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难 (四)

“你,你居然还打算将鲸骨像牛羊一样买卖?”没等潘美接茬儿,老长史范正一个箭步窜了上来,两眼瞪着郑子明,就像大白天见到的魔鬼。

“鲸乃鲲之子,鲲成年后化鹏,以蛟龙为食物,双翅挥动间扶摇万里。”“巨鲸上岸,则诸侯薨……”在他读过的典籍,和听说的传闻中,鲸鱼乃是和蛟龙同一等级的高贵存在。凡人见到了,不烧香叩拜,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谁料到了郑子明这儿,却不由分说先用床弩给射死了好几头。然而又是做骨雕,又是炼油,甚至还想着将鲸骨和鲸油当作沧州的土特产卖得遍地都是!

“废物利用而已,杀都杀了,何必还留着一大堆骨头?”郑子明根本不理解老范正为何如此大惊小怪,侧过头迟疑着看了此人一眼,笑着反问。

“你,你就不怕,就不怕,引来,引来神明报复?”见他一脸满不在乎模样,老长史范正更急,手臂上下挥舞,恨不得用拳头来强调事情的重要性。

这回,郑子明总算理解了他关心所在,笑了笑,依旧满不在乎地回应道:“神明这东西,谁知道有还是没有?放心,弩车是我叫人安放到船上去的,鲸鱼也是我下令射死的。神明要降罪,也只会降罪我一个,不会牵连无辜!”

“你……”老长史范正被憋得语塞,满是皱纹的老脸,瞬间变得又黑又紫。

最初答应来沧州做长史,他只是看在郭家的情面和郑子明所开出来的高额聘金上,才勉强为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却在不知不觉间,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开始真心实意的,把自己当作了沧州军的一员,真心实意地,希望和郑子明等人一道走得更远。

知人善任,体恤士卒,爱惜百姓。英勇却不鲁莽,聪明却不倨傲。身居一隅,却能放眼天下。像这样的少年才俊,只要假以时日,何愁不能成为一方豪雄?而豪雄身侧,必有良臣名将相伴。其所建立的霸业越是辉煌,其身侧的良臣名将,越是耀眼。就像云台阁二十八宿,倘若不是遇到了汉光武,恐怕其中有一大半,都会在绿林草莽当中蹉跎终生。(注1)

范正心中早已经认定,自己就是英主身侧的良臣。即便做不了武王身边的姜尚,至少也应该与穆公身边的百里奚比肩。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郑子明这个英主,平素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偏偏在对待神明的态度上,却偏执得像个无赖顽童。

如果只是怕受牵连,他又何必顶着整个士林的冷言冷语,来当这个沧州军长史?如果是怕受牵连,在几个月前,发现沧州军跟朝廷早晚必有一战之时,他就该挂冠而去了。又何必拼着一把老骨头,终日跟在孙子辈的年青人身后东奔西走?

“文长公不要误会,子明不是说你!”还是潘美心细,发觉范正的神态怪异,赶紧出言打圆场。“他只是说,鲸鱼这东西,跟传说中的鲲鹏没什么关系罢了。您老想想,光是老河口对着的那一片儿海面上,就盘踞着鲸鱼不下百头。巨鲲如果这么能生,整个大海早就填满了。世间得有多少龙,才够它们长大后来吃?”

按照传说,鲲长大之后要化鹏,鹏的脊背,不知其几千里宽窄!若是大伙半个月前在海面上所看到的鲸鱼都化作鲲鹏,恐怕头顶的天空根本装不下,更甭问世间哪里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了!

“是啊,传说未必做得真。大人不是说你老怕受连累?您想想,大人什么平素时候慢待过您老?”李顺儿向来会见风使舵,紧跟在潘美身后,笑着补充。

“文长公不要误会,郑某的确没有奚落之意!”郑子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伤了人,也赶紧拱手赔礼。

“哼!嗯——!”听了他们三个的话,老长史范正终于缓过来一口气,歪了歪鼻子,拖着长声**。

然而,没等他想清楚该如何再规劝郑子明几句,李顺儿的小声嘀咕,却又如火苗般钻进了他的耳朵,“其实真是鲲种才好,鲲肉唉,比龙还高贵的玩意,把肉晒成肉干儿卖到汴梁里头去,那些官儿老爷们还不都得抢疯了。”

“我叫你吃,叫你吃。你就不怕天打雷劈!”想到郑子明受了“奸佞”蛊惑之后,指挥船队冲进海里对鲸鱼大开杀戒的场面,范正的七窍顿时喷出了浓烟。举起巴掌,劈头盖脸朝李顺儿抽了过去!

“哎呀,别打脸,别打脸!”李顺明明一只手就可以把他推倒,却没勇气迎战,抱着自己脑袋,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嚷嚷,“我只是觉得鲸肉光是用来炼油,太可惜了。不如晒成肉干卖个好价钱!况且那玩意就算真是鲲鹏又怎么样?别人杀它不得,郑大哥杀它,却天经地义!”

