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逝水 (四)

“啊——”韩晶一直试图寻找机会提醒宁子明,老太监的话语里破绽重重,却没料到后者忽然就动了手,吓得尖叫一声,连连后退。

赵匡胤却一个箭步窜上前来,先扶住了韩晶,随即大笑着说道:“杀得好,杀得好!这老东西拿别人当傻子,却不知道他自己才是最傻的那个!我要是你,就等过了白沟河再杀了他。让他小心翼翼伺候你一路,最后依旧做个孤魂野鬼!”

“二弟,不要胡闹!”只要不上阵厮杀,柴荣就总是一幅不紧不慢模样,摆摆手,笑着喝止,“有千日抓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老太监已经人老成精,真的跟他一路走到白沟河,咱们兄弟还不知道被他卖了多少回呢!”

“那倒也是,咱们没办法日夜都睁着眼睛!”赵匡胤想了想,笑着点头。然而,很快就又摇了摇头,快速补充道:“不过还是有些可惜了。此人契丹话说得比大哥你还地道,又熟悉回中原的道路。这么早就杀了他,咱们等于白白浪费了有一个现成的向导!”

“你不去做生意,才是可惜了呢!”柴荣瞪了他一眼,笑着打趣。随即将目光转向已经有些神不守舍的宁子明,低声安慰:“我原来以为你会心软,还琢磨着该如何劝你早做决断。没想到却是小看了你。世伯早就说过,他身边没有任何可信之人。而这老东西嘴里根本没一句实话,多留着他一天,咱们就多承担一份风险!”

“小弟明白,小弟刚才让大哥和二哥担心了!”宁子明回过头,强笑着拱手。

刚才动手之时,他一心想着不能因为自己优柔寡断,连累了两位哥哥和一位嫂子。而现在,却忽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用杀戮来解决麻烦。至于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放眼四望,却没有任何长辈能给他指点。

父亲说自己是捡来的,两个舅舅从去年自己被郭允明劫持到现在,都没有主动联系过一次,想必也是不愿受到石家的牵连。而此番南归,再来辽东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即便自己最终能积攒起来足够的实力,谁又敢保证父亲真的能等那么久?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知道宁子明有心结暂时无法解开,柴荣也不多说。笑了笑,转头去安排南归事宜。

有了耶律亦舍主动“送”上门的战马和物资,旅途自然变得轻松了许多。兄妹四个打扮成贩卖马匹的商人,汇合上郭怒等三名死士,一路绕开为数不多的关卡和军寨,只花了十多日光景,就平安抵达了蓟州。

再往南走,赶着一大群军马招摇过市就太显眼了。好在柴荣在此早留下了暗桩,找了个机会偷偷接上头,将军马换成了挽马和大车,将大车上装满甘草、地黄、红花、黄芪、防风等草原特产药材,兄妹四个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在当地颇受欢迎的药材商人。

原本留在檀州、蓟州等地收购土产的伙计们,也纷纷赶着车马前来汇合。商队越往南走,规模日渐壮大,里边的货物种类也越聚越多。待商队抵达幽都,也就是辽国的陪都南京附近时,已经看不出任何破绽,包括各类通关手续,都早已通过南枢密院下属的衙门,办得一应俱全。

再一次到了自己家门口儿,韩晶心里好生为难。想要回家与父母一聚,却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赵大哥。想着与赵匡胤双双南归,却既舍不得父母,又不知道自己这一路上死缠烂打,会不会被未来的公公婆婆看轻贱了,从此永远冷眼相待。整日间,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比胳膊上又还了一刀,看起来还要楚楚可怜。

柴荣是过来人,岂能察觉不出韩晶的情绪变化?找了机会,把兄妹四人聚在一起,笑着提议,“二弟,晶娘,你们两个别嫌我这做哥哥的多嘴。这一路上千里相送,又千里相随,瞎子都能看出来你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如干脆就捅破这层窗户纸,彼此给个痛快话。汉辽虽为敌国,可国事和家事却没必要混为一谈。抛开国事,汴梁赵家和幽州韩家,却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话音未落,韩晶已经羞得掩面而逃。双腿却忽然没了力气跑得太远,躲在一棵只有手臂粗细的柳树后,竖着耳朵偷听赵匡胤的答案。

“不瞒大哥,我这几天,一直琢磨着怎么跟晶娘说!”赵匡胤虽然自诩粗豪,却也弄了个面红耳赤。拱了拱手,大声道:“我,我在像子明这么大时,家里,家里已经给安排了一门亲事。姓贺,其父与家父乃生死之交。虽然,虽然贺氏不太合我的意,可,可她过门之后,也,也能做到孝敬公婆,持家有方。所以,所以若是,若是再贪心,恐怕,恐怕就会让晶娘受许多委屈!”

