪 (六)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七章 鹿鸣 (四)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三章 抉择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八章 雄关第一章 磨剑 (五)第二章 风云 (三)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七章 鹿鸣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七章劲草 (七)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蓬篙 (十)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二章 款曲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七章 仕途 (四)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七章 劲草 (一)第四章 扑朔 (五)第七章 劲草 (八)第十章 狂风 (七)第八章 乌鹊 (一)第六章 红妆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