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峥嵘 (四)

夕阳不忍看这人间惨剧,终于沉没于浓烟背后。

沾着血的官靴,在长街上缓缓而行。每一步踏下,黑暗便更加浓郁一分。,每一步踏下,夜幕就又变厚数层。郭允明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走去,黑暗如同巨兽般,紧随其后,将街道和院落一尺接一尺吞噬,最终,将整个汴梁城吞没进墨一般的长夜当中。

几点鬼火,忽然在无边的黑暗中跳起,隐隐照出半边宫墙的颜色。飞龙使后赞,带着十余个太监打扮的家伙,幽魂般穿过宫门,在鬼火般的灯笼指引下,小跑着穿过满是血迹的长街,在黑暗的最深处,与另外一大团鬼火般的灯笼汇聚在了一起。

“郭大人,陛下请你立刻回宫!”顾不得将呼吸调整均匀,后赞朝着正在灯笼下检视人头的郭允明躬身,大声宣告。

“入宫?这么晚了,敢问陛下宣郭某入宫所为何事?”郭允明轻轻皱了皱眉,在问话中,不着痕迹地将“回”字,替换成了入字。

刚刚替皇帝诛杀了顾命大臣史弘肇、杨邠、王章,以及三人麾下的一干“党羽”,将权柄重新收回于刘家,他自问有资格被宣入内宫议事,而不是像原来一样继续跟皇帝不清不楚。

“陛下,陛下……”飞龙使后赞也敏感地意识到“回”和“入”两个字之间的不同,擦了把脸上的油汗,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陛下也没说是什么事情,想必,想必是见夜色深了,担心大人的安危吧!”

“陛下相待之恩,微臣没齿难忘!”郭允明立刻将面孔转向皇宫,遥遥行礼。随即,却又板起了脸,对着后赞大声说道:“麻烦后大人去跟陛下汇报,就说微臣正在全城追索史、杨等贼的余孽,实在无暇分身他顾。若非急事,请容微臣明早在紫宸殿当面奏对。”

汴梁宫城原本为宣武军节度使府衙,经历后梁、后唐和后晋三个朝廷的不断改建,如今规模已经直追唐代的大明宫。里边的许多建筑物的格局和名字,也从大明宫原封不动的照搬了过来。

此刻郭允明口中的紫宸殿,位于文德殿之内,自是尚书、宰相、枢密使等肱骨重臣小范围跟皇帝商讨朝政的地方,俗称内阁。自唐初时起,凡是可入紫宸殿奏对者,便被称称为入阁。只要一只脚踏入此门,无论年龄大人小,爵位高低,身份都比只能在外朝议事的官员显赫百倍。

所以“紫宸殿”这三个字,在落在了后赞耳朵里的刹那间,就令此人脸上的油汗滚滚如浆。期期艾艾半晌,才硬着头皮劝道:“这,这不太好吧!陛下,陛下可是拿,拿大人当作腹心。今天被杀掉的这些乱臣贼子虽然罪不容恕,可陛下终究,终究是,终究是一位有道仁君。这会儿,这会儿心里头,心里头可能,可能有些难过。需要,需要郭大人您当面开解。”

难得他口齿便给,居然将小皇帝催郭允明回内宫厮混的事情,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令此刻踌躇满志的郭某人,既满足了面子,又感觉到了皇帝陛下的迫切需求。于是乎,便又拿起一块白绢擦了擦手,笑着答应,“也罢,既然陛下宣召,做臣子即便再忙,也不该拖延。你先回去覆命,跟陛下说,微臣随后就到。”

“是,谢大人!”后赞行了个礼,满脸感激地回应。在转过身的一刹那,脸上的表情却立刻就变成了轻蔑,‘哼,不过是个卖**的,装什么装?还想入阁,奶奶的,即便陛下再不拿名声当一回事,你也过不了太后那一关!‘

然而蔑视归蔑视,表面上,他却没勇气对小皇帝的断袖分桃之癖说三道四。一溜烟地跑回了皇宫,将郭允明即将奉诏的消息向刘承佑当面汇报。

刘承佑提心吊胆了一整天,此刻正烦躁得难受。闻听郭允明即将回宫相见,顿时觉得全身上下一片舒爽。重新抖擞起精神,大声吩咐,“来人,给朕去准备酒宴。朕,朕一会儿,一会儿要跟郭爱卿小酌几杯,以庆,以庆他为朕斩除奸佞之功!”

