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来 (九)

一眉弯月,缓缓爬上头顶,将清冷的光芒,洒遍地面上的每一道沟沟坎坎。

“减!再吃点东西,顺便让战马恢复体力。”虽然心里头巴不得肋生双翼,郑子明依旧决定先把队伍停下来休整。

古人云,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身边弟兄们虽然个个表面看上去精神抖擞,但是,郑子明自己心里却清楚,大伙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毕竟,从上一次遭遇战,到现在已经又过去了三天,这三天大伙儿虽然尽量想方设法避开了大股的敌军,却又多走四百里冤枉路,一个个早就都累得精疲力竭。

“想办法烧点儿热水,给大家泡泡脚和大腿!”石重贵猛地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补充。

前后八天,来来回回上千里,年青力壮的汉子也承受不住。更何况他这个曾经做过多年罪囚,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已经被摧残到了崩溃的边缘前朝天子?

“我去打几只活物来,给大伙补补!”陶大春咬着牙,如同跟全天下的野生动物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一般,“兄弟们这会儿估计全靠最后一口气撑着,再继续埋头赶路,除非咱们从此遇不到任何敌军。”

那怎么可能?一句话说罢,他自己忍不住都连连摇头,“在下以为,咱们最好今夜不再继续赶路,否则,几个重伤号……”

“我知道,等会看一下周围的情况!”郑子明迅扭头扫了一眼,心中涌起一阵刺疼。缺乏药材和工具,继续耽搁下去,肯定有人撑不到下一个黑夜的到来。

陶大春知道他想早点儿回到来时的大船上,施展“奇术”留住几个重伤号的性命,稍作犹豫,又低声提醒道:“从昨天开始,我有一直有个很不祥的预感,就是怕登船不易。今夜如果后面的契丹骑兵不追过来,我们就放慢行进度,途中找一处易守难攻之处,安营扎寨,歇息几个时辰……”

“登船不易?!”周信不知道从哪里走了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喘息着问道,“陶将军是怕还有人在前面拦截?”

“我说不上来,我心里一直觉得怪怪的,非常不踏实!”陶大春四下看了看,迟疑着摇头,“咱们杀了那么多契丹契丹东路军的人,按说,耶律底烈为了面子,也不该放过咱们。可最近两天,咱们看到的队伍打的都是别家旗号,东路军的人马一个都没碰见!”

“嘶——!”周信将冰冷的盐水,直接倒在自己大腿根儿处的箭伤上,一边倒,一边用力吸气,“对啊,按说契丹人早就该现那些东路军的尸体了。他们对地形那么熟,还有飞鹰送信,耶律底烈现在应该了疯般满天下找咱们才对。怎么他倒主动撤了兵?”

“怕是没安什么好心眼!”陶勇也走上前,接过周信手中的水袋,低下头帮他清理伤口。“但咱们光是猜测,也没有用。只能尽量准备,到时候见招拆招!”

“的确!”听麾下几个心腹爱将,都建议休息一下再继续赶路,郑子明只能选择从谏如流。“等会儿探明了周围情况,咱们就找个避风的山谷歇歇。然后看看能不能走直线,抄近路插向辽水与三岔河的交汇点。”

“休息半个晚上吧,然后后半夜再急行军。后半夜契丹人睡得沉!”一直昏昏欲睡的石重贵再度抬起头,低声补充。

作为一个曾经的马上皇帝,他临敌机变能力虽然不足,征战经验却非常丰富。知道此刻除了赶路之外,大伙还要随时准备作战。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让体力和精神,始终保持在某一道基准线之上,否则,就等同于自取灭亡。

郑子明闻听,愈坚定了先让弟兄们恢复体力的决心。冲着父亲和陶大春等人点点头,低声道:“那就从现在开始休息,爹,你跟大伙就留在这儿。大春,你去打些猎物。顺便在周围转转,看看哪里适合扎营!”

“好!”陶大春毫不犹豫地回应,然后迅抖动缰绳。

郑子明用目光送他远去,然后将目光转向周信和陶勇,吩咐二人去招呼大伙暂时下马歇息。然后又将目光转向自家父亲,打开水囊,伺候着对方喝了几口清水,说了几句可以令后者宽心的话。最后,又将水壶塞进了一个挂彩严重的沧州怀里,抖动缰绳,快冲上了临近的山坡。

夜风带来徐徐清凉,令他整个人顿时精神一振。放眼望去,周围看不到任何人影,也没有任何灯光。只有锅盖一样的蓝色天空,从头顶扣下来,倒扣住整个旷野。

“嗷,嗷,嗷——”狼嚎声里,几颗流星迅从“锅盖”上划落,眼前世界瞬间一片大亮,然后又快黑了下去,万籁俱寂!