“你……”老长史范正猛地打了个踉跄,停住脚步,双手扶着自己的膝盖,气喘如牛。

李顺怕他缓过气儿来之后,再跟自己没完没了,也停住了脚步,大声补充,“您老别生气,事情根本不像您老想得那样严重。如果传说可以当做真的话,鲲吃蛟龙,龙当然可以杀鲲!它们跟郑大哥是天生的仇家,无论谁杀了谁,神仙都不能拉偏仗!”

这句话,可是真说到了点子上,令老长史范正又打了个踉跄,彻底无言以对。

按照民间说法,天子为龙,诸侯为蛟,无论郑子明是其中哪一种,他对鲸鱼的态度,好像都理所当然。

顺着这个思路想来,郑子明屠杀鲸鱼卖钱的举动,在老长史范正的眼里,就忽然变得没那么可怕了。更何况,他老人家心里还早就知道一个事实,郑子明乃是前朝皇家血脉,真正的“凤子龙孙”。龙的孙子宰鲲鹏的儿子给长辈报仇,谁人敢说不是天经地义?

正哭笑不得地想着,耳畔却又传来了郑子明自己的声音,“顺子,别胡说!文正公,您老也被跟他一般见识。他那张嘴巴,向来就没说过什么正经话。我盯上了海里的鲸鱼,一方面是为了为咱们沧州开辟财源。毕竟传说必当得了真,而沧州地处汉辽边境,父辈受敌,没有充足的钱粮怎么可能自保?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试试有没希望,打造一支水师出来。假若侥幸成功,则沿海各地,咱们可以任意纵横,无论谁也阻挡不住!”

注1:云台二十八宿,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命人在云台阁,给追随其父亲刘秀的一众功臣画的肖像。为显示公平,特地扣除了皇亲国戚。所以最后只画了铫期,马武、邓禹等二十八人。后世将其与天上星座对应,演绎而成云台二十八宿。

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七章 仕途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七章 国难 (一)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二章 重逢 (四)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一章 初见 (一)第九章 夺帅 (八)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获 (八)第五章 迷离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宏图 (五)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三章 飓风 (十)第三章 抉择 (九)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磨剑 (一)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答案 (四)第一章 磨剑 (五)第一章 传说 (三)第三章 飓风 (十)第三章 收获 (四)第七章 尘缘 (六)第九章 长缨 (三)第九章 夺帅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八章 峥嵘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一章 初见 (一)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六章 帝王(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六章 绸缪 (二)第三章 众生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二章 谋杀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耕耘 (六)第四章 耕耘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绸缪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六章 君王 (八)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劲草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八章 人心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一章 家国 (五)第六章 破茧 (十)第九章 夺帅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六章 红妆(六)第四章 虎雏 (四)第八章 人心 (十)第八章 乌鹊 (六)第八章 峥嵘 (四)第七章 鹿鸣 (三)第七章 尘缘 (二)第十章 易鼎 (五)第五章 迷离 (六)第七章 仕途 (四)第七章 治河 (十)第二章 蓬篙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四章 归来 (十)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绸缪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仕途 (三)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七章 尘缘 (二)第四章 饕餮 (三)
第一章 新春 (七)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七章 仕途 (四)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七章 国难 (一)第五章 求索 (七)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治河 (八)第二章 重逢 (四)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一章 初见 (一)第九章 夺帅 (八)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收获 (八)第五章 迷离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十章 宏图 (五)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三章 飓风 (十)第三章 抉择 (九)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一章 磨剑 (一)第八章 人心 (二)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答案 (四)第一章 磨剑 (五)第一章 传说 (三)第三章 飓风 (十)第三章 收获 (四)第七章 尘缘 (六)第九章 长缨 (三)第九章 夺帅 (八)第二章 蓬篙 (五)第三章 众生 (三)第八章 峥嵘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一章 初见 (一)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六章 帝王(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六章 绸缪 (二)第三章 众生 (五)第四章 答案 (三)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二章 谋杀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耕耘 (六)第四章 耕耘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六章 绸缪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五章 逝水 (九)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六章 君王 (八)第四章 饕餮 (七)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七章 劲草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八章 人心 (一)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耕耘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一章 家国 (五)第六章 破茧 (十)第九章 夺帅 (五)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六章 红妆(六)第四章 虎雏 (四)第八章 人心 (十)第八章 乌鹊 (六)第八章 峥嵘 (四)第七章 鹿鸣 (三)第七章 尘缘 (二)第十章 易鼎 (五)第五章 迷离 (六)第七章 仕途 (四)第七章 治河 (十)第二章 蓬篙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四章 归来 (十)第七章 治河 (三)第六章 绸缪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七章 仕途 (三)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七章 尘缘 (二)第四章 饕餮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