“是!”太监宫女们早就对刘承佑的个人癖好见怪不怪,纷纷答应着,去御膳房传令。不一会儿,便将数道冷食和珍贵果蔬,呈入了寝宫当中。

郭允明也恰恰赶回,故意没有换掉染满人血的罩袍和官靴,带着满身杀气朝着刘承佑躬身行礼,“臣,郭允明参见陛下。恭贺陛下剪除奸佞,重塑朝纲!”

“这,这还不都是爱卿的功劳?”刘承佑丝毫不觉得对方身上的杀气和血迹碍眼,走上前,一把拉住郭允明的手腕,“咱,咱们之间不用如此客气。快,你快去换身常服。朕,朕这厢让人温了酒等你!”

“微臣,微臣谢陛下鸿恩!”郭允明再度躬身致谢,借机不动声色地挣脱出自己的手腕。

刘承佑微微皱眉,心中瞬间涌起了几分失落。然而,他却很快就将这股情绪压了下去,张开双臂将郭允明抱在怀里,用极低的声音在对方耳畔催促,“快,爱卿快去换衣服,朕,朕叫人替你准备了一套苏绸。是江南人进贡给伪唐昏主专用的,寻常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你穿上一定,一定比那李璟倜傥许多!”

“陛下,陛下鸿恩,臣,臣铭刻五内!”郭允明脸色微变,却不敢再次挣脱。强忍心中厌恶,大声致谢。

“都说过了,你我之间,不必客气!”刘承佑终于心满意足,松开胳膊,笑着吩咐:“来人,带郭爱卿去更衣。”

“遵命!”太监们拖长声音回应,随即像伺候妃嫔般,将郭允明送进了侧殿。小心翼翼

换掉了全身内外的衣物,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替此人洗手、净面,梳头,傅粉,直到从头到脚打扮一新,才又将其送回了皇帝面前。

郭允明长得原本就俊俏,烛光下被贡品级的苏绸一衬,愈发显得如玉树临风。把个刘承佑登时看得眼神发直,腹内百爪挠心,呆愣愣好半晌,才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笑着说道:“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朕,朕先前读书读到此处,总觉得古人夸张。如今才知道,古人诚不我欺!”(注1)

“微臣不才,愿为陛下的宋子渊,周公瑾!”郭允明长揖及地,大声回应。(注2)

唯恐刘承佑听不懂,他刻意在宋玉和周瑜两人的表字之前,加上了姓氏。以期待对方能理解自己从今天起,愿意做一个栋梁之臣,而不是后宫玩物的心思。谁料刘承佑的眼神连挪都未曾挪动一下,直勾勾地盯着他露出领口外白皙的脖颈,笑着点头,“好,好,你想做什么朕都答应。宋玉和周瑜,哪里比得上爱卿?来,入座,先跟朕干了这杯。从今往后,朕与你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谢陛下赐!”郭允明心中叹了口气,入座拿起酒盏,一饮而尽。

“朕,朕今天一直在担心你,生怕,生怕你不小心出了事。”刘承佑也把手中的酒水喝干了,一边继续痴痴地盯着郭允明的脸,一边大声表白。“其实,其实逃走几个乱臣贼子,朕一点儿都不在乎。史弘肇都被朕亲手给宰了,其他人不过是孤魂野鬼,还能翻起什么风浪来?朕,朕只担心你一个!”

“敢劳陛下挂怀,微臣死罪,死罪!”受不了刘承佑饿狼般的目光,郭允明躬下身,大声回应。

“都跟你说过,不要跟朕客气了!”刘承佑根本没感觉到郭允明隐藏在话语里的疏远之意,或者是感觉到了却故意置之不理,又抓起一盏酒,笑嘻嘻地走向了后者,“来,第二杯让朕来喂你。在朕心里,一万个乱臣余孽,都比你不上。”

“谢陛下,谢陛下器重!”郭允明想要拒绝,却又怕刘承佑下不了台。硬着头皮在刘承佑手里吸了一口,然后大声提醒,“陛下,臣有一事,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什么事情不能留到明天再说?”刘承佑火热的心脏,顿时被泼了一瓢冷水。皱紧眉头,大声抱怨,“朕都为你担心一整天了,你就不能让朕开心一会儿?”

