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扑朔 (三)

“回去!”郭允明的身体晃了晃,扭过头来大声命令。

被小肥一句话揭了老底儿,他却没功夫跟对方斤斤计较。拨转坐骑,直奔身后不远处的木桥。先挥刀砍翻了两名堵在桥头惊慌失措的兵卒,随即,举起血淋淋的刀锋,大声喝令:“各都将士,以番号顺序,逐次通过。争路者斩!迟疑不前者斩!临阵脱逃者斩!过桥后不听从指挥者,斩!”

一口气说了四个斩字,挥落刀锋,转身而回。紧跟着,低沉的号角声就在马车旁响了起来,“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将主帅的决断,瞬间传遍河谷两岸。

拥挤不堪的木桥上,秩序立刻为之一肃。各都兵卒迅速想起了自己的番号,或者加速冲过桥面,或者将坐骑和身体贴在了护栏上,为其他袍泽让开了道路。

已经过了河一众将士,也在几个都头们的组织下,陆续稳住心神,将蜂涌而至的山贼草寇顶离桥头。他们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精锐,单独拉出来任何人的战斗力都比前来偷袭的对手高出了数倍。很快,就在桥头到马车之间,清理出来了一个六丈方圆的空心军阵,将小肥和他身边的一众瓦岗豪杰们,虚虚地圈在了中央。

“赶紧回车里去!你刚才说得对,来者不是个善茬子!”又挥舞着血淋淋的钢刀巩固了一下防线,郭允明再度大声命令。

“没事儿,他们的最后目标才是我!”小肥冲着他笑了笑,没心没肺地说道。

这几天耳朵里灌满了石敬瑭、张从训和李存信等人当年的辉煌战绩,令少年人对行伍之事兴趣大增。正梦想着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去战场亲自感受一番,对面的“救驾者们”们,便给他送了个大枕头来!

敌军的人数众多,但组织非常混乱。很有可能,不是来自同一座山寨。不知道是哪位节度使花费了巨大血本儿,居然能将他们全都捏合在了一起,共同来营救即将落入虎口的“二皇子”。

反观“自己”这边,军容军纪就好出许多。只凭着几个来回纵横驰骋的骑阵,就令对手轻易无法靠近桥头。只是骑阵的厚度,实在太单薄了些。并且每每将冲上前的敌军杀退一次,就会变得愈发单薄。

“这样下去,恐怕抵挡不了多久!”完全以局外人身份,小肥暗暗地得出结论。不是内行,但好歹也算曾经得到过瓦岗二当家的嫡传,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与事实相差不会太原。。

“殿下,我叫你回去!你到底听见没有?!别自作聪明。”正看得高兴,却又听见郭允明的声音传了过来,如寒冬时节的乌鸦一般噪呱,“这里距离太原不过六七天路程,即便他们这次侥幸得手,也很快就会被汉王再派兵追上。到时候,难免玉石俱焚!”

机会如此难得,并且非常有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小肥怎么肯依照他的命令躲回车厢?只是将胖胖的身体往门内缩了缩,用铜盆挡住自己的胸口和小腹,摇着头道:“我原本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得手啊。但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你们两家打得如此热闹,要是连个喝彩的都没有,那多没意思?”

“你.....”稍稍愣了片刻,郭允明才终于正确理解了小肥此刻的心态,恨得咬牙切齿,“你倒是看得开!但也别高兴得太早。,坐山观虎斗,得有坐在山顶上的实力。而你此刻不过是一块肉......”

他的后半句话,被一片潮水般的叫喊声迅速吞没。有一个黑褐色脸孔的山大王领着数十名骑着高头大马的绿林好手,终于将“汉军”的防线冲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一边继续向马车突进,一边扯着嗓子大声呼唤,“殿下,殿下在何处?俺呼延琮来救你了!”

他身后,则是更多的绿林好汉,或者骑马,或者步行,透过刚刚杀出来的缺口,如潮水般汹涌而前。“殿下,殿下在何处?我等奉命前来救驾!!”

“救驾,救驾!殿下勿慌,我等来了!”

......

“不要回应他们!”唯恐小肥主动向对方靠拢,郭允明用身体挡在车门口处,大声提醒。

话音刚落,他身后猛然响起了六当家余斯文那特有的公鸭嗓儿,“殿下在这儿,赶紧过来接殿下离开,殿下这些日子天天盼着你们!”

