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答案 (一)

“的确,老哥你这么说,我就彻底明白了!大辽国肯留他一条性命,已经是开恩,怎么可能还白养着他全家?!”抢在所有人做出反应之前,柴荣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赞叹。

“对对对!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咱做生意,还讲究不养白吃饱呢!”赵匡胤欠身举起桌案上的酒盏,将宁子明的面孔挡在了阴影里。“多谢老哥指点,等把货物脱了手,我们就去开开眼界,晋,晋什么来着?”

“晋王寨!”当地商贩同行已经喝得有些高了,拍着桌案提醒。“你们先前拿来的货样我已经看过了,虽然做工颇为精细,可价格也太离谱。想要尽快脱手,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不还有您老么?卖给别人是一个价,您老如果肯接的话,价格当然还有的商量!”柴荣走南闯北十数年,对生意行的门道早就摸得一清二楚。立刻施展全身解术,与当地方商贩开始做进一步交流。

双方的注意力,瞬间就从晋王寨,转移到了生意场上。讨价还价,你来我往,谈得不亦乐乎。

宁子明紧握的在解刀上的手指,缓缓松开,每一根,都早已握成了暗青色。虽然他根本想不起来,后晋皇帝石重贵是什么模样!

那是他名义上的父亲,也是中原曾经的帝王。如今,却像一个优伶般,被关在晋王寨里,依靠演示上朝,来替全家人谋取活命的口粮!

对于一个宁愿选择战争,也不肯继续给耶律德光当孙子的豪杰而言,这又是怎样的奇耻大辱?!

然而他现在,却无法做任何事情。连心中的愤怒,都得偷偷地藏在桌子之下。营州已经深入辽境千里,契丹人在此城周围,驻扎了至少三支精锐骑兵。如果他敢表现出丝毫的敌意,非但他自己,恐怕连柴荣、赵匡胤以及护送兄弟三人前来此处的回鹘壮士,都得粉身碎骨。

“哈——啊!”赵匡胤坐得距离宁子明最近,也最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家三弟努力压抑着的愤怒。忽然打了个哈欠,讪笑着起身,“大哥,这位老哥,生意上的事情,你们俩慢慢谈。我跟老三先走一步。好不容易来一趟营州,怎么着也得买点儿稀罕玩意。否则等回去的路上,我家那婆娘还指不定怎么唠叨呢!”

“尽管去,尽管去,注意别惹事儿!咱们兄弟毕竟出门在外,比不得家里!”柴荣立刻做出一幅不耐烦的模样,懒懒地挥手。

当地座商也正急着从三个“生瓜”身上榨油,巴不得柴荣身边少两个帮衬。笑呵呵地站起身,指着酒馆对面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街说道:“要去就去那儿,那是咱们营州最繁华的地方。天上地下,只要你说得出来的,基本上都能找到。甚至连新罗那边的女人,都能花钱买回家。就是模样差了些,一个个又矮又瘦,好像从生下来就没吃过饱饭一般,摸上去有点儿硌手!”(注1)

“哈哈哈!”赵匡胤装作心领神会模样,满脸猥亵。随即,拉着三弟宁子明,迫不及待地去开新罗荤。

待离开了酒楼,却又慢下了脚步,抬头朝四周看了看,以极低的声音开解,“老三,你别难过。至少令尊现在性命无忧。比起丢失性命,受些折辱又算得了什么?想当年勾践连吴王的粪便都吃过,到最后还不是一样灭了吴国?”

“嗯!”知道两位哥哥先前的一番做作,全是为了保护自己。宁子明心中感动,答应了一声,用力点头。

赵匡胤怕他年青沉不住气,想了想,继续补充,“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见到他,让他知道你还活着。让他有意志自己也坚持活下去。直到咱们兄弟积攒起足够的实力,救他脱离苦海!”

“嗯!”宁子明也早就知道,自己没太大可能现在就把石重贵救走。红着眼睛,继续用力点头。

“我知道你心里头难受。至亲不过父子!可越是这样,你越是要沉下心来,别让周围的契丹人看出任何破绽!”赵匡胤见他理智尚在,咬了咬牙,继续补充,“况且即便咱们兄弟现在把他救出去,回到中原之后,你们父子也找不到容身之地。反而等同于亲手害死了他!”

“我知道,冯吉当天想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宁子明心里难受得犹如万剑攒刺,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小声回应。

“那就好,咱们兄弟现在便开始着手准备。十天之内,我和大哥两个,保证陪你走一趟晋王城!”赵匡胤点点头,抬手用力按住宁子明的肩膀。“别说你自己去的废话,已经走到了这儿,我们俩多走五十里,少走五十里,其实没任何区别!”

