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心 (二)

“我说你们仨,一个当朝太子,一个掌管七州的节度使,好好的锦衣玉食不享受,跑到这里来抗沙包,我也是服了你们了。!”就在三人躺在水坑旁喘气歇息的时候,一个银甲白袍的武将大步走了过来,笑着数落。

回应他的,是一大团黏糊糊的老泥。直接命中盔缨处,顺着银盔的边缘淌了此人满脸满身。

“哎呀,我新做锦袍!”银甲将军顿时大怒,挥舞着双拳要上前拼命,“郑子明,你个不识好歹的杀材。高某人今天跟你没完!”

“啪!”“啪!”“啪!”“啪!”又是数团老泥凌空而至,将其打得抱着脑袋,盔斜甲歪。“太子,符胖子,你们,你们两个居然跟姓郑的狼狈为奸。哎呀,别打了,投降,高某投降。再打,我一会儿就没法去见家人了!”

“今日且留你一命,改日再取!”见这么快就开始讨饶,郑子明悻悻丢下手中的泥巴团,装作皮影戏里楚霸王的模样,叉着腰道。

“既然投降,就速速过来跟本将军见礼!”太子柴荣也笑着朝银甲将军点了点,大声吩咐。

只有符昭文“仁义”,见对方主动认输,便不为己甚。丢下泥巴,将脏手搭在嘴边上,大声喊道:“兀那贼将,既然已经投降,就速速过来通名!”

“呸!好心没好报。亏得高某一到齐州,连口气儿都没歇,就赶过来看你们。早知道这样,高某今天一定躲得远远的!”银甲将军一边用手清理身上的泥巴和脏水,一边大声抱怨。嘴里说得虽然委屈,双腿却毫不犹豫地朝三人身边迈。

“好了,既然投降了,孤就不难为你了,赐座!藏用,你不在前线防备北汉和契丹犯境,怎么有空跑到齐州来了?”柴荣顺手拉过几张稻草编织袋丢过去,叫着对方表字询问。

“谢殿下赐座!”高怀德单脚接住编织袋,然后轻轻一挑一甩,将其摞成垫子。顺势坐了下去,嘴里发出一连串遗憾的嘟囔:“北汉和契丹哪里用得着我防备啊?耶律家的那几个,为了争夺皇位,自己杀得人头滚滚!得不到耶律氏的支持,北汉和幽州就全成了断了脊梁的野狗,根本没胆子犯境!只可惜了,老天爷不作美,竟然让咱们大周接连闹了两年水灾。否则,否则咱们即便不能趁机光复燕云十六州,打进太原城里去,活捉刘崇老儿应该不成任何问题!唉!”

“唉!”闻听此言,柴荣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歪在稻草袋子上,仰头长叹。

“唉!”受二人的情绪感染,符昭文也跟着长吁短叹。

他虽然是个文官,可毕竟是出身于符家。平素对天下大事,都甚为关心。据他所知,辽国皇帝耶律阮在前年八月,因为不顾群臣劝阻执意在秋冬两季出兵找大周的麻烦,搞的天怒人怨。结果,才走到火神淀,便被耶律察割和耶律呕里联手割了脑袋。

随即,耶律察割称帝,命群臣向自己效忠。谁料才登上皇位不到五天,大惕隐耶律屋质已经领着平叛大军杀至。双方在火神淀附近恶战一场,叛军溃败,耶律察割被俘。耶律屋质乘胜追击,将耶律察割本人和耶律呕里、耶律盆都,耶律底裂等一干可能参与谋反,或者平素与自己关系不睦的勋臣宿将,尽数以谋逆罪乱刃分尸。就连早已被流放到祖州替耶律阿保机看守陵墓的耶律刘哥,也没逃过一杯毒酒。

将所有政敌都清理一空之后,耶律屋质拥立耶律德光之子耶律景为帝。耶律璟非常“知道好歹”,终日与美酒佳人为伴,将朝政尽数托付给了耶律屋质。君臣各得其所,倒也彼此相安无事。

