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

也许,压根儿没想到平素对家人十分照顾的韩匡美,会让他们去送死。也许,想到了韩匡美的图谋,却甘之如饴。右军都指挥使韩匡献和亲卫都头韩德威两个,很快就从大军当中挑选出了两千名尚未染上风寒的劲卒,饱餐战饭之后,再度扑向了李家寨。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鼙鼓声惊天动地,震得树梢头簌簌冰落。来自幽州的劲卒们,在五名指挥使和韩匡献本人的统率下,分成前、中、后三波,一波接一波,缓缓靠向了冰墙。

每一波,都由两个营头组成。每个营头里,都足足塞满了三百名战兵。亲兵都头韩德威则带领一百多名手持鬼头大刀的壮汉,在距离冰墙三百步远的半山坡上呈一字排开。如果有人在鼓声响起后,敢退向这道人墙,迎接他的,必将是兜头一刀。

总结了昨天与守军交战时吃亏的原因,韩匡献在临出发之前,几乎把营地内所有大型盾牌,都搜刮一空。故而此刻每一个营头的最前方,都竖起了几十面高大的盾牌。包在盾牌外侧的铁皮,被早春的旭日一照,像镜子般,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几百面“镜子”在山坡上梯次铺开,寒光层层叠叠,令天地间一切顿失颜色!

没有拿到盾牌的兵卒,则排成稀落的纵列,紧跟在持盾者身后。除了紧握在手里的兵器之外,他们每个人背上,都背了粗粗的一大捆干草。随着人脚的移动,干草捆儿也不停地上上下下。于高处望过去,就像一群正在滚粪团的蜣螂!

“奶奶的,他们要干什么,点火烧开水么?”冰墙上,呼延琮被幽州军的古怪打扮,弄得满头雾水,瞪圆了眼睛,四下找人咨询。

“呵呵呵……”人群中爆发出一阵轻松的哄笑。虽然猜不出敌军的用意,但无论是李家寨乡勇,还是太行山豪杰,都没感到丝毫的压力。

他们昨天已经给过敌军一次教训,今天肯定还能给敌军第二次。事实早已证明过了,所谓幽州精锐,其实就那么一回事儿!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挨了刀子后会死,中了箭后会喊疼。只要你能狠狠给他们几下,就不必在乎他们耍什么花样。

然而,很快,大家伙的笑声,就变得苦涩了起来。

幽州军出阴招了,他们把手中的盾面,遥遥对向了城头。

早春的旭日挂在东南方,明晃晃的盾牌树立于冰城之北。盾面与冰城相对,一道道寒光从斜下方腾空而起,一瞬间,就把城头上的汉家将士,照得几乎睁不开眼睛。

呼延琮身材高大,盔甲华丽,因此被好几面“镜子”同时照顾,晃得双目不能视物。“奶奶的,韩匡美你个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抬起右手护住自己的双眼,他用左手指着冰城外,破口大骂。泪水,鼻涕,稀里哗啦流个不停。

“韩匡美,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

“韩匡美,王八蛋!有种就快点儿冲过来受死,拿着破镜子晃来晃去,算什么本事?!”

“韩匡美……”

来自太行山的绿林豪杰们,向来唯大当家呼延琮的马首是瞻。也齐齐扯开嗓子,将叫骂声一遍遍重复。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叫骂,山坡上的幽州将士都充耳不闻。只是继续高举着盾牌,呈分散阵形,一波波,缓缓上涌,上涌。盾面上反射的寒光越来越亮,越来越强,摇晃,摆动,从东扫到西,再从西扫到东,把守军将士刺激得头晕目眩。

“呯!呯!呯!”陶大春忍无可忍,率先指挥着床弩向敌军发起了攻击。三支粗大的床弩带着风声扑向层层叠叠的盾牌,一支落空,两支命中。被射中的巨盾瞬间四分五裂,锐利的弩箭余势未率,将藏在盾牌后的幽州兵卒挑起来,继续飞行,所过之处,鲜血淅淅沥沥在山坡上洒出了两道醒目的竖线。

