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虎雏 (二)

“你……”韩重赟身体微微一颤,满肚子的话都被卡在了嗓子眼儿。

契丹人不讲究军容军纪,作战时也很少排什么阵势。但同样数量的契丹骑兵遇到中原骑兵,却可以瞬间将后者摧枯拉朽。

何尝只是契丹骑兵?即便幽燕骑兵,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也照样将中原骑兵虐得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每次与辽军作战,汉军都得拿出对手三到四倍兵力才有把握,这一点,他在武英军时曾经亲眼目睹,想否认,都没有脸面信口胡柴。‘’

但再往前呢?当年的魏搏银枪军,当年的后唐黑甲军,几曾将契丹骑兵当做过同等对手?李嗣源带兵三千,就敢迎战契丹大军十万,并且打得对方一溃百余里。沙河一战,唐军更是大发神威,先是李存勖亲领五千大军迎敌,让万余契丹骑兵落荒而逃。随后,李嗣昭引三百骑直冲耶律阿保机本阵,李存审、李嗣源等将分引本部兵马梯次而进,打得契丹人争相亡命,尸体塞得沙河几欲断流……(注1)

由此可见,中原骑兵敌不过契丹骑兵,并不是简简单单输在一个“野”字上。有纪律和军容的骑兵,也不是一定比混乱无序的骑兵差。杨光义刚才的话,肯定是偷换了概念。以契丹部落兵的散漫,为他的懒惰寻找借口!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韩重赟的眼神立刻又恢复了清明。然而,再举头寻找杨光义,却已经看不到对方的影子。只有两百匹战马狂奔时踏起的烟尘,沿着年久失修的官道两侧,纷纷扬扬。

一直到了日落时分,杨光义才玩尽了兴,带着本都两百骑兵,提着大量的狍子、野猪、梅花鹿等猎物赶了回来,丢给隋军司仓杨环,说是给所有弟兄打牙祭。刹那间,整个队伍欢声雷动,人人望着杨指挥满脸感激。弄得韩重赟想责怪此人几句,一时也不便说出口了。只能先下令队伍扎营立寨,收拾晚饭,然后再寻找其他机会。

待火堆架起,猎物被烤得滋滋冒油之后,韩重赟心里头,却愈发更没底气。倒是杨光义自己,大咧咧的又送上门来,一边啃着小半条鹿腿儿,一边吱吱唔唔地说道:“生气了,别,咱们现在不是没打仗么?你放心,我自己肚子里头有谱。咱们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徒弟,我怎么着还能扯你的后腿?况且孙子也有云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注2)

“我看你现在就离成神不远了!”韩重赟被气得直翻白眼儿,朝地上啐了一口,低声数落。“既然你还知道咱们是师兄弟,就麻烦多少给了我留点儿脸面。好歹我也是一军之主,如果说出来的话连你都不听,我还能约束得了谁?”

“谁说我不听你的话了?”杨光义用手抹了一下油汪汪的嘴巴,低声喊冤,“除了像训练步卒一样训练骑兵这条之外,我什么时候违抗过你的命令来着?况且你让我跟谁学不行,非得学宁子明那个二傻子……”

“闭嘴,不得胡说!”韩重赟眉头迅速上挑,阴云立刻布了满脸。迅速朝周围看了看,他发现宁子明距离自己很远,才稍稍又将脸色放缓了些,压低了声音呵斥,“同僚之间,岂可随意侮辱。况且他只是头上受过重击,绝不是个傻子。你看见过哪个傻子,能一语道破赵延寿地位不稳的事实?你以后还是小心着点儿,不要总是口无遮拦。他如果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师父,节度大人又怎么可能派他与你我同行?!”

“他误打误撞蒙准了呗,未必就是看得比别人清楚!瞎子射箭偶尔还能正中靶心一次呢,况且他背后还站着个老谋深算的宁采臣?”杨光义继续撇嘴,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我知道你处处针对他,是为了婉莹!”韩重赟又迅速朝周围看了看,趁着没有外人靠近,语重心长地开解,“可这种事情,真的强求不来。他们两个算是青梅竹马,相识原本就在你拜师之前。而师父也没说过,这辈子都不可能把婉莹嫁给他!”