然而,此举却惹得其他重臣的不满,很快,太尉忽古质就跳了出来,指责耶律屋质擅权误国。

耶律屋质大怒,立刻以谋反罪,诛杀了忽古质。紧跟着,又发现了其他的潜在谋反者,政事令耶律娄国、侍中耶律神都、郎君耶律海里等,发兵将这些人全部捉拿归案,斩杀一空。

俗话说,拔出萝卜带起泥。在搜查耶律娄国的宅邸时,耶律屋质又“目光如炬”地发现了此人与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的书信,顺藤摸瓜抓获了阴谋篡位的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林牙耶律华割、郎君耶律新罗等,于是将他们全部拘捕,或杀或囚,明正刑典。

连续两年多的大清洗下来,辽国的领兵将领被洗掉了一大半儿。剩下要么昏聩无能,要么作战经验浅薄。可以说,此刻,乃是辽国自立国以来,最为虚弱之时。如果老天爷去年没让黄河决了口,如果大周朝能君臣齐心,兴兵北伐,恐怕燕云唾手可得。

然而,如果终究是如果。

去年和今年的多雨天气,令黄河两岸哀鸿遍野。大周连赈济灾民的钱粮都凑不齐,拿什么来支撑北伐大军?更何况,眼下大周最英勇的将军,最善战的兵卒,都被洪水拖在了黄河沿岸,没有他们做先锋,就凭朝堂上那群光知道窝里横的老朽,能不在燕都城下损兵折将,才怪!

“有什么可惜的,太原和燕云十六州又不会挪地方?”四人当中,唯一没有叹气的,只剩下郑子明。只见他低着头沉吟了片刻,忽然笑了笑,大声说道。“与其以倾国之力,去抢太原和幽州,我宁愿像朝廷像现在这样,把心思都花在治水和赈灾上。否则,自己家里头的百姓都饿死了,抢别人家的两块地盘回来何用?更何况刘家占据太原已久,韩氏在幽州也颇得人心,我军贸然打过去,即便能打得垮刘崇和韩匡嗣,没有足够的钱粮往外洒,也安抚不了这两地的百姓!”

“怎可能安抚不了,他们应该知道,韩氏和刘氏都是契丹人的走狗!”高怀德虽然对于郑子明这个人很佩服,对于他的观点,却坚决不敢苟同。

“老百姓哪会在乎谁做皇帝啊!只要少收赋税,少服徭役,官府处理事情再多少公道点儿,不要明火执仗,大伙就满足了。至于谁来当皇帝,是契丹人统治,还是中原人统治,他们根本不会关心!”看了一眼高怀德那写满愤懑的脸,郑子明笑着摇头。仿佛自己已经活了好几辈子,而对方只是个乳臭味干的毛孩子一般。“不信,你仔细去数数?数数那历年跟着契丹人南下打草谷的队伍里头,多少兵卒本来都是中原人?”

“你……”高怀德气得两眼喷烟冒火,却找不到一个字来反驳。

被郑子明推荐为节度使,镇守边塞这两年多来,他没少跟越境打草谷的辽国流寇作战。每次获胜后抓到的俘虏里头,总是一大半儿是中原面孔。剩下的一小半儿,才是契丹、奚、秣鞨、室韦等塞外诸胡。并且那些生着中原面孔的“二胡子”,杀起中原百姓来,丝毫不比真正的胡人手软。

这种情况,令他在震惊之余,痛恨异常。然而,却找不到其中缘由,也找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战国之时,天下七分,齐楚燕韩赵魏秦,如今,谁还记得自己祖上是齐人还是楚人?”明知道高怀德不会认同自己的观点,郑子明也不生气,拍了拍对方肩膀,继续笑着补充,“自魏晋之后,咱们的祖上之所以都自称为汉人,并非汉高祖刘邦能打败项羽。而是有文景之治,让大部分人都过上了安稳日子。有汉武北征,让敢犯我汉境,杀我百姓者,都死无葬身之地。如果在哪边都是饿肚子,在哪边都是朝不保夕,做汉人还是做胡人,能有什么分别?”