“去死!”郭允明暴怒,回手一刀劈向余斯文。却看见对方早已将坐骑拨开了数尺,手中短斧指着自己,满脸得意。“这就是二皇子殿下,尔等小心,切莫伤了他!!”

“呀——!”鼻梁骨末端猛然传来一阵酥麻,郭允明立刻意识到危险,身体果断一翻,甩开一只马镫,坠入坐骑肋下。紧跟着,数十支黑漆漆的羽箭从天而降,把他的战马射成了一只刺猬。

“蠢猪!老子就知道你们没安好心!”根本不管郭允明的死活,瓦岗七李晚亭策动坐骑,大骂着扑向了正在往弓臂上搭第二支羽箭的山贼们。手中漆枪在半空中挥出了一团浓密的乌光。

二十几步的距离,战马只需要两个纵跃。黑脸儿山大王呼延琮来不及瞄准,只好匆匆地将羽箭朝着李晚亭的战马射来。瓦岗七当家李晚亭只是轻轻压了下枪纂,就用枪身将羽箭磕得倒飞而出。紧跟着,枪锋迅速回归原位,如怒蛟般,直刺对手的胸口。(注1)

“来得好!”电光石火间,山大王呼延琮丢下骑弓,从马鞍下抽出一根黑漆漆的钢鞭,向上猛撩。“当啷!”李晚亭手中的漆枪被撩开了数尺,三尺枪锋带着四溅的火星,砸在一名山贼的肩膀处。将后者从马鞍子上直接砸了下去,然后被陆续冲过来的战马直接踏成了肉泥。

“点子扎手,别恋战!”李晚亭用力控制住手里不断颤抖的漆枪,从呼延琮的身边急冲而过。在二马错镫的瞬间,他完全有机会用枪纂尝试着再给对手来一记狠招。然而,两臂处传来的阵阵酸麻,却非常清晰地提醒了他,千万不要再去冒险。

一旦枪纂再被对方用钢鞭磕中,他根本没有把握确保漆枪不直接飞上天空。那样的话,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就变成了徒手冲阵,结果肯定与自杀差不多。

根本无须他来提醒,跟在他身后冲过来的几名瓦岗豪杰,也早就从钢鞭和漆枪碰撞的声音里,判断出黑脸汉子是个万人敌。纷纷于疾驰中,将战马拉偏方向。一个接一个,自钢鞭的攻击范围之外,突入敌阵,掠起一道道猩红色的血光。

对付普通喽啰,他们的本事绰绰有余,三两下,就将对黑脸山大王身后的同伙冲了个七零八落。

那黑脸山大王,却根本不管自家手下儿郎的死活。策马抡鞭,直扑正在血泊中的挣扎着往起爬郭允明。嘴巴里依然大声高呼“救驾!”,黑漆漆的鞭身,却恨不得立刻打烂目标的头颅。

“拦住他!”“休得张狂!”“住手!”郭允明的亲信们,纷纷策动坐骑,封堵黑脸山大王呼延琮的去路。却被呼延琮或者用钢鞭逼开,或者一鞭抽落于马背之。

骑兵作战,往往一到两招就分出生死。即便分不出来,最多三招过后,两匹战马也会交错而过。接下来的战斗,则就要交给彼此身后的同伴,与双方都没有了任何关系。

说时迟,那时快,转眼间,黑脸汉子面前,就没有了任何阻挡,乌漆漆的钢鞭高高地举起,借助战马的冲击之势,直奔郭允明的后脑勺。

“我命休矣!”郭允明双腿拼命迈动,眼睛却不由自主地闭得紧紧。两条腿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此时此刻,他自知在劫难逃。

“咣!”一记金铁的交鸣声,宛若洪钟大吕,震得他眼前金星乱冒。然而,预料中的解脱却没有到来。钟声之外,隐隐透出瓦岗六当家余斯文焦躁地指责声,“傻小子,你这是干什么?哎呀,快跑,我打不过他!”