几名不幸被人血浇了满身的幽州兵卒,尖叫着跳开,挥手在脸上乱抹。然而,没有被床弩波及到的幽州兵卒,则对半空中抛洒的鲜血视而不见。他们继续跟在其他盾牌之后,紧握长枪、短刀、角弓,默默前行。每个人的眼睛里头,都闪着坚定与疯狂。

“呯!呯!”又有两只床弩脱离城头,呼啸着扑进了盾牌之海。一支落空,另外一支,则将一名幽州十将连人带盾牌,钉在了地上。倒霉的十将手握弩杆,惨叫着挣扎,旋转。两条染满了鲜血的腿,以弩杆为圆心,画了一圈又是一圈。

一名副都头打扮的家伙,快速跑过去,挥刀结束了他的痛苦。随即,又是刷刷两刀,砍断了弩杆,顺手从血泊中捞起了盾牌。刹那过后,中间被射了个窟窿,四周染满的血迹的盾牌,被副都头重新举起,高高地举过了头顶。几个先前尖叫着躲到一旁兵卒迅速恢复了勇气,靠拢过来,跟在了副都头身后。就像一群觅食的蚂蚁,再度找到了新的领路者。

“咯吱咯吱咯吱——”藏在冰墙内侧的李家寨辅兵们,大声喊着号子,用肩膀拖着拉动弩弦的绳索。城头上的装填手们,则一眼不眨地盯着弩车上的标记,盼望着拉弦横杆能快一点儿向标记靠近。

只要横杆越过指定标记,他们就可以用机关将弩弦勾住,然后再度装上巨箭。

然而,拉弦横杆却好像被冻住了一般,半晌,才能移动寸许。祖师爷鲁班当初创造弩车之时,于心不忍。只赋予了此物惊人的杀伤力,却剥夺了其装填速度和射击准头。所以,任装填手们如何咆哮,叫骂,都无法令拉弦横杆“爬行”的速度加快分毫。(注1)

趁着弩车装填的间隙,冰城外的幽州军继续向前推进。很快,就来到了距离冰城一百五十步处。

那是进攻一方,最后的安全线。再往前,便是一片绵延不尽的冰面儿。为了个给进攻方制造麻烦,昨天夜里,李家寨的乡勇们,又用化开的雪水将冰面儿重新“修补”了一遍。昨天所有能用肉眼能找得到的落脚点,如今都被冰面彻底覆盖。从一百五十步处直到冰墙根儿,整片山坡冻出了一个巨大的冰壳,光滑如镜。

然而,幽州军指挥者的智慧,再度令防守方的将士们,感到了无比的震惊。只见队伍后方有人将令旗一摆,随即,鼙鼓声由激越转为低沉。跟在盾牌后第一顺位的幽州兵卒们,迅速蹲下身体,从背后解下了干草捆。紧跟着,以彼此相邻的五个人为一组,手脚并用,将干草向前铺去,转眼间,就在冰壳上铺出了数十条干草通道。四尺宽窄,一丈长短,通道的末梢,遥遥指向了冰墙!

用光了干草的兵卒迅速转身,将自己藏回了举盾之后。第二波兵卒从背上解下干草捆,将前一波同伙的动作迅速重复。转眼,就将干草通道又向前延伸了一丈半远,与周围的冰面相互映衬,金光灿灿,瑞气萦绕!

