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长缨 (三)

“恭喜枢密使,帐下有如此少年,他日壮志必酬,九州必为一统!”王峻忽然灵机一动,忽然躬身行礼,大声道贺。

“恭喜枢密使,后继有人,壮志必酬!”郑仁诲、王殷、李洪义、郭崇等文武,也紧跟着躬身道贺,仿佛忽然看到了未来的金光大道一般。

虽然明白众文武是在变着法子哄自己宽心,但是看着柴荣、郑子明和赵匡胤等人年青且纯净的面孔,郭威依旧觉得老怀大慰。也迅收起腹内的诸多感慨,手拍桌案,大声说道:“秀峰兄说得是,郭某这一代壮志未酬,但君贵他们却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才能更胜郭某。咱们中原英雄一代比一代更强,早晚有一天,能封狼居胥,将契丹狗贼打得匹马不敢南下!”

“父亲大人过誉,儿惶恐莫名!”

“枢密使大人过奖了,末将不及大人分毫!”

“枢密使大人,我等不敢愧领……”

……

柴荣、郑子明、赵匡胤、高怀德和符昭序闻听,赶紧躬下身体表示谦虚。

“不是过誉,老夫像尔等这般年纪的时候,的确与尔等相去甚远!”郭威大手轻摆,笑着补充,“好了,刚才是老夫想多了,大兄,你立刻带着这几个晚辈去清点兵马,准备辎重。明天一早,咱们分头处罚,一北一南,老夫下月这时,在汴梁城外静候大兄的佳音!”

几句话,说得慷慨豪迈,且条理分明,一改先前颓废姿态。郑仁诲听了,心中的担忧顿时减轻了一大半儿,带着柴荣、郑子明和赵匡胤等人齐齐躬身施礼,然后告退而去。

既然后路已经有了具体人手去看顾,郭威也就不再犹豫,立刻抖擞精神,将调兵遣将的命令流水般的传了下去,整顿大军,准备踏上征程。

众文武纷纷上前接令,然后相继告退。不多时,中军帐内,就剩下了几个当值的卫士,和宣徽北院使王峻。郭威知道后者迟迟不肯离去,肯定是有话要单独跟自己说。便冲着卫士挥挥手,笑着吩咐,“你们去给老夫和秀峰兄弄两份茶点来,人老了,气血一天不如一天,这肚皮,却一天比一天见大,稍微干点儿活就饿得难受。”

“是!”众亲卫追随郭威日久,知道他是在给王峻递台阶儿,齐齐答应一声,转身快步出帐。

“行了,秀峰兄,你今日有何高见教我?!”目送众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郭威冲着王峻微微一笑,低声询问。

“俗话说,将乃一军之胆。这个时候,文仲可不能有丝毫的颓废!”王峻也跟他不客气,自己搬着胡凳上前,往郭威的对面一摆,抬腿坐上去,大声说道。

知道对方是出于一番好心,郭威赶紧坐直了身体,拱手受教,“秀峰兄所言甚是,郭某刚才失态了,今后必全力改之!”

“你明白就好,从独领一军之日起,你肩上所承担的,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王某,郑兄,还有今天在场近半儿文武,既然唯你马是瞻,便等同于把身家性命和前程都交到你的手上。你若平步青云,我等自然跟着鸡犬升天。你若被人所擒,我等也俱死无葬身之地!”王峻向来以魏征自居,板着脸用力拍打桌案,继续厉声提醒。

“秀峰兄说得是,郭某改之,改之!”二人之间距离不到两尺,郭威被喷了满脸的吐沫星子,却没有勇气抬手去擦。继续抱拳于胸前,连连谢罪。

“你妻儿俱被昏君所害,心神一时失常,也在所难免!唉——”王峻的脸色,这才终于缓和了一些。叹了口气,冷笑着补充,“但今日除了无端地自怨自艾,还有一事,文仲你太欠考虑了。亏得高怀德和那符家无赖子也跳了出来搀和,才幸运地避免了大错铸成。”

“大错?”郭威愣了愣,觉得自己有些追不上王峻的思路。当着那么多文武,特别是并不完全对自己忠心的藩镇面前,突然流露出了软弱的一面,自己今天的有些举动确非常不该。可在用兵的安排上,自己却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怎么差一点就铸成了大错?

“你现在还不明白,自己刚才差一点儿就干了什么蠢事?”见他满脸茫然模样,王峻肚子里头刚刚落下的火头,腾地一下又跳上了脑门,“我来问你,若是高怀德和符家子不主动请缨,你将以谁为主帅抵御辽军?”