“你胡说!”杨光义脸上的桀骜,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尴尬与无奈。“你别瞎猜,我就是看他不顺眼而已,跟小师妹,跟任何人都无关。况且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石延宝,连大师妹最初见到他时,都不太确定。还得等到小师妹亲口证实了,才只好跟着人云亦云。”

在宁子明未出现之前,他的确是常婉莹的众多倾慕者之一。并且无论受常思赏识程度,还是能力、声望,都在诸多倾慕者当中名列前茅。然而,宁小肥的突然出现,却令他的所有少年春梦都成了泡影。

因此,无论宁子明的表现,有多出色。在他眼里,都依旧是个傻子。军中议事之时,只要宁子明支持的东西,他本能地就会表示反对。而平素里,凡事宁子明所为,他十有八九,都会反其道而行之。

只是,这些异常表现,并不完全都是刻意而为,他自己潜意识里,也不认为自己在刻意针对着谁。即便被人指出来,也每每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去驳斥。

“他如果不是石延宝,就不会对朝堂上的诸多倾轧手段了如指掌。”韩重赟当然清楚杨光义的小心思,却也不戳破。笑了笑,继续低声强调。“这些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是经过长时间耳濡目染,早就刻进了骨子里的本事,想忘都忘不掉。就像郎中的儿子天生就会看药方,木匠的儿子随手就能拉墨鱼,根本不用人教!”

“那只是你说!况且天生会勾心斗角,算哪门子本事!”杨光义明知道对方说的乃是事实,却拒绝相信。又快速耸了耸肩膀,不屑地回应,“至于他是个二傻子,眼下军中又不是我一个人在说。不信你私下里去打听打听,他最近些日子,所干的那些事情有几件是常人能干出来的?”

“他又干了什么?你怎么没跟我提起过?”韩重赟听得心里猛地打了个突,两只眼睛一瞬间瞪了个滚圆。“你可别拿大人布置的任务当儿戏。虽然地方上乃是一群乌合之众,可谁知道暗地里还有谁的手会突然插进来?”

“我知道,我知道!”杨光义不耐烦地将手中的鹿骨头丢进火堆,溅起一团明亮的油花,“你看,我是那种不知道轻重的人么?他做的那些傻事,不影响大局,我才选择了听之任之。否则,即便不立刻汇报给你知晓,我也早就出手了,又怎么会由着他的性子折腾!”

“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韩重赟闻听,心中的石头缓缓下落。用削尖了的树枝从烤肉架子上戳起一只冒着油的野兔,低声询问。

“他把第二都的辽东马,都换成了漠北马,你听说了么?”杨光义也卖够了关子,冷笑着回应,“我只知道古人赛马,会“以自己是上驷,敌别人的中驷”。却打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放着一等一的辽马不要,要那些腿脚慢的漠北肉驴图的是哪般?”

“啊——?”韩重赟的嘴巴张得老大,半晌,都没朝手中的兔子肉上啃过一口。一路上,他千小心万小心,唯恐有人像杨光义这样不分轻重,故意欺负自己的好朋友宁子明。却万万没想到,不用别人欺负上门,宁子明自己就给他自己挖起了大坑。

骑兵冲杀时所凭,一为马急,一为手快。可以说,战斗力的一大半,都在坐骑身上。而辽马高大机灵,最适合冲锋陷阵。漠北马矮小愚笨,通常只能用来驮辎重!宁子明放着队伍里百金难求的辽马不要,却为了追究军容齐整,将良驹全都换成了驽马,就难怪被杨光义笑掉了大牙!

任何头脑稍稍正常的人,恐怕都做不出同样的事情!军中那些久经战阵的老兵痞们,恐怕心里一个比一个都清楚宁都头是在胡闹。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对宁子明进行劝阻,更没有任何人把这件事上报。若不是今天杨光义说漏了嘴,韩重赟真的很怀疑,自己会一直被蒙在鼓里。

有股又冷又浓的怒意,瞬间直冲韩重赟的头顶。一时间,让他脸色铁青,手指僵在半空中,微微颤抖。这是欺生,抱着团欺生!针对的不止是宁子明,同时还在针对他这个新任的都指挥使。谁让他韩重赟同样也是个外来户,同样是仰仗着“女人”,才一步登天?

