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暗流 (四)

“长乐老?”郭威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摸清外边的情况,没想到关键时刻,冯道居然主动送上门来。立刻抬起头,冲着门卫外高声吩咐,“请,速请长乐老,请瀛国公进来。”

“是,皇上。”新上任的太监头领林清答应了一声,弯下腰接连倒退了五六步,然后转身快速离去。

“原来是他!”郭威立刻从背影上,想起了此人的履历。皱了皱眉,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虽然是个武将出身,喜欢收集天下名马。但登基后却厉行节俭,食不重荤,衣不重素,御马监里,也只养了五六匹坐骑,根本不需要太多人照顾。所以,御马监的管事太监,听起来名头不小,实际上却只相当于一个普通马夫,地位在皇宫里根本排不上号。

然而,这个林管事,当初却是依靠王峻的说情,才被留用的。所以现在替谁做事,也就不问便知了!可笑的是,王秀峰自己还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把别人都当成了傻子。却偏偏忘记了他郭威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认真读过书,留意过的人,从来都不会在记忆里遗失。

“皇上,你也别太劳累了,这身子骨才见起色,可经不起折腾。”见郭威的病情刚刚好转了一些,就要挣扎着接见大臣,杨淑妃忍了又忍,最后终究没忍住。向前凑了凑,低声劝告。

“好了,淑妃放心,朕的身体自己知道。”郭威装出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笑着安慰,“你也下去休息吧,免得冯道见了你,又怪朕内外不分!”

“是,臣妾告退!”杨淑妃叹了口气,起身往后殿走去。一边走,一边忍不住抬手擦泪。

“唉!”望着杨贵妃单薄的背影,郭威忍不住低声叹气。

事实上,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禁不起任何折腾?刚刚休生养息了没几天的大周朝,也经不起任何剧烈动荡?然而,如今日渐浑浊的局势,让他怎么可能平心静气起去慢慢梳理问题。老兄弟王峻等人,都把手直接伸到皇宫大内了,又岂会给他更多的准备时间?

正无奈地感慨着,多朝元老,大周瀛国公,枢密副使冯道在两个太监的引领下,缓缓而入。见到郭威的额头上隐隐冒着虚汗,赶紧快走了两步,上前伸手搀扶,“陛下,陛下不必起来。老臣,老臣今天只是过来看看陛下,并无要事启奏!”

“长乐老不必为朕担心,朕是武夫,这点儿小病不妨事!”轻轻推开冯道的胳膊,郭威笑着挥手,“来人,赐座!给瀛国公搬一把椅子来,就摆在朕对面。”

“是!”两名太监不敢怠慢,小跑着去书桌旁,搬来椅子。郭威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吩咐冯道落座。然后又挥了下胳膊,沉声吩咐,“行了,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下去准备些茶点,朕要跟瀛国公边吃边聊。”

“奴婢遵命!”两名太监互相看了看,犹豫着退出了门外。

郭威先目送他们的身影离开,随即转过头,冲着冯道低声询问,“瀛公,难得你来一趟。荆楚那边的事情,可曾了结了?朝堂上拿出了什么章程!”

“此事,说来惭愧!”冯道拱了拱手,苦笑着摇头,“荆楚已经完蛋了,咱们根本来不及相救。老臣跟王枢密商量过后,只能想办法让人把马氏的子嗣偷偷送到汴梁,给与一份闲职养起来,也算对马氏当年的借粮之恩有了交待。其他,只能静待将来了!”

“噢!”郭威想了想,叹息着点头,“也只好如此了,咱们刚刚解决了水患,根本没力气马上跟南唐开战。将士们,也不熟悉水战,贸然出兵,恐怕必吃大亏!”