“当然是沧州防御使郑子明了?他去年凭着区区数千乡勇,就将韩氏兄弟拖在了定州,数月无法寸进。今日危急关头,他又主动请缨。无论是为了用其才,还是嘉其勇,老夫都没有让他给君贵和元朗做副2的道理。”郭威被王峻的怒火烧得莫名其妙,侧开脸朝旁边躲了躲,笑着解释。

“你莫非忘记了,那郑子明是谁的儿子?”王峻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吐沫星子喷得太远太密集了些,抬手在嘴上擦了擦,继续大声逼问。

“怎么可能,他当初可是老夫一手护下来的。改姓为郑,不过是为了让,让姓刘的小兔崽子安心!”郭威愣了愣,叹息着摇头。

他不好滥杀无辜,更相信有自己在,石重贵的后人便威胁不到大汉的江山社稷。所以当初才逆着刘承佑的性子,与常思两个联手保住了郑子明的性命。然而,他当初却万万未料到,改了姓氏的石延宝,的确没有对大汉江山造成威胁,而自己,有朝一日却要挥师直向汴梁。

“他昔日在定州力抗韩氏兄弟,已经打出了赫赫威名。如今又为主帅去抵抗辽寇入侵。若是败了,大军后路便被辽寇所抄,士气一落千丈,你我必将无处容身。若是侥幸获胜,或者勉强维持个不胜不败,文仲,不知道你打算以何酬其功?”

“当然,当然是兑现先前承诺,河北各镇,任其挑选。或者直接让他坐镇邺都,顶了老夫的天雄军节度使!”郭威为人光明磊落,崇倡言而有信。笑了笑,大声回应。

王峻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右手愤怒地拍打桌案,“二十岁不到,就得授天雄军节度使。到他四十岁时,你将其置身何处?若是君贵的名声不如他,本领也不如他,万一有朝一日你驾鹤西去,君贵如何驾驭得了如此百战名将?届时,姓郑的改姓归宗,然后振臂一呼,你我穴中骸骨,又如何得以安生?!”

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初见 (六)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扑朔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六章 君王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四章 虎雏 (四)第一章 问道 (三)第十章 宏图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鹿鸣 (三)第八章 乌鹊 (七)第十章 宏图 (四)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七章 鹿鸣 (一)第六章 疾风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六章 红妆 (五)第六章 疾风 (六)第八章 雄关 (四)第六章 绸缪 (二)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三章 父子(九)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七章 尘缘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九章 夺帅 (九)第十章 宏图 (一)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风云 (十)第四章 归来 (九)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峥嵘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四章 虎雏 (三)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七章 国难 (一)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众生(二)第四章 饕餮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九章 夺帅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一章 家国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款曲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归来 (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三章 飓风 (九)第七章 尘缘 (八)第六章 君王 (一)第九章 长缨 (十)第六章 绸缪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扑朔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九章 夺帅 (四)第二章 款曲 (三)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八章 峥嵘 (七)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收获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传说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五章 短歌(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八章 峥嵘 (三)第五章 短歌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鹿鸣 (三)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破茧 (五)
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三章 父子 (六)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初见 (六)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扑朔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六章 君王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四章 虎雏 (四)第一章 问道 (三)第十章 宏图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鹿鸣 (三)第八章 乌鹊 (七)第十章 宏图 (四)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七章 鹿鸣 (一)第六章 疾风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六章 红妆 (五)第六章 疾风 (六)第八章 雄关 (四)第六章 绸缪 (二)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三章 父子(九)第二章 霜刃 (三)第四章 归来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虎狼 (二)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七章 尘缘 (二)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九章 夺帅 (九)第十章 宏图 (一)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风云 (十)第四章 归来 (九)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峥嵘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四章 虎雏 (三)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七章 国难 (一)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众生(二)第四章 饕餮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九章 夺帅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一章 家国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款曲 (六)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三章 飓风 (四)第四章 归来 (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三章 飓风 (九)第七章 尘缘 (八)第六章 君王 (一)第九章 长缨 (十)第六章 绸缪 (七)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易鼎 (六)第四章 扑朔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九章 夺帅 (四)第二章 款曲 (三)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八章 峥嵘 (七)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九章 萍末 (八)第三章 收获 (七)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传说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十章 易鼎 (四)第五章 短歌(四)第三章 收获 (二)第八章 峥嵘 (三)第五章 短歌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鹿鸣 (三)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破茧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