“看,星星从天上掉下来了!”五十里外的一处无名山坡后,几名秣鞨族将领猛地跳了起来,朝着流星下落的方位指指点点。

“有人要死了,老天爷派了人下来接他!”篝火旁,有个幕僚打扮的家伙明显喝多了,眯缝着眼睛,嘴角涎水淌出老长。

“放你娘的狗屁,你才要死了,老子这就打死你,省得你整天给老子下咒!你们这些汉官,没一个好东西。都跟石重贵一样!让老子连个安生觉都睡不得!”几个秣鞨族将领立刻怒火中烧,转过身,来到篝火旁,冲着汉人幕僚拳打脚踢。

好不容易今年不用打仗,正琢磨着让家里的牲畜多繁衍些崽子,也趁机让婆娘再给自己生个娃。谁料数天前,外边忽然传来石重贵被郑子明救走的消息。紧跟着,大伙就被临时征召了起来,骑着战马满天下东翻西找。

若是有希望把石重贵父子俩个抓到也罢,好歹皇上把赏赐颁下来,大伙多少都能分上一些。可从前天开始,大辽国泰宁王耶律察割忽然联合东路军节度使耶律底烈、南院枢密使韩匡嗣三个,布了命令,要求其他各路契丹兵马,看到郑子明之后,只能尾随驱赶,不得动手将其当场格杀。否则,就以抗命罪论处!

这,是他娘的什么狗屁道理?敢情诛杀姓郑的爷俩的大功,早就被两位耶律将军和一位韩将军预订了,其他人累死累活都没份儿。而光是两位耶律将军也就罢了,人家好歹是太祖皇帝的后裔,根正苗红。那姓韩的又算什么狗东西?区区一个汉官,有什么资格爬到秣鞨人头上指手画脚?

肚子里憋着一股子恶气,几个秣鞨族将领下手自然就狠了些,扎眼功夫,就将汉人幕僚打得满头是血,趴在上,连哭喊声都不出来了。

“够了,别打死他。好歹他也是六品文职,打死了,皇上那边不好交代!”篝火旁,一名敞着怀,抠着脚丫喝酒的大汉,猛地将酒袋子丢了出去,大声断喝。

“是,萧将军!您说不打,我们就留他一命!”正在施暴的几个秣鞨族将领,立刻停止了拳脚相加。转过身,讪讪地挠头,“这不是闲着也没事情干么?这小子姓韩,不是什么好东西。将来得了志,肯定跟那个韩匡嗣是一路货色!”

“胡扯,他是鲁国公的晚辈,与幽州韩匡嗣,根本不是一个韩!”萧姓将军单名一个蔷字,出于辽国皇后一族,博学多闻,算得上是个中原通,用力摆了摆手,大声回应。“行了,弄点冷水浇醒他,然后找个帐篷丢进去。明天若是有人问起,就说他喝多了,不知跟谁起了争执。你们几个找到他时,已经是这般模样!”

“是,将军英明!”众秣鞨族将领心领神会,大笑着拖起昏迷不醒的韩姓幕僚,七手八脚将此人丢进一个湿漉漉的空帐篷中。

“废物!”抠脚大汉萧蔷不屑地撇了撇嘴,又抓起一个酒袋,尽开怀畅饮。如果不是看在鲁国公韩延徽的份上,他才懒得管韩姓幕僚的死活。读书不灵,打仗没胆,偏偏又生了幅傲慢性子,总觉得自己当不上南院大王就屈了才。这种人,要是自己的儿子,早就用大棒子敲死拖出喂狗了,才不留着他活在世上丢人现眼!

“萧将军,您说耶律大王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把郑子明逮住啊?”几名秣鞨将领又凑过来,在萧姓将军身边陪着笑脸试探。“这么热的天,草丛里到处都是蚊子……”

“急着回去干什么?想抓住女人揣崽子啊!”萧蔷将军塞了一口羊肉,又抓起皮袋子酒灌了一大口酒,满脸不屑的说道,“这才出来几天啊,系米列,也吞,拓拔宏,你们几个就这点儿出息啊!?”

“不是,不是,不是,咱们不是这个意思!”几个秣鞨将军都是耶律德光在位时,才被征服接纳的仆从,有胆子殴打汉人幕僚,在萧将军这种后族契丹人面前,却只敢弓着腰说话,“咱们,咱们不是替您老不值么?顶着大太阳天天跑来跑去,到头来,却是白忙一场!”

“白忙,谁百忙还不一定呢?”抠脚大汉萧蔷再度将酒袋子丢到一旁,撇着嘴大声冷笑,“不要光想着吃老虎肉,得小心把自己填了老虎嘴。你以为郑子明就那么好抓呢?他若是真的好抓,早就落到别人手里了。可你们看看,这七八天来,有人碰到他一根寒毛么?除了一大堆尸体之外,耶律底烈和耶律察割两个,还收到了什么?”

