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飓风 (三)

瓢泼般的大雨从天而降,洗去天空中的征尘,洗掉地面上的血渍,把汴梁城内的雕梁画栋,洗的焕然一新。

大周天子郭威坐在含凉殿内,听着外边嘈嘈切切的雨声,忍不住眉头紧皱。

含凉殿是刘承佑仿照唐代大明宫内的避暑建筑所营造,位置甚高,三面环水,因此即便是在炎炎盛夏,殿内也有凉风习习。然而,在这雷雨交加的天气里,含凉殿内,就有些过于潮湿了。从柱子到窗棱,再到郭威面前的书案,几乎每一处光滑的表面上,都凝着一丝水气,人的衣服只要不小心轻轻蹭上一下,就会像尿了般被弄湿一大片。

“皇上,换个地方去批阅奏折吧,天凉露重,小心龙体!”老太监李福,弓着身子凑上前,真心实意地奉劝。

他原本是皇宫里打扫藏书阁的老杂役,长相丑陋,肤色粗糙,嘴巴和心思也不够灵活,因此,一年到尾也见不到皇帝的面儿,更甭提勾结内外共同财。谁料最近时来运转,上一任皇宫的主人刘承佑玩男宠,愣是把江山给玩丢了。当时得势的太监们逃的逃,死的死,树倒猢狲散。而皇宫的新主人郭威偏偏又希望身边的太监能读书识字,所以,他就从藏书阁的杂役,直接变成了新皇帝的亲随,端的称得起是“平步青云”。

已经混吃等死的人了,忽然得到这么大的造化,李福当然极为珍惜。因此,每时每刻,都全心全意为自家新主人着想,唯恐新主人龙体有恙,让自己的好运道嘎然而止。而那新皇帝郭威,也是个罕见得容易伺候的主,吃穿不挑,起卧有时,偶尔即便因为伤心家人的惨死,脾气变差。也顶多是砸几样东西,从不拿太监和宫女们的血肉之躯作贱。

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例外。听了李福的劝告之后,郭威非但没有立刻移驾他处,反而不耐烦地挥了下胳膊,大声驱赶道:“去,一边去!没见我正忙着么?这大雨下个没完没了,哪地方能干爽?嫌乎这里潮,你就去生个碳盆。有个碳盆烤着,比老在我身边晃悠强!”

“呀!哎,哎!老奴遵旨!老奴这就去替陛下准备碳盆!”李福年老体衰,反应度慢,登时就被郭威给挥了个跟头。然而,他却既不敢惊叫,又不敢呼痛。一个翻滚爬起来,连声答应。

“你……”郭威六识敏锐,立刻感觉到了自己脚边好像有人在快运动。本能地向书案另一侧躲了躲,然后扭过头,手按剑柄,惊诧地追问:“你,你怎么倒下了。哎呀!是郭某的错,郭某刚才不该……”

歉意的话刚说了一半儿,把老太监李福和当值的其他太监,已经全都吓得趴在地上。一边捣蒜般地磕头,一边带着哭腔求告:“陛下,陛下切莫如此自责。我等,我等,我等不敢,我等真的不敢,真的担当不起啊!”

“担当什么?”郭威又愣了愣,这才豁然想起自己如今已经是九五至尊了,不再是当初那个与弟兄们大碗喝酒,靠背而眠的武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尴尬,摆摆手,和和气气地说道:“行了,你们都起来吧。不是你们的错。李福,你也起来,去太医那边看看伤到骨头没有?朕,朕刚才心里有事,所以才挥了个胳膊。没,没想到会打翻了你!”

