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七)

说到最后,话语里隐隐已经带上了几分沉重。

太子柴荣听在耳朵里,唯有默默点头。

战乱已经持续了七十余年,曾经的大唐盛世,已经彻底成为了传说。曾经被随便一个地方诸侯就能打得溃不成军的契丹野人,如今已经成为需要大周以举国之力才能扛得住的庞然大物,并且曾经一度攻入汴梁,席卷半个中原。

如果中原再继续乱下去,恐怕就不仅仅是几家几姓妻离子散了。而是要再度重复当年的五胡之乱,所有汉人都会变成两脚羊,所有雕梁画栋和经史子集都再度被付之一炬。、

义父郭威,后汉太祖刘知远和泽潞节度使常思三人半辈子苦心孤诣,就是为了结束这场浩劫。他们走着走着就走歪了,他们走着走着,就渐渐忘记了当年的初心。而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却可以接过他们当初的志向,避开他们曾经走错的弯路,将大周,将整个中原,努力拉回正轨!

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还年青,有的是精力和时间。自己、赵匡胤和郑子明的起点就比义父那一代人高,未来,也理应比他们走得更远!

“去吧,记得明天早晨把奏折弄得漂亮些,别让王秀峰挑你的毛病!”见到柴荣那郑重的表情,郭威就知道今天自己的话没有白说,在他肩膀上轻轻按了按,低声吩咐。

“是,父皇,儿臣定不负你所望!”柴荣用力点头,拱手告别。转过身的瞬间,背影居然带上了几分决绝。

父子两个当天夜里都辗转反侧,第二天早朝,却抖擞精神,相互配合着,把预先的安排,都尽数兑现。

期间,虽然遭到了王峻等老臣的一些擎肘,然而,毕竟郭威心意已决,再加上治河自古以来都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很快,反对者就自动偃旗息鼓。

散了朝后,柴荣立刻着手准备。又花了些时日,调集人员和物资,终于赶在下一波暴雨降临之前,水陆兼程离开了汴梁。

他急着做出成绩堵朝中某些人的嘴巴,所以早在出发前,就派人给好兄弟郑子明送了信,约后者与自己在博州汇合。而郑子明虽然身在沧州,对王峻于汴梁城内针对自己的那些小动作,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无论是为了帮义兄柴荣的忙,还是为了自保,都没有拖拉的理由。接到信后,立刻点起三千精锐,押着数十船辎重,沿运河一路奔向了目的地。

博州,十日后。

浑浊的黄河之水,如同一条朝天怒吼的蛟龙,带着呼啸声而来,卷着漫天的泥沙,奔腾而去。

滚滚波涛,使劲地拍打着岸边,带起一个又一个令人恐怖的旋涡。

对此地,郑子明和郭荣两个,都不陌生。

两年前,郭威起兵南下复仇,各路人马约定的汇合地点,就是博州。当时,初出茅庐的沧州军,还以整齐的军容,激昂的士气,娴熟阵列配合,引起了友军一阵阵惊呼。高怀德、符昭序等人,也是在此地与郑子明相识,进而彼此结为关系亲密的好友。

而现在,曾经的大校场,已经彻底沉入的水下。曾经的河岸码头,已经变成了一座大湖的中心。当年众将比武的高地还在,就紧邻在刚刚形成的大湖边上,看上去如同一头俯身饮水的怪兽。在“怪兽”的脊背处,有个堆满了鸟屎的木头亭子,则正是当年复仇大军开拔时的点将台。

点将台里,郑子明和郭荣苦笑着站在一处。放眼望去,浊浪排空,水雾弥漫,前方是一片汪洋,左右则各是一片沼泽。

博州城其他地方,也跟脚下的情况差不多。肆虐的河水,将地势低洼之处,全都变成了湖泊。原本的城墙和城内楼台馆舍,已经尽数被河水泡塌。城内的十余万男女,被河水淹死了大约三万有余,剩下的七万余人,此刻都逃到了三十里外,隔着一条干水沟的夹河县。与其他从各地蜂涌而至的十几万灾民一道,如同数群初生的羔羊般,嗷嗷待哺。

而夹河县城,原本只是个弹丸之地。全县城乡人家总计才不过四千多户,怎么可能容纳得下忽然涌来的二十余万流民?几乎是在短短数日间,整个县城就变成了大杂货摊子,旅馆客栈,寺庙道观,都挤满了人。大街小巷,墙根屋檐,也全都是三尺高的简易窝棚。以往热闹喧哗的大街上,布满了屎尿垃圾。街道两边的店铺,十家有九家关门谢客。唯一还开着门的只有妓院,只需要付出几个荞面窝头,就可以将黄花大闺女往里头拉。并且还能可着劲儿挑,个子矮,脸上有斑点,性子不狗温顺的,一概不要!