“陛下圣明!”冯道拱拱手,笑着夸赞。“不过,陛下也不用过于担心,那南唐实际上没捞到什么便宜。*虽然擒杀了马氏父子,却在潭州城外,被楚将周行逢杀了个丢盔卸甲。如今,周行逢已经又竖起了楚国旗号,只是不想再侍奉马氏遗孤而已。”

“原来是个见死不救的佞臣!”郭威的政治经验,是何等之老到。稍加琢磨,就猜出了荆楚覆灭的前因后果,“恐怕如果当初不是周行逢按兵不动,马氏父子也不会连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吧?姓周的这厮,绝非一个善类。”

“老臣和王枢密也认为如此。但南唐和荆楚打得越热闹,对咱们大周越有利。所以,就让他们继续打去吧,咱们坐山观虎斗就好!”冯道笑了笑,轻轻点头。

“哈哈,长乐老倒是跟朕心有灵犀”郭威摸着胡子,装作非常得意的模样,仰天大笑。接着,好像很随意地问了一句,“瀛国公,最近可有什么其他事情需要跟朕商量着处理?”

冯道拱了拱手,道:“陛下,现今黄河水患消除,举国大庆,边界更无战事。所以,老臣难得清闲了几天,没有任何事情需要请陛下决断。只是希望,陛下能早点好起来,别再让老臣提心吊胆!”

“嗯!”郭威听到了“提心吊胆”四个字,便明白了冯道尚未彻底倒向王峻。笑了笑,轻轻点头。

“陛下,就现今状况,老臣有一偏方,不知陛下是否愿意一听?”见郭威能一点就透,冯道心里顿时舒服许多。壮起胆子,继续低声补充。

“长乐老有何高见?”郭威心下,愈发一片通明。顺着对方的意思,笑着追问。

“呵呵,高见谈不上。”冯道笑着捋了捋胡须,继续补充,“当年,臣出镇同州,途中偶感风寒,得一山间老者点拨,不出几天,身体就恢复如初。其实,老者的偏方就五个字,多动多透气。”

“瀛国公的偏方就是这个呀,哈哈,朕还以为什么失传了绝技呢。”郭威原本以为冯道能说出什么厉害的方子,没成想,却是早年间自己家贫买不起药,硬抗疾病的故伎,根本没任何新鲜之处。

“是呀,多动多透气。多出去走走,四处看看,总好过闷在皇宫里。”冯道却对郭威讥笑毫不介意,低声又重复了一次,然后再度对着郭威拱手。

郭威心中猛的一惊,立刻明白此老话中有话。以冯道从不树敌的“稳健”,能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因此,他立刻笑了笑,大声回应,“好吧,朕就试试。来人,把寝宫的窗户,给朕打开几扇。朕现在就想透透气!”

“遵命!”还是先前的那两名太监,端着茶水和点心快步走进来,先将茶点在郭威床侧的矮几上摆好。然后小跑着去推开了两扇朱漆菱花窗。

天已经有些凉了,傍晚的清风带着几分寒意,迅速扑进了屋内。郭威立刻被吹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凝神四望。只看见,窗外的树梢,嫣红姹紫。而一株株大树下,提着刀枪的禁卫们,如泥塑木雕般,一动不动。人数虽然不算多,但未经他们的准许,此刻恐怕连只苍蝇,都休想向自己的寝宫靠近。

原来,侍卫们也都被换掉了!郭威心中顿时一凛,立刻明白,冯道先前是想建议自己主动离开汴梁,到起家的老巢澶州,或者太子那边避险。然后再找机会,徐徐扳回败局。

只是,如果连侍卫都换成了王峻的人,自己想要离开汴梁,恐怕也不容易。念及此节,他故意将声音提高了些,笑着吩咐,“瀛国公,朕有一件要紧的事,待会你替朕去安排一下。”

果然,最靠近窗子的几名侍卫,齐齐竖起了耳朵。门外伺候的几个太监,身体也悄悄向前靠近。一个个,如临大敌。

“你去,给杨妃的哥哥传一道口谕。”郭威笑了笑,随即,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让杨坦进宫看看他姑姑,淑妃好久没见他们父子了,想念得很。”

“是,臣出宫就去办。”冯道是何等地聪慧,立刻知道自己想说的东西,郭威已经全部知道了。于是痛快地站起身,抱拳施礼,“若陛下没其他事情,老臣就先行告退了。”