兄弟相交,贵在交心。宁子明知道赵二哥义薄云天,也知道赵二哥在谋略方面,远远超过自己。所以也不啰嗦,只是红着眼睛,单凭对方安排。

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很快,就想出了一个非常稳妥的办法。在将货物脱手之后,又于营州城内大肆采购了一番,让众回鹘壮士用来时的马车装着货物,先行离开。随即,装作有钱没地方花的土财主,晃晃悠悠,去晋王寨“开眼界”。

营州城原本为渤海国的大郡,数年前被契丹夺取之时,抵抗不十分激烈。因此州城附近的道路、桥梁和村庄,都基本保持了完整。大伙沿着事先打探清楚的道路,迤逦而行,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已经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前脚刚刚进了寨门,还没等找到地方安置好坐骑。就忽然听到一阵喧闹的锣鼓声,紧跟着,有位满脸肥肉的秣鞨商人,扯着嗓子大声招呼,“上朝啦,上朝啦,正午时分,皇帝陛下准时上朝。有想过一次宰相瘾的,想当三公九卿的,赶快去晋王府交钱啊!文武百官,明码标价。五品官一百文起,每一级只加二十文。您花钱越多,站得距离亡国之君越近。每级二十文,每级二十文,童叟无欺,童叟无欺啊!”

注1:新罗,此时统治朝鲜半岛的是王氏高丽。公元918年泰封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祖籍中国长淮大族)为王,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新罗和百济遗族,大量被王氏高丽贩卖到辽东、蓟州等地。

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迷离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峥嵘 (三)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六章 绸缪 (七)第五章 逝水 (一)引子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九章 夺帅 (六)第一章 磨剑 (五)第八章 峥嵘 (三)第六章 绸缪 (四)第一章 传说 (八)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八章 峥嵘 (二)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夺帅 (六)第三章 众生(二)第十章 夺帅 (三)第七章劲草 (七)第一章 家国 (七)第四章 虎雏 (十)第四章 归来 (三)第三章 收获 (一)第八章 峥嵘 (四)第十章 狂风 (六)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黄雀 (七)第一章 新春 (二)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一章 问道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六章 红妆(八)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六章 红妆(一)第九章 长缨 (一)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二章 风云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八章 峥嵘 (二)第四章 扑朔 (七)第六章 红妆 (九)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三章 收获 (七)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六章 帝王 (二)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绸缪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一章 初见 (二)第四章 虎狼 (二)引子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七章 鹿鸣 (六)第四章 答案 (七)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八章 峥嵘 (五)第三章 抉择 (三)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三章 抉择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十章 宏图 (四)第一章 磨剑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一章 传说 (六)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一章 传说 (七)第五章 草谷 (一)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五章 黄雀 (六)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国难 (三)第五章 迷离 (四)第四章 扑朔 (六)第九章 长缨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五章 迷离 (二)
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迷离 (八)第九章 暗流 (八)第八章 峥嵘 (三)第四章 虎雏 (二)第六章 绸缪 (七)第五章 逝水 (一)引子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九章 夺帅 (六)第一章 磨剑 (五)第八章 峥嵘 (三)第六章 绸缪 (四)第一章 传说 (八)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八章 峥嵘 (二)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五章 逝水 (四)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夺帅 (六)第三章 众生(二)第十章 夺帅 (三)第七章劲草 (七)第一章 家国 (七)第四章 虎雏 (十)第四章 归来 (三)第三章 收获 (一)第八章 峥嵘 (四)第十章 狂风 (六)第四章 虎狼 (三)第五章 黄雀 (七)第一章 新春 (二)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一章 问道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六章 红妆(八)第十章 易鼎 (十)第六章 红妆(一)第九章 长缨 (一)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二章 风云 (十)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八章 峥嵘 (二)第四章 扑朔 (七)第六章 红妆 (九)第五章 黄雀 (四)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三章 收获 (七)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六章 帝王 (二)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绸缪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五章 求索 (一)第四章 耕耘 (五)第一章 初见 (二)第四章 虎狼 (二)引子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七章 鹿鸣 (六)第四章 答案 (七)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八章 峥嵘 (五)第三章 抉择 (三)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三章 抉择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十章 宏图 (四)第一章 磨剑 (六)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一章 传说 (六)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一章 传说 (七)第五章 草谷 (一)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五章 黄雀 (六)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国难 (三)第五章 迷离 (四)第四章 扑朔 (六)第九章 长缨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帝王 (七)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四章 归来 (十一)第五章 迷离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