“微臣知罪,但此事关系到你我生死,所以不得不尽早启奏!”郭允明心里打了个哆嗦,赶紧后退半步,躬身谢罪。

“算了,你说吧!”刘承佑心中顿时又涌起了几分不忍,摆摆手,气哼哼地吩咐。“朕什么时候真的怪罪过你?”

“谢陛下!”郭允明心中偷偷叹了口气,大声致谢。随即,站直身体,郑重补充:“在微臣的原本谋划中,诛杀史弘肇和杨邠两贼之后,开封府的人马应该立刻出动,将郭威的家人全部生擒。以此作为人质要挟郭贼,即便不能令其束手就缚,也可以在两军交战时杀其全家,乱其心神……”

刘承佑根本听不懂郭允明在说什么,只是想早点儿结束这个无聊的话题,摆摆手,大声打断:“此事朕已经知道了。刘铢嗜杀成性,朕光想着他跟史弘肇有旧怨,却忘记了他杀红了眼睛之后就会不管不顾!如今朕还留他有用,你就不要再怪他了。等日后江山安稳下来,朕,朕肯定会狠狠责罚他一顿,替爱卿出了今天这口恶气!”

“微臣,微臣多谢陛下!”郭允明再度偷偷叹气,又给刘承佑道过了谢,然后继续耐着性子补充,“已死之人不能复生,微臣也就不敢再怪罪刘铢无谋了。然家人一死,郭贼便彻底了无牵挂。消息只要传到邺都,其必将率领麾下将士铤而走险!”

“噢,这个,朕已经按照你的安排,下旨召两个叔父带兵入卫。”刘承佑不愿意在“无关紧要”的事情多浪费脑子,笑了笑,随口大声回应。

他的两个叔父,河东节度使刘崇和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都是一等一的良将。麾下兵卒也称得上是劲旅。如果能奉命入卫,联手对付郭威,未必就不能将后者一战成擒。

然而,前提是,两位皇叔都肯奉诏。慕容彦超如何反应郭允明不敢推测,但是他却坚信,刘崇未必肯替小皇帝卖命。首先,此人在刘知远去世时,就曾经蠢蠢欲动,全凭着史弘肇和郭威两个的联手打压,才勉强偃旗息鼓。其次,从今天聂文进带兵围攻史弘肇府邸时,刘崇家中奴仆的反应上看,史、刘两家的关系,恐怕不只是左邻右舍那么简单。很可能双方早已在暗中勾结,只是还未来得及将阴谋付诸实施而已。

“两位皇叔都是当世名将,如果他们能及时带兵入卫,定会让郭贼碰个头破血流!”好歹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儿,论绕着弯子说话的本事,郭允明可一点儿不比外边的大臣差。稍作斟酌,便向刘承佑婉转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然而太原与汴梁之间,还隔着泽潞二州。泽潞节度使常思与郭威两个相交莫逆,万一他提兵挡住河东节度使的去路,恐怕太原兵马,未必能赶在郭贼杀到之前入卫汴梁!”

“嘶……”听到此处,小皇帝刘承佑心中的**终于稍稍降了一些温度,沉吟了片刻,低声道:“的确,那常思老贼跟郭贼很可能会狼狈为奸。那样的话,咱们该怎么办?你别卖关子,直接给朕出个主意便是!”

“如今之计,只能先驱虎吞狼!”郭允明早就猜到刘承佑会把事情全推给自己,假装很为难地思索了片刻,然后缓缓给出了自己早就预备好的答案,“符彦卿前些日子试图将女儿嫁入郭家,却被郭威婉拒,心中不可能不觉得屈辱。陛下可以给符彦卿一道圣旨,命其率部剿灭郭贼。只要他肯奉旨,郭贼就会被绊在黄河之北,轻易到不了汴梁!”

“准奏!准奏!爱卿马上就可以替朕拟旨。枢密院和中书省的印信,刚刚被收回了放在朕这里!”刘承佑顿时觉得心里一松,高兴地连连挥手。

“还请陛下也给高行周父子也下一道圣旨,命他们提兵黄河之上,让郭贼片甲无法渡河!”郭允明拱拱手,继续大声补充。

“准奏!准奏!”刘承佑毫不犹豫,大声答应。仿佛郭允明才是刘汉江山的主人,自己只是一个正在拼命讨好主人的太监。

“定州防御使、莫州节度使、瀛洲节度使还有沧州防御使那边,也请陛下给他们分别赐一道圣旨,让他们出兵牵制郭贼侧后!”郭允明也不客气,将准备调动的兵将一一列出。

“准,准!”刘承佑连连点头,忽然,却又瞪圆了眼睛,大声询问,“沧州防御使?爱卿,爱卿可是说那石家无赖子?他,他是郭威老贼一手扶持起来的,岂肯服从朕的调遣?”