“好的,朕也有些乏了。瀛国公请自便。”郭威挪了挪身体,半躺半靠在床头上,慢慢的闭上眼睛。

冯道不敢再打扰他,又行了个礼,缓缓退出门外。不多时,整座寝宫,就陷入了一片死寂当中。

秋风吹过,树叶从院子里的树梢上簌簌而落。树下的皇宫禁卫们,一个个如同木雕一样,纹丝不动。每个人的脸孔,都像是石头雕成的般,僵硬冰冷,看不到任何生机。

“原来,情况已经危急到如此地步了。王秀峰,你也忒心急了些!”这时候,郭威可没有真的睡着。而是眯缝着眼睛,偷偷观察外边的一草一木。

皇宫还是那座皇宫,但所有禁卫当中,居然没剩下一个,他所熟悉的面孔。冯道的提议,非常正确。但和此人以往在关键时刻的许多提议一样,正确得恰到好处,正确得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看来,老虎真的不能打盹儿。忽然笑了笑,郭威脸上露出了一丝冰冷。自己这次太大意了,也太心软了,以至于彻底失去了先机。但是,自己所能调用的,又岂会只有表面上这点力量?王秀峰啊,王秀峰,你真是太自信了!

“臣,王峻叩见皇上。”

“臣,李重进叩见皇上。”

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该将隐藏的棋子,全都亮出来的时候。寝宫外,忽然又传来了两个熟悉的声音。

“秀峰?”郭威愣了愣,迅速抬头。

只见枢密使王峻、太尉,左右禁军都指挥使王殷,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三人,联袂而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如假包换的决绝!

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问道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峥嵘 (五)第九章 长缨 (八)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七章 劲草 (八)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章 狂风 (一)第八章 雄关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风云 (八)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众生 (三)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人心 (七)第二章 重逢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一章 磨剑 (七)第七章 国难 (五)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国难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雏 (七)第一章 传说(五)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乌鹊 (五)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易鼎 (十)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一章 传说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烽火 (一)第五章 黄雀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五章 逝水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十章 狂风 (六)第六章 破茧 (十)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劲草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磨剑 (六)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五章 迷离 (五)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一章 传说 (三)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六章 红妆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 (八)第二章 款曲 (七)第九章 长缨 (一)第十章 夺帅 (一)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五章 黄雀 (一)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一章 传说 (九)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劲草 (五)第九章 长缨 (四)第十章 宏图 (三)第四章 虎雏 (十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五章 黄雀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六章 红妆 (七)第三章 众生 (七)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磨剑 (五)
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问道 (六)第二章 霜刃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峥嵘 (五)第九章 长缨 (八)第一章 传说 (二)第七章 劲草 (八)第八章 麋鹿 (二)第十章 狂风 (一)第八章 雄关第七章 国难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二章 风云 (八)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众生 (三)第三章 收获 (四)第八章 人心 (七)第二章 重逢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一章 磨剑 (七)第七章 国难 (五)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逝水 (九)第二章 款曲 (八)第七章 国难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雏 (七)第一章 传说(五)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乌鹊 (五)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人心 (八)第十章 易鼎 (十)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一章 传说 (二)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二章 谋杀 (二)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烽火 (一)第五章 黄雀 (一)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逝水 (五)第五章 逝水 (二)第十章 宏图 (三)第八章 峥嵘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十章 狂风 (六)第六章 破茧 (十)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易鼎 (七)第七章 劲草 (二)第八章 三生 (二)第一章 磨剑 (六)第五章 迷离 (六)第五章 迷离 (五)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一章 传说 (三)第四章 饕餮 (八)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六章 红妆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三章 收获 (五)第五章 短歌 (八)第二章 款曲 (七)第九章 长缨 (一)第十章 夺帅 (一)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五章 黄雀 (一)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补上周五拖欠第一章 传说 (九)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七章 劲草 (五)第九章 长缨 (四)第十章 宏图 (三)第四章 虎雏 (十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一章 传说 (一)第六章 绸缪 (二)第五章 黄雀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传说 (六)第六章 红妆 (七)第三章 众生 (七)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磨剑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