“我知道你跟他相交莫逆!”见到韩重赟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杨光义又抹了抹油嘴,笑着提议,“但阿斗就是阿斗,把诸葛亮累死,也扶他不起。你要是真替他着想,等完成了这次任务,就跟大人说说,给他安排个待遇优渥的闲职吧,写写算算,管管账本儿,也许他还能对付得来。像这样勉强塞入军中,不是我说……”

轻轻撇撇嘴,他继续冷笑着补充,“早晚把他自己害死,还要拉上一大堆人跟着倒霉!”

“行了,你都跟在大人鞍前马后多少年了,他才从军几天?”韩重赟听得好生烦躁,扭过头,狠狠瞪了杨光义一眼,怒形于色。“好歹你也算是他的顶头上司,他没经验,他急于求成,你就不会主动帮一帮他?!”

“帮,我怎么帮,他还得听我的才成!”杨光义无端吃了挂落,心里头非常不服气,梗着脖子回应,“用辽马换漠北马,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我怎么好插手?我总不能直接下令,谁都不许跟他交换吧?我是指挥使,他是都将,表面上虽说彼此差了一级。但手头的兵马却一样多,我怎么能有底气跟他发号施令?”

注1:后唐在庄宗未被叛军杀害之前,军队战斗力对契丹和后梁一直有绝对优势。导致后梁和契丹相互勾结起来,一道对抗后唐。即便如此,唐军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依旧能屡战屡胜,打得耶律阿保机两度南侵都铩羽而归。

注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三章 收获 (七)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三章 收获 (一)第一章 家国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红妆(一)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七章 尘缘 (三)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三章 收获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二章 风云 (四)第七章 国难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九章 长缨 (九)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谋杀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二章 风云 (七)第四章 归来 (七)第四章 扑朔 (六)第九章 夺帅 (七)第八章 乌鹊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三章 飓风 (三)第一章 磨剑 (八)第八章 人心 (六)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红妆 (七)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三章 众生 (六)第二章 风云 (四)第九章 长缨 (七)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八章 雄关 (七)第四章 扑朔 (五)第三章 父子(九)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七章 治河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五章 迷离 (八)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七章劲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长缨 (三)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宏图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一章 新春 (二)第八章 雄关 (五)第八章 峥嵘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二章 风云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七章 尘缘 (七)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逝水 (九)第二章 蓬篙 (二)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六章 破茧 (八)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九章 长缨 (八)
第五章 求索 (五)第三章 抉择 (五)第三章 收获 (七)第四章 答案 (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七章 劲草 (一)第一章 初见 (六)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传说 (二)第五章 草谷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十章 余韵 (一)第三章 收获 (一)第一章 家国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红妆(一)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乌鹊 (三)第七章 尘缘 (三)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五章 逝水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三章 收获 (三)第六章 君王 (一)第二章 风云 (四)第七章 国难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九章 长缨 (九)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麋鹿 (三)第二章 谋杀 (三)第二章 重逢 (一)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二章 风云 (七)第四章 归来 (七)第四章 扑朔 (六)第九章 夺帅 (七)第八章 乌鹊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三章 飓风 (三)第一章 磨剑 (八)第八章 人心 (六)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八章 人心 (九)第六章 红妆 (七)第一章 新春 (四)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三章 众生 (六)第二章 风云 (四)第九章 长缨 (七)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七章 国难 (二)第八章 雄关 (七)第四章 扑朔 (五)第三章 父子(九)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七章 治河 (八)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五章 迷离 (八)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七章劲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六章 君王 (五)第九章 长缨 (三)第八章 三生 (六)第四章 虎狼 (六)第十章 宏图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四章 饕餮 (五)第一章 新春 (二)第八章 雄关 (五)第八章 峥嵘 (一)第六章 君王 (八)第二章 风云 (四)第八章 乌鹊 (七)第七章 尘缘 (七)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五章 逝水 (六)第五章 逝水 (九)第二章 蓬篙 (二)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逝水 (二)第八章 三生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六章 破茧 (八)第四章 答案 (七)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九章 长缨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