“这……,这……”高怀德本能地就觉得此话狗屁不通,偏偏又找不出其中漏洞,直气得脸色发青,额头上青筋根根乱蹦。

倒是柴荣,早已习惯了自家三弟郑子明的信口开河。轻轻推了高怀德一把,笑着打起了圆场,“你别跟他认真,他那张嘴巴,死人都能说活。你若是较真,可就输了。不过……”

轻轻叹了口气,他又幽幽地补充,“子明此话,其实也未必没有道理!饱学之士,都可以朝秦暮楚。又怎么能苛责百姓为了活得好一些,就甘心做辽国的臣民?孤心急了,光想着机不可失。却没想过,有些机会未必是机会!”

“是啊,当年隋炀帝亲征高丽,看上去倒是有机会将辽东一战而下呢。结果,没等拿下辽东,先乱了山东!”符昭文读书多,反应也快。见柴荣隐约已经认同了郑子明的说法,立刻开始旁征博引。

“要真有隋炀帝当年那实力就好了。隋朝官仓的米,可是一直吃到了贞观初年。不像现在,官仓空空。若没有冯枢密舍命在荆楚奔走,沧州军拼死出海打渔,这河堤上的军民,累个半死之后,连口饱饭都没的吃!”

“的确,多亏了冯枢密和沧州水师。”符昭文想了想,轻轻点头。

正感慨间,忽然见一匹快马急匆匆赶至。马背上,一个背上插着青色认旗的信使,扯开嗓子大喊,“太子殿下,高将军,齐州急报!”

“怎么回事?”柴荣等人被吓了一大跳,齐齐站起身,异口同声追问。

“唏嘘嘘嘘……”战马被信使拉得嘴角出血,咆哮着扬起前蹄。紧跟着,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顺着马鞍滚落于地,“太子殿下,郑将军,高将军,属下可找到你们了。齐王,齐王病重,请,请高将军速速回府!”

第六章 疾风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六章 破茧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三章 众生 (三)第四章 扑朔(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九章 夺帅 (八)第三章 父子 (六)第四章 归来 (四)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夺帅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霜刃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破茧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扑朔 (五)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迷离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章 狂风 (五)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二章 款曲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三章 飓风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五章 逝水 (九)第九章 萍末 (九)第四章 饕餮 (八)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归来 (二)第七章 尘缘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八章 雄关 (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一章 磨剑 (六)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七章 劲草 (一)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麋鹿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长缨 (九)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二章 蓬篙 (九)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传说 (九)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章 狂风 (五)第一章 传说 (六)第十章 宏图 (九)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国难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十章 狂风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乌鹊 (二)第九章 长缨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黄雀 (六)第一章 家国 (一)第五章 黄雀 (八)第三章 飓风 (四)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六章 绸缪 (八)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谋杀 (八)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一章 磨剑 (八)第十章 狂风 (五)第五章 黄雀 (二)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六章 疾风 (三)第四章 归来 (四)
第六章 疾风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六章 破茧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三章 众生 (三)第四章 扑朔(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九章 夺帅 (八)第三章 父子 (六)第四章 归来 (四)第九章 暗流 (六)第九章 夺帅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霜刃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十章 狂风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破茧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扑朔 (五)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迷离 (二)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章 狂风 (五)第四章 虎雏 (四)第二章 款曲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三章 飓风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五章 谷草谷 (三)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五章 逝水 (九)第九章 萍末 (九)第四章 饕餮 (八)第五章 求索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四章 归来 (二)第七章 尘缘 (四)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八章 雄关 (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一章 磨剑 (六)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七章 劲草 (一)第六章 帝王(一)第八章 麋鹿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九章 长缨 (九)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二章 蓬篙 (九)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传说 (九)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章 狂风 (五)第一章 传说 (六)第十章 宏图 (九)第一章 问道 (四)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国难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十章 狂风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乌鹊 (二)第九章 长缨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五章 黄雀 (六)第一章 家国 (一)第五章 黄雀 (八)第三章 飓风 (四)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六章 绸缪 (八)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三章 众生 (四)第一章 磨剑 (七)第二章 谋杀 (八)第四章 饕餮 (六)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一章 磨剑 (八)第十章 狂风 (五)第五章 黄雀 (二)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六章 疾风 (三)第四章 归来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