“陛下莫非忘记此子派人在汴梁上下打点的事情了?”郭允明笑容一冷,满脸恶毒,“臣曾经劝陛下就假装上了他的当,不再视他为心腹之患。现在,正是陛下将计就计之时。只要圣旨送到了沧州,无论他肯不肯奉诏,郭威都会对他生出防范之心。而他感觉到郭威的猜忌,想必也会给自己留点儿自保的本钱,不肯再出全力替郭贼赴汤蹈火。如此,等同于陛下用一纸诏书,就废掉了郭贼的一路爪牙。如此一本万利之事,陛下又何乐而不为之?”

注1: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此语出自《孟子》。子都是春秋第一美男子,深受郑庄公宠爱。后世便以子都代指美男。

注2:宋玉,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以文采风流而著称,在政治方面,其实也很有建树。曾经劝楚国的国君联合赵国共同抗击秦兵。在当时楚国的大臣里,难得地预见了六国如不联合,便会相继覆灭的悲哀前景。

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四)第七章劲草 (七)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八章 雄关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收获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一章 初见 (一)第十章 宏图 (一)第五章 短歌 (八)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暗流 (三)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一章 家国 (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八章 峥嵘 (二)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六章 绸缪 (四)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一章 家国 (七)第九章 暗流 (五)第四章 虎雏 (四)第一章 家国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霜刃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七章 劲草 (五)第七章 鹿鸣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十章 狂风 (二)第十章 宏图 (九)第一章 问道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三章 收获 (三)第六章 疾风 (三)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一章 家国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七章 劲草 (八)第一章 传说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十章 夺帅 (三)第九章 长缨 (四)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七章 劲草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传说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三章 飓风 (三)第二章 风云 (四)第九章 长缨 (五)第四章 虎雏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七章 尘缘 (八)第七章 鹿鸣 (三)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破茧 (四)第六章 红妆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二章 谋杀 (三)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初见 (三)第一章 家国 (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烽火 (一)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三生 (三)第九章 夺帅 (九)第二章 霜刃 (二)第二章 谋杀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峥嵘 (六)第八章 雄关 (四)第二章 蓬篙 (十)
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四)第七章劲草 (七)第五章 逝水 (二)第五章 短歌 (六)第二章 款曲 (四)第八章 雄关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收获 (四)第九章 暗流 (四)第一章 初见 (一)第十章 宏图 (一)第五章 短歌 (八)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草谷 (九)第八章 三生 (二)第九章 暗流 (三)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一章 家国 (一)第三章 众生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八章 峥嵘 (二)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六章 绸缪 (四)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一章 家国 (七)第九章 暗流 (五)第四章 虎雏 (四)第一章 家国 (六)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二章 霜刃 (六)第九章 血与水 (五)第七章 劲草 (五)第七章 鹿鸣 (五)第四章 归来 (二)第十章 狂风 (二)第十章 宏图 (九)第一章 问道 (五)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三章 收获 (三)第六章 疾风 (三)第四章 答案 (三)第二章 霜刃 (二)第一章 家国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七章 劲草 (八)第一章 传说 (一)第三章 耕耘 (一)第十章 夺帅 (三)第九章 长缨 (四)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七章 劲草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传说 (三)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三章 飓风 (三)第二章 风云 (四)第九章 长缨 (五)第四章 虎雏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七章 尘缘 (八)第七章 鹿鸣 (三)第七章 尘缘 (三)第五章 逝水 (九)第六章 破茧 (四)第六章 红妆 (三)第二章 谋杀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父子 (二)第二章 谋杀 (三)第十章 余韵 (二)第四章 虎狼 (一)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初见 (三)第一章 家国 (二)第二章 款曲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一)第八章 乌鹊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烽火 (一)第二章 风云 (七)第七章 治河 (九)第八章 三生 (三)第九章 夺帅 (九)第二章 霜刃 (二)第二章 谋杀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八章 峥嵘 (六)第八章 雄关 (四)第二章 蓬篙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