“射,赶紧射,射死他们,射死他们!”城头上的守军先是被惊得说不出话,随即,便爆发出一阵疯狂的怒吼。刚刚装填完毕的床弩,再度发威。将五支锋利的弩杆一字排开,齐齐朝城外的幽州军头顶砸了过去。

因为距离足够近,敌军站位又比先前密集,五支弩箭,全都命中了目标。红色的血光和粗大的冰渣四下迸射,被穿在一起却没有立刻死去的幽州兵卒,手脚乱舞,大声惨叫。然而,其余幽州兵卒却在队伍中都头、十人将的督促下,继续用干草铺设通向冰城的道路。每一个呼吸时间,都能让道路向前延伸数尺。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太行山的好汉当中,有许多人按耐不住,用角弓朝城外射下了羽箭。一百二三十步的距离,大部分羽箭没等抵达目的地,就已经失去了力道。零星几支飞至,被早有准备的幽州盾牌手用巨盾一挡,“叮当”一声,倒飞回数尺,软软地落在了冰面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鼙鼓声,忽然又变了节奏。将来自队伍末端的命令,以最快速度传进了每一名幽州将士的耳朵。

“王六斤、李土生、张狗剩,你们三个举着盾牌前移,头前替大伙开路!”一名都头打扮的家伙,竖起耳朵听了听,随即开始给自己麾下的盾牌手们分派任务,“许大头,伯颜、卢四,你们三个,站在原地,用盾牌晃城上守军的眼睛。赶紧,都不要耽搁。韩将军在后面看着咱们!”

“啊,啊,是!”被点到名字的盾牌手们,苦着脸答应,然后各自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举起盾牌去执行任务。

幽州人命苦,幽州人命贱,幽州人只有依附于强者才能避免被契丹老爷抢个精光。而像韩匡赞,韩匡美和韩匡献这种“强者”,在为他们提供最少的庇护同时,却能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生杀予夺。他们今天服从命令,的确有可能死于弩箭或者流矢之下。而如果他们今天拒绝服从命令,则死的将不只是他们自己。

与这一支的幽州兵的情况类似,临近的其他各支队伍,也都根据鼙鼓声中传来的军令,调整了作战部署。转眼间,便有数十面巨盾被堆到了最前方,成为铺路者的最后屏障。另外数十面巨盾则被集中成了一整排,将早春的日光,一波波射向了城头。

城头上的守军被晃得两眼发花,发射到城下的羽箭,愈发凌乱不堪,并且毫无准头。城头上的床弩不断发出咆哮,然而,每一轮射击,给进攻方造成的杀伤,却始终都保持在个位数,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的前进脚步。

冰城外,得了势的幽州军,却愈发气焰嚣张。干草铺就的通道,很快就已经延伸到了距离城墙根七十步之内。还有数十名擅长射艺的家伙,偷偷地跑到了盾牌后,朝着城头拉开了弓弦。

“嗖嗖嗖……”突然飞上城头的羽箭,将守军打了个猝不及防。数点红雾飘起,几道血痕顺着冰墙的垛口蜿蜒而下,转眼被寒气凝结于冰墙外表面,一道道,触目惊心。

被激怒的守军,顶着迎面而来的镜子反光,朝着偷袭者还以颜色。双方发射出的羽箭在半空中飞来飞去,不断带起红色的血雾和白色的冰渣。双方的持弓者很快就都红了眼睛,努力寻找着目标,恨不得将对手一矢封喉。

“弓箭手,弓箭手准备。”郑子明穿着一双缠满了麻绳的布靴,在城头上快速跑动。一边跑,一边用力将手里拿着角弓的李家寨弟兄,推向冰墙垛口。“不用慌,不用盯着下面看。先保护好自己,然后听我的命令,用耳朵听就行。正前方,七十步,向上将箭杆抬高半两个指头,准备抛射!”

早已习惯于服从命令的李家寨乡勇,纷纷从愤怒中恢复了理智,贴着冰城的垛口,用力拉开角弓。羽箭斜向上指,同时侧起耳朵,等待将令。

“预备——”郑子明迅速停住脚步,目光左右扫视。随即,将铜制的哨子塞进嘴里,奋力吹响,“吱——”

“吱——”短促的哨音,在城头回荡。早已形成了条件反射的乡勇们,毫不犹豫地松开了弓箭。一百五十多支羽箭,齐齐飞上了半空。先向上飞出了四十余步,随即,迅速掉头下坠。

剩余的二十几步距离,对高速飞行的羽箭来说,仅需要短短半个弹指。精铁打造的箭簇,从高处绕过了盾牌,直扑藏身于盾牌后的幽州弓箭手。

“噗噗噗噗噗!”铁器刺破皮甲和肌肉的声音连接成串,敌阵正中央处,对着冰墙位置,飘起了大团大团的红色烟雾。足足有三十名幽州弓箭手,被凌空抛射而至的羽箭击中,惨叫着在地上翻滚,挣扎,鲜血将刚刚铺下的干草,染成火焰般颜色。

“呀——”几名未曾中箭,却被吓破了胆子的兵卒丢下手中干草,掉头朝后逃去。才跑出了三五步,本队十将已经冲了上来,迎面就是一记横扫。

“噗!”红光四射,一双双写满惊恐的眼睛腾空而起,翻滚,旋转,久久无法合拢。几个失去头颅的尸体继续前冲数步,轰然而倒。

注1:床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大规模应用是在汉朝。但民间习惯把一切木制器具的发明,都归功于鲁班。

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扑朔 (九)第十章 易鼎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虎狼 (七)第六章 绸缪 (二)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六章 红妆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乌鹊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雄关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家国 (四)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谋杀 (三)第三章 收获 (八)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四章 归来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十章 易鼎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峥嵘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峥嵘 (二)第七章 国难 (七)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逝水 (六)第四章 扑朔 (二)第四章 答案 (一)第七章 鹿鸣 (一)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五章 迷离 (四)第二章 蓬篙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三章 众生 (七)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磨剑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七章 国难 (七)第八章 麋鹿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七章 鹿鸣 (九)第七章 尘缘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七章 鹿鸣 (七)第一章 新春 (六)引子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四章 耕耘 (五)第四章 虎雏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四)第四章 扑朔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三章 收获 (八)第三章 众生 (六)第七章 仕途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八章 乌鹊 (九)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劲草 (五)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 红妆(六)
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扑朔 (九)第十章 易鼎 (八)第十章 余韵 (三)第五章 迷离 (五)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虎狼 (七)第六章 绸缪 (二)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一章 家国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六章 红妆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九章 血与水 (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乌鹊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八章 雄关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家国 (四)第八章 乌鹊 (八)第二章 谋杀 (三)第三章 收获 (八)第六章 帝王 (二)第四章 饕餮 (一)第四章 归来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三章 父子 (四)第三章 抉择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十章 易鼎 (七)第四章 扑朔 (九)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三章 众生 (五)第八章 乌鹊 (九)第一章 新春 (七)第二章 款曲 (八)第八章 峥嵘 (八)第四章 虎狼 (五)第八章 峥嵘 (二)第七章 国难 (七)第五章 草谷 (七)第五章 逝水 (六)第四章 扑朔 (二)第四章 答案 (一)第七章 鹿鸣 (一)第一章 磨剑 (二)第五章 迷离 (四)第二章 蓬篙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三章 飓风 (六)第一章 初见 (四)第三章 众生 (七)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八章 人心 (三)第七章 国难 (一)第九章 暗流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一章 磨剑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三章 收获 (五)第七章 国难 (七)第八章 麋鹿 (六)第一章 家国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三)第七章 鹿鸣 (九)第七章 尘缘 (六)第一章 磨剑 (二)第七章 尘缘 (十 补昨天)第七章 鹿鸣 (七)第一章 新春 (六)引子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宏图 (五)第四章 耕耘 (五)第四章 虎雏 (八)第二章 蓬篙 (七)第四章 耕耘 (四)第四章 扑朔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三章 收获 (八)第三章 众生 (六)第七章 仕途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八章 乌鹊 (九)第九章 暗流 (一)第七章 劲草 (五)第五章 黄雀 (一)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六章 红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