“老奴,老奴没事,没事!”老太监李福感激了涕泗交流,一边用力磕头,一边哽咽着回应,“刚才是老奴自己没眼色,不是陛下的错。老奴……”

“是朕碰倒了你!”郭威上前几步,弯腰将其从地上亲手扶起,“长着眼睛的人都看着呢,你又何必替朕分辨?来人,送他去看太医。再从内库里支两贯钱给他,算朕的赔礼。”

“谢陛下!”众太监闻听,再度跪倒,真心实意地向郭威行礼。

都是从前朝留下来的,大伙谁没见过从角门处抬出去的那些血肉模糊的尸骸?换做刘承佑当政的时候,被皇帝不小心推倒,还想看太医,领补偿,做梦去吧!不再将你拉出去打一顿,问你为何要故意惹皇帝不痛快,已经烧高香了。

“起来,起来,别都跟磕头虫一般!”而郭威自己,却依旧没有当皇帝的觉悟。被众人的表现弄得浑身不自在,摆摆手,大声吩咐。“有给我磕头那功夫,不如赶紧去弄碳盆。李福不说,朕还感觉不到,这屋子里的确湿得厉害。”

“是!”众太监们满脸感激地爬起来,小跑着去准备木炭。老太监李福,却没有遵命去找太医诊治,而是先自己活动了下胳膊腿儿,揉了揉后脑勺。然后蹒跚着再度走到郭威身边,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可是担忧雨下得太大,黄河上会有洪讯?其实往年这个时候,也经常下暴雨,但是汴梁城有龙气,洪峰从来不敢靠近。”

“什么龙气啊,选址选的好,洪水半途中又被三岔河分流了而已。”郭威白了他一眼,悻悻地回应,“不过今年上游雨水也大,奏折上说,有好几处洪水都已经漫过了堤坝。三岔河的分流作用,未必能像以往那样收到奇效。可是,可是现在派人去抢修,恐怕,恐怕……,算了,你还是赶紧去看太医吧,朕跟你说,你也听不明白!”

“是,陛下!”老太监李福知道有些事郭威不愿让自己这样的人过多参与,答应一声,倒退向外走去。双脚临迈过门槛,却又把心一横,硬着头皮提议:“陛下,其实除了三岔河之外,还有几处可以分流。只要洪水不波及汴梁……”

“朕知道!”郭威知道对方是出于一番好心,摆摆手,低声打断,”不淹汴梁,可以让洪水淹了别处。可别处百姓,就活该被淹了?”

“前朝,前朝都是……”老太监李福愣了愣,再度硬着头皮开口。

“前朝都是这么做,不意味着朕也可以这么做!算了,你别管了,朕再想办法!”郭威摆手,苦笑。“底下的人交粮纳税服徭役,一年到头几乎都不得清闲。朕吃他们的,喝他们的,洪水一来,为了保住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就派兵掘开河堤淹了他们的家。朕算个狗屁皇帝,他们还养着朕这个狗屁皇帝作甚?还不如养几只狗呢,好歹又能杀了吃肉,又能看守门户!”

这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虽然说出来之后,几乎没几个人人能懂,更没人有胆子附和。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天子,奉上天之命教化万民。只要天命不绝,就可以传国千秋万世,至于万民的死活,与他何干?

小太监们动作甚为麻利,不多时,已经将碳盆端上。亮红色的火炭,立刻让屋子里暖了起来,湿气也瞬间被驱散了许多。

郭威单手拎起书案,摆在了碳盆旁。然后又将装满了奏折的筐子也挪了过来,对着火光继续开始批阅。很快,脚下就堆起了厚厚的一大摞。

所有奏折,其实都是由大臣们提前筛选过一遍的,处理掉了其中不太重要的,只将最为重要的,或者众人难以做出决断的那些,才送到他的面前。饶是如此,每天依旧将他累得精疲力竭。今日又一直忙到了午时三刻,才终于放下了笔,伸着懒腰扭头四望,“哈——”

外边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房檐处原本像瀑布一般的水流,也早就变得淅淅沥沥。目光透过太监们专门留出来换气的窗口,郭威甚至看到了几点繁星。这令他心中顿时一喜,猛地站起身,就准备到院子里活动筋骨。