“那倒也是!”几个秣鞨将领听得连连点头,然而内心深处,终究有几分不甘驱之不散。犹豫了一下,又低声说道,“可,可咱们毕竟出动了十多万大军,那,那郑子明再厉害,早晚也有被累趴下的一天!”

“那又怎样?”萧姓将军撇撇嘴,满脸不屑一顾,“十万大军抓人家父子俩,你以为这是什么光彩事情么?即便最后能把姓郑的抓到,五马分尸。过后无论谁提起来,也得竖起大拇指说,姓郑的是个英雄,本事了得。而耶律底烈也好,耶律察割也罢,全都成了别人的陪衬!”

“这……”几个秣鞨将领从没想得如此之深,愣了愣,眼睛里涌起了几分茫然。

契丹铁骑天下无敌,这是他们从小就被征服者用刀子刻进骨髓深处的“真理”,从来不敢质疑。而南方的汉人有钱、胆小且懦弱,也是部族长老们从小灌输给他们的“事实”。他们从没怀疑过,并且同样没勇气去怀疑。

而今天,他们却忽然现,“真理和事实”,好像都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三十几个南边来的汉人,竟然将辽东搅得天翻地覆!竟然需要辽国出动十万大军!若是郑子明身边此刻的弟兄数量不是三十几个,而是三百,乃至三千……,这世上怎么可能还有大辽?

“行了,去通知弟兄们,再休息一炷香时间,然后起来干活!”萧将军酒足饭饱,站了起来,拍着肚子,意兴阑珊:“吃饱了,消化消化食。拓拔宏,你带着本部人马在此守营。其他人,等会儿跟我上马去找郑子明。记住,喊声要响亮,架势要端足。”紧跟着着,他狠狠打了一个饱嗝,又快补充,“呃!对了,把火把都给老子点上。记住,拉开架势就可以了,谁也别脱离大队,更别想着立功。立了,功劳也不是你的!一旦逼得郑子明狗急跳墙,老子可不想给你们几个收尸!”

“是!”几个秣鞨将领听得似懂非懂,大声答应着,去执行任务。

“呜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忽然响了起来,瞬间响彻整个旷野。

“呼啦啦啦啦啦!”数百只食腐肉的乌鸦被号角声惊醒,拍打着翅膀逃向远方。

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狂风 (七)第五章 黄雀 (一)第三章 收获 (四)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一章 家国 (四)引子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飓风 (三)第四章 虎雏 (五)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传说 (二)第八章 乌鹊 (五)第一章 家国 (四)第七章 尘缘 (七)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扑朔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四章 扑朔 (九)第四章 扑朔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七章劲草 (七)第八章 乌鹊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鹿鸣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章 宏图 (五)第十章 狂风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七章 鹿鸣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四章 扑朔 (五)第九章 夺帅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谋杀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六章 破茧 (四)第一章 新春 (三)第四章 归来 (六)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十章 狂风 (四)第一章 传说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长缨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六章 绸缪 (四)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三章 收获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二章 谋杀 (七)第三章 飓风 (三)第六章 破茧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三章 飓风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七章 国难 (六)第一章 家国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一章 问道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七章 劲草 (三)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归来(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六章 破茧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狂风 (八)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萍末 (三)第四章 虎狼 (八)
第二章 款曲 (十)第十章 狂风 (七)第五章 黄雀 (一)第三章 收获 (四)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一章 家国 (四)引子第七章 尘缘 (九)第三章 飓风 (三)第四章 虎雏 (五)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一章 传说 (二)第八章 乌鹊 (五)第一章 家国 (四)第七章 尘缘 (七)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扑朔 (六)第七章 国难 (三)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四章 扑朔 (九)第四章 扑朔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七章劲草 (七)第八章 乌鹊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鹿鸣 (七)第二章 霜刃 (七)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二章 重逢 (七)第十章 宏图 (五)第十章 狂风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七章 鹿鸣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四章 扑朔 (五)第九章 夺帅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谋杀 (四)第四章 饕餮 (二)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六章 破茧 (四)第一章 新春 (三)第四章 归来 (六)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十章 狂风 (四)第一章 传说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二章 霜刃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二章 霜刃 (七)第九章 长缨 (七)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六章 绸缪 (四)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三章 收获 (一)第一章 传说 (八)第二章 谋杀 (七)第三章 飓风 (三)第六章 破茧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二章 重逢 (七)第三章 飓风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七章 国难 (六)第一章 家国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一章 问道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七章 劲草 (三)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归来(一)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六章 破茧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狂风 (八)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九章 萍末 (三)第四章 虎狼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