弯腰捡起一根不知道被谁丢弃的长矛,郭允明顺势打了个滚,迅速转身。第一眼,他看到的便是一只被砸烂了的铜盆,就落在距离自己不到三尺处,破口处倒映着绚丽的日光。第二眼,他看见小肥跌坐在马车中,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狼狈不堪。第三眼,他看到原本留在马车旁贴身保护小肥的六当家余斯文,被一杆铁鞭逼得节节败退,胯下战马却始终挡在车门前,令后者无法再多靠近马车分毫。

“呼——!”不再做任何犹豫,郭允明将长矛当作投枪,朝着黑脸汉子掷了过去。虽然在一个呼吸之前,他还恨不得将余斯文给碎尸万段。

黑脸山大王呼延琮听到半空中传来的武器破空声,立刻抬臂挥鞭。“咔嚓”一声,将投枪砸得一分为二。

趁着他分神自救这一瞬间,余斯文迅速俯身,左手抄起小肥露在外边的大腿,猛地向起一带,将后者如草料包一般,直接给掼入了马车。紧跟着,他右手的短斧凌空飞出,不是冲着再度挥鞭杀向自己的呼延琮,而是直奔拉车辕马的屁股。

“唏嘘嘘——!”辕马的屁股上,被急掠而过的斧刃,擦出了一条浅浅的口子,疼得悲鸣一声,奋力张开了四蹄。

“唏嘘嘘——!”左右两侧的辅马也受了惊,同时嘴里发出了大声悲鸣。四蹄张开,紧随辕马的脚步。

十二条腿拉着高车,横冲直撞。正试图围拢上前的山寨喽啰们躲避不及,被撞得人仰马翻。

“拦——”郭允明本能地喊出一个字,试图命令赶过来救援自己的“汉军”骑兵去阻拦小肥。然而,看到紧跟在马车之后,用身体和坐骑奋力阻挡黑脸山大王的余斯文。他的心脏忽然一颤,“拦住哪个黑脸狗贼,助殿下脱身!”

下一刻,潮水般的悔意,将他彻底吞没。从血泊中捡起自己的佩刀,他翻身跳上一匹无主的坐骑,紧追着马车和黑脸汉子留下的烟尘,呼啸而去!

注1:漆枪,出现于唐代中晚期的一种制式兵器,类似于马槊。制造工艺比普通长矛要求略高。枪头的长度、宽度和开刃,都有相应标准。

注2:求收藏支持。开新书不容易,即便是老作者,也需要读者偶尔给点儿掌声。

第七章 国难 (一)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国难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七章 劲草 (一)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家国 (二)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父子 (八)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一章 磨剑 (一)第一章 家国 (三)第二章 款曲 (一)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五章 逝水 (三)第一章 传说(五)第一章 问道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麋鹿 (六)第八章 乌鹊 (八)第八章 雄关 (三)第二章 风云 (十)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三章 抉择 (三)第七章劲草 (七)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四章 扑朔 (三)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五章 草谷 (四)第三章 收获 (三)第三章 抉择 (五)第十章 狂风 (五)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二章 重逢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众生(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十章 夺帅 (二)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扑朔 (六)第五章 黄雀 (七)第七章 国难 (四)第六章 疾风 (三)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五章 迷离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治河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六章 帝王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二章 款曲 (五)第五章 迷离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四章 归来 (九)第九章 夺帅 (四)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一章 传说(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答案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夺帅 (七)第十章 夺帅 (二)第八章 峥嵘 (六)第二章 谋杀 (三)第四章 虎雏 (十)第七章 鹿鸣 (六)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二)
第七章 国难 (一)第八章 三生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国难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七章 劲草 (一)第五章 短歌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一章 家国 (二)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父子 (八)第六章 绸缪 (三)第一章 磨剑 (一)第一章 家国 (三)第二章 款曲 (一)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五章 逝水 (三)第一章 传说(五)第一章 问道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麋鹿 (六)第八章 乌鹊 (八)第八章 雄关 (三)第二章 风云 (十)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三章 抉择 (三)第七章劲草 (七)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七章 治河 (一)第四章 扑朔 (三)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五章 草谷 (四)第三章 收获 (三)第三章 抉择 (五)第十章 狂风 (五)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二章 重逢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众生(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七章 仕途 (五)第五章 求索 (六)第十章 夺帅 (二)第五章 迷离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扑朔 (六)第五章 黄雀 (七)第七章 国难 (四)第六章 疾风 (三)第二章 霜刃 (八)第五章 迷离 (七)第九章 长缨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治河 (七)第四章 虎雏 (八)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六章 帝王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二章 款曲 (五)第五章 迷离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二章 款曲 (七)第四章 归来 (九)第九章 夺帅 (四)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一章 传说(五)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答案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夺帅 (七)第十章 夺帅 (二)第八章 峥嵘 (六)第二章 谋杀 (三)第四章 虎雏 (十)第七章 鹿鸣 (六)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