“陛下忙完了?微臣又是启奏!”一个沙哑的声音,却从耳畔响了起来,吓得他本能地躲闪,差点没一头栽倒。

“陛下勿慌,是臣,枢密使王秀峰!”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隐隐还透着几分幸灾乐祸,“臣刚才看您批奏折批得入神,所以才没让太监们打扰您。”

“秀峰兄,大半夜的,你怎么跑到了朕这里来了?”郭威惊魂稍定,哭笑不得地询问。

他到目前为止,后宫里只有两个妃子。所以并不怎么在乎外臣进出。但枢密使王峻大半夜突然到访,并且还能做到让他毫无察觉,就有些太过分了,甚至让他隐隐在内心深处生出一些不安。

枢密使王峻,却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有事可以随时入宫进谏,是郭威当众许诺给他和几位肱骨之臣的特权。而郭威能痛痛快快坐上皇位,不再像先前那样扭扭捏捏,也多亏了他当即立断,派人结果了刘斌的小命儿!

所以,在王峻眼里,大周江山的建立,至少有自己一半儿功劳。在国事上,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说什么就说什么,真的没有必要跟郭威客气太多!

“微臣也不想半夜来打扰!”带着几分不满,枢密使王峻如实回应,“然而微臣今晚却听闻,高怀德回了汴梁,随身还带着前线的告捷文书。微臣想问一问陛下,告捷文书在哪?澶州节度到底想要做什么?为何要让高怀德绕过枢密院,将文书直接送到陛下之手?”

第七章 劲草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飓风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六章 破茧 (十)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重逢 (四)引子第二章 款曲 (二)第八章 雄关 (四)第十章 易鼎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三章 飓风 (九)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黄雀 (六)第十章 狂风 (一)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一章 初见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七章 尘缘 (七)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九章 长缨 (二)第十章 狂风 (八)第七章 尘缘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绸缪 (六)第七章 鹿鸣 (五)第六章 红妆(一)第一章 磨剑 (五)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十章 狂风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二章 重逢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初见 (一)第二章 风云 (四)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虎雏 (八)第八章 人心 (十)第三章 父子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章 易鼎 (六)第二章 风云 (十)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飓风 (九)第二章 风云 (三)第一章 问道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飓风 (五)第三章 抉择 (四)第二章 风云 (九)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八章 乌鹊 (八)第十章 狂风 (八)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虎狼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蓬篙 (六)第四章 归来(一)第三章 收获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八章 乌鹊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三章 飓风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三章 飓风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四章 虎雏 (一)第三章 众生 (五)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四章 虎雏 (六)
第七章 劲草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飓风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七章 仕途 (四)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六章 破茧 (十)第七章 国难 (八)第三章 收获 (六)第二章 重逢 (四)引子第二章 款曲 (二)第八章 雄关 (四)第十章 易鼎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六章 破茧 (一)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三章 飓风 (九)第十章 易鼎 (七)第五章 黄雀 (六)第十章 狂风 (一)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一章 初见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七章 尘缘 (七)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章 宏图 (一)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九章 长缨 (二)第十章 狂风 (八)第七章 尘缘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绸缪 (六)第七章 鹿鸣 (五)第六章 红妆(一)第一章 磨剑 (五)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二章 蓬篙 (十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十章 狂风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二章 重逢 (三)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蓬篙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一章 初见 (一)第二章 风云 (四)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虎雏 (八)第八章 人心 (十)第三章 父子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章 易鼎 (六)第二章 风云 (十)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飓风 (九)第二章 风云 (三)第一章 问道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飓风 (五)第三章 抉择 (四)第二章 风云 (九)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八章 乌鹊 (八)第十章 狂风 (八)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虎狼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蓬篙 (六)第四章 归来(一)第三章 收获 (四)第九章 长缨 (四)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八章 乌鹊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三章 飓风 (五)第九章 萍末 (八)第五章 逝水 (八)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三章 飓风 (二)第六章 帝王 (五)第四章 虎雏 (一)第三章 众生 (五)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四章 虎雏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