“好在你带了粮食和腌鲸鱼肉过来,否则,为兄我真的要在夹河县大开杀戒了!”想到城内某些地方大户那趁火打劫的丑恶行径,柴荣的火气就不打一出来。狠狠踢了点将台的柱子一脚,咬着牙说道。

郑子明给他谋划的治河方的确略切实可行,但眼下,他的首要任务却不是治河,而是先想方设法安定人心。否则,再好的方略,也推行不下去,到最后,兄弟二人只会落个纸上谈兵的笑话。

“杀人的事情,倒不用急。而是想办法,先让百姓们从城里疏散出来,暂时在附近的高地上,结营而居!”郑子明虽然比柴荣年龄小许多,面对眼前的乱局,却远比对方能沉得住气,笑了笑,小声开解。“只要先把流民都撤出来,当地不法之徒,自然就失去了浑水摸鱼的机会。而夹河县太过闭塞,如果人聚集得太多,排泄物和垃圾都无法及时清理,早晚会出现疫情!”

“问题是,那些流民都成了惊弓之鸟,总以为夹河县的那道破墙和城外的干河沟,能将黄河水彻底隔开。所以,无论我怎么派人去劝,他们根本都不会听!”柴荣懊恼地又踢了柱子一脚,哑着嗓子抱怨。

“不用劝,你只管等着看热闹好了。明天一早,他们自然会城里跑出来!”郑子明总是胸有成竹,以与其年龄毫不相称的成熟,笑着补充。“歇歇,天塌不下来。我正好也抽空替你把把脉。记得你在信里头说,今年一生气就容易头晕。按照医理,有可能是心脉淤塞。我这次特地带了一些草药,咱们一边治河,一边给你调理气血。等河治好了,你的病根也去了。包你将来做个千古明君!”

第十章 狂风 (七)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二章 重逢 (四)第八章 雄关 (五)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众生 (七)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七章 国难 (四)第七章 国难 (八)第八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众生 (六)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章 狂风 (四)第八章 乌鹊 (六)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八章 人心 (六)第十章 狂风 (四)第五章 迷离 (八)第八章 人心 (八)第四章 归来 (七)第二章 蓬篙 (六)第九章 长缨 (一)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迷离 (三)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红妆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三章 飓风 (九)第七章 国难 (四)第五章 黄雀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峥嵘 (九)第六章 破茧 (四)第五章 迷离 (六)第六章 绸缪 (四)第八章 人心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峥嵘 (三)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红妆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求索 (四)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三章 抉择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七章 国难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六章 帝王 (三)第五章 黄雀 (六)第三章 抉择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十章 狂风 (一)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帝王(一)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归来 (三)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一章 问道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九章 长缨 (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八章 乌鹊 (四)第一章 家国 (四)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三章 抉择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尘缘 (八)第八章 人心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七章 尘缘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五章 求索 (六)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十章 易鼎 (四)
第十章 狂风 (七)第五章 求索 (四)第二章 重逢 (四)第八章 雄关 (五)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众生 (七)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扑朔 (三)第七章 国难 (四)第七章 国难 (八)第八章 三生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众生 (六)第六章 破茧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章 狂风 (四)第八章 乌鹊 (六)第四章 耕耘 (五)第八章 人心 (六)第十章 狂风 (四)第五章 迷离 (八)第八章 人心 (八)第四章 归来 (七)第二章 蓬篙 (六)第九章 长缨 (一)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迷离 (三)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乌鹊 (七)第六章 红妆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九章 萍末 (六)第三章 飓风 (九)第七章 国难 (四)第五章 黄雀 (四)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八章 峥嵘 (九)第六章 破茧 (四)第五章 迷离 (六)第六章 绸缪 (四)第八章 人心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八章 峥嵘 (三)第四章 归来 (二)第六章 红妆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五章 求索 (四)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三章 抉择 (九)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七章 国难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六章 帝王 (三)第五章 黄雀 (六)第三章 抉择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十章 狂风 (一)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红妆(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六章 帝王(一)第五章 黄雀 (四)第四章 归来 (三)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一章 问道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六章 君王 (六)第九章 长缨 (二)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一章 新春 (二)第八章 乌鹊 (四)第一章 家国 (四)第十章 狂风 (一)第三章 抉择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虎雏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尘缘 (八)第八章 人心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七章 尘缘 (三)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七章 治河 (六)第五章 求索 (六)第六章 破茧 (三)(补30号病假)第十章 易鼎 (四)