“你……”柴荣闻听,立刻开始呲牙,“你怎么不早说!”。

怪不得自家二弟做什么事情都干脆果决,唯独在晶娘身上拖拖拉拉。原来二人之间,还隔着如此大的一座高山。

这年头,战事频繁,活下来的成年女子是男子的数倍。所以一妻多妾,在民间也非常普遍。但以韩晶的家世身份,肯定不能委屈了做妾。而赵匡胤若是无缘无故休了先前娶的妻子,跟岳父家无法交代不说,其本人的名誉,也会瞬间臭不可闻。

“小弟,小弟一直心里为难,所以,所以也拖延至今!”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些对不起人。偷偷朝晶娘藏身的柳树后扫了一眼,咬着牙补充:“停妻再娶的事情,小弟无论如何都不敢做。所以,所以才打算回到中原后,立刻跟着大哥去军中效力。只要马上博取了功名,便有资格并嫡,只是,只是,只是又要委屈晶娘久等!”

这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按照中唐以来的习俗,只要地位足够,即便不是王侯,也可以同时娶多个妻子。官方称之为并嫡,妻子之间彼此不分大小,生下来的孩子也可以都被视为嫡出,有平等继承家业的权力。(注1)

柴荣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当然明白,赵匡胤的想法大有可行之处。看了看已经满头是汗的自家二弟,再看看躲在树后不肯露头的韩晶,微微一笑,故意板起脸呵斥道:“你想得倒是美,晶娘又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凭什么要眼巴巴地等着你去博取功名?我看,这事儿还是算了吧,你们两个长痛不如短痛……”

“谁说我不愿等了?”一句话没有说完,韩晶已经从树后飞身跳出。三步并作两步“飞”到柴荣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尖叫,“你又不是他亲哥哥,凭什么给他做主?只要他不负我,我这辈子就跟定了他。甭说等上三年五年,就是等上一辈子,也心甘情愿!”

注1:并嫡,是唐代中晚期盛行的一种多妻风俗。不同于传统的一妻多妾,底层官吏和地方大户,豪商,也可以像王侯一样娶多个妻子。近代发现的敦煌唐户籍中,一男注籍领二妻现象很普遍。已经从贵族蔓延到民间。

第九章 长缨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绸缪 (四)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五章 迷离 (一)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一章 问道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七章 尘缘 (五)第八章 雄关 (四)第五章 黄雀 (三)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收获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家国 (三)第四章 扑朔 (五)第十章 宏图 (七)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一章 传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二章 霜刃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一章 家国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三章 众生 (六)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峥嵘 (二)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一章 传说 (八)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收获 (一)第二章 风云 (六)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众生 (六)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七章 鹿鸣 (七)第三章 抉择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七章 国难 (六)第四章 饕餮 (六)引子第一章 家国 (七)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八章 雄关 (五)第六章 疾风 (五)第一章 家国 (五)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六章 红妆(八)第四章 虎雏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峥嵘 (五)第二章 蓬篙 (一)第六章 破茧 (二)第四章 归来 (十)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六章 疾风 (五)第四章 虎狼 (二)第九章 长缨 (十)第二章 谋杀 (七)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三章 飓风 (四)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章 狂风 (四)第四章 虎雏 (六)
第九章 长缨 (五)第八章 人心 (四)第六章 绸缪 (四)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五章 迷离 (一)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六章 帝王 (七)第八章 三生 (五)第一章 问道 (二)第七章 仕途 (六)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八章 麋鹿 (二)第七章 尘缘 (五)第八章 雄关 (四)第五章 黄雀 (三)第四章 答案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收获 (二)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二章 重逢 (三)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一章 家国 (三)第四章 扑朔 (五)第十章 宏图 (七)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一章 传说 (七)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劲草 (四)第一章 传说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二章 霜刃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一章 家国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二章 霜刃 (一)第三章 众生 (六)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八章 峥嵘 (二)第八章 峥嵘 (六)第一章 传说 (八)第二章 蓬篙 (二)第三章 收获 (一)第二章 风云 (六)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三章 众生 (六)第二章 谋杀 (五)第二章 风云 (一)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七章 鹿鸣 (七)第三章 抉择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七章 国难 (六)第四章 饕餮 (六)引子第一章 家国 (七)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八章 雄关 (五)第六章 疾风 (五)第一章 家国 (五)第十章 狂风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二章 风云 (二)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八章 三生 (一)第六章 红妆(八)第四章 虎雏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峥嵘 (五)第二章 蓬篙 (一)第六章 破茧 (二)第四章 归来 (十)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六章 疾风 (五)第四章 虎狼 (二)第九章 长缨 (十)第二章 谋杀 (七)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三章 飓风 (四)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章 狂风 